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尺素寄哀思·清明長相思”主題征文10篇
關于“尺素寄哀思·清明長相思”主題清明節征文,你們是否知道要如何入手去寫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尺素寄哀思·清明長相思”征文,歡迎大家來閱讀。
每到這個時節,天空的臉便開始陰沉哭泣,大地的心便開始莫名顫抖;每到這個時候,便下著如煙、如霧、如絲的雨,便吹著如嘆、如訴、如泣的風。
石砌的老房子,我頂著風,淋著雨,來到大樹旁爺爺為我做的小秋千上。直入花園花味香,直入酒店都面于帶紅,蜻蜓飛來都盡于成陣,蝴蝶飛來都真正雙原來是爺爺穿著一套筆挺的藍色西裝站在樹下拉著二胡唱著南音,屋檐下幾只五彩斑斕的蝴蝶在伴舞。紫晗,過來,你不是說長大后要跟爺爺學南音嗎?正當我欣喜若狂地撲向爺爺時,摔個四腳朝天。傻孩子,摔疼了吧,很抱歉爺爺食言了。你要好好的,乖乖聽爸爸媽媽的話。要想爺爺了,就看看天空最亮的'星星,爺爺會在天上一直一直守護著你。爺爺,不要,不要丟下我疼痛讓我瞬間驚醒,淚水打濕了整個被套,原來這只是一場夢。
這一幕幕仿佛就跟真的一樣,窗外的雨越下越猛,我坐在窗戶旁,回憶起和爺爺的點點滴滴,和我搶零食,陪我一起看螞蟻搬家,跟我炫耀他年少的英勇故事時間會帶走一切,卻帶不走思念。時間會沖淡一切,卻沖不淡思念的味道。爺爺,我想您了!
爺爺,今年是個特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向著全球肆虐而來,打亂了所有的計劃,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但是您不用擔心我們,因為有一群可愛的天使他們在默默地保護著我們,我們稱他們最美逆行者。長大以后,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當個對國家有用的人?,F在我每天在網絡上線上學習,您一定想不到現在的科技已經如此發達了吧?
清明節要到了,但是這場戰役還未結束。為了安全,我們今年不能給爺爺掃墓了,但是我相信只要情感真摯,您一定能收到我的這些話。
爺爺,我們很好,愿您放心!
已經三個年頭了,爺爺的音容笑貌仍舊在我的腦海里無比的清晰。現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時,在這一個祭奠祖先的節日里,又勾起了我對爺爺的懷念。
爺爺瘦瘦小小的個子,古銅的膚色,但笑起來卻有一口不錯的牙齒。很多人等到年老的時候,嘴里的牙齒可是要凋落的所剩無幾了,但是爺爺完全不一樣,吃起東西來還咯噠咯噠的響呢。那時候我常說,爺爺的牙齒能這么好,完全就是多虧了平日里的鍛煉,因為爺爺喜歡吃豆子。特別是脆蹦蹦的小黃豆,放在嘴里嚼起來就是咯嘣咯嘣的響個不停。
我仍記得,當我說完這緣由后,爺爺還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咧著嘴,炫耀似的將他的牙齒露了出來。我見著爺爺這樣,不由得也咧著嘴,我的牙齒可比爺爺白多了。爺孫倆就這樣相互比較著,互不相退,就想著分出一個勝負來。
最后,若是奶奶走了過來,然后往爺爺的嘴里塞了一口小黃豆,爺爺可還不會罷休了。有了小黃豆吃的爺爺又咯嘣咯嘣的吃了起來。我與爺爺的這一場比賽算是沒有結果了,其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與爺爺的較量都是分不出個勝負的。因為我們倆之間的比賽壓根就沒有裁判,誰輸誰贏全由自己來定奪。這樣的比賽,注定是沒有結果的。
我與爺爺的回憶都好像就發生在昨日,可是,到了這個清明節,我才會相信我的爺爺已經離開我好幾年了。可我對爺爺的思念越來越深了,每當我回想起我與爺爺的點點滴滴,我的心里都會一陣喜悅,但是喜過后,我就是無限的懷念。我懷念從前,我與爺爺在一起的日子,那時候,每天里都充滿著歡聲笑語,我的爺爺可一直都是人老心不老。
