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是八一電影制片廠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抗戰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拍攝的一部電影。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歡迎借鑒學習!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1
9月18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也是一個讓中華兒女痛徹心扉的日子,但中華民族奮起抵抗,最終取得了勝利。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4周年,玉林市玉州區人民法院干警參加了玉州區直黨員干部觀看電影故事片活動,一起觀看了抗日戰爭片《百團大戰》。
我懷著憤慨的情緒以及敬畏之心看完《百團大戰》這部電影。百團大戰是抗戰初期中國八路軍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打出了敵后抗日軍民的聲威,振奮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
勿忘國恥,復興中華。這部影片展現了當時中國八路軍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克服一切困難,步步為營,打下了一場振奮人心的戰爭。同時也讓我聯想到在現實生活工作當中不也是有著種種“困境”,但是只要我們抱著必勝的信心,不管路有多險,困難多大,阻礙多高,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一定能夠攀上自己人生的一個個高峰。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2
今天下午觀看了影片《百團大戰》,這部影片劇情震撼人心,令人熱血沸騰。片長120分鐘,短短兩個小時卻記錄了中國士兵抗戰5個多月的壯烈事跡。之所以叫百團大戰,是因為彭德懷率領105個團抗戰,場面之壯觀在看到影片的名字的時候我就有所領略。
這場戰爭是在1940年正式打響的,當時的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在棗宜會戰中以身殉國,光榮的犧牲了。那個時候我們大半個中國已經被日本鬼子侵略了,他們設計了一個囚牢計劃,當時日軍在華北建立了很多個據點,碉堡、鐵路和公路。這些加起來就像一張大網,把日軍鞏固成一個大集體。這就是‘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我坐在位置上靜靜地看著影片,作為小學生我還不怎么了解影片中的敵方我方戰線戰場,但是我看得出來那戰場上的殺戮是我們中國士兵為了保家衛國被迫拿起槍桿子與日本人浴血奮戰,隨著影片的放映我也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好像我已經來到了戰場邊上,戰火就在我的耳邊咆哮著。"砰砰砰"的爆炸聲響起預示著高潮的來臨。指揮官彭德懷和副總參謀長左權在戰場上指揮沉穩,親自上戰場與敵人斗智斗勇,命令新四軍挖地下通道把整個山炸毀睿智抗敵。
片中有個啞巴,在一次戰爭中,他奮勇抗戰,挺身而出,身騎一駒,前方就是千千萬萬的敵人,心中也許只有一個信念:我可以!他在馬尾上系著長長的竹竿,向敵軍的隊伍沖去絆倒了敵軍的馬匹和軍隊,真正做到了以一敵百,然而即使鋼筋鐵骨也耐不住顆顆子彈,啞巴悲壯殉國了。大家都叫他啞巴,我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是什么,但是他的錚錚傲骨卻深深印在了我的腦中。
回到家聽了影片的片尾曲《等待黎明》,歌聲悠揚緩慢,悲壯凄哀。"煙火綻放,照亮這滄桑的夜空。越過高山,等待美麗彩虹。"這煙火也許是戰場上炮火也許是勝利后的煙花,它照亮了我們的祖國大地,照亮了我們內心的希望。"你曾說過,等春風吹來烏云散,你和我一起看那山花開".待到山花開的時候讓我們采一束映山紅獻給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們,向他們的鐵骨致敬,向他們的無私獻禮!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3
影片有力的展示了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和抗日民眾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重大歷史貢獻,主題鮮明、視野開闊、制作精良。
作為獻禮抗戰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電影,中國人都必須看。雖然沒有之前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明星陣容強大,但是情感依舊。期待"建"系列第三部《建軍霸業》。鄧超的客串演出張自忠,無疑給本片帶來了一絲偶像氣質。不可否認,超的演技確實突飛猛進了,值得表揚。
