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過年檔電影觀后感5篇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臻g站遇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核武“轟炸”月球……每個場景都十分震撼,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剛看完《球2》回到家,繼續蹭一下《球2》的熱度??赐暌院?,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關于特效?!肚?》的特效制作水平,在我個人看來,至少達全世界科幻電影第一梯隊的水平。而國產科幻電影無出其右。如果非要挑出點什么毛病,那可能就是他是中國產吧,畢竟,國產就是原罪。
二、關于劇情。劇情確實有一些燒腦,有些人反應沒看懂,我也有所理解了,因為說實話,我也沒有完全看得懂,特別是數字生命這條線。但沒有完全看懂不等于否定這是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在我看來,所有觀眾都能完全看懂的科幻,就不能稱之為科幻了。
三、關于科學邏輯。說實話來講,流浪地球的很多科學邏輯,如果真要按某些所謂專業人士的分析,確實缺乏理論依據,不夠嚴謹,這一點必須承認。但有一點必須要說清楚,這樣的人如果始終是以同樣嚴苛的標準來評判所有科幻電影,那我尊重他個人的了解。畢竟每個人對于電影作品的評判都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但如果只是在評價《球2》的時候拿著放大鏡,那就不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是故意抹黑了。
四、關于劇中的感情線。我記著在看這部片子之前,有看到過一條差評,說到過球2中放進了過多的感情戲,而且很多情節過于煽情。對于這樣的評價,我只回應:純屬瞎扯淡。
五、關于輸出中國價值觀。《球2》所演繹的中國獨有的價值觀,似乎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讓這些人感覺如臨大敵,寢食難安。多少年來,美西方利用其輿論霸權以及文化產業霸權,對我們瘋狂輸出西方價值觀,也從未見這些人出來振臂高呼,而當我們開始輸出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的時候,就好像踩到了某些人的尾巴,汪汪直叫。
最后,我想說。電影好不好,要自己去看過才知道,飯只有吃在嘴里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口味。
新春第一部電影我選擇看《流浪地球2》,有情懷在里面也因為喜歡科幻題材。我覺得它是一部喜劇,最起碼我觀看的過程中,有五分之四的時間都在笑。有可能我痛點高,因為普通的生老病死,在我看來都太正常了。與其渾身插滿管子活著,不如瀟灑安靜的死去。而且女主韓朵朵(王智飾)死前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也如愿得知家人們都被安頓的很好,這就是喜劇啊!以下有可忽略的輕微劇透。
師父張鵬(沙溢飾)都跟徒弟劉培強(吳京飾)講得很清楚了,要想成為優秀的宇航員,就不能談戀愛、結婚、生孩子,尤其想去月球參與“逐月計劃”,一去十幾年、幾十年,一個人無牽無掛,省心。劉培強前腳答應得爽快,轉身看到英姿颯爽的韓朵朵就走不到道兒了。不止一見鐘情,大腦還瞬間高速運轉,連兩個人如何談戀愛、怎樣結婚、怎樣哄孩子都想好了。這是該電影逗我第一次笑。
整部電影無論語言風格/幽默風格都具有濃郁的東北味道。按理說山西長大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的筆下,山東長大的導演郭帆的鏡頭下,風格粗獷一些是正常的,但是被東北化,我是真的沒想到。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種東北化,有親切感。片中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能整上幾句東北話。尤其是片中的黑人朋友,我嚴重懷疑他們在東北深造過,他們東北話能達到十級。
沙溢是東北人,他演的張鵬,不僅隨時隨地嘮東北嗑,還成功把同學兼同事的諾夫(俄羅斯宇航員)的語音給拐到了東北味。我可太愛看張鵬和諾夫做拍檔了。一起開戰斗航天器,張鵬喊“過癮”,諾夫喊“我的媽呀”,妥妥地反差型拍檔。張鵬越是不讓諾夫做啥,諾夫偏要做啥,讓張鵬又生氣又想笑。他們是學員時,在老師面前爭風吃醋。是宇航員時,在同事面前爭先恐后。選擇犧牲也要一起赴死。
臺詞很接地氣,有很多中國人才懂的詞匯。比如黑人宇航員兩次被劉培強相救,都對劉培強喊了同一句話“沒轉正,沒醫保”(跟原話差不多)。他是好意,因為兩次事件都發生在劉培強的試用期,兩次劉培強都差點搭上性命??墒俏蚁雽谌擞詈絾T說“試用期沒醫保是你們國家,在我們中國試用期也有醫?!薄K私洺0厌t保掛在嘴邊,還特別喜歡嗑CP。不僅嗑過劉培強和韓朵朵,還常常比心。
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本是一個嚴謹且不茍言笑的人。因為他最初的工作重心里是有私心的,他一直想在數字世界復活在車禍中死去的女兒。所以他主導的超級計算機做事也刻板且有私心。就是如此循規蹈矩的工程師,竟然在深海區域執行恢復全球網絡的工作中,有心情觀察房屋中介的小廣告,說出那句“房價終于降了”,讓有些沉重的劇情立刻舒緩了許多。類似的臺詞很多,所以我說它是喜劇。
22,去影院看的電影不多,在網絡上也沒怎么看過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議下,一起去影院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慣了文藝生活主題的影片?!读骼说厍?》是一部科幻片,一開始,我被其中各種復雜的畫面與特效鏡頭弄得頭暈乎乎,大概二十分鐘后,慢慢適應影片風格。