當鮮花再次綻開燦爛的笑臉,給大地一份紅色;當草地再次鮮綠,給大地增添一份生機;當小鳥再次歌唱,給大地增添一份歡樂。清明節再次來臨,站在紀念碑前仰望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我不禁深深懷念起那些英勇的烈士們??纯唇裉煳覀儑业某删停覀兡樕暇蜁笠缙鹦腋5男θ?。享受著今天的生活,欣賞這綠色的春天,我們又要深深的思念……
他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許多:青春、鮮血,甚至寶貴的生命,此刻我們能不傷痛嗎?我們能不懷念嗎?那在戰場上拼死消滅入侵者的身影就一個一個浮現在我的眼前。比如: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屠刀仍是面無懼色,李大釗寧死不屈,邱少云為了部隊被熊熊烈火燒死……如此之多為民族振興而奮斗的志士們,他們難道就不怕死嗎?他們難道就一點兒不珍惜自己的寶貴生命嗎?不,他們也有懼怕,也有親人。但他們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美滿、幸福,為了國家和民族,寧愿放棄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
張思德就是這些英烈中的一位。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由于缺醫少藥,有許多戰友病倒了。張思德原本魁梧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消瘦下來,可他還堅持幫戰友們背東西。一次,一個戰友不幸陷入了泥沼,越掙扎陷的越深,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張思德出了個主意,讓班長和另外幾名戰士踩在自己身上,拉出了陷在泥潭的戰友。
一次,組織派他到安塞縣燒木炭。9月5日張思德在炭窯工作時,炭窯突然崩塌,不幸犧牲。時年僅29歲!這位戰友心中裝著戰友,裝著人民,裝著國家。他舍己為人,是多么勇敢,又是多么高大?。∷木駥⒂肋h映在我們心中!
我站在墓前,深深的鞠了一躬,獻上一束鮮花,由衷地祝烈士們安息,從心中祝他們在天堂上快樂,再也沒有硝煙、戰爭,一切和平!我也牢牢銘記于心,烈士們的熱血與精神會永留人間!
清明節又來了。我只是望著天空,又忍不住想爺爺了。因為在我多姿多彩的童年里,爺爺給我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他給了我太多的愛。
我仍然記得我祖父的臉和手,他布滿皺紋和精力充沛的臉和他有力但突兀的藍靜脈手。他們以前和我爺爺在一起。
我小時候一直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我經常和爺爺奶奶一起早起,總是看著爺爺在小板凳上掃地。爺爺拿著掃把掃街,我拿著比自己矮的掃把跳舞,經常到處都是灰塵。爺爺很溫柔,什么都不說,只好一遍一遍的掃,沒有一點怨言。那時候我還小。當我看到爺爺每天打掃街道的時候,我不禁有些疑惑。我經常拉爺爺的衣服,有點調皮地問:“爺爺,你為什么每天都要打掃街道,你又不是清潔工?”爺爺沖我笑笑,繼續掃地。我看著爺爺的笑容,點了點頭,不時說“哦”。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久而久之,我也知道了外公打掃街道的原因,心里不禁佩服外公。
有一次冬天,天氣冷的時候,我剛起床下樓,看見爺爺在掃地。我出去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托著下巴盯著爺爺。過了好一會兒,爺爺看見我坐在外面,馬上脫下棉襖給我穿上。當我再次見到我的祖父時,我發現他的手凍得通紅,嘴唇發青,但我的祖父已經在掃地了。
爺爺,又一個春天到了,你最愛的桃花又開了,散發著泥土的氣息。你可以聞到他們的香味,感覺到一顆幼稚的心在呼喚你。
現在,雖然我爺爺去世了,但我爺爺的聲音和笑容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因為爺爺給了我太多無私的愛,他勤勞樸實的形象也給我留下了太……太深刻的印象!
