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斗的英雄們。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1
星期五的上午,我們懷著興奮中又帶著一些沉重的心情驅車來到銅陵縣烈士墓,說興奮是因為這是一次春游,而說沉重,則是因為春游的目的是祭奠那些可敬的革命烈士。
到達目的地之后,我們走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便來到紀念碑前。高大的紀念碑矗立在我們眼前,更屹立在我們心中。
一九四三年,革命火種蔓延到我們銅陵,在敵軍與我軍殘酷的戰斗中,二十八位勇士,奮勇殺敵,犧牲在這里。革命勝利后,銅陵市政府為他們立碑緬懷,也就是眼前這座紀念碑。紀念碑上方一枚銅制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分外醒目;花崗巖碑體堅固無比,經過多少年風吹雨打,依然如舊。碑下,花圈堆積如山,排列整齊,簇擁著高大的紀念碑,顯示出人們對烈士們的懷念與尊敬。碑體正面正楷四個大字:永垂不朽,三個側面分別是:光明日月;萬古長青;氣壯山河,無不體現出烈士們的英勇與豪邁,令人熱血沸騰。
同學們都正好衣冠,佩戴好紅領巾,我低頭看了看胸前的紅領巾,這可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啊!我們隨即上前繞碑一圈,以示懷念。走過紀念碑,我仿佛又看見了彌漫的硝煙,聽見了戰士們殺敵的吶喊聲,耳邊掠過子彈的“日~~日~~”聲,心中也感受到了戰士們的豪邁與悲壯。這二十八位勇士保家衛國,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與昌盛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長眠于此。這時,我不禁想起了《燈光》這篇課文,文中的郝副營長為了孩子們能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這些烈士們一樣可歌可泣!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下,我們更要向這些革命烈士致敬,他們的革命奉獻精神永垂不朽,萬古長青!
這次春游雖沒有玩樂,卻很有收獲;沒有嬉笑,卻很有意義。我們從烈士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和平年代我們更要居安思危,努力學習,將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描寫清明的一首詩。
清明節里,人們祭祀死去的親人,心里充滿悲傷。所以謂之欲斷魂嘛!清明節里,人們還會干什么呢?還會禱告上帝(俗稱老天爺),祭祀烈士!
在掃墓之前,我們聽了老爺爺對往事的回憶。他說:日本侵略中國時,把中國踐踏的不成樣子,中國人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我們農村人也得反抗,抗戰隊伍叫做土八路。這紅軍歷盡苦頭,兩萬五千里長征啊!他們翻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多么艱苦啊。他們因為俄,喪失了生命!你們生活在這個無戰爭的年代,有這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把祖國健身的更強大!
聽完老爺爺的講述,我們邁著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沒有言語,心想著過去的抗戰日子。那是多么的艱苦,使人聲淚俱下。那時,日本人侵入中國,對我國實行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我國人民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一路上,我國隊伍翻雪山,過草地,吃盡了苦頭;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國人失去生命?!_指揮紅軍取的了勝利,苦日子才到了頭!現在,我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會,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這樣,我們就放松警惕,揮霍金錢么?回答是否定的!先烈們為了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們能把先烈們的勞動毀于一旦么?我們能辜負先烈們的希望么?能讓先烈們白白犧牲么?當然不能!我們應居安思危,時刻警惕,不能再讓中國被侵占,被傷害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在這個美好,舒適的壞境中,我們應該去努力,去奮斗,,去報效祖國,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
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3
六年未知清明的味道,彼日欲與父親重溫舊夢,以為會有毫發畢現的暢快,卻并非如此??磥恚莻€遠離了生命詰問的純真年代,果真一去不復返。我只能站在彼岸默默祈禱,以及懷念。
看吧看吧,真不該再提這留戀,因我不愿做個留戀的人,因我聽說,朝花夕拾,撿的是枯萎。
徒步到馮玉祥墓。剛去時,人群稀疏,看到地上偶有散布的小白花,瞬間記憶斗轉星移,天旋地轉,石破天驚——二年級時的我,不就是尾隨學校而行的小白花的貢獻者之一嗎,只是這等好事,一去不返。不久,人群聚集,或用筆記錄石碑上的字跡,或用手機拍下一景,我厭惡后者,你們是在褻瀆神靈。我與父親不愿湊熱鬧,決定離開,父親打趣說:“我們帶來了人氣?!?span style="display:none">lH4子文庫范文網
近日來,不知何故,日日渴望獨處一隅,親近自然。今日雖不是獨自一人,卻也可當作是親近自然,甚好。順著石路向上走,看到了水,便停下來,向水邊走去,如此路線,讓我想起去年的同學聚會……柳樹剛剛抽芽,我瞬間心血來潮,讓父親為我編制草帽。我將剛剛生出的嫩綠柳條折下后,后悔萬分,暗自祈禱,望可迅速長出新芽,因我知道,幼小個體的生命力之強大,無法可想。于是,也便心安許多。父親為我便編制的是個與眾不同的草帽。它的邊沿耷拉下來許多柳條,像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頭飾,可是戴上后卻甚是扎眼。父親說,當兵時,就是用這種樣式的草帽來遮陽擋雨。聽后,我愈加喜愛這頂草帽,于是,帶著它到處游逛,因引來路人羨慕的眼光而驕傲萬分。
我于父親于連椅上閑坐,不想遇到了熟人,父親與之攀談起來。我環顧四周之際,竟發現一大片三葉草滋生地,于是心血來潮,蹲在草堆中尋找四葉草,竟真讓我找到了。我甚是興奮,懷抱著成就感又找到了第二棵,第三棵。父親送走熟人,走過來,我夸張地為其講述四葉草的傳奇,它的難得以及可帶給人幸運。父親于是孩子一般,也扒在草叢中尋找,竟也找到了,我們載著滿滿幸運前行。
