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面館創業計劃分享3篇
現在的竟爭越來越厲害,打工對于大多數人來 說可能一輩子掙不了多少錢,只能解決溫飽。相信很多朋友 都有創業的想法,開一家面館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開面館創業計劃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前言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又有“食在廣州 ,味在四川”之說。說明四川美食是大家非常喜歡吃的美食之一。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另一種四川美食,也就是我們這個項目的主角——特色川味面,也稱怪味面。它是以自制面條加以各種調料和配料精致而成。產品制作好之后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點。是四川人民一種很有特色的小吃加主食。吃起來味道好極了,它是一種投資小,利潤高,風險低,回報快的好項目。
‘面條’在我國某些地區一直是人們主食之一。品類繁多??谖抖噙_幾百上千種。比如老北京炸醬面,河南燴面,新疆拉面,沙縣拌面,四川擔擔面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但是真正把‘面條’當作主營業務來經營的沒有幾家。真正形成規模經營而有比較成功的恐怕只有‘味千拉面’和‘馬蘭拉面’這兩家拉面館。但是‘味千拉面’的市場定位比較中高檔,一碗拉面的價格最便宜都是20多塊。而且他們都是以經營拉面為主,和我們形成不了什么競爭。所以一開始我們的項目就是一個市場空白,是非常有市場前景的。
二、產品介紹
特色川味面的產品口味多達30幾種,分為有湯和無湯兩種。特別是主打產品——干紹面??芍^是百吃不厭,味道太好了。吃完之后讓人回味無窮,我們現在這家店有很多顧客吃過一次之后,都成了這里的回頭客了。還介紹很多朋友過來吃。而且還有好多外國人也很喜歡吃,有一位美國人被朋友帶過來吃過一次之后,豎起起大拇指,,然后拿出手機把產品拍下來,以后每次來就把照片給老板看,就吃這個。還把他的美國朋友介紹過來吃。從中可以看出,川味面是非常受歡迎的。
三、產品價格定位,目標消費人群及市場定位
產品規格分為大分,中分和小分三種。我們目前的定價是6元,5元,4元。因為我們沒有怎么裝修。地方也小。環境太簡陋。如果我們重新裝修,擴大經營面積,把環境搞好一點,那我們的價格定位就是在8元,7元,6元。和其他餐廳相比。我們定價是比較合理的,處在中,低檔方位。這樣我們就把目標消費人群來了個大包圍。從普通工人到公司白領和老板都是我們的目標消費人群。產品口味獨特,目標消費人群龐大。那我們開店選址的范圍包括車站旁邊,商業寫字樓旁邊,步行街,學校附近,居民區,大型批發市場和大型購物中心都是我們開店選址的好地方?;旧蠜]什么區域限制等不利因素。
四、投資計劃
本項目投資金額120萬人民幣。分前、后兩次注入資金。第一次到帳50萬,用于公司注冊、商標申請注冊、設計統一的門店形象。購買服裝、餐具、和桌椅等,也包括籌建總部研發中心和配送中心。第二次到帳金額為70萬,用于公司擴張。公司注冊為股份制有限公司。持股人分別為投資商、項目運作人、和技術擁有者,持股比例為50%、30%、20%。如有異議,可另外協商。
五、公司發展戰略(分為兩個3年計劃,開店數400家)
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個3年計劃)
第一年以廣州為中心。把現在這家店重新裝修,擴大營業面積,設計統一的門店形象和裝修風格,給顧客一種輕松,開心的就餐環境,員工著裝統一,突出地方色彩。同時招聘人員,培訓人員,儲備人才。馬上在開兩家店,最好同一天開業。至于開店選址已經有地方了,同時我們還要籌建自己的面條生產車間,研發中心和配送中心。因為我們面館的面條都是我們自己生產,這樣既保證了質量也節省了成本,也為我們以后發展打了很好的基礎。因為后勤有保障了。前方發展才會更快更好。等車間的運轉正常之后。我們就要馬上在開3家店。等這3家店開好之后。我們就要向深圳和東莞發展了。目標40家。因為我們的投資小,開店地方好找,經營比較靈活,所以沒有什么困難。第二年。以廣州、深圳、東莞三地為中心。向周邊地區擴展。比如中山、珠海、佛山、潮汕地區和粵西地區。目標60家(不包括去年的店)。覆蓋廣東80%的地區。第三年我們的目標就是向全國擴張。目標80家。