今天是清明節,身在異地,不能到那荒涼的墳地燒片紙錢,祭奠我親愛的奶奶,實感遺憾。
十分奇怪,奶奶去世的那天,我并沒有號啕大哭,只是靜靜凝視天邊,耳邊不時傳來奶奶親切的話語,仿佛奶奶仍然站在我們身邊。在奶奶墳地上,我雙手抱膝,默默地凝視著尖尖墳頂上那精致的花圈。任春風吹散我的頭發,任淚水彌漫我的眼睛。在深深的哀思中,無可名狀的感情夾雜著幾絲迷惘和困惑。我不相信就是這層黃土,無情隔開我信二人世界。悲切的的目光久久地凝視著沙沙作響的花朵,搖曳的花朵,不時漾出奶奶溫和慈愛的面龐。
小時候,媽媽爸爸由于忙碌,無暇顧及淘氣的我。于是我整日跟在奶奶身后,成了她名副其實的小尾巴,在奶奶呵護中,和那好神奇好古老的故事帶著奶奶殷殷的希冀,我慢慢長大了。而奶奶那頭黑發卻變成了白發,歲月滄桑使那滿臉的紋路更加清晰起來,怎能夠忘記奶奶送我上學的情景呢?她深怕雛鷹初飛會折斷翅膀,千叮嚀萬囑咐,送我上學校,就在村口柳樹下奶奶目送我走向學校。我帶著奶奶依依深情轉身離去,頻頻回首:仍能看見她不時撩起衣襟,擦拭她昏花眼睛的情景。
就這樣,我在奶奶家度過了如夢的童年,隨后被接回城里。
可是有一天,媽媽噙著眼淚對我說:“你奶奶去世了。”我聽了這話,心頭就像壓上了塊大石頭。痛苦與悲傷使我喘不過氣來。
斗轉星移,我又開始了新的生活旅程。但是,我始終堅信:市場上的商品有假的,人民幣有假的,惟有奶奶給予我的沒有假,它是純潔、無私、崇高的。
時間的飛輪拉開生死的距離。奶奶我日夜思念著您呀,您可曾和我一樣,深深地思念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依舊和往常一樣,在我的記憶里沒有哪一年清明節是沒有下雨的,這應該不是詩中的好天氣吧!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忘本、知恩圖報的美德,人們通過這一節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先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年清明節都會趕回老家掃墓,祭拜先人。國家也挺”厚道“的,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致大家都有時間回老家祭祖。我相信大家都能親身感受到回老家祭祖隊伍的龐大。真如”千軍萬馬“,攜老扶幼,舉家從四方趕來。只為到先人墳前一訴衷腸,慰陰陽相思之苦。其聲勢已勝過春節。可是,真的只是懷戀先人,敘舊情、訴衷腸嗎?我看不盡其然吧!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我們一躍而過。中國的發展速度驚顫世界,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小康之勢銳不可擋。對!人們的生活寬裕了,大家富起來了??蛇@得歸功于誰呢?國家嗎?社會嗎?NO!這都得歸功于我們的先人,是他們在天有靈,保佑著我們。才有我們的順風順水,平步向前。所以,我們得報恩。當然,我們還有一點點私心,我們需要的財富,需要更大的權利,需要更高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先人們繼續保佑自己。我們不遺余力,從百忙之中趕回老家到祖墳前拜一拜。
當然,中華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在先人生前沒能好好盡孝,如今日子好過了,可他們已長眠地下。這是我們的痛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彌補心中的遺憾,那就是讓他們在那邊過上好日子。于是我們給他們燒花不完的紙錢,讓他們在那邊衣食,過上好日子,以盡”孝“道。
清明節延續至今,并被定為法定節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人們回老家祭祖也是常人之事無可厚非的,這是。可其居心何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希望人們做到真正的不忘本,不要讓清明節失去真正的意義所在。清明本流思親淚,莫讓欲心玷祖墳。
暮春之初,草長鶯飛,流水涓涓,伐三兩跟嫩竹,帶上幾許清酒一塊白肉,一行人便踏上了感懷的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牽掛,都有自己所懷念的美好,于是行一路說一路,就像是今朝有酒今朝必醉,非此不可。
