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有些不法分子會通過侵犯商業秘密來為自己謀取利益,所以,商業秘密的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商業秘密保護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商業秘密保護
所謂商業秘密保護,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間以及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后一段期限內不得利用企業的商業秘密從事個人牟利活動,非依法律的規定或者企業的允諾,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掌握的企業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保護措施有哪些
一、加強門衛制度
門衛設防。對來訪者,驗明身份,問清來訪事由,不讓無關人員特別是競爭對手隨便進入公司。建立登記制度,必要話對攜帶的包、袋類物品采取寄存。有條件的話讓來訪者穿者“識別制服”,引起員工關注;嚴禁來訪者進入保密區域。
二、加強保密區域的管理
建立內部監控設施、防盜系統,不讓無關人員隨便進出保密區域,如技術部、產品開發部、資料室等高度涉密區域。在公司內部嚴禁串崗游崗,把涉密人員控制在絕對范圍內。
三、加強信息管理
信息是商業秘密的物質載體。對儲存資料、電腦盤片,建立管理制度,專人保管資料,借用、復制必須登記批準。重要資料的借用、復制必須經總經理批準;對公司內部的電腦設立分級操作口令,對上網電腦嚴格控制,防止信息通過互連網傳輸失竊。
四、建立內部保密制度
建立公司保密制度,并把公司的保密制度寫入《員工手冊》,在員工進入公司時就向其灌輸保密觀念,了解公司保護商業秘密的職責,了解公司各類信息資料的保密等級,讓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防止無意泄密,如在商務談判中。
五、分解工資結構增加保密津貼
根據權利和義務對等原則,在員工工資中,特別是在涉密員工的工資中增加一塊保密津貼,讓員工了解公司保護商業秘密是化了代價的。一旦有員工發生竊密事件,更容易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賠償經濟損失、追索其每月所得的保密津貼費。
六、訂立守密協議
企業保護商業秘密既是全員的,由有重點人員,公司應該與這部份直接涉密人員訂立商業秘密守密協議,按《勞動法》規定,把脫密期、競業限止期等條款直接寫入守密協議,依法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七、建立建全人事制度
公司制度不良,是員工離職的最主要原因,更是企業商業秘密流向競爭對手的主要原因。建立建全企業人事制度,確定工資福利待遇和人事升遷制度,加強人本管理,增加感情投資,降低員工尤其是中高級人才的流失而發生的商業秘密泄密事件。
八、與協作方簽訂保守商業秘密合同
商業活動中,協作方經過一段時期往往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對手,甚至把以前的老東家打得落花流水,探其原因,主要是在協作過程中,利用業務關系漸漸掌握了工藝、生產技術和管理訣巧,一旦條件成熟,就踢開老東家,自成一脈,參與競爭。所以在協作過程中必須與協作方簽訂商業秘密合同,阻止其利用商務之便掌握商業秘密成為競爭對手;同時阻止其向第三方泄密。
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是多少年?
員工對企業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從知悉商業秘密之日起至該商業秘密公開之日止?!爸ど虡I秘密之日”是指員工通過正當途徑獲取商業秘密并被要求承擔保密的義務?!吧虡I秘密公開之日”是指商業秘密成為公眾所知的信息,喪失秘密性,這種公開可以是權利人的主動公開也可以是他人通過合法途徑公開(比如:將通過反向工程或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公之于眾)或者他人通過非法途徑公開(比如:通過違法披露使商業秘密公之于眾)?!妒蕾Q組織知識產權協議》第39條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均有權防止他人未經許可而以違背誠實商業行為的方式去披露、獲得或使用其商業秘密。與員工的勞動期限無關。
《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睋丝芍词购贤斒氯碎g未在合同上以明文的形式對合同訂立、履行及履行完成后的通知義務、協助義務及保密義務作出約定,合同當事人仍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承擔上述合同的附隨義務。也即表明,合作伙伴、客戶等于權利人之間存在著特殊關系的人,即使未予權利人對商業秘密進行約定,其仍對權利人負有保密義務。而該義務的期限,即使合同已履行完畢,但根據后合同義務中的保密義務,自然也應持續至該項商業秘密已為公眾所知悉為止。
商業秘密具備的三個特征
1、秘密性。
秘密性即“不為公眾所知悉”,這是商業秘密最核心的特征,是商業秘密維系其經濟價值和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商業秘密理所應當處于秘密狀態,以此來維護它的價值,如果其內容為公眾所知悉,其固有價值就有可能喪失殆盡,它也就不成其為“商業秘密”了。這一點與專利有根本區別。
專利是以公開技術來換取法律保護的壟斷使用權,而商業秘密的權利人是依靠其自身采取的保密措施來達到其對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的壟斷控制權,以維持其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一旦商業秘密被他人非法公開,就再也不可能恢復到秘密狀態,從而使權利人失去抵制競爭對手的能力。因此,秘密性是商業秘密的本質特征。任何商業秘密都首先必須具備秘密性。
2、價值性。
價值性即商業秘密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中對商業秘密的價值性解釋為:“本規定所稱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是指該信息具有確定的可應用性,能為權利人帶來現實的或者潛在的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笨梢娚虡I秘密應當具有經濟價值,不具有經濟性的信息,不屬于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經濟性也是保護商業秘密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商業秘密能給人帶來經濟利益,才會出現商業秘密的侵占和爭奪。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背后,是經濟利益的驅動。權利人對商業秘密的維護,國家法律對商業秘密的保護,其重要目的也在于維護或謀求經濟上的利益。商業秘密的價值性不僅包含現實的價值,還包含潛在的價值。所以判斷商業秘密的實用性需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分析,而不能僅局限于當前是否已商用化,也不能以該企業的贏利或虧損來衡量。商業秘密的價值性不僅體現在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還體現在它的使用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競爭上的優勢。因此,商業秘密不僅包括成功的經驗,也包括失敗的教訓。
3、保密性。
保密性即權利人主動對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采用保密技術、運用適當的保密設施裝置以及采用其他合理的保護方法。有關保護措施應當是明確、明示的,并能夠具體確定本單位所擁有的技術秘密的范圍、種類、保密期限、保密方法以及泄密責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解釋“合理保密措施”的判斷因素為:考慮(權利人)努力的程度、保持秘密信息的花費、信息的價值以及他人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該信息的難易程度。目前的司法實踐對這點的要求普遍比較寬松,只要權利人能舉出一點保密措施的證據一般都能認定為采取了保密措施。權利人是否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不僅是技術信息或經營信息能否成為商業秘密的條件,也是尋求法律保護的前提。
商業秘密保護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