(第二個3年計劃):
當我們把全國這盤大棋鋪開之后,我們就要去鞏固和占領這些市場了。各分公司以各省會為中心,向周邊地區擴展。實行自營和加盟兩條腿走路。還可以收購和兼并各地小的飲食公司。另外我們的面條半成品可以用包裝包好,用我們的品牌直接進各大超市銷售,就像‘味千拉面’一樣。這個市場也比較大。利潤也很可觀。第一年的目標總店數250家。第二年我們的目標是向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城市發展。這個過程會比較久一點,因為這兩個城市的餐飲市場我們不了解,包括開店選址,目標消費群。飲食文化等,我們都要詳細的做一份市場調查和詳細的開店計劃才可以去開店的。做到因地制宜、靈活經營的方式。用一年時間在這兩個城市各開5家店。包括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研發中心等。內地開店總數達到320家。第三年就是我們戰略計劃的目標數400家。
這個時候投資商會問,開店速度那么快,6年400家。會不會風險很大,店面管理,人員儲備方面能不能跟的上。是不是有點方夜譚。那么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是。因為我們的經營模式,管理方式和人才招聘、培訓、管理、儲備都是不一樣的。究竟是什么不一樣呢。下面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經營模式:
本項目所有的連鎖店都是以自營為住,不提倡開加盟店,如果開加盟店也可以,控股權必須要在我們手里。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證我們的所有店面的管理的統一性。也不會對我們的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控股權在加盟商手里的話,我們就不能保證了。但是加盟商好的建議我們就要認真去聽。
人員管理和招聘:我們的人員招聘工作可以請專業的餐飲服務公司針對我們的要求進行招聘、培訓。但是在人才管理上我們就實行財富倍增計劃和老板培訓計劃。員工就是合作伙
伴,員工就是老板。具體如下:當一個員工進來我們公司之后。成為了我們的正式員工。而且表現優秀,比如他一個月的工資是1000元,他可以拿500元,剩下500元放在公司的賬戶上,那么一年就有6000元放在公司,而我們給他的就是7000元。當他在經過公司的培訓和考核之后能夠勝任分店主任一職(管理10家店)。那他就可以拿出8萬人民幣來入股這10家店,回報是這10家店一年純利潤的2%的分紅。以我們每家店年盈利24萬來算,那么10家店就是240萬。他就可以得到差不多5萬塊的分紅。那么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以次類推。讓公司的管理層和優秀員工都可以持有公司的股份。這樣一來,我們的管理不僅更加順暢,而且盈利還會大幅度的提高。因為我們的盈利越高,員工的分紅就越多。所以他們就會更加用心的去工作,還會激勵其他員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努力的工作才會得到更多的回報。只有區別對待,才會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才會讓他們有更好的工作表現。這是世界著名管理大師,前ce的ceo——杰克、韋爾奇的名言和管理方法。
六、投資回報及風險控制
投資人把資金拿出來投資。主要是看這個項目有沒有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回報率高不高,回報周期是多久。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我的這個項目為什么值得你投資,就是因為它的回報高,市場前景好。
以我們現在這家店來算。我們這家店大概25個平方。四張桌子。店里沒怎么裝修。我們現在每天的營業額在700元左右,本來不指這么多的,因為地方小,顧客來了一看沒位子坐就走了,但是沒辦法,地方小,到了吃飯高峰期還厲害,顧客就站在那里等。因為這里的面好吃。他們愿意在這等,沒辦法。我們每個月的純利潤是9000左右。沒有請服務員。我們的房租是2500元,水電是800左右。材料費是9000元。各種雜稅是500元。 30 ×700 (元)=21000元(月總銷售額) 21000-2500-9000-800-500=8700元(純利潤)
