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5篇)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棄自己了,還有誰會救你?每個人都在忙,有的忙著生,有的忙著死。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這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我最記憶猶新的精彩對白。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篇1)
有希望的地方,地獄也是天堂。主人公安迪正是憑靠著希望,向往著自由,才得以重生。在監獄里過了20年暗無天日,痛苦不堪的日子,他總算成功了。越獄不是什么難于啟齒的事,更何況是對于一個本身沒有罪的人!看到末尾,我對主人公肅然起敬了,佩服他無論是惡劣的生活環境還是孤獨的精神折磨都無法摧殘的信念,即使是好友的勸說也未曾令他放棄。
瑞德,無疑,他在獄中幾乎已經是“德高望重”,他有辦法弄到任何獄友們想要的東西。然而,在一筆筆的交易中,安迪和瑞德也成了朋友,瑞德成為了安迪完全可以信賴的人。
用瑞德給的鶴嘴鋤,在常人看來至少要花600年才能挖成的隧道,安迪僅僅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完成,而且成功地躲過了獄監的次次檢查。我們先不談他的越獄手段有多么巧妙,有多么精密,也只能從中領悟到:一個人,為了自由而活著,并不顧一切地追求它,是多么偉大的精神,又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一種現象!是啊,這種忍耐完全接受了極限的考驗,卻從未動搖!安迪之所以會這么做,是因為他是無辜的,他沒有罪。既然如此,一個無辜的人為何必須接受這種非人的虐待和煎熬?所以,接受了自由的呼喚,安迪義無反顧地開始準備越獄,冒著生命的危險。
當然,在安迪的越獄準備過程中,他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瑞德,他怕瑞德擔心并阻止他,他不想放棄自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瑞德的友誼給了安迪很大的幫助,如果沒有瑞德,安迪的郁悶和孤獨會使他頹廢,從而停止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腳步。安迪最終成功了,在他即將越獄之前,在廣場上,他留給瑞德一番神秘的話語。
其實之前安迪也有可能正大光明出獄,因為盜賊湯米吐露了一些事實:安迪的妻子和情夫并非安迪所殺,而是另外一人殺死的。正當安迪滿懷希望地去找典獄長時,虛偽的典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其實暗地里殺害了湯米——唯一的翻案證人,并且還恬不知恥地告訴別人是因為湯米企圖逃跑才讓手下遺憾地射殺了他。典獄長因為需要安迪繼續留在獄中幫他貪污,也怕安迪出去泄露了他貪污的罪行,所以沒有放他出去,還因為安迪的大吵大鬧將他獨囚了兩個月。這簡直是一個壞到極點的形象了。于是,安迪就更加確定了通過越獄來獲得他本應完完全全享有的自由!
最感人的一幕,莫過于安迪爬出監獄后,仰望風馳電掣的夜空,擁抱風雨的樣子。那一刻,誰也忘不了,是一個人重獲自由的快樂,是對二十年來痛不欲生的宣泄,是對美國司法黑暗的批判,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無辜!
