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備的商業計劃書,不僅是企業能否成功融資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管理工具。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農業創業計劃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龍蝦養殖及立體農業創業計劃書
1、概述以發展農業,改變農村面貌為目的,走自主創業和開創特色新農業企業化之路,兼顧農村、農民和農業型企業三者的利益和發展。以龍蝦養殖為項目啟動,逐步發展龍蝦特色餐飲、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游餐飲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的系列化新型“農”字號企業,最終依靠科研創新,形成一個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大量農產品生產和科研基地的、具有大量銷售網點和渠道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產業集團。逐步擴大產業鏈,創造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綠色農業、餐飲、觀光和農產品深加工產品品牌。
2、創業目的以發展新型農業企業為目的,以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改變當地農村面貌,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企業和當地農村和諧發展,共同組成富裕、文明、生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范。
3、創業預想3.1前期以個人或多人投資為主,逐步、有條件的吸納社會資金和風險資金以尋求發展,最終實現股份制和上市經營。3.2創造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綠色農業、餐飲、觀光和農產品深加工的產品品牌。3.3通過自身發展和借助一部分的外部力量,逐步形成一個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大量農產品生產和科研基地的、具有大量銷售網點和渠道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產業集團。
4、項目推進簡介4.1項目初始階段4.1.1簡介:淡水龍蝦,學名克氏螯蝦,又稱龍蝦、大龍蝦、大紅蝦。該蝦原產于南美洲,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下游。該蝦屬溫熱帶淡水蝦類,適應力強,繁殖率高,食性雜,生長快,抗病,耐高溫,耐低氧,離水數小時也不會死亡。蝦肉味細嫩,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較低,并含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較高。深受國內消費者喜愛,出口量也日漸增加,銷售和收購價格不斷上升,養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4.1.2本階段為項目的啟動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龍蝦的養殖和出售,是項目的起始階段和操作最為簡易的階段。4.1.3所需資源:需要3-5畝的水塘、一定的龍蝦養殖經驗(可通過外部學習和養殖后經驗的摸索)、種苗(蝦種規格2.5~3厘米的,每畝放養1.5萬~2萬尾或自行育種200斤種苗放養一畝田)、1-2名工人和一些食料。4.1.4資金(單位:萬元)名稱
金額
備注水面承包費
2.0
5畝水塘5年種苗費
0.8
自行育種食料費
2.0
人工
6.0
1.5個工人5年其它費用
0.8
蝦塘附屬設施總計
11.6
注:第一次投入在2.5-3萬之間。
4.1.5前景和效益:養淡水龍蝦一般每畝的產量可達800公斤,市價保守估計每公斤12元,即畝產0.96萬,五畝48000元,五年共計24萬,減去成本11.6萬,利潤12.4,年利潤2.48萬。