如果我們把這家店重新裝修,擴大經營面積。形成統一的門店形象。包括員工著裝。服務用語等。給顧客一種開心,輕松的就餐環境。增加外賣服務和大量宣傳。那么我們每天的營業額按2500一天來計算。那么我們來算一下我們的盈利。 30×2500=75000元(月營業總額) 75000-5000(房租)-15000(員工工資)-5000(員工伙食和住房)-28000(原料費)-2500(水電)-500(各種雜稅)=24000元(純利潤),這還是一家店的。如果是10家,100家、200家呢。如果按照我們的戰略計劃,我們來看下表:
第一年 開店數 店利潤 合計
40 20000元(月利潤)×12 9600000元(年利潤)
第二年 開店數 店利潤 合計
100 20000元(月利潤)×12 24000000 元(年利潤)
第三年 開店數 店利潤 合計
180 20000元(月利潤)×12 43200000元(年利潤)
第四年 開店數 店利潤 合計
250 20000元(月利潤)×12 60000000元(年利潤)
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回報是巨大的,如果我們的店數達到400家,那么我們的年純利潤就有1億人民幣。而且我們的品牌也有一定的市場價值了。還有我們的面條半成品還可以進超市銷售,這也是個利潤空間很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回報還會越來越大,因為我們還在向前發展,還在向前走。我的理想是把它打造成中國式的麥當勞。向全球發展。希望我們能做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既然是做生意,就肯定有風險。1997年——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讓很多知名的大公司一夜之間消失或破產。包括韓國知名的三星電子也不例外。當時它的負債率是它凈資產的4倍。一個月虧損近2.13億美元。公司命運危在旦夕。隨時都有破產的可能。但是這場風暴沒有擠跨三星。經過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大膽變革,三星電子活下來了,而且越來越強大,現在已經成為移動通信、數字電視、打印機等領域的世界領航者。有時候風險也是一種機遇,它讓你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讓你想方設法去改變那些對你不好的東西。其實風險有時候不僅僅是在摧毀一個人,更多的時候是在鍛煉一個人,考驗你有沒有能力去化解這些風險。勇敢的活下去。比如我們在開店的過程中,可能有的店的生意不理想。有的客人抱怨品種單一。開店過快導致人員短缺,店數多了,管理跟不上去。導致管理混亂等,都有可能遇上。那么我們該怎么解決呢:
1.加強我們的品牌宣傳力度。做好顧客服務工作,多與客人去溝通,了解他們的口味和就餐環境的要求。
2.批量引進新產品和新品研發力度。比如武漢熱干面,各種營養粥,小米粥。如玉米粥、燕麥粥、地瓜粥等,還可以引進一些各種地方有名的小吃。
3.在人才招聘、儲備上,可以和各大中專院校和政府再就業工程聯系。實行人才階梯培訓計劃。保證我們在人才上的優勢。
4.建立完善的管理條例。加強員工在執行力方面的培訓。實行半軍事化的管理。篇二:實用面館創業計劃書
實用面館創業計劃書
【面館選址】
1.住宅社區:開面館最好的選擇,住宅社區的人口組成均勻,都以家庭為單位,出門用餐機率高,每一個家庭2-6人,座位應具有能足夠容納的環境,菜色選擇也要豐富,裝修必須花較多成本,才能滿足大人與小孩的需求,消費以午餐、晚餐與假日為主,不會出現明顯淡季與旺季之分。
2.工商業區:上班族群聚的地方,活動時間以白天為主,因此消費時機在于午餐,由于午餐時間并不長,而用餐都在11- 13點之間,對供應速度要求較高,工商業區用餐環境要求不高,講求衛生清潔,服務態度要好,座位可以較密集,以容納更多顧客,晚餐只有加班人用餐,如講究你的特色面食,對晚餐營業有所幫助,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是消費者集中時間,周六日則相對清淡。
3.學校園區:每年扣除休假只做九個月,以面館只適合大學、專科學校,這類學校學生消費水平并不高,但是消費能力較高,學生消費族群容易受流行趨勢改變,因此對菜色變化要求不斷,對餐飲環境衛生要求較高,這是他們選擇用餐地點的重要依據;午餐、晚餐、夜宵皆可做,都有生意上門;寒假暑假可能主要是周邊人群消費,會相對冷清些,但利潤絕對仍然能得到很好保證。