墳頭,已長滿了青草,那破敗的拜臺上也被青苔給霸占了。于是,掃墓便開始了。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總是在想這土堆里的人現在長什么樣子了,以后還會活過來嗎?幼稚的問題,總是在小孩的思維你亂蹦亂跳著。而事實卻是人已去了,便不會再回來了,一堆土里埋著的也已是一堆散亂的骨架了。一行人懷著的是思念和感恩之情,來追憶一去不返的故人。即便面對著的是一堆骨架,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還是那么虔誠,心中總有所敬畏。同時,從前輩口口相傳的已逝之人的故事中,后輩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于是遐想便引他們在墓前冥思,讓他們有不得不講述給后來人聽得責任。這樣,子子孫孫,千秋萬代,都記住了已去的人。后來人也就有了不得不去墓前懷念一番的責任和理由。清明掃墓的意義便在于此,懷念祖先,銘記祖先。而在懷念祖先的時候,也引起了許多的思考。
人生在世,不過幾十年的光陰,一路要經歷得苦難遠比想象的要多。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對酒當歌,慨嘆人生苦短變化無常。古人也惜流水一去不復返。人生就如這趟流水,從源頭飛奔而下,一路上歷經忐忑,或被橫跨在河水上的石塊擋住,或是被擱淺在灘上,或是被一頭素不相識的牛給喝了。這一切都可能發生。當你長途跋涉后,看見了大海。于是你義無反顧地飛騰出去,一生便終結于此。當你匯入大海之后,你什么都不是了,沒有人會在茫茫的大海中認出以前在河邊遇見的那一股清流,只會感慨:大海茫茫一片,包羅萬象。你生前所有的光芒在死后都交給了大海,人們看見的只是大海。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是冰心說的,也是我替那一抔黃土的人說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币坏角迕?,我們首先想到的總是這幅行人悲傷、春雨纏綿的場景;天空仿佛是有情的,每到清明時節,小雨便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好像是天空眼中滿溢出的淚水,用以祭奠已經離去的人們。雖然清明節在名義上只是一個祭奠逝者、表達哀傷的節日,但清明帶給我們國人的意義與價值遠不止于此。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知道,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流血犧牲的結晶。烈士為革命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鐵骨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獻出寶貴生命的高風亮節是中華民族最可珍視的傳統!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有猶長春風。獻上一束花,留下一句言,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祭英烈活動給了我們一次學習革命先烈光榮事跡、傳承革命精神的機會。現在網上祭祀作為一種經濟環保、方便快捷、文明和諧的清明節祭祀新方式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我想不管是以傳統的祭掃方式,還是新興的網上祭祀,都只是一種形式。關鍵是要通過這個活動,對我們思想進行一次洗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了解先人事業功勛,誠摯緬懷他們的高風亮節、嘉言懿行,從而更好的繼承先賢的事業,踏著他們的足跡繼續前進。
過去是由偉大的先烈創造的,而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將英雄們的使命傳承下去,是我們的使命;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說的一樣: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繼承先人烈士的偉大精神,為努力實現自身價值而努力,為祖國的偉大富強而努力,從而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今天清明節,我來到您的墓前,為您祭拜、掃墓,看著您墓前青草萋萋,想著我們陰陽相隔,不禁簌簌掉下眼淚。爺爺,您知道嗎?我很想您。我對您的思念就像門前的小河,永遠在流淌。
爺爺,站在您的墓前,我想起小時候。那時爸媽不在家,撫養我的重擔就落在了您的肩上。早晨,您總是用你那溫暖的大手,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陪我度過快樂的白天。晚上,您總愛用您那結滿老繭的手撫摸著我的頭,幫我掖了無數次被角,而我溫暖地偎依在您懷中,聽您講那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