4.2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4.2.1理念:在養殖成功并獲得一定利潤的時期(2年左右),依托自身養殖優勢,在城市開設特色龍蝦餐飲館,創出綠色龍蝦餐飲品牌。然后依托餐飲,推出“到農村釣龍蝦,在城市吃龍蝦”銷售模式,即免費組織顧客去農村釣龍蝦,然后按斤將龍蝦售出,再回到城市在龍蝦餐飲館將龍蝦加工帶動餐飲。這樣,可實現龍蝦產和銷的結合,也解決了顧客在短期(1天)內吃與玩的結合,能收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2.2本階段實現了項目從產到銷的突破,能較快擴大企業的影響和收益。故這一階段是關鍵的階段,必須要在龍蝦餐飲及餐飲文化上多下功夫,重點解決銷售上遇到的問題。4.3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游餐飲產業階段4.3.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取得成功并獲得一定利潤的時期(一年左右),依托現有資源增多種養殖種類,擴大規模,初步建立種養殖一體的立體農業。然后推出“去農村摘新鮮瓜果蔬菜、釣新鮮魚蝦”的銷售模式,即免費組織顧客一日或半日去游農村采摘新鮮瓜果,垂釣魚蝦,然后將農產品售出。這樣,可擴大生態農業規模,實現農產品產和銷的結合,可以作為顧客在短期(1天)周末休閑農家游的一種優秀模式。
4.3.2本階段實現了產品單一的突破,但在總體種植和銷售上并沒有較大突破,故這一階段不存在較大的技術性問題,須適當的發掘和儲備一些管理人才,為下一步的發展作準備。4.4推廣階段4.4.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和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游餐飲產業階段取得成功并獲得一定資金積累的時期,擴大規模有條件的在各大城市周邊建立種養殖一體的立體農業基地,在城市建立旗艦店。推廣成功經驗,逐漸擴大產業規模,增加利潤點。
4.4.2本階段實現了生產銷售從一點到多點的突破,是企業能否作強的關鍵一步,故這一階段關要解決的是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管理層人員的儲備選拔任用問題和企業品牌推廣的問題。
4.5農產品深加工階段4.5.1理念:在龍蝦觀光垂釣型餐飲階段和立體種養殖生態農業及其觀光旅游餐飲產業階段取得成功并成功推廣后,依托現有資源和品牌,積極與高校、農業科研院所聯系,有選擇的轉化一些具有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做深加工產品,改變企業產品結構。
4.5.2本階段必須實現從種養殖業到企業生產的轉變,必須實現從面對消費者的實時銷售到企業化訂單銷售的轉變,必須實現經營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轉變。這一階段在整個企業的發展中都是至關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實現騰飛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怎樣順利實現企業轉型的問題,怎樣裝變經營理念的問題,怎樣解決科學技術實現商業化運作的問題,怎樣解決各類人才的儲備和運用問題。
4.6依靠科研不斷創新的階段4.6.1理念:在以上各階段獲得一定的成功后,有意識的引進科研技術人員,有意識地與科研院所合作,依靠科研創新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成果的項目。并不斷提升企業內部科研能力,積極鼓勵科技創新,將生產型企業轉變為科技研發性企業。4.6.2本階段要實現企業性質的轉變,是企業能否做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怎樣實現企業性質轉變的問題,怎樣解決科學技術如何實現企業化運作的問題,怎樣解決創新的引導問題。
5、綜述結合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農村土地拋荒之現實,小龍蝦市場需求不斷上漲與小龍蝦野生產量逐年下降之實際,本人認為,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空間,較好的經濟性和社會性。前期適宜在周邊郊區有一些水面的大中城市發展創業,后期可根據創業人的能力和創業理想、條件逐步發展。該項目開發成功,前期能夠具有一定的帶動和示范作用,對于農村建設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也有一些作用,后期對于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上和改變農村面貌與生態環境、新農村建設上能有較強的作用。