4.市場夜市:夜市人,各樣各色人聚集之地,它綜和娛樂、購物、餐飲等五花八門的行業,人流量較大,同時競爭也相對直接而且激烈,所以面館要強力講求特色,別人能做我能做,我做別人做不了!營業食間都以晚上為主,下午是準備材料:晚上從下午5點開始至零晨2點。逛夜市普通都想吃吃看,所以供應面的份量可以比一般少些,種類多些。
針對人群:時尚的年輕人、小孩、學生,以及喜歡吃面的家庭
【成本預算】
彩面投資成本小,市場廣闊,基本上能夠保證穩賺不賠,假定一家50平米的面館,主要投資為:
彩面制作設備:2~4000 廚房設備:6000 店內裝修及配備 :10000 人員工資:4000 流動資金:1800 水電氣:1000 開業宣傳:1000 房租:3000-5000 轉讓費:0- 60000(鋪面轉租后仍能回收) 總投資約為:30000~80000 【收益分析】
早餐50碗,午餐120碗,晚餐90碗.一天營業額約為1300,一個月利潤約為22600元。
【經營模式】
主營營養彩面,可以結合彩色餃子、包子、饅頭、餛飩等銷售!篇三:咱家面館創業計劃書
企業名稱:咱家面館
創業者姓名:
日 期:
一、企業概況:
主要經營范圍:面食,各種炒菜、拌菜燉菜及各種酒品。
企業類型:服務業。
二、創業計劃者的個人情況:
1988年經濟類大專畢業,1990年下崗開始經商,開過飯店、賣過化妝品、經營過超市、批發過煙酒和小食品及國際貿易,曾在廣告公司和保健食品公司及企業策劃公司打過工。1994年自學工商管理,2002年在廣州學做企業策劃和電腦知識,2006年學習syb。
三、市場評估:
本企業目標顧客是以中低收入人員為主要服務對象,他們個人月收入在八百元以下,本企業大多數消費者不會住在城市鬧市區,他們選擇在外面吃飯,主要以便宜的食品和酒類為主,還有一部分是家住在本企業周圍五公里范圍內隨意而來的消費者。
針對上述城市(每個城市的百分之八十是低收入者)眾多的人群,潛在的市場容量不會隨社會的經濟條件轉好而步入高檔市場,因為,社會經濟好轉的同時,
本企業也會相對的提高檔次,反而會隨社會的經濟好轉,會有更多的低收入者和附近地區的人群加入到消費當中。
1.住宅社區:開面館最好的選擇,住宅社區的人口組成均勻,都以家庭為單位,出門用餐機率高,每一個家庭2-6人,座位應具有能足夠容納的環境,菜色選擇也要豐富,裝修必須花較多成本,才能滿足大人與小孩的需求,消費以午餐、晚餐與假日為主,不會出現明顯淡季與旺季之分。
2.工商業區:上班族群聚的地方,活動時間以白天為主,因此消費時機在于午餐,由于午餐時間并不長,而用餐都在11- 13點之間,對供應速度要求較高,工商業區用餐環境要求不高,講求衛生清潔,服務態度要好,座位可以較密集,以容納更多顧客,晚餐只有加班人用餐,如講究你的特色面食,對晚餐營業有所幫助,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是消費者集中時間,周六日則相對清淡。
3.學校園區:每年扣除休假只做九個月,以面館只適合大學、??茖W校,這類學校學生消費水平并不高,但是消費能力較高,學生消費族群容易受流行趨勢改變,因此對菜色變化要求不斷,對餐飲環境衛生要求較高,這是他們選擇用餐地點的重要依據;午餐、晚餐、夜宵皆可做,都有生意上門;寒假暑假可能主要是周邊人群消費,會相對冷清些,但利潤絕對仍然能得到很好保證。
4.市場夜市:夜市人,各樣各色人聚集之地,它綜和娛樂、購物、餐飲等五花八門的行業,人流量較大,同時競爭也相對直接而且激烈,所以面館要強力講求特色,別人能做我能做,我做別人做不了!營業食間都以晚上為主,下午是準備材料:晚上從下午5點開始至零晨2點。逛夜市普通都想吃吃看,所以供應面的份量可以比一般少些,種類多些。
針對人群:時尚的年輕人、小孩、學生,以及喜歡吃面的家庭
【成本預算】
彩面投資成本小,市場廣闊,基本上能夠保證穩賺不賠,假定一家50平米的面館,主要投資為:
彩面制作設備:2~4000 廚房設備:6000 店內裝修及配備 :10000 人員工資:4000 流動資金:1800 水電氣:1000 開業宣傳:1000 房租:3000-5000 轉讓費:0- 60000(鋪面轉租后仍能回收) 總投資約為:30000~80000 【收益分析】
早餐50碗,午餐120碗,晚餐90碗.一天營業額約為1300,一個月利潤約為22600元。
在餐飲寒冬里,面食品類,似乎蘊含著巨大的機遇:
深耕火鍋25年的海底撈,將觸角伸向了“面食”品類,繼收購了一個面食品牌——Hao Noodle之后,又開出了首家快餐店!一碗面賣9.9元,人均19元!
