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教育,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陣地和隊伍建設,重點鞏固和發展以社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社區創業計劃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創業型社區”四大“自主”項目帶動經濟發展
社區黨委以創業型社區為發展“品牌”,帶動轄區“創業品牌經濟體”。按照現行社會經濟發展構造,以創業為主的經濟體正在逐步占據經濟發展體系的核心,社區黨委制定出孵化一批好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為主導的“森林”計劃——“將樹苗林培育成大樹即可成為森林”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2019年已確定的2020年發展項目現已恢復推進。①與香港艾森而特醫藥集團擬定投資3000萬的新型社區醫療服務中心;②與西安振舉商貿有限公司聯合推出“樂Q購”線上15分綜合便民服務平臺;③社區自主孵化的文創團隊以“社區故事為題材”設計主題動漫,聯合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視頻進行線上連載放映;④社區自主孵化的發行公司對旅游周邊文創產品進行設計、發售一批旅游文化文創產品及“社區動漫”周邊產品。
財經:(4個項目 投資3300萬 預估年營業額可達1350萬)
3月9日下午,社區黨委會同西安振舉商貿有限公司、優悅社會組織,就社區15分鐘線上便民服務平臺開發建設、后期運營等問題進行研討。確定于4月中旬進行上線試運營。
社區15分鐘線上便民服務平臺,是以社區自主開發的“樂Q智慧云端”為開發核心構建的線上綜合交易平臺。該平臺以院落“點對點配送”、“蔬菜隔天達”等優質的便民服務為依托,“特色、優質”的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務。
特色創業服務社區創建
壹
01
建立聯席會議
建立由街道辦事處主任負責的創業服務聯席會議制度,重點研究和解決街道創業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問題,便于相關職能部門之間加強溝通情況和了解信息需求。
02
制定行動計劃
制定《“美好周家渡,樂業展風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及時提出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主動深化特色創業服務社區創建成果,使“家門口”創業服務更加深入人心。
03
落實重點工作
結合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社區的要求,從進一步優化“家門口”創業就業環境,加大“家門口”創業就業扶持力度出發,提出“1433”工作要求。
完善創業政策,打造服務載體
貳
01
完善“配套政策”
? 針對性
? 操作性
? 可行性
在落實市、區兩級“鼓勵市民創業政策”的基礎上,街道通過組織針對青年創業服務與需求開展調研活動,主動尋找政策“短板”,及時梳理和完善“配套政策”,使街道創業政策具有“疊加效應”。
02
打造站點載體
? 以“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為載體
? 培訓就業保障員熟練掌握各項創業政策,做到將政策及時告知需要的服務對象
? 編印《政策宣傳手冊》,提供創業政策和服務清單
03
建立“創業檔案”
? 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及時建立“創業檔案”
? 提供政策解讀和指導服務平臺,幫助創業者了解相關創業政策
? 組織相關主題服務活動,并做好相應的跟蹤指導服務和信息記錄,使更多符合條件的創業對象,能夠及時享受到扶持創業的各項政策
開展創業活動,力推創業品牌
叁
01
創辦“創享集市”
2019年3月,街道在“家門口”創辦“創享集市”,將微小型創業企業引入到社區,通過創業項目互動、創業合作交流的形式,展示企業的商業模式,形成以“創享集市”為特色的創業服務新模式,受到居民的熱烈歡迎和充分肯定。
02
組織“創業會客廳”
街道與浦東新區就業促進中心、浦東電視臺合作,邀請創業大咖、前國足球員孫吉與“家門口”創業者開展交流互動,分享成功創業的心得。
03
舉辦主題活動
為力推“樂業港灣”服務品牌,街道借助新區舉辦的“家門口”創業主題服務活動,組織社區“草根創業”者與創業專家圍繞創業話題展開討論、進行創業沙盤演練、主題講座、項目論證和項目認領等多種活動形式。
培育創業明星,形成創業氛圍
肆
01
推進聯誼組織
在創建周家渡·世博地區創業企業聯合會的基礎上,為“家門口”創業企業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組織舉辦成果分享會、創業企業研討會和創業項目論證會等活動。
02
評選“創業明星”
這些“創業明星”來自“家門口”,從事社區創業項目,成為在“家門口”創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先進典型,為推動社區創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03
舉辦成果展示
街道通過制作宣傳展板、舉辦“家門口”創業成果展示的方式,推廣和宣傳創業先進典型,讓想要創業的對象從中獲取創業的“靈感”,由此為“家門口”創業形成了導向效應的作用。
社區治理案例
01
社區介紹
路西社區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區沿江街道,南與泰山街道相鄰,北與盤城街道接壤,西面緊靠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占地面積約3113畝,社區現有常住人口約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2.5萬人,轄區范圍內失業女性大約有1千余人。