因為臨時購票,我們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熒幕太近,不過沒影響觀影心情,近三小時的沉浸式樣靜坐,完全被各種情節吸引?!读骼说厍?》影片情節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劉培強的愛情線索,一條是圖恒宇的親情線索。線索多,內容豐,錯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開始“流浪”之前,展現太陽危機初期,人類攜起手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經歷,真可堪稱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脈脈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家、對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國的世界主義與人道情懷。
我對該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復用鏗鏘有力的語調,一字一字蹦出來的“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有這樣幾個情節特別難忘:
沙溢飾演的張鵬,看著旁邊舉起手報名的年輕飛行員,對方回報以堅定的目光。作為隊長的張鵬拉下了他的手,對方疑惑的看著他。他懟過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們的。隨后跨出隊伍大喊一聲:中國航天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隊伍里瞬間站出多位符合年齡的飛行員。和張鵬共同作戰過多次的諾夫一看,急眼了:也跟著呼吁50歲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國都開始號召超過年齡的隊員站出來,而站出來的每個人,都沒有絲毫猶疑,而且他們很清楚這樣的選擇,只有單程去票沒有歸程,當他們親手啟動引爆器,自己也將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讓他們做出這樣的大義選擇呢?我們都知道答案“責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飛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絕境,老羚羊以身體做為年輕羚羊飛躍的墊腳石,情愿筆直墜入懸崖,為跳躍延長兩米距離,這2米,就是整個羊群的生機。
讓年輕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們的使命,也更是我們人類的使命。
建設地球美好家園,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難當前,唯有責任”。我想,這可能也是影片獲得高票房記錄的一個重要看點吧。
一直以來,我都有慣性思維。優秀的電影電視劇續集經常是《狗尾續貂》。目的不過是使前部良好的“聲譽”最大化,實現“收益”最大化。但是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我就不這么覺得了。
說實話,我覺得《流浪地球2》是部好電影。因為有歡笑、淚水和思考。與《流浪地球》相比,這一點就足夠了。其實,票房和評分是很好的證明。所謂觀眾眼睛雪白,自然就知道哪個好看;觀眾雙腳正直,哪個精彩比賽去哪個片場;觀眾的“屁股”很難拜托。因為,只有電影才能吸引他們,讓“冷椅子”坐在“熱長椅”上。
《流浪地球2》的電影有很多驚險的場景??臻g站遭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對決、核武裝轟炸月球……每一幕都極具震撼力,可以說是一場視覺盛宴。但是,這些還是表面的,不僅是表面的,更有價值的是在深層次上喚起人們的思考。
例如,當地球面臨毀滅的巨大災難時,她還美麗嗎?在電影中,劉培強的回答是“地球不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為,他愛——愛遇到了美麗的——,地球上依然有美麗的東西。愛的力量也是無限大的。沒有什么能阻止它。即使地球毀滅,人類毀滅,我也會屏住呼吸愛你。
公平從來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災難來臨時。所以,電影里聯合政府中國代表周喆直說:“不求公平,只講責任?!庇枚潭痰臄底纸沂境鰜淼模菍Α叭祟惔罅x”的深刻思考。隨后,當部署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動”引爆時,中國航天員張鵬站了起來,強有力地說:“中國航天中隊,出現了50歲以上的人!他們是去組成敢死隊的。無處可去,無處可回,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周問直“不討公道、只講責任”的大義。
電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親情。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圖恒宇喜歡為死去的女仆“以身試法”,誓死奮戰。為了給家人換一張進入地下城的門票,劉培強決定離開家人進入空間站。但把這張票交給妻子還是岳父,讓他很為難……圖恒宇對女兒的女仆只有兩分鐘的“數據生命”并不滿意。所以,即使弄到了進入地下城的門票,他也堅決放棄,繼續科學研究,讓女兒的“數據生活”永遠。當老馬提示他,擁有永恒“數據生活”的女仆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惡魔時。他選擇了相信。所以,自己溺水的時候,讓女兒記住了秘密鑰匙。然后在最危機的關頭,拯救了全人類。