面食賽道既有九毛九、味千拉面等上市餐企,又有融資2億的和府撈面等后起之秀,群雄并起!那么,未來中國面食品牌出路在哪?又有哪些機會點呢?
作者白墨,有著10年餐飲品牌咨詢經驗,從一線城市的高端面食,到二三線城市的中端面食,再到下沉縣城市場的接地氣面食,都頗有研究,本文是他去年12月寫的文章,挖掘了面食品牌的3個戰略機會點,現在讀來還是深受啟發,希望對各位餐飲人有所幫助。
中國面食品牌林立,海底撈開的快餐店也賣面,看來老大也開始關注面館了。那么,未來中國面食品牌出路在哪?
中國面食品牌競爭激烈,要做大做強,需要有“戰略性思維”,接下來,我將火力全開,分析下中國面食的市場情況,挖掘出3個戰略機會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戰略機會一:
模式+文化創新,打造“面食+”
“
模式創新與文化創新:把品牌植入顧客心智。
”
面食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遇到“周期紅利”消失的風險,比如5年前,北上廣深的一些面食快餐活的還不錯,但是現在面館競爭也非常激烈了,隨著消費升級,面館的模式越來越偏向正餐化,其實我們看看香港的快餐就知道了,比如大家樂,人均五六十,但是菜品很豐富。
一、模式創新:從場景消費入手,快餐輕正餐化
在這一方面,嗅覺最靈敏的是九毛九,他在幾年前就開始升維創新,不斷改變和進化顧客的消費場景,從而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
也許是看到西貝莜面村的成功,賈總能把一碗莜面硬是進化成人均120-150的正餐。九毛九一直在擺脫身上的山西標簽,從山西面館到山西手工面,再到手工面,最后直接改成了九毛九西北菜。
從一個快餐面館,一步步通過模式創新,變成了輕正餐模式,由解決剛需進化到解決多人群多層級消費場景。
目前九毛九開了151家直營店,去年我調研的時候剛剛108家,當然開直營店是非常燒錢的,還好九毛九旗下的太二酸菜魚大獲成功,為集團公司輸入了不少血液。
“刀削面+醬鹵菜+炒菜”模式
其實在這個模式探索上,走的比較早也比較穩定的是北京的好嫂子刀削面。好嫂子刀削面在8年前,就是刀削面+醬鹵菜+炒菜的模式,后來根據商圈選擇,對菜品進行了優化調整。
目前人均消費在55-60元之間。早在多年前,好嫂子就推出了刀削面的黃金搭檔:醬鹵豬蹄和大骨頭,還有排骨,可以整個賣,也可以按照塊賣,一塊九塊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民間農家菜。
當然這是很多面館的進化趨勢,但并不是唯一的道路。因為做習慣了快餐的面食企業,在融入正餐后,對供應鏈和廚房團隊的協作掌控往往會變差。
“面食+爆品+小吃”模式
快餐進化成輕正餐后,門店就可以進社區了。但是還有一條出路,就是進商場mall或者交通驛站(機場、火車站等),這時候可以做面食+爆品+小吃的模式。在這方面已經嘗到甜頭的是北京的三十六味、鄭州的張老熗。
這兩個面館我都去體驗過幾次,二者十分類似,并且現在都在上升期。北京的三十六味,全稱是:三十六味[匠豬蹄手工面],之前他們團隊做醬豬蹄是一絕。后來進軍mall之后,加入了手工面,并融入一些簡易小吃。
豬蹄做的色香味俱佳,十分誘人,我每次去吃都會打包一些,豬蹄不僅被打造成爆品,還融入了外帶模式,一整套吃豬蹄的攻略都在包裝盒里。這一點很佩服創始人林總想的周到。
甚至在逛商場時候,我經??吹侥贻p姑娘們提著三十六味的袋子。你替顧客多想一步,產品就會多賣一些。我有一次特意和他們服務員聊天,問一天能賣出多少份豬蹄?結果是將近300份!
