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場人士來說離職是比較正常的事情,畢竟一份工作如果不能給你提供更好的發展了,我們就可以去申請離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離職需要提前一個月嗎,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離職需要提前一個月嗎
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但僅限于正式員工。一般正式員工辭職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在三十天期滿之后,解除勞動關系。在試用期的,提前三天天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在三天期滿之后,解除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離職后公司拖欠工資怎么辦
離職后公司拖欠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1、勞動者到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
2、或者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勞動法》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于仲裁和訴訟程序。
《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員工想要從公司離職是需要經過一定程序的,如果是已經轉正了的員工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單位主管申請離職,如果是試用期的員工需要提前三天向單位主管申請離職,然后交接工作辦理離職手續。
提前辦理離職手續需要交違約金嗎
《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勞動合同的解除必須依法進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這是因為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的影響很大,用人單位需重新安排工作。因此,法律要求勞動者解除合同應當提前通知,使用人單位有所準備,安排新人來接替工作,以免因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而使工作遭受損失。
如果勞動者違反《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此外,用人單位要聘用勞動者,必須確認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方可與勞動者訂立新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其實這是為了保證勞動者能夠真正履行勞動合同中規定的義務。如果用人單位招用了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且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就必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此“連帶賠償責任”的含義是:原用人單位可以向現用人單位和違約勞動者中的任何一方請求部分或全部的賠償。因此,原用人單位的經濟損失可獲得更有保障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