農業立體養殖項目計劃書
一、 項目前景:
日前我省的牛肉大部分來自于廣西、山東省,本省肉牛供應量處于較低水平。而安徽近年來,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牛的耕田作用越來越小,很多農戶不再養牛;我省的豬肉主要來自于外地養殖場,許多地方的農民紛紛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婦孺,肉牛和豬養殖勞動量大,一次性投入大,飼喂費工費時,飼養不方便;有的農村社會治安不好,農民怕丟失、被盜,不敢養牛和豬;過去養牛和豬是一家一戶飼養,不利于環境的衛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環境的清潔,很多農民不愿意養牛和豬。
2007年的肉牛價格再創新高,市場上活牛價格高達28~32元/公斤,育肥牛為 34~36元/公斤,牛肉價格為42~46元/公斤。一頭牛育肥3~5個月,純利潤達1000~1700元。農民養殖一頭母牛,如果一年能產一頭犢牛,就能收入1500~1800元。養殖肥豬或者繁育仔豬收入都不錯.二、 市場分析:
現省內肉牛供應主要來源于安徽蕪湖等地。合肥淮南六安一帶有著名的小吃,“牛肉湯”深受安徽人喜愛,到安徽必會吃“牛肉湯”,隨著肉牛的價格上升,也逐漸的從前年的2元一碗升到現在的 3.5元一碗,但吃的人仍舊很多, 牛肉是供不應求,供應的肉牛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省外的以牛肉供應為主,主要原因是活牛長途運輸存在一定技術上的困難。而牛肉長途運輸的保鮮成本也較高。因而省內肉牛的養殖成本最低?,F在是供不應求.現在肥豬和仔豬都是供不應求.三、 風險分析:
肉牛養殖的風險主要是三方面:
1、 價格風險:肉價市場的變動。以目前物價的上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和豬肉的價格波動較低,因此價格風險也較低。
2、 疾病風險:目前??谔悴?、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牛肺病為主要防疫對象。在牛飼料中添加中藥可進行有效的防治,牛是疾病發作很少的飼養動物之一。而豬的常見豬有豬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病、腹瀉等,只要做好防疫工作就可以了.3、 自然災害風險:水災、氣溫等風險系數不高。
四、經營選址:
安徽省內目前肉牛養殖地方首選淮南市孫廟鄉。合阜高速直穿淮南。距合肥僅90公里,交通方便,淮南雨水充足、氣候相宜、地勢平坦。而且淮南有瓦埠湖(在中國地圖上可以找到),周圍是大壩,草木豐富,當地主要靠種植水稻小麥(秸桿可以喂牛),民風純樸,方圓幾十公
里沒有一家工廠,環境優美,適合發展養殖業,目前對當地申辦各種農業種植、養殖有政策性的照顧。再者淮南有充足的土地資料和飼料資源。
五、發展目標:
(1)近期目標:
用一至二年的時間,建成生態養殖基地并投入生產,同時建成并完善公司生產體系,管理營銷體系,聯營合作體系。
(2)長期目標:
從生態養殖基地運行的第二年(產品出欄銷售時期)開始申請進入國家農業產為化示范項目,取得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利用國家補助金等,以已經形成的基礎優勢為核心,擴大養殖基地,走公司加農戶的道路,即我公司提供種苗、技術、飼料,然后集中回收出售?;蛘咿k肉類加工廠,改進制造具有安徽特色的小吃“牛肉湯”,銷往全國。
六、中小企業融資計劃
一、中小企業融資方案
(1)、方案一:借貸
以項目作抵押,向投資公司中小企業融資或貸款,借款期三至十五年。
(2)、方案二:吸納投資
建立股分制的合資企業
二、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與投向:一期工程(養殖)共需資金60萬元。二期工程(加工)共需資金100萬元。
三、實施進度
(1)、項目年限 項目初步擬定為15年,到期后視經營情況和雙方意愿可續訂合資期限。
(2)、實施進度
一期工程:2008年底資金到位后于2009年初進行50畝養殖場圍欄及設施建設,同時和可提供種苗的養殖場簽訂購買合同,2009年4月向養殖場投放種苗,進行養殖。二期工程在2011年適當的時候開始運行。
四、退出機制
(1)、借貸形式的退出:按合同到期后取回本息。
(2)、投資入股形式的退出:公司同意新股東在1年后可以進行股權轉讓,應由公司優先購回股權。另外公司擬在3年后申請上市,股東可在此過程中以為適當的時機以股權轉讓等形式退出。