02
案例名稱
@她創業計劃可口可樂“媽媽家”路西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項目
03
實施時間
2016年
04
實施背景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大多數的家長既要身處職場忙于事業,還要兼顧家庭,有忙不完的瑣事,更要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在很多家庭中,許多媽媽選擇辭職在家全職帶孩子,這就導致了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全職媽媽,她們為了整個家庭,選擇犧牲自己的事業,路西社區有力發揮了婦聯組織“抓組織、強隊伍”功能和社區“抓活動、強陣地”的思路,同時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的“抓協調、強功能”作用,由政府、社工、志愿者等組成的實施團隊高效運轉,各方協調統一,密織區域網絡,筑牢服務陣地,全力打造“媽媽家”項目品牌,為浦口、南京乃至江蘇省探索項目實施經驗積累素材、打造樣板。
05
項目介紹
(一)活動目標
@她創業計劃可口可樂“媽媽家”路西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項目致力于為失業女性服務,幫助她們增加就業技能,提高她們就業技能水平。建立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同時開展開設各類兒童教育專業課程和免費托管服務,助力兒童素質提升,提高轄區家庭特別是流動家庭的融入度和幸福感。
(二)活動內容
從創業就業、兒童教育、便民服務、關心關愛四個方面進行服務介入,主要包括三大類婦女活動:
1、特色手工制作技能培訓,培育創業骨干力量,以創業帶動就業,實現創就業誠信需求和居家生活需求。主要開展了烘焙、手工編織、陶藝等多種免費技能教學課程,幫助失業女性和全職媽媽提高就業創業競爭力,鼓勵“微創業”。
2、組織特長志愿者為家庭提供各類居家生活服務,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
引進了6個社會服務專業機構和優質團隊資源,開設各類兒童教育專業課程、STEM科技課程系列講座和免費托管服務。
(三)活動方法
1、打造2個循環模塊——閉合的AB模塊的內循環體系。項目圍繞創業就業、兒童教育、便民服務、關心關愛四個方面的需求,通過AB模塊互動的方式為居民提供服務,其中創業就業和兒童教育為A模塊,便民服務和關心關愛為B模塊。
2、在失業女性參與培訓活動中,路西社區詳細記錄每位培訓女性的成長狀態并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素養,為她們找到適合自身的就業定位。
3、通過“媽媽家”項目科學整合社會資源,用接地氣、講實效的方法幫助居民掌握創業技能,提升文化素養,優化鄰里環境。
06
項目成效
一是建立了1支穩定專業的“媽媽家”志愿者隊伍。社區整合吸納了21名有特長的居民參與到日常便民服務中來,形成“媽媽家”特色志愿服務團隊,每月定期為居民送服務,內容涉及全民修車、大眾理發和縫補以及水電維修、代收水電費、煤氣費等,目前志愿者隊伍擴大到73人,通過線上線下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志愿者自治,營造和諧快樂的社區文化。
二是形成了2個循環模塊——閉合的AB模塊內循環體系。項目圍繞創業就業、兒童教育、便民服務、關心關愛四個方面的需求,通過AB模塊互動的方式為居民提供服務,其中創業就業和兒童教育為A模塊,便民服務和關心關愛為B模塊。成立B模塊陣地——社區家庭服務中心作為,引進社會服務專業機構和企業,共同建設以家庭和社區特色為服務平臺的支持系統,為創就業女性家庭及轄區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家庭特色服務,減輕創就業女性的家庭負擔,同時通過A模塊產生的經濟效益反哺B模塊,讓A、B模塊實現良性互動和自我發展態勢,最終項目形成始于公益、成于自我造血功能閉合的內循環體系。
三是提升了3個小區2個居民組的的文化素養,優化了鄰里環境。實施一年來,越來越多的居民切身感受到“媽媽家”項目帶來的利好,越來越多的居民特別是女性愿意加入“媽媽家”創業團隊和志愿者團隊,挖掘自身潛力,實現自我發展、打造樂諧社區。
四是緊抓4類媒體資源提高了項目影響力和群眾知曉率。自項目啟動以來,街道積極整合浦口電視臺、高校宣傳媒體、報刊資源、各類新聞網等,同步開展項目宣傳活動。社區利用電子屏、宣傳欄等傳統的宣傳平臺外,聯合浦口電視臺采取跟拍、采訪、專題片制作等形式,全方位跟蹤報道媽媽家項目進展情況。截止目前,浦口電視臺開辟專欄共進行了8次大型宣傳報道,南京日報1次、南京晨報2次,交點匯新聞網2次,十八頻道1次,今日頭條1次,《金陵瞭望》1次。在區內外擴大了媽媽家項目的影響力、知曉率。
五是培養了5名女性創客。項目前期有200多名感興趣咨詢,最終20多位女性參與烘焙培訓,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培養挖掘出了5名烘焙女性創客,并帶動多名服務對象就業。建立的“‘媽媽家’路西社區幸福廚房”微信群,群成員已有234人,覆蓋周邊3個小區,提升了社區居民幸福滿意度。
六是引進了6個社會服務專業機構和優質團隊資源。充分運用路西社區資源,聘請高校專家團隊負責項目督導和項目研究,引進心動力家庭婚姻指導中心宋巖老師及她的妙手畫石項目、南京幸福主婦廚藝交流中心創辦人徐躍秋及她的幸福廚房項目、南京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兒童教育培訓項目,并在路西社區掛牌成立分中心。多項目的引進及優質團隊資源的豐富為持續開展婦女創業、兒童素質培訓提升等服務注入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