好家伙,一個單品豬蹄的銷售額達到了七八千元,這還是一家100平米左右的門店。
三十六味的人均是55元左右,跟好嫂子差不多。而位于鄭州的張老熗燴面人均是35元左右,這跟城市差異有關。一走進門店內,映入眼簾的明檔上擺滿了豬蹄,跟三十六味很相似。與此模式類似的還有深圳的老碗會,除了招牌biangbiang面,還重點打造了燒烤檔口,以小份烤羊腿和羊肉串拉動人均消費。
三十六味與張老熗通過面食+爆品+小吃的模式,非常受年輕顧客的喜歡。所以做面食品牌,如果達不到九毛九的境界,倒是可以參考這兩個品牌,但前提是,你的爆品一定要足夠好才行,那些本身看家菜品都做不好的餐飲人,就不要怪市場無情了。
二、文化創新:新國潮文化
說完面食品牌的模式創新,我再談談文化創新。比如無敵家,塑造的是日式文化,而和府撈面則塑造了十分流行的新國潮文化。
在此,我重點分析下和府撈面。
在和府撈面之前,中國的主流中高端面條,應該算是味千拉面和康師傅私房牛肉面了,很多人想不到是,一碗撈面條竟然可以賣到40多元?吃碗撈面條的代價也太高了吧!
和府撈面的文化格局是非常大的,加上背后資本的助力,它將來一定是要走到海外的。其實撈面本身是非常稀松平常的食物,怎么包裝都覺得不夠高大上。
然而和府撈面另辟蹊徑,將中國的傳統書房場景搬到了餐廳,你想啊,人們大多都是附庸風雅的,就像每個老板的背后都有一個書架。
顧客在和府吃飯,似乎可以沾染文化氣息,似乎也能夠提升自己的品味。家長帶孩子去吃飯,感覺可以教育下一代。這種錯覺,會讓很多人無形中被催眠,會加大對自我的認同感。如果有兩家餐廳,價格一樣,一個環境很普通,那你很有可能會選擇和府撈面。
和府撈面之前的風格還相對傳統,最新升級的品牌形象,直接走國潮風路線了。深受都市白領們的喜愛。
其實和府撈面的創始人李學林是個跨界者,他之前是做手機連鎖專賣店的,估計很多開面館的會憤憤不平,一個賣手機的也能干餐飲?
他們整個運營團隊基本上都是跨界者。李總從一開始的格局就是全球化,正如他所說的:“和府絕對不是一個賣面條的,而是中國美食文化的傳播者,和府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文化雖然是外衣,但是和府的產品研發是非??量痰?,至少在我這里,如果無敵家可以得95分,那么和府的面條至少可以得85分。
其實,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中國還有很多文化可以挖掘包裝,可以嫁接到美食上。如果你的面館在產品上非常強,又想做出差異化,不妨在文化上大力創新。
和府的擴張戰略是:2023年12月,門店突破1000家。我們拭目以待吧。
戰略機會二:
看清城市格局,把握人口紅利
“
城市格局和人口紅利:讓品牌躍遷成為可能。
”
其實每一個段位的面食品牌,都有自己的領地,畢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特別是北方,比如:山西、陜西、河南都有很多特色面食,因此形成了很多區域面食品牌。
一、人口流動紅利,要做“改良派"走出去
后來去廣東出差,發現深圳、廣州、東莞有很多陜西特色面食品牌,比如深圳的老碗會,東莞的秦關面道,廣州的大師兄,這幾個品牌動輒都有十幾家,甚至是幾十家直營店,并且是在一個城市。反而是廣東本地的竹升面、牛雜面并沒有形成品牌規模。
很多人判斷一個品類能否有生存土壤,總是說“南方人不吃這個東西,北方人不吃這玩意兒”,這就是觀察者偏差形成的認知陷阱。
比如深圳、廣州的外來人口特別多,這里聚集了大量南下的北方人,加上這兩個城市每天的流動人口又非常大,有大量的商旅人群,足以支撐這些北方面食在此扎根生存。
