租車商業模式的介紹
租車商業模式以為消費者提供汽車租賃服務為核心,包括短租、長租、分時租賃等形式。租車企業通過投資汽車購買、銷售和服務網絡建設等途徑,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服務品質,同時發掘潛在客戶的需求,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和差異化的服務
提供汽車租賃服務
出租車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指可提供客運和租賃服務的乘用汽車服務。根據經營模式,傳統出租車企業可分為公司化經營和個體化經營。
公司化模式細為公司所有權模式、掛靠模式和承包模式。公司化模式的特點是車輛產權和經營權歸公司所有,司機與出租車公司是合法雇傭關系,司機與公司簽訂正規的勞務合同,公司每月發放工資。掛靠模式是中介型的公司化模式,車輛產權與經營權歸個人所有,司機以公司名義從事出租車運營,公司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并且由公司負責繳納稅款等。承包模式下,司機與出租車公司簽訂承包經營合同,司機承包公司出租車,公司按月向司機收取承包費。
個體化模式是以個體方式實現產權、經營權、運營權的統一,自負盈虧。個體化經營1998年首先在溫州開始發展。個體化模式具有不便于政府管理和監督等特點,由此衍生出后面的出租車托管服務有限公司。托管服務有限公司的模式下,由托管服務公司將不同車主的出租車承包過來,公司負責招聘、培訓以及管理,并負責承包出租車的運營、維修和保潔等,車輛的產權關系不變,車輛掛靠公司收取掛靠管理費,由掛靠公司代繳稅費。一、優勢分析
(1)商業模式多元:出租車行業商業模式可分為承包經營模式、掛靠經營模式、個體經營模式和企業經營模式。
承包經營模式:經營權和產權均歸屬租車公司所有,承包方向產權方繳納一定的運營費用,包括承包費、經營使用費等。
掛靠經營模式:掛靠經營模式即車輛的產權和經營權歸個人車主,但個人車主掛靠在出租車公司名下。個人車主必須從出租車企業處以高價購買車輛的經營,同時車主定期向掛靠公司繳納一定的服務費,出租車公司向車主代繳某些稅費、培訓費、管理費等。其他一切經營費用由個人車主自己負責。在這種模式中,出租車公司沒有直接盈利,只靠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積極性不高,因此他們會提高售賣經營權的價格,獲取暴利。
個體經營模式:出租車行業商業模式的個體經營模式,可由司機以高價錢從出租車公司那里買下車輛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每月向公司繳納管理費和其他收費、稅費、保險費等,再自行運作出租車。司機也可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低價購買出租車經營指標,用一次性繳費實現個體運作,搭載乘客。個體經營以個體方式實現產權、經營權、運營權的統一,自負盈虧。
企業經營模式:企業經營模式指出租車公司從政府手中購買出租車經營權并從車輛供應商處出資購買車輛,是以勞動合同的雇傭形式雇傭駕駛員。產權、經營權、管理權都集中在公司處。司機每月按照根據勞動合同中提出的企業的標準參加考核,合格后在公司處領取勞動報酬。在這種制度中,出租車的維修、清潔、管理等所有的汽車后市場服務全部由公司負責,司機是公司的員工,只負責遵守公司的有關規定即可。違反公司的有關規定,會受到公司的懲罰直至解除勞務關系。(2)“互聯網+出租車”模式發展:《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改革創新,要抓住實施“互聯網+”行動的有利時機,堅持問題導向,促進巡游出租汽車轉型升級,規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推進兩種業態融合發展。傳統出租車行業通過互聯網賦能,倒逼出租汽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乘客帶來高質量、差異化的服務體驗,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出行需求;推動傳統出租車線上化,實現新老業態的逐步融合發展。
二、劣勢分析
(1)行業整體運營不規范:由于每個城市的出租車企業經營權費定價不統一,構成了出租車駕駛員和出租車企業利益矛盾突出,造成出租車駕駛員最終將利益的矛盾轉嫁到消費者,造成出租車行業運營混亂,部分駕駛員通過繞路或中途招攬多名乘客的方式以謀取更多的利益,導致乘客的利益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受到乘客的投訴。除此之外,出租車企業對出租車駕駛員管理體系不完善,出租車駕駛員從出租車企業得到出租車經營權后,出租車駕駛員可擅自加入到各大互聯網打車平臺,則出租車司機可利用網上訂單量,選擇行程距離較遠和價格較高的乘客訂單,因此造成乘客招攬出租車被拒載或任意加價的要求。這些現象均導致出租車行業的運營不規范,造成出租車行業管理相關企業口碑下降,限制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
(2)司機權益保障不足:由于出租車行業主要以承包經營模式為主,出租車司機話語權相對較小,他們無法參與價格定制,受出租車企業或政府監管,且在上交“份子錢”的規定方面幾乎沒有話語權,其權益得不到保障。由此,盡管出租車行業保持增長態勢發展,但出租車司機盈利空間甚少。根據調查顯示,出租車司機與他們勞動強度不成比例,目前一二線城市的出租車司機收入屬于中下水平,平均收入僅有3-4千人民幣,出租車司機權益得不到保障,也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出租車司機停運事件,一定程度上阻礙傳統出租車行業發展。