慢慢地我上了小學,開始讀書識字。晚上你時常坐在我的身邊,夸我那歪歪倒倒的字寫得“真端正”,其實,您并不識字。那時家里比較窮,為了我生活更好,您總是笑著對我說:“煙,戒了最好,戒不了就不要買貴的,解解饞就夠了。”也許您更是自言自語吧,幼小的我怎能懂得呢?。
爺爺,您還記得嗎?我們家離鎮上的學校比較遠,怕我遲到,您每天要起早,以便準時叫我。有時您不敢睡熟,怕誤了時間,而我每次都睡得很安穩香甜。吃罷早飯,您就騎著摩托車送我去學校。冬天,車子啟動不了,您總是費了很大勁才成功。看著您頭上不停冒出的汗珠,我心里別提多難受。
山路很陡,你開得很穩很慢,我在您身后像快樂的小鳥。到了學校您還不忘囑咐我一句:“在學校好好學?!蹦菞l回家的路留下了多少我們祖孫的歡聲笑語,那段時光也是我最溫暖的記憶。
最后一次見您,是我請假回來,沒想到這竟是我們的永訣。那時您躺在床上,看著您瘦弱的身體,憔悴的臉龐,我的淚直涌眼眶。怕您傷心,我硬硬的不讓它流下。而您掙扎著用您顫抖、瘦弱的手撫摸著我,眼中滿是欣喜。當我走出您的房間,再也沒有勇氣對您回望。因為我怕看見您失望的眼神,怕您真的會離我而去,淚水似斷線的珠子奔流而下……
爺爺,您還是離我遠去了,那天下了好大的雨,也許老天爺也在哭泣吧。田野里,您種的稻子依然在長;池塘里,您養的魚依然在游;果園里,您種的樹已碩果累累……我親愛的爺爺,您在哪兒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痹谶@樣一個悲傷的節日里,怎能不讓人懷想?爺爺,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鞴澘煲搅?,我又想起了我的奶奶。八年前的清明節,最疼愛我的奶奶永遠離我而去。
我有兩個奶奶。
第一個奶奶黃氏,住在我們鄰村。黃氏長得很好看,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在各路軍閥混戰動蕩的年代,家人都想把自己的閨女早點嫁出去,省得總是提心吊膽。奶奶出嫁時才16歲,與爺爺結婚不到一個月就死了。聽說是奶奶想多編些草帽貼補家用,夜晚坐在大門外趁著明月編織草帽。爺爺看到后,因誤會打了她一巴掌。誰曾想,第二天,奶奶竟想不開,上吊自殺了。
一連幾天,爺爺都茶不思、飯不想的,對自己犯下的錯誤痛悔不已。奶奶的娘家人知道后不依不饒,非要爺爺一塊陪葬。后來在族人的勸說下才平息了事端,條件是如果爺爺再娶,只能算二房,大奶奶家的親戚還得認,過年過節還要去看望大奶奶的父母。
過了兩年,爺爺娶了我的奶奶楊氏,她當時才17歲,也是我們鄰村的。二奶奶跟著我爺爺沒少吃苦。在我父親剛滿5歲、二叔還不到兩歲時,爺爺就被抓了壯丁,一去幾年,杳無音訊。為此奶奶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她一個人既要拉扯孩子,又要給地主打短工,還得躲避戰亂,操持著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非常不容易。
過了幾年,她終于盼回了爺爺,可爺爺卻成了左眼失明的殘疾人,有人說爺爺在部隊患了嚴重的眼疾,也有人說爺爺的眼睛是哭瞎的。爺爺在部隊到底怎么失明的,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聽老一輩人講,二奶奶很正直,誰家要是有了難處,二奶奶總是想方設法幫助。她常說:“農村人力氣不值錢,能幫點就幫點?!编従犹锒兜男鹤右怀錾蜎]有奶吃,餓得哇哇叫,二奶奶不由分說當起了奶娘。當時我三叔還不到一歲,那年代正常人還吃不飽,別說還要喂養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了。就這樣,善良的二奶奶硬是把孩子喂到一歲多會吃飯。
二奶奶在家是最勤勞能干的一個。過去的媳婦在家里沒有地位,天不明就要起床干活,然后做飯,第一碗飯要先端給公婆,之后是孩子、丈夫,輪到自己,鍋里就剩下點稀湯。饑荒年代,有時什么糧食也沒有,只得餓肚子。白天干活,晚上紡線織布,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二奶奶跟著爺爺熬過了大半輩子苦日子,可二奶奶沒有一句怨言,依然默默地支撐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爺爺在1985年走完了他76年的人生,之后的二十多年都是二奶奶獨自生活。她樂觀向上、身板硬朗,一輩子很少打針吃藥,身體健健康康的,而且還幫助子女照看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叔叔們也時常接二奶奶去城里小住幾日,二奶奶也算享了十幾年清福。在她96歲的那年清明節,二奶奶靜靜離去了,走得安詳、平靜,如睡著了一樣。
現在想想,慈祥的二奶奶雖然已離我們而去,可二奶奶的音容笑貌猶存。她身上體現出的勤勞樸實、正直善良和善解人意的優秀品質,成了我們子孫后代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