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路
菜市場上人很多熙熙攘攘。很多老顧客愿意買她的菜,菜好,價錢合適。她很忙。丈夫沒在,去買鋼釬,榔頭,鐵鏟去了。他們生意不錯,一家五口人,有吃有喝,日子過得還可以。
一天忙完了,他們急匆匆地吃了晚飯,四個人到荒雜的山腳,繼續修山路。婆婆身體還很差,待在家里。公公婆婆上山走“農家樂”的路,人家每次要兩塊錢,天天去太費錢了。沒有辦法。動手術三次花了十幾萬,住院治療,長期吃貴藥,都再付不出錢。只好在偏僻處自己修一條上山的梯路,使婆婆鍛煉身體。
光禿禿的山,陡峭荒蕪,荊棘叢生。要想在這陡坡中修幾百個階梯通到山頂去,鏟土、打石、俢梯臺。她、丈夫、公公、還有幾歲大的女兒也幫忙,一個晚上要修出幾個臺階來,不知道苦,沒時間想累,他們要盡快地修出這條上山的梯路。鋼釬用壞了幾十個,鎬頭、鐵鏟不知用壞了多少。梯路修到一半兒時,婆婆就天天跟來往上爬,路終于修到了山頂,有600多級梯坎。
公公天天帶婆婆上山下山,走兩步歇一步;走五步歇一步;上十米歇一會兒;上一百米歇一會。婆婆頭暈眼花,公公氣喘噓噓……身體慢慢好起來,上山慢慢快起來,身體漸顯好轉,上山下山逐步加快,身體好了起來,上山下山自如起來。
五年過去了。婆婆的身體和原來一樣了,好像比病前還好。婆婆很大的腫瘤摘除后,醫生無法預計婆婆能活多久,并肯定有偏癱,語言障礙后遺癥,活著似植物人。她、丈夫、公公都不信,他們必須想辦法挽救婆婆,就逼出了他們必須修這條爬山的梯路。
真的得到了好的結果。全家人很幸運,也很幸福!
村里、鄉里、縣里知道了這條路,通過這條路上山的游客多了。公公婆婆還是天天上山下山。他們又多了一件事:就是打掃、清理、加強這條上山的梯路,叫上山的人走穩、走實、走好。有人說:你們修的路,你們又維護這條路,路的回報?!他們說:婆婆身體這么好了!就是最大、最高、最好的回報!
夫妻上市賣菜,公婆上山下山,孩子上學讀書,全家人過得實在、踏實、滿足。
這條路傳遍了四面八方,傳得很遠很遠,人們給路起了很多很多好聽的名字??h里出資加固、整修、硬化了這條上山之路,
梯路上走的人越來越多,很多身上有疾病的人都來爬這條通山的梯路。
據說:很多經常上山下山爬走這條梯路的人,身上的病都好了!!
20091101日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