(3)運營資質壁壘:我國多數城市的傳統出租車行業實行市一級的牌照管制和統一定價,且自管制政策確立以來一直沒有松動,這就使得出租車營運資質成為了稀缺資源。由于限制數量造成的牌照緊缺,大大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出租車公司想要進入行業必須獲得相應的運營資質,司機想要進入行業也必須繳納高額的“份子錢”。
(4)品牌壁壘:傳統出租車行業由國有、集體、私營三種經濟成分并行的格局逐漸向出租車公司的形式發展,出租車公司成為了出租車行業的實際代表。中國早期的出租車行業由國家控制,主要功能是為了完成國家和政府規定的特殊任務。當時的出租車公司與政府部門有著利益輸送關系,行業內少部分與政府關系密切的出租車公司幾乎壟斷了整個傳統出租車行業,因而確立了自己的行業地位和品牌。(5)資金壁壘:從傳統出租車市場來看,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于購置車輛、辦理經營牌照、上交經營權有償使用費以及為車輛和員工購置保險等項目,一般企業難以承擔如此重大的資金壓力。三、機遇分析
(1)政策規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近兩年我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明確出租汽車行業地位,深化巡游車改革,扶持出租車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如2018年5月,交通運輸部在《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中調整了與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不相適應的內容,內容涉及網約車與巡游車不同的業態管理需求,并完善監管機制,促進行業規范。
2018年5月,交通運輸部在《關于加強和規范出租汽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提出通過建立出租汽車行業黑名單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出租汽車行業中各市場主體的信用監管,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2)電動汽車應用促進行業綠色發展:我國傳統出租車動力來源多為石油及天然氣。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省市積極響應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治理汽車尾氣污染,全面推動出租車電動化發展,行業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
(3)“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為行業發展增添新動力:在“互聯網+”與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設推進智慧交通的發展。將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技術運用于城市出租車系統,緩解交通擁堵,有效提高城市出租車系統的綜合運輸能力和服務,為出租車行業帶來新的升級和增長動力。
四、威脅分析
(1)網約車沖擊:隨著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行打車的需求日益劇增。加之現有互聯網模式大背景下,催生出網約車新興業態,且網約車政逐步規范化發展,進一步擠壓傳統出租車的生存空間,成為制約傳統出租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為38947萬人,較上年同比增長13.4%;2019年,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為40426萬人,較上年同比增長3.8%。
投資汽車購買和服務網絡建設
“汽車走向電動化和智能化已是勢不可擋的發展大趨勢,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和擁抱這一新的變革。”7月15日,一嗨出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蔡禮洪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美好出行MaaS沙龍上表示,目前,有相當一大部分用戶已開始選擇使用電動汽車,一嗨出行車隊也正在逐步提升電動車占有比例。作為一家主要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綜合汽車出行服務的企業,一嗨出行目前在全國500多座城市開設了10000多個網點,現擁有200多款車型,共計超8萬輛車?!拔覀児酒煜聯碛械男履茉窜囌急纫呀?0%?!辈潭Y洪表示,一嗨出行在擁抱電動化和智能化汽車變革的同時,也會保留一定量的燃油車,以滿足不同場景用戶的出行。
近幾年來,疫情的持續和反復,對于包括出行行業在內的整個旅游板塊來說都是一個巨大挑戰。同時,航空業、酒店行業等也均受到了很大沖擊。不過,在蔡禮洪看來,挑戰與機遇并存,疫情對于出行領域來說,也有利好一面。