五、養殖方式:
國內牛市場上比較走俏的進口肉牛還有:夏洛來、安格斯、利木贊、海福特、皮爾蒙特等。這些進口品種具有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優點,適合規?;?、工廠化養殖;秦川牛,性情溫順、體格高大,前軀發達,具有遺傳性能穩定、適應性強的優點,日增重率、屠宰率等各項生理指標均居我國黃牛之首,適合小規模養殖;西門塔爾牛適應性強,耐粗飼,易飼養,產乳產肉性能好,飼料報酬高,遺傳性能穩定,是養牛業首推品種。我現與山東一家大型養殖基地建立引種協議,保證買到最好最便宜的種牛. 養殖母豬,一頭母豬一年可產20頭仔豬,仔豬90天后仔豬重量在60斤。那時便可出售,價格在10元/斤,這樣周期短,就比養殖肥豬風險低。
六.養殖優勢:
我處有農田幾十萬畝,主要靠種植水稻小麥,可以低價收購大量的稻草喂養肉牛, 并租用農田種植牧草喂養肉牛和豬,節約成本,立體養殖是最好的養殖方式:種植新型皇竹草===>西門塔爾牛架子牛(牛糞)、豬===>魚、黃鱔、蚯蚓===>鴨。新型皇竹草是目前生長最快、營養價值很高的牧草,對牛的口適性好,產量高,能量轉化率高,種一畝皇竹草可喂20頭豬、5頭牛、1千只雞鴨鵝、2千條魚;牛糞可直接沉塘喂魚、黃鱔、曬干養蚯蚓;蚯蚓可養魚,養鴨。既可減少污染保護環境,也可增加收入。
七、成本分析:
淮南水田部分租價格在300元/畝/年?;手癫莘N植30畝,魚塘20畝,肉牛(架子牛)30頭,母豬50頭,鴨2000只,黃鱔1000斤為例:
前期投入: 項目 數量 單價 合計 備注 月攤
水田 50畝 300 30000元 2年 750元
房屋建筑 40000 40000元 使用4年 850元
豬 50頭 2000 100000元 含運費
鴨 2000只 3 6000元 含運費
黃鱔 1000斤 15 15000元 含運費
魚 20畝 400 8000元 含運費
肉牛 30頭 3500 105000元 含運費
交際費 20000 20000元 一次性
工資 10人 700 7000元 含食宿
挖魚塘 20畝 4000 80000元 使用50年 150元
飼料 6個月 30000元 180000元
其它 30000元
合計 591000元
利潤分析:(一年為一期)
項目 成本 收入 利潤 備注
豬 100000元 900頭×600元=540000元 440000元 成活率90%鴨 6000元 1800只×18元=32400元 26400元 成活率90%魚 8000元 10000斤×3元=30000元 22000元 成活率90%黃鱔 15000元 5000斤×12元=60000元 45000元 成活率90%牛 105000元 29頭×7500元=217500元 112500元 成活率90%工資 4900元 運作后7人
其它 30000元 不可預見費用
合計 561000元 保守預算
用兩年計算,(利潤-飼料費)乘2-固定資產
即(561000-180000)乘2-30000-40000-80000-30000=562000元 投資回報率:(562000÷2)÷591000=47.5%
農業企業創業經營
1、農業的市場出路
借鑒日本模式
這是一種小農模式,以日本、韓國、臺灣等為代表。這些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口密集,耕地少。尤其日本,1.3億人口才6300萬畝耕地,人均才半畝,連我們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墒牵?007年日本農民的人均收入就已經是548萬日元,高于日本的全國平均水平403.8萬日元。是我們農村人口人均收入的100多倍!(以上數據來自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參2007年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因為日本的農業不僅和我們一樣也是小農模式,甚至它們的農村生產關系也與我們一樣,土地為“農民個體私有制”。
那為什么日本的農民會比居民富,我們的農民就比居民窮得多呢?日本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它們在農業上并沒有搞資本主義。主要標志是農業生產資料(土地)并沒有掌握在少數地主資本家手里,而是掌握在勞動者(也就是農民)手里。另一方面,日本的農業生產,尤其是農產品的經營完全是有組織的,只是這種組織完全是自發的、民間的。正是這二點導致了中日兩國農民的收入不同。
日本的農業生產和今天的我們一樣,也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甚至規模比我們還小得多,因此每個農戶的產量有限。但是日本農民在銷售上完全是有組織的,這個“有組織”,就構成了中日兩國在農業“生產方式”上的不同。