《百團大戰》用了大篇幅的戰火筆墨刻畫了戰爭之殘酷,戰場之慘烈。戰爭之傷害,對于交戰雙方來說,實際上都是巨大的。殺人一萬,自損八千。百團大戰我軍投入兵力高達105個團,40多萬人,斃傷日偽軍兩萬多人,但我們自己的傷亡也高達將近兩萬人。傷亡實際上是對等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烈。不得不承認,日軍當時的戰斗力之強和武器之先進是一窮二白的八路軍無法相提并論的。但,為了民族的榮譽,為了人性的尊嚴,我們也必須硬頂上。片中對于戰爭對于人命的摧毀全方位真實展現,還是很靠譜的,不像許多抗日雷劇演得那樣胡扯,展現了一部歷史正劇的凜然氣象。我們看膩了手撕鬼子的鬧劇,我們鄙視褲襠藏雷的齷齪,我們拒絕虛偽的阿Q精神,我們厭煩了無盡吹噓的自嗨,我們需要的是真正展現戰場之真實狀況的影視作品,還原歷史的冰冷與殘酷。
主要人物陶澤如飾演的彭德懷和劉之冰飾演的左權還是演得不錯的。彭德懷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總司令、前敵總指揮,左權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兩位英雄人物演繹各有千秋。彭德懷指揮作戰的大氣沉穩、敢打敢拼、愛兵如子、重情重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左權是黃埔一期生,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儒將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于戰場的把控,對于軍人的原則,和彭德懷的深厚戰友情感,都有不俗的展現。片尾左權在日寇大掃蕩中不幸犧牲,畫面令人傷感。左權倘若活著,一定能進入十大元帥的行列。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4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偉大的共產黨用它野草一般的毅力從被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的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雖沒有像日軍那樣先進的武器,但共產黨仍能戰勝日軍。就像星星之火一樣,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也能燎原。共產黨喚醒了更多的熱血男兒。中國共產黨就像一把利劍,斬斷了侵略者的魔爪;像一面大旗,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像一輪太陽,照亮了新中國的前程。
抗日戰爭時,為了不然國民黨投降,振奮抗日軍民。八路軍總部決定組織一次“百團大戰”來打擊日軍。105個團的兵力由彭德懷指揮。1940年8月20日開始攻打天險娘子關,敵軍的火力網非常密集。這天晚上,兩個連的戰士迅速包圍了村里的偽軍。敵軍來不及反抗就全軍覆沒了。碉堡里的敵人發覺了,想八路軍發起猛烈射擊。八路軍以村子為根據,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般的炮火,沿陡峭的山巖向敵人強攻。負傷的戰士從矗立的山巖上跌進了深谷,但一個倒下去了,后面的戰士還是英勇的沖上來。鮮血灑遍了娘子關。僅過了3小時的激戰,八路軍終于占領了娘子關,全部肅清敵人。黎明的時候,鮮艷的戰旗迎著東方燦爛的陽光,飄揚在鮮血染紅的娘子關的上空。
八路軍是多么的英勇啊!他們身上那股英勇無畏、不屈不撓地精神是多么寶貴。他們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他們的生命為我們打造了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勇敢的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克服困難,把黨的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更輝煌。
電影百團大戰觀后感600字5
2015年,是個神圣的年代,在這里,中華人民載歌載舞,一起譜寫抗戰勝利70周年勝利的樂章!
可是,你是否回味過抗戰人民的辛酸與付出?!今天,我和同學們在學校一起觀看了電影《百團大戰》。日寇武器齊全,與我國當時的經濟條件相比,居高臨下。而中華人民只能用小米加步槍來反抗,這豈不是肉包子砸狗,去白白送死嗎?但是,中國人民不肯服輸,在百團大戰中突出重圍,利用足智多謀的特點打敗了敵人!算是給日寇一個有力的回擊。百團大戰中的“百團”兩字讓我很心酸,雖然動用了整整“100”個團與敵人浴血之博取得勝利,但是這背后有多少個好漢英勇犧牲啊!
有多少個任勞任怨的老百姓白白犧牲啊!其中,有一個讓我催淚而下的部分:在一次大戰中,可恨的日本人拿裝甲車來對付我們機智的政委想到可以讓火車與裝甲車相撞來壓制敵人,可運行軌道上需要人來扳扳手。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在搶主動權,一個又接一個的中國人都跑到那里去,可都又一個接一個的死在日本人的槍口下。
其中一名中國人用最后一口氣趴在扳手上,他被打了一槍又一槍,還是不屈不撓。軌道終于打開了,中國人民勝利了。而扳手旁,早已堆成了一座人山……讓我感動不已的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勇敢與堅強,更是抗戰人民堅強的意志,小米加步槍終于戰勝了坦克與炮彈。這真是永垂不朽的精神啊!中國人民勝利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讓我們一起高唱: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希望這氣勢輝煌的歌聲一直回蕩在世界的耳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