或許你可以禁錮他的軀體,但你不可能給他的靈魂套上枷鎖,它向往自由,懷揣著的夢想是你永遠無法毀滅的。人類追求希望的權利是沒有人能夠剝奪的,只要你一如既往地堅持。
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篇2)
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么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 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于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余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所謂的救贖,并不是安迪本身,因為他不但拯救自己,也拯救了他的獄友。面對獄友的拯救體現在精神上的拯救,他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兩個人,在安迪真正獲得救贖的時候又走到了一起。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三次就是而演。第一次安迪幫獄警逃稅,為獄友贏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第二次,他在預警榜首播放《費加羅的婚禮》,展現音樂的美;而第三次,則是在獄中辦起了圖書館,其經費是安迪以每個禮拜兩封信向州長申請的,這是個劃時代的勝利。
后來,出現了來一個扭轉乾坤的年輕犯人,他知道關于安迪所犯案子的真兇,然而很不幸的,這個年輕人被殺害了。這時,瑞德以為安迪會在使我中選擇自殺,恰好相反,真正想獲得自由的人,會選擇另一條路,一條通往自由的路。真兇自由應該也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
安迪曾經對那個年輕人說過一句話,“人,不是忙著或,就是忙著死?!比松牟煌秤?,在于人的選擇,有時候是死亡,有時則是繼續生存下去,當面對是絕望的時候,你會怎么選擇,死亡還是生存下去?一個人能夠在痛苦的監獄生活,不放棄對自由的向往,所以他成功了,獲得了自由。
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鑒于,我們每個人都是被社會體制化的產物,它就是希望就在我們心里,放棄了希望,生活就是灰暗的,不要人文希望是痛苦的根源。記得《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一言: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末了,我想對大家說,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篇3)
除了安迪,從監獄里其他角色的身上我也c感觸良多。
監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是一個使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從少年時代就進入了監獄,在監獄中度過了50年,他已經習慣了監獄的生活,為了呆在監獄,甚至想通過傷害獄友的方式。
在獲得身體上的自由之后,他發現對于這個世界,他已經無法適應了,他甚至多次想回到監獄之中,最后在掙扎中自縊了。他的經歷令人唏噓不已,但是卻給了我們很多的人生思考。監獄這個地方,不僅在生理上對人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而且在精神上對人進行束縛。而形成這把無形枷鎖的要素就是長期的隔離和體制化束縛。馬克思說過“人是社會關系中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不單單是獨立的個體,而是與他人形成不同的社會關系,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社會關系造就了不同的人。而監獄這個地方,體制化的束縛使得一大眾犯人,尤其是無期徒刑的犯人與外界長期失去了聯系,失去了與外界的溝通,久而久之,監獄就變成了歸宿,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里,更重要的是他對自由的那種渴望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消磨殆盡了,正如瑞德說的“如果你也在監獄里舉辦了入獄40周年慶,也許你也會有和老布一樣的想法”。
在瑞德出獄之后,他也深深體會到老布當年的那種心情,如果不是因為還有答應安迪的事情未完成,估計也會走上老布的道路。其實在我們的現實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有些犯人出獄后短期內重新作案,原因很簡單,他們已經不適應外面的世界,而是想要回到監獄去,其實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老布在臨死前寫下遺書,說“當局已經不再在意我了”,這其實也說明了對于那些長期關在監獄服刑的犯人,他們為他們的過錯已經付出了代價,等到他們出獄之后,他們也許沒有了親人,朋友,甚至被唾棄,得不到認可,過著更加悲慘的生活,而監獄反而使得他們有歸屬感,人一旦沒有了歸屬,沒有了他人的認可,那么他就會走上另一個極端。
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篇4)
肖申克的救贖,很久沒有看過這么精彩的片子了,一部勵志之作??赐曛笾魅宋痰狞c題之句一直縈繞在耳邊:只要心懷希望,就會永遠有希望。
安迪,一位大銀行家,有著對數學和數字天生的敏感,不幸的是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遭人謀殺,而自己卻被誤認為是兇手,兩次無期,被判到了肖申克監獄。于是長達二十年的監獄生活開始了!像劇中說的,他并沒有認為來到監獄是一種煎熬,反而覺得像是在公園散步一樣,是如此的淡定!這二十年,是安迪進行自救的二十年,錘子、海報、以及幫典獄長“逃稅”…...一切都是他預置好的,只等那個暴雨夜晚的來臨,伴著閃電雷聲逃離出了肖申克監獄…
在劇中,有幾段兒,我一直有點疑惑,就是安迪在獄長反對的情況下,還毅然的播放那段音樂,我是沒有弄清楚那是怎樣的一段音樂,是向往自由和解放?還有一段就是安迪一直都很想在監獄建造一個圖書館,由于資金的匱乏,他便一周一周的向有關部門寫信進行申請資金,最后便是一周兩封…...