在日本,幾乎每個村都有一個“農協”。這個“農協”不是政治組織而是非贏利的經濟組織。“農協”在農產品的銷售大賣場租賃攤位,將本村分散的個體農民的產品組織起來以統一的品牌集中銷售。這樣就解決了個體農戶的產品不能直接進商店的難題,使個體農民直接獲得流通領域的利潤。因為“農協”使個體農民的農產品形成了規模,農民的產品就直接面對了消費者,大部分流通領域的利潤自然就到了農民手里,個體農民就獲得了話語權和定價權。
當然,這不是簡單的代銷,而是從生產環節就開始監管、檢測。最后通過條形碼(就是不同家庭的不同時間生產的產品都標注在條形碼上)將責任分清。于是,原來不規模的個體家庭產品就成為規模的村產品。
相反,計劃經濟的中國,雖然在農業生產上是有計劃的,政府甚至將耕地劃分為“基本農田”和“普通農田”,規定“基本農田”上只能允許種植糧食。但是,在農產品的銷售上,政府卻根本不存在對農民的“組織”,因此農民在農產品的銷售上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也就難以得到流通領域的利潤。
所以,日本農業的生產方式,或者叫經營的組織模式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
如果我們的村委會鄉政府也能擔當起這樣的責任,我們的農業盡管也是小農的、個體的,不夠規模,但農民一樣能增加收入。可是,我們的政府一直以“農業已經市場化,政府不能干預”為理由而拒絕擔當這樣的責任,這是非常非常錯誤的。是中國農業不能進一步發展的的主要原因。有時,政府也會委托企業做這些事??墒?,企業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讓他們做就必然會出現與農民爭利益的情況,所以,“組織農民”的事,或者政府做,或者農民自己做。日本是農民自己組織,中國應該是政府組織才對,因為中國的農業還是計劃經濟的。
2、如今中國農業是否有很大潛力?
第一,不論是工業、高科技產業還是能源產業,其產品都是人工制造的,技術是可以成幾何技術增長的,所以該類產品的供給都可以幾乎無限制的增加。然而,食物卻不能人工制造,只能從農業中獲取,而土地是有限的,植物所能利用的太陽能也是有限的,技術進步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絕對不可能使產能象工業產品一樣成幾何技術的增加,事實上,幾百年來的技術進步,也不過使得農業的產能提高了區區三四倍而已,而這樣有限的提高卻以大量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為手段,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梢哉f,只有農業產品是地球上真正的稀缺資源,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的供應都是很有限的,而需求又是絕對的“剛需”,而且對產量和質量的要求不斷增加,所以經濟越發展,農業產品(食物)的價值也就日益凸顯,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食物的價值相對于工業產品都是很高的,例如韓國,一只烤鴨的價值甚至高于一臺很好的筆記本電腦。
因此,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農業價值將日趨體現,隨著大量農民轉化為市民或者退休,農業中勞動力因素飛速減少,規?;净洜I將成為不可扭轉的歷史趨勢,現在進入農業行業,順應這個趨勢,競爭少,優勢多,很有希望成為現代化農業的領跑者。
第二、先入行得先機,可以在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下以較低的門檻慢慢做大,這是優勢;劣勢就是為人先者往往缺少完備產業環境的配套服務,缺少足夠可以借鑒的經驗,缺少資金和人才,在沒有路或者路很窄很險的情況下開路,需要非凡的勇氣、意志、膽識和智慧,絕不象一般人認為的農業很簡單,不就是種.種地或者養個動物而已,當然,保本相對不難,但真正能做好和做到可持續發展,絕非易事。