縱觀整部電影,被“災難”和“拯救”關鍵詞所包圍。災難是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地球必須流浪。另一方面,“拯救”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有人類自我拯救、英雄自警、舍生忘死、全球合作——、聯合政府成立、人類最高端武器應用——、核武轟炸月球、“數據生命”積極參與、人工智能“逆向”拯救。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靜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當人類是否“流浪”地球爭論不休時,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災難,從而迫使人類盡快做出理性選擇。手段可能不委婉,但初衷很好??梢院敛毁M力地接受。但是,至少漏了一個信號。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識后,不聽從人類的“號令”而進行自我判斷。
如果這樣的人工智能具備自我重復能力,獲得龐大的資源,擁有超強的力量……,我很擔心,人類的初心能一直不被改造嗎?我覺得不一定。人類對此不太樂觀。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人類必須保持冷靜,確保在與人工智能的游戲中始終保持冠軍。否則,人類有可能失去控制自己命運的權利。
當然,整個電影也不是完全完美的。例如,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嗎?在太陽系流浪,真的是最佳選擇嗎?完全沒有改造太陽的方法嗎?地球
上現有的“人造太陽”技術,不能進行應急處理嗎?如果在停止自轉的情況下,用數以萬計的發動機讓地球逃離太陽系,地球會像雞蛋一樣黃散嗎?而且,在地球流浪之前,真的必須拋棄月亮嗎?把它改造成“小太陽”,照亮地球的流浪之路不行嗎?
確實,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這些也不是電影能解決的問題。電影歸根到底只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視覺盛宴,而不是科學研究。更多的問題,需要留給科學來解決。電影的其他一些不足,也基本上是白色的缺陷,缺陷不會掩蓋瑜??傊?,《流浪地球2》達到了科幻電影的新水平。值得一看。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師講述的一萬五千年前一個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在遙遠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斷腿就意味著死亡,因為腿斷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獸吃掉,也可能無法外出尋覓食物餓死,但是一萬五千年的一個古人他摔斷了腿,卻活下來了,骨頭愈合了,這說明在他受傷期間有人照顧他,管他吃喝,有人保護他,讓他遠離野獸的威脅,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讓人類繁衍生存下來,讓人類文明延續下來。
故事講完回歸今天的主題,月球馬上要撞擊地球了,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來,放到月球,讓月球爆裂,從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擊的威脅。原本各個國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畢竟那是一國護本的重器,但是現在人類面臨共同的威脅,必須團結互助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周老師講過這個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當人類面臨共同的災難,當地球面臨被毀滅的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必須團結起來,危機當前唯有責任,所以各國享應號召拿出了自己國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運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制造了,最后難題集結在引爆密碼上,因時間太過緊急無法把全部密碼解密,可是距離月球撞擊地球的時間越來越近,怎么辦,怎么完成這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個將軍提出了最后的解決方案——人工引爆,這就意味著需要派人飛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著用一些人的命換更多的人活下來,這個時刻沒有人退縮,紛紛舉手:我去!我去!看到這里我眼睛濕潤了,腦子里馬上閃出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些勇敢的人們,你們值得被載入史冊,永遠受后世敬仰!
電影結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藍,看到街邊的綠樹紅花,覺得這一切好美好!我們覺得一些理所當然的的事情,我們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許正是某個特殊階段人們心里的夢想家園,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來最近剛看的《三體》里的一段對話:
你有沒有一覺醒來發現周圍的生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
那這是一個偶然!
愿我們永遠生活在這個“偶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