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的創業政策有哪些
政策惠及面更寬為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需要,結合當前國家化解過剩產能和扶貧攻堅任務的總體安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宿州創業政策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電商創業,2015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宿政發[2015]32號),2016年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有關政策的通知》(宿人社秘[2016]84號)等文件,具體內容如下:
1、扶持電商創業。積極發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推動電子商務與制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支持中小微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拓展業務領域,鼓勵建設電子商務創業園區,引導各類創業孵化基地為電子商務創業人員提供場地支持和創業孵化服務。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網絡創業人員,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未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網絡創業人員,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其中在網絡平臺上實名注冊、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月營業額3000元以上,且信譽較好的,可向注冊所在地申請不超過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2、求職創業補貼。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按照每人8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3、創業扶持補貼。高校畢業生初次創辦的科技型(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型材料等)、現代服務型(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設計咨詢、商務服務業、電子商務、工程咨詢、人力資源、文化產業、旅游業、健康服務、法律服務、家庭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等)小型微型企業,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向創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報領取一次性5000元創業扶持補貼。
4、網絡創業人員是指在宿州市內注冊經營(注冊地和經營地均為宿州市內)網店、申請認定時已在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進行就業失業登記的城鄉創業者。具體認定標準為:
(1)網店和網絡支付平臺須經申請人實名認證,申請認定時已連續從事網絡經營6個月(含)以上;
(2)網店注冊地址和經營地址在我市轄區內。注冊地址包括網店和網絡支付平臺注冊IP地址、網絡銀行和交易銀行卡開戶行地址等。經營地址包括網店操作終端地址、貨品郵寄起始地址等;
(3)誠信經營,信用良好,網店綜合評價率(綜合評分與總分的百分比)或好評率(好評數與交易數的百分比)在95%(含)以上;
(4)每月營業額在2000元(含)以上。同時經營2家(含)以上網店的,且都符合上述條件(1)、(2)、(3),交易筆數和營業額可累加計算;
符合網絡創業認定條件的,可向網絡創業注冊地縣級及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認定,并提供:《網絡創業認定申請表》、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就業創業證》原件、網店經營(網店實名認證信息、好評率、營業額)截圖、近三個月交易清單、交易流水證明或其他能有效證明交易情況的材料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認定標準,對申請材料進行核查,對審核通過的申請人在其持有的《就業創業證》上注明“網絡創業認定”字樣,備注網店名稱和認定時間。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在宿州市就業創業可享受以下政策:
1、求職創業補貼。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按照每人8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2、就業見習補貼。經認定的見習單位吸納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3—12個月就業見習,見習單位給予見習畢業生每人每月不低于1400元的生活補助,其中財政按照每人每月800元的標準給予單位見習補貼。對見習期滿后與見習畢業生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且留用人數占當年度見習畢業生50%以上的見習單位,根據吸納見習畢業生人數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單位一次性獎勵。
3、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對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并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月給予職工養老保險補貼250元、職工醫療保險補貼60元,補貼期限不超過24個月。
4、創業扶持補貼。高校畢業生初次創辦的科技型(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型材料等)、現代服務型(現代物流業、高技術服務、設計咨詢、商務服務業、電子商務、工程咨詢、人力資源、文化產業、旅游業、健康服務、法律服務、家庭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等)小型微型企業,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領取一次性5000元創業扶持補貼。
5、創業擔保貸款。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一般可享受10萬元以上的創業貸款,對在高新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創業或在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并在我市注冊登記的畢業五年以內高校畢業生,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20萬元。
10月13日,皖北晨刊記者從市就業管理中心獲悉,今年以來,該中心積極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助力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
據了解,創業擔保貸款是以具備規定條件的創業者個人或小微企業為借款人,由創業擔保貸款擔?;鹛峁?,由經辦銀行進行發放,由財政部門給予貼息,用于支持個人創業或小微企業擴大就業的貸款業務。
為有效應對疫情對經濟和創業就業產生的沖擊,今年財政部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再次印發相關文件,對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的支持范圍、進入門檻、展期要求、利率和利息分擔、申請程序等予以完善。
在貸款額度上,針對符合條件的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最高貸款額度由15萬元提高至2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300萬元。貸款利率按現行規定執行、新發放貸款提高額度部分所需貼息資金由省、市縣財政按5:5分擔。
在延長貸款期限方面,為解決個人和小微企業流動性資金問題,對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創業擔保貸款,可給予展期,最長可展期至2020年6月30日,展期期間財政給予正常貼息。對患新冠疫情的借款人,展期期限可延長1年。
在審核程序上,為提高辦理效率,貸款推行電子化審批,逐步實行全程線上辦理和“一站式”服務。辦理時間原則上壓縮在15個工作日內。對不符合條件的,相關部門、機構會在5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并說明原因,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完善的手續和資料。同時,對無不良信用記錄的創業對象申請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免除反擔保要求。
據統計,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市本級推薦(或認定)貸款筆數60筆,推薦(或認定)貸款金額875萬元。通過郵儲銀行實際發放小額創業貸款51筆,合計發放貸款金額692.8萬元,其中婦女貸款9筆,發放貸款金額3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