第三、入行選擇,很多年輕的農業創業者進入農業行業,不管種植還是養殖,首先考慮的是做別人沒做過或者較少做的項目,不去種菜種糧,先想種個什么市場上少見的品種;不去養雞養豬,先想著養個孔雀山雞之類。以為做的人少,價格高,競爭就少,利潤就大,為人所不為,出發點固然是好。但并非選擇特種養殖或種植就是好的,電視上很多這類的節目都是宣傳特種養殖或者種植的,很多都是陷阱。當然,如果自己所生產的產品有完備的市場銷售途徑,有穩定存在的需求,選擇這類項目是可以的,如果沒有,千萬不要幻想自己就能開拓這個市場,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開拓一個市場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創造或者是引導一種市場需求,并非一日之功夫,也非一己之力。 對于勢單力薄的創業者,非洲的土人不穿鞋,不去賣鞋是明智。 初入此道的創業者,最好是選擇有明確市場需求的大眾類產品,而不去片面的追求“奇、怪、險、少”類產品。成功不僅僅在于選擇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把選擇的事情做的比別人更精通更有效率,即便選擇經營大眾類產品,我們的競爭對手是沒有多少知識的農民,也比較容易做的比他們更好更有效率。
第四、種植與養殖。農業創業,很多人偏重于養殖,以為其周期短,場地小,操作相對簡單。實際上,養殖業競爭激烈,各種大中型養殖場具備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小型農民養殖戶具備廉價的場地和勞動力優勢,在這重重競爭之下,養殖業的利潤相對來說很固定,養豬賺錢兩三年,賠錢兩三年,總體看利潤是固定的,且巨大的防疫風險隨時能讓自己血本無歸,翻不了身,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資金有限的初級創業者進入該行,風險很大。種植則不同,當然種糧的利潤也基本穩定,因為產量很難提高。但是種菜則不一樣,種的好的人,一畝能產三萬斤,種不好的人只能產三五千斤,同樣的投入,產能有幾倍乃至十幾倍的差異,因為,種植需要的技術和經驗顯然比養殖要多的多,溫度、水分、土質、肥料、栽培管理,所有的條件都隨時在變,沒有足夠的技術和經驗支持,是難以把所有變
量統一成一個可以實現的整體目標的,但養殖就簡單的多,一切技術都是集成的,飼料、防疫都是集成度很高的產品,只需要按規定的程序操作即可。在全國范圍內看,菜農的技術和產能都處在中等嚴重偏下的水平,以色列一畝西紅柿可以產50噸,壽光有經驗的菜農可以產到15噸,但其他省份的生產水平一般都在5噸以下。 可以說,在種菜領域,競爭很不充分,還有相當大的產能提高的空間,因為這個領域參與競爭的基本都是經驗和知識都不充分的農民(因為土地流轉困難,很少有強大經濟實力的大公司能夠參與到這個領域),這個領域及其適合年輕的農業創業者,因為我們的競爭對手很弱小,較容易通過技術和知識的進步,成倍提高產量,以獲得相應利潤。
3、農業創業的創業管理你覺得難點在哪?
第一,產量與質量。在種植(種菜)領域,通過技術進步成倍提高產量以獲得相應利潤的可行性很大。但通過質量的提高(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提成倍提高價格,從而獲得更大利潤是否可行,還得具體討論。事實上只要技術到位,不但能夠生產出完全不含農藥化肥的蔬菜,同時也能夠保證產量,甚至能提高產量,但是具體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成熟推廣。
第二,分散經營。全國幾億農戶生產出的蔬菜,無論如何是達不到標準的,因為無法實現有效監管,農民技術水平有限,怎么提高產量就怎么來,怎么能提高殺蟲效果怎么來,勢必難以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和劇毒但廉價的農藥。而蔬菜品牌經營商,并不直接生產蔬菜,而是從分散的農戶手中收購起來,再打上自己的品牌,品牌在流通環節產生,又怎能保證真正的無公害或者綠色,所以,廣大消費者對所謂的品牌蔬菜并不認可。如何重建消費者對真正高品質無毒蔬菜的信任,需要相當的市場營銷手段。
第三,人才嚴重匱乏。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還不成規模和體系,人才實在太少太少,農業大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幾乎都進入了工業產品生產和銷售部門。幾乎沒有人能夠心甘情愿的進入到一線農業生產領域,這個將近全新的領域,一切都成為問題,資金、市場、產業配套環境等,都得需要去開拓,但最成問題的還是人才。在這個領域,需要忍受寂寞和不理解,需要耐心、決心、勇氣、創新、體力、腦力、管理、營銷,真正艱難,所有這些品質和能力,也絕不是一個人可以具備的,需要精誠的合作,廣泛的參與和資源的整合。
云和農民季偉平 “葡萄大師”的創業故事
季偉平非常與眾不同。翻開他的履歷,這個出身平凡的農民并沒有留下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閃光經歷,但七年鍥而不舍的創業歷程,卻使他的人生充滿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跌宕起伏——不斷受挫、反復失敗甚至因此一貧如洗,他卻始終只認兩個字:堅持。