蔡禮洪分析稱,疫情下,大家對于選擇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愈加謹慎,這也激發出了一部分客戶自駕出行的市場需求?!耙咔槭菍φ麄€行業發展的一個考驗,但對我們來說,正因為大家對出行私密性、安全性更加關注和關心,反而吸引了一群過去對這個行業并不關注的(用戶)來使用?!辈潭Y洪表示。
隨著車輛智能化程度的逐步提升,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也開始逐步上路。據悉,目前,國內外搭載上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在L2~L3之間,而搭載高度自動化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則相對難度較大?!跋M鸏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能在未來5年實現較大規模落地?!辈潭Y洪表示,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將使未來出行場景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相信,隨著更多智能化車輛的落地,將讓更多消費者選擇其作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今年4月24日,小馬智行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獲準在廣州南沙投入100輛自動駕駛出租車,成為國內首個獲得出租車經營許可的自動駕駛企業。隨后(4月28日),百度、小馬智行率先取得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首批“無人化示范應用道路測試”通知書,獲準向公眾提供“主駕位無安全員、副駕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對于Robotaxi出現是否會打開一個新的千億級別的賽道,蔡禮洪認為,目前還很難預測,但它確實是一個很顛覆性的突破,對于出行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在蔡禮洪看來,作為汽車出行服務提供商,它們需要擁抱和為行業將發生的一些變化做準備。未來,出行行業會有很多新的商業模式誕生,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將跟現在不完全一樣。
實現租車商業價值的最大化
出行是近兩年最火熱的創業領域之一,專車、快車、順風車等諸多共享經濟模式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而P2P租車行業,也在資本的支持下突飛猛進。凹凸租車率先將“車共享”的理念帶入中國,并于2014年5月正式上線。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私家車1.2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3.27億人,意味著有2億的駕照持有人有自駕需求卻沒有車開,這個數據未來還將大幅增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未來10年,中國的駕照持有人數將達10億人,而道路和相關基礎設施只能容納3億輛機動車,有本無車一族將達到7億,中國“車”的矛盾非常突出,陳韋予決定以汽車共享為切入點進行創業,她希望通過共享來解決人們的自駕需求,體驗更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經歷。
投資 其實是價值觀的認同2014年5月,凹凸租車APP上線當月,就獲得了資本的青睞——聯創策源與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資。據真格基金的投資總監顧旻曼回憶,2014年5月她與凹凸租車的兩位創始人陳韋予和張文劍在上海交流了1個小時后,便打電話向徐推薦,聽后立刻拍板決定投資。徐與創始團隊未曾謀面就決定投資的項目,至今不超過三個。
事實上,徐快速決斷的背后,除了對凹凸租車團隊、商業模式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認可,還有對共享經濟的力挺。凹凸租車曾攜手包括徐、潘石屹、陸毅、張靚穎等眾多行業領袖和明星共同發起了“不持有生活/汽車共享”大型公益活動,徐表示,這幾年讓他感到興奮的熱點之一便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提倡將閑置資源出租,提高其利用率并取得一定的收益,通過汽車共享、短期租賃等形式,改善道路交通壓力,減輕地球環境負荷。從這種經濟形式衍生出的生活方式,就是凹凸租車所倡導的“不持有生活”。
談到凹凸租車,徐曾表示,無論是作為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面臨的都是創造一個新公司,甚至是開拓一個新行業的艱難挑戰,都需要非凡的勇氣和付出。在這艱辛歷程中支持著他們的,往往并不僅僅是對于金錢與成功的渴望,而是一種有可能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興奮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