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下去,試想一下,安迪建造這樣一個圖書館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到了好多。監獄里很多的人知識水平都不高,甚至停留在很久以前,像老布一樣出獄之后根本適應不了當今的社會,甚至不能生存,最后的結局只有一種——老布自殺了。還有,劇中一直在強調一個詞“希望”,也可能安迪是想讓監獄里的所有人心里都懷著希望吧,懷著生存的希望,無時無刻!
故事的結局也是亮點,特別是最后瑞德去那顆樹下尋找安迪留給他的東西,一封信、一些錢,好像這些都不是很重要,但我覺得安迪留給瑞德的是希望,是活下去的希望,至少是安迪拯救了他!
只要心懷希望,就會永遠有希望!
電影肖申克救贖觀后感600字(精選篇5)
《肖申克的救贖》,影片男主角之一“安迪”,普通人一如你我,無辜入獄且被判兩個無期徒刑。在黑暗的監獄統治下,安迪用“深埋心底二十年的希望碎片”沖破“死灰般絕望的命運”,最終完成對自己和獄中友人“瑞德”的偉大救贖。
一部商業電影,我們只需看一次便足以判斷其優劣,但對于少數思想性強的電影而言,你必須看很多遍才能夠了解它,而且隨著閱歷的增加和階段的變遷,你能夠從作品中得到更多。我記得,大概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同學那里看到這部影片,當時并沒有感覺特別,聰明而有趣的越獄故事而已。其實不僅僅是我,每個人在輕狂的歲月里,都不會有閑心反復品味任何一部作品。
“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毙ど昕吮O獄迎來被判兩個無期徒刑的無辜銀行家安迪,經過一番裸體的冷水沖洗和石灰粉消毒,然后領兩套監獄制服,外表柔弱的安迪便正式成為肖申克監獄的永久居民。當監獄的第一夜來臨,許多犯人嚎啕大哭,安迪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當“姐妹花”想把安迪當成他們的泄欲工具,一次次的反抗換來一次次的毆打,臉上常有傷痕的安迪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當監獄新來的犯人可以證明安迪的清白,但監獄長卻設計殺了犯人,企圖把安迪徹底淪為自己洗黑錢的工具,把他關在黑暗密封的囚房里幾個月,但安迪還是沒有多余的話語。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他手指大小的錘子一點一點的挖牢房的墻壁,二十年磨成一劍。
信念,心懷希望,無論陷入何種絕境,安迪自始自終都深深打動著我,他是我心靈深處的膜拜對象,他是我靈魂的導師和密友。作為一個男人,一個骨子里的男人,無論你遭遇多么大的痛苦與打擊,只要你還沒有死,你就該心懷希望,像男人一樣活著。這就是我多年來一直用“絕地蒼狼”作網名的真正原因,即使陷入絕地和末路,狼一定要永遠保持蒼勁的本色。
大學二年級的的時候,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多年來一直奉行“瀟灑學習”的我一下子跌下懸崖。當然一切皆事出有因,現在再次提起已經沒有意義,但那年那事的確是我有生以來遇到的第一個真正的問題。當時的現況是,如果我再掛科一門,我就沒有機會拿到學位證書。那個夏天,我一直用舌頭舔舔著流血不止的傷痕。更讓我痛苦的是,由于學業的嚴重打斷和停滯,我沒辦法回到以前那種的狀態。那段時間,我經常自覺不自覺的一個人看《肖申克的救贖》,看安迪沉默對抗一切的信念和隱忍,看安迪越獄之后脫掉上衣,雨中雙手向天而漫笑的場景。許多年之后,我毫不隱瞞的承認,每每想到安迪雨中雙手向天的片段,我的心靈也真的隨之強大和堅韌。以后的兩年中,盡管有些吃力,但我還清了所有的學業欠債,而且沒有再次落馬。在別的同學在大路上大步向前的同時,我就這樣壓著懸崖邊走著,最后也修成正果。也就在那段時間,我開始習慣自我思考和創造,開辟自己的另一種生活天地,腦海里出現了另一個江湖。做事也顯得標新立異,時而寡言少語,時而激情四溢,這也是至盡許多人覺得我特別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