這份即使家人都難以理解的信念,源于一個最樸素的決心:“不能再窮下去”。
1992年,18歲的季偉平從農職校畢業,說服家人殺豬湊足2500元錢,購買七彩山雞種苗建養殖場。辛苦操勞了兩年,才發現這批雞并非當初想飼養的品種,不僅分文沒賺到,還凈虧了5000多元。
季偉平并沒有因此灰心,又在1994年借錢養了30只肉狗,但由于技術和管理不到位,這批狗最終都病死了。家徒四壁的季偉平不得不到縣城一家玩具廠打工,一面攢錢一面四處尋找新的創業機會。
一個偶然的機會,季偉平聽說山東棗莊有個農民靠種葡萄發了家,便萌發了引種葡萄的念頭。他軟磨硬泡向玩具廠老板預領了5000元工資,只身前往金華買來300株藤稔葡萄建起了一個小小的種植園。
“當時每天從廠里收工回家,已經精疲力盡,真的很想躺下休息,但一想到葡萄還等著我去照料,再苦再累我也不允許自己歇著?!奔緜テ秸f,那個小葡萄園,增添了他對生活的勇氣,也更堅定了他創業致富的決心,為了掌握葡萄種植技術,他跑遍麗水大小書店,還托人從北京購回一大堆農技書刊,邊學習理論邊實踐摸索。
傾盡全力,卻依然遭遇慘敗——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季偉平的葡萄不是得黑痘病就是得銹病。三年過去了,果園里連一串像樣的葡萄都沒結出,一直在賠錢,不堪重負的家人極力反對他再種葡萄?;貞洰敵醯那榫?,季偉平笑言“簡直是四面楚歌”。
家人的怨氣最終沒能阻止季偉平的堅持。這個在鄉親們看來近乎頑固的年輕人,開始不斷往金華農科所、浙江農業大學跑,在這些農技專家扎堆的地方尋找外援,逮著機會就討教技術難題,和不少農技人員交上了朋友。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1998年,季偉平的葡萄園里第一次長出了串串紫紅渾圓的果實,“那年我賺了7000多元錢,也是七年創業以來第一次賺到錢,命運從那時候開始,徹底改變了?!?span style="display:none">plu子文庫范文網
2001年,攢足積蓄的季偉平又在城郊租了8畝地擴大種植面積,并通過貸款建起了3個大棚,先后引進了巨玫瑰、紅地球、維多利亞等多個優質品種。此時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經驗都已經非常豐富的季偉平,發展任何品種的葡萄都能一次性成功。這些品質優良的葡萄吸引了杭州、上海、福州等地的客商紛紛上門求購。到2004年,他的葡萄基地年創收已超過13萬元。頭腦活絡的他在2009年,又投資60多萬元,建起了一個集種植、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葡萄農莊,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事業有成的季偉平并沒有忘記自己的鄉親們。他先是把家鄉十多名有創業愿望的村民帶下山在葡萄園內工作,指導他們學習種植技術。在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一圓創業夢后,2010年8月,他又投資十多萬元成立了全省首家“葡萄技能培訓學?!?,免費開設葡萄技能人才創業培訓班,邀請省農科院的葡萄種植專家和種植能手前來授課,廣泛傳授葡萄種植高新技術。
“我種葡萄走過的彎路,絕不能讓鄉親們再走一回?!奔緜テ秸f,結合自己的失敗教訓,他專門開辟了大田葡萄技能實訓基地,讓學員們能夠邊學習邊實踐。同時,他還與種植戶簽訂了三年葡萄種植協議書,采取“統一經營管理、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生產把關、統一品牌銷售”的模式,對農戶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紤]到
創業之初農民普遍缺少啟動資金,他又為每位學員墊付了一半種苗款,并在種植過程中為每個農戶都安排了技術導師,全程跟蹤指導服務。
“我是個農民,也是個黨員,能帶領大伙兒一塊奔富路,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奔緜テ秸f,曾在他的“葡萄大學”參加培訓的210名農民,已有67名成了葡萄種植戶,新開發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15畝,總面積已超過1200多畝,“我要把創業致富的信念傳遞給更多人,讓出身再貧窮的人也相信,個人的命運是完全能夠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