還有東莞的秦關面道,在東莞一個城市就有40多家直營店,分布在城區以及28個鄉鎮。東莞一共有800多萬人,但是外來流動人口排名全國第一,說句毫不夸張的話,如果你在東莞大街上遇到10個人,那么就有7個是外地人。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東莞本地戶籍人口僅占24%,大概是211萬人。外來人口比例如此之高,讓這座城市包容性特別強,這里誕生了不少非本地美食的品牌,除了秦關面道,還有湘菜代表品牌“湘閣里辣”,依然開了幾十家門店,年營收破10個億(數據來自我另一個湘菜客戶口述,因為湘閣里辣創始人是他姐夫)。
秦關面道和湘閣里辣在東莞已經深耕了十幾年了,發展到幾十家門店比較正常,但是深圳的老碗會成立于2014年,短短5年,在深圳就開出了幾十家直營店。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全國范圍內,找到一個臊子面或者油潑面規?;钠放?,它一定不在發源地陜西,一定在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比如油潑面代表品牌,是北京的陜味食族油潑面,有70+門店。
二、發力人口密集大城市,品牌規?;牧髁炕A
你想啊,整個陜西省那么大面積,但是只有3800多萬人口,而西安就將近1000萬人。人口分布如此不均勻,餐飲就不可能規?;l展。所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讓品牌規?;l展有了流量基礎。
從陜西入函谷關,就到了河南。河南跟陜西相比,人口密度足夠大,所以能夠誕生阿利茄汁面這樣的規?;惋嬈放?,在河南以及周邊城市,可以開出200家店來。
阿利茄汁面可以規模化發展,一來是做的時間長,二來是直營+加盟模式同時發展。但更重要的因素,是鄭州及周邊的人口紅利。鄭州不僅河南人多,外來流動人口依然非常大,比如海底撈從成都北上西安后,緊接著就開啟東進戰略,把大本營放到鄭州了,鄭州的火鍋市場非常發達,因為這里有很多四川人。同樣這里還有很多河北人、山西人、湖北人、山東人等。
巴奴毛肚火鍋的創始人杜總,就是從河北邯鄲先去河南安陽發展,然后做了好多年后,戰略中心轉移到了鄭州。
鄭州的人口紅利和包容性,讓巴奴可以快速發展起來。后來巴奴去無錫開店、去北京開店、又去上海開店,一樣是因為這些城市的包容性和人口紅利。鄭州本地的傳統面食是燴面,但是門店最多的卻是做刀削面的阿利。
為什么阿利可以做出規?;?因為在鄭州,沒有刀削面領導品牌,但是卻有龐大的吃刀削面的人群。為什么這么說?比如我老家登封市是鄭州的下轄縣級市,但是這里的炒刀削面非常有市場,甚至很多外地人來登封,都要吃一碗炒刀削面,我從小吃刀削面次數比燴面次數多。
在河南,燴面競爭就比較激烈了,滿大街都是,老派燴面和新派燴面都有代表性品牌。
三、在品類發源地開面館,要選擇錯位競爭
再說個例子,是我傾注好幾年心血,服務的另一個面食品牌,叫“谷鵬麻鴨面”,為了扶持該品牌,我甚至把這個案例放到了我已出版的《餐飲品牌塑造》一書中。
為什么舉這個例子?從它有兩家店的時候我就介入了,現在發展了20多家門店。雖然門店數不多,但是谷鵬的門店基本上都在河南安陽周邊的縣城,并且盈利能力還很不錯。
谷鵬麻鴨面誕生在河南安陽下面的縣城:滑縣?;h距離鄭州不遠,屬于豫北地區,這里的傳統面食依然是燴面?;h雖然是縣,但是人口基數非常大,有多大哪?我們知道普通的縣城一般是30-50萬人口,甚至一些小縣城只有十幾萬人,但是滑縣有138萬人?;h在河南縣城中,人口還不是最多的,排名前三的是:鄧州(178萬人)、固始(177萬)、永城(156萬),對,它們都是一個縣城而已。
其實,作為創新面食,人口紅利是基本流量,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外出流動人口比例?;h的外出流動人口有30萬,固始的外出流動人口達到了70萬!有了龐大的流動人口,他們走到祖國的天南地北,適應了很多地方的美食,這讓他們對很多美食有了更強的包容性,他們對新事物的接觸意愿就比別的地方強很多。