在去普照寺的路上,我們路過馮玉祥小學,其旁有位烈士的墓——范明樞。父親帶我前去祭奠,走近時,偶聽見似有似無的縹緲笛聲,愈靠近愈是清晰,于是,我與父親心領神會:有心之人正用特殊的方式祭奠烈士。果不其然。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在側旁吹笛,笛聲并不哀怨,反而快活清新,彼時,我對那位老人的敬意又徒增幾倍。墓前只有我們三人,我于父親去后不久,笛聲盡,老人立即收拾了東西,高歌而去。只剩我與父親兩人。父親帶頭鞠躬,我跟上,是給烈士,也是給老人。
后又去了烈士陵園。也是久違之地。三四年級時清明掃墓就于彼地。還是老樣子,一切如故,我深感安慰。只是人少了些,或許是我們去晚的緣故吧。錯落有致的墓碑之間形成一條條人行道,我們邊走邊思考。竟發現,前面有兩條狗,一步一階規規矩矩的走在墓碑旁,像是在掃墓,也確是在掃墓。或許這便是神明的感召力,可動容天下萬物的力量,我默許。
丁香花的香氣伴我們離開,我的心卻一直停留。
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4
清明節快到了,在這時候,細雨綿綿,更讓我懷念起了為我們革命事業成功而獻出了生命的英烈們。
在__援朝、保家衛國的年代,有一位杰出的英雄——邱少云。記得在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部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是消滅盤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低的美李匪軍。在戰士們出發之前,部隊首長特地對志愿軍戰士們講:“你們這次去潛伏,要靠巧妙的偽裝,要沉著機智,隨時做好一切潛伏,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潛伏紀律。哪怕被敵人子彈大眾了,也不能暴露目標,待機殲滅敵人。
到了第二天凌晨,敵人盲目發射的一顆_射在了邱少云旁邊的草地上,立即燃起了大火?;鹈缫恢蓖纳砩细Z,一會兒時間,他的逸夫褲子都燒著了,在他的旁邊舊有一條水溝,只要他稍一滾動,火就可以撲滅,可他沒有這樣做。稍一動就有可能暴露,使整個計劃陷于被動。為了不暴露目標,為了戰斗的勝利,他忍著劇痛,雙手抓住泥土,整整燒了20分鐘,邱少云被大火活活燒死了。
邱少云真是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幾十名戰友的生米那個,為了__援朝的勝利,勇敢地面對大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為奪取整個戰斗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是在為新中國的解放戰爭中,還是在__援朝的戰爭中,都涌現了許許多多杰出的英雄。如:邱少云、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是他們的熱血和生命,才換來了今天的富強的新中國,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我們絕不會忘記我們的英烈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有兩的傳統,每年的清明時節,正是我們悼念先烈們的最榮重的日子。讓我們在清明時為這些英烈們獻上一束紅艷艷的鮮花,寄托著我們的哀思。同時,我們要努力學習,掌握好建設祖國應有的本領,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美好,讓我們的英烈們在九泉之下感到欣慰,讓鮮艷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的飄揚。祝福他們一路走好!
關于清明祭英烈的作文5
說道清明節這個大家熟悉的節日,大人們都要去掃墓!但是我們可曾想過在清明節這天來祭奠我們的英烈們呢?我們中國有許多英烈,比如說:劉胡蘭,江姐,小蘿卜頭,還有大家都認識的小兵張嘎。他們都是為我們國家的革命事業而犧牲的!
“小蘿卜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經過多次斗爭,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卜頭”念書?!靶√}卜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監獄生活使“小蘿卜頭”懂得了許多道理,國民黨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斗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他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他還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傳遞東西。在國民黨潰逃之前,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卜頭”和他的父母。殘酷的敵人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蘿卜頭”?!靶√}卜頭”喊著:我沒有罪,我要出去。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劈胸就是幾刀,把他殺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認宋振中和他的父母為革命烈士。
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槍,身穿白褂,光著腳丫。他只有13歲,擅游泳,能爬樹,會摔跤,愛咬人。機靈鬼透,野氣逼人……
當畫面定格在這里時,現在20、30歲以上的“小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他就是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手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愈,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制小手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這些小英烈我們都要銘記,如今這社會的不良習慣越來越多,甚至還在這和平時期發生了槍殺案件,至今未捕。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英烈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