麻鴨面,其實是谷鵬的品類名稱,是谷鵬先生自己發明的。本質是麻辣的鴨肉面。我當時接觸這個項目的時候,就感覺他的品類切入點太牛了,因為麻辣味道是大眾味道,而麻辣鴨肉就根本不用教育市場了,看看絕味鴨脖和周黑鴨,就知道這個品類有多大的粉絲群。
谷鵬的麻鴨面是在河南燴面基礎上改良的,這是為了進行本土化改造。
比如保留了燴面熬湯的工藝,燴面用羊骨頭熬湯,麻鴨面則用大骨和鴨架熬湯,同時保留了燴面里經常放的配菜:粉條和豆皮(河南人叫千張)。結果這種改良面食,在滑縣大受歡迎,一個300平米的門店,巔峰時期,曾經賣出一天3萬的營業額。而該門店房租一年不到10萬元。
因為谷鵬,麻鴨面火遍安陽。后來谷鵬新開的門店,好幾個都是接手的倒閉燴面館,谷鵬的火熱,讓豫北地區誕生了很多麻鴨面品牌,讓品類市場更加繁榮了。
來自高密的劉硯強畢業于山東財政學院外貿專業。他在跳了四次槽仍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后,決定自己創業,在汶水路開了一家不到20平米的面館,從剛開始的門可羅雀到后來的門庭若市,他經歷了無數艱難。
劉硯強從山東財政學院外貿專業本科畢業后,面對擴招后越來越多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四次跳槽。那時他已經28歲,想想未來,他開始失眠。一次聚會時,他聽朋友說有人在江西路開著一家小面館,一個月能有近萬元的收入,平時愛做飯的他就萌生了開面館自己創業的念頭。
“門店不能開得太偏,那樣沒人去吃,開在鬧市區,又付不起高額的房租?!眲⒊帍娬f,房租一年一萬五,地方雖有些偏,但周圍有很多貨代公司,上班族不少,還靠近學校,這樣能保證顧客的數量。
劉硯強去別人的面館參觀取經,又從朋友家借來光盤學習,慢慢摸索到了做面的竅門。他掏光了所有的積蓄又找親戚借了一些錢,湊夠3萬塊錢后,面館開張了。房租、冰箱、桌凳、鍋碗瓢盆花光了剩余的資金。簡簡單單不到20平米的面館,除去廚房,只能放下5張桌子,他找來朋友的攝影作品掛在墻上,還有朋友特意給他寫了一幅“一碗湯面”的書法,面館的角落里擺著魚缸養著巴西龜,小小的面館在他的布置下漸漸有了溫馨的味道。
剛開始創業,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每天早晨7時,他都要去團島早市采購新鮮的蔬菜和牛肉,創業資金并不富裕的他為了節約成本,會和菜販子一分一分錢地砍價。
為了讓自己的面好吃,他在面里加雞蛋增加口感,用洋蔥、西紅柿燉湯增加營養,自己去市場挑選牛肉回來燉制,為了能做好鹵蛋他用光了兩箱雞蛋做實驗。
剛開始時就他一個人干活,他一天,哪怕是一刻也不敢離開他的面館?!懊骛^開著才能賺錢,關門就一分錢也賺不到”,每次想到這,他就打消了休息的念頭。所有這些,還都不算大問題,最讓他焦慮的是物價,佐料、牛肉、煤氣……一切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實在拿不出錢來雇人,只有在中午忙不過來時,他會用一中午20元錢的工資請個大姐來端面。
隨著物價上漲,他開始在牛肉面漲價與否的問題上糾結,然而,他扛住了一切,這3年中他只漲了一次價,回頭客越來越多,除了平時的???,周末常有一家三口開車專門來吃他的面。
3年前,開連鎖店或者分店曾是劉硯強很遙遠的夢想?!懊吭履苜崅€七八千塊錢,我就很知足了,到時候能有錢付上房子首付,在青島定居,再有錢了就買輛車?!边@是他當時最現實的目標?,F在,他的生意也逐漸走上正軌,每個月都有5萬左右的凈收入,整體收益比較可觀。劉硯強買房買車這些都已經實現了。也希望他將來的生意蒸蒸日上,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