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建區域創新生態,營造創新氛圍等方面,出臺多項政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襄陽創業政策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條條干貨!襄陽“升級版”就業創業政策來了
1
開展“護航行動”
實施新型風險分擔機制
不裁員或納入化解過剩產能清單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70%;少裁員的可返還50%,其中商務部門確定受國際貿易影響的外貿企業可返還60%;參保職工1000人以內的企業可放寬條件、簡化程序,返還50%。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下同),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企業生產經營遇到暫時性困難,在補繳欠費后,符合條件并申請的,可發放穩崗補貼。深度貧困地區吸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并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可享受穩崗補貼政策。
推動實施“政銀擔4321”新型風險分擔機制,由市縣級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指定的融資擔保機構、省再擔保集團、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市縣級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按照“4:3:2:1”的約定比例承擔風險責任。
2
給予創業擔保貸款
支持創業載體建設
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經營、創辦小微企業可按每人不超過15萬元、總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額度實行“捆綁式”貸款。小微企業12個月內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創業擔?;馂楦咝.厴I生、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提供擔保,個人創業貸款額度在10萬元以下、無不良征信記錄的,以個人信用承諾,免除反擔保。
支持創業載體建設。對獲得市級、省級、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且年度考核合格的,連續3年分別給予每年10萬元、30萬元和50萬元補貼。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或就業困難人員租賃場地創業的,連續3年給予每年5000元的場租、水電等補貼;獲得市級創業示范集聚區且年度考核合格的,連續3年給予每年5萬元補貼。
3
幫扶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開展就業扶貧
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就業見習補貼范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已辦理失業登記的失業青年;組織失業青年參加3-12個月的就業見習,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
全日制普通高校(含國家承認學歷的境外院校,下同)在校生和畢業學年起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在襄陽首次注冊創辦企業,并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按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畢業學年起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首次在本市企業就業,且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在本市繳納社保費的,按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在外租賃住房的,按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租賃住房補貼。補貼最長期限不超過3年。繼續實施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首次在襄創辦企業的,經評審可給予2-20萬元的一次性啟動資金補助。
畢業學年起5年內高校畢業生(含非本地戶籍)、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返鄉人員、退役軍人首次創業辦理注冊登記、正常經營6個月及以上,帶動就業3人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返鄉人員首次開辦農村電商村級服務站,正常經營1年以上、帶動就業2人以上的,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電商創業補貼。返鄉人員在本市首次創辦企業(含農業合作社),并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項目,經評審可給予2-20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
4
開展職業培訓參訓可享補貼
2019年,困難企業組織職工開展在崗培訓,所需經費按規定列支,不足部分經審核評估合格后,可由就業補助資金按不足部分的30%-50%給予支持。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技術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放寬至參保1年以上。在職業培訓定點機構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在城鎮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給予每人不低于200元的一次性交通補貼。對參加職業培訓的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學員培訓期間未享受失業保險金的,可按當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日標準給予生活費補貼。實施數字經濟、健康產業、電子商務等專項培訓。
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及時發放失業保險金,確保及時足額落實臨時價格補貼等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給予臨時生活補助、臨時救助或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襄陽有政策!
1完善政策體系
襄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隆中人才支持計劃》、《關于鼓勵和支持大學生來襄創業就業若干意見》、《關于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等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各部門相繼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創業創新的政策體系,營造了比較優勢突出的政策環境,有效促進了各類創業人才、創新資源集聚襄陽。
2強化財政扶持
圍繞支持全民創業、回歸創業和微型企業發展,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補貼、場租補貼、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扶持。我市隆中人才支持計劃,已經對31個隆中人才支持計劃的項目資助了5400萬元,對20個隆中人才創新團隊資助了1060萬元,為529名高層次人才發放住房補貼1850萬元,2016年,我市還加大了對創業創新載體的扶持力度,市創業服務局起草了《襄陽市創業創新載體補貼實施辦法》,市科技局起草了《關于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建設的意見》,鼓勵全市各類創業創新載體對入駐企業進行場租、寬帶接入、公共軟件、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對符合條件的園區,市財政將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補貼。兩個文件政府都已批準下發,今年將正式實施。
3落實稅費減免折政策
稅務部門堅持“放水養魚”的方針,全面落實國家支持“雙創”的優惠政策,不但全部免除了行政事業性收費,而且積極兌現稅收減免政策。市稅務部門,2016年為全市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減免各項稅費達2.7億元,為61戶高新技術企業減免所得稅3.0億元,有89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3億元。
除此之外,當然少不了金融政策的支持!
1
為了以財政“小資金”撬動金融“大市場”,市財政出資10億元作為政府引導基金,向金融機構、企業、社會資本募集和爭取省長江產業基金支持共同籌集40億元,設立規模為50億元的漢江產業基金。漢江產業基金分為融資風險補償類基金、股權投資類基金、產業發展類基金3大類,下設“中國有機谷”產業基金、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襄陽市漢江產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等10余支專項基金,截止目前,已累計為137家襄陽市企業提供了近64億投融資。
2
截止去年12月底,全市共有11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145家企業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
3
市政府與漢口銀行共同設立了總額度1億元的漢江科技金融基金,積極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累計為2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5億元。
4
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和直接債務融資,鼓勵新型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依托襄陽市中小企業投資擔保公司,創新園區融資擔保模式、“口碑貸”互聯網融資P2C模式,引入12家合作銀行,擔保額度擴大到100億元。市創業服務局聯合市農商行、市創新投、市倍增協會共同成立了倍增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基金,目前已經為15家小微企業發放了基金貸款2230萬元。
同樣,平臺支撐政策也是關鍵。
1高度重視院士專家科技成果引進。
積極創建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襄陽分中心、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育成中心(襄陽中心)、襄陽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中心、國家“海智計劃”基地、襄陽科技城等一批高層次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吸引大批海歸、院士聚集、打造特色鮮明的“院士經濟”和“博士產業”,產生了“引進一個團隊、轉化一批成果、帶動一個產業”的效果。目前已有11個院士專家團隊簽約入駐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
2高度重視本土企業技術創新與轉化。
全市共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8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綜合創新能力位居全省第二。高新技術對企業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新產品、新技術的運用促進企業加速轉型升級、裂變發展。襄陽宇清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憑著72項國家專利,牢牢掌握著國內電動汽車多項關鍵技術的話語權,其研發生產的電機驅動系統,已成功裝配新能源客車3000多臺套,進入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的公交系統。
3高度重視打造高效、便捷的創業物理空間。
一是在全省率先設立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吸引70多家金融機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為中小企業提供事務代理、創業輔導、人才培訓、管理咨詢等十余項專業服務。并且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累計為1516家企業發放中小企業服務補貼券529.16萬元,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服務成本。二是建立科技孵化平臺,形成了由3個國家級、16個省級和4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組成的相對完善的科技孵化體系。三是建立創業孵化平臺,通過招商引資、自辦、聯辦、掛牌共建等方式為創業者提供“場地+資金+實訓+服務”的一體化孵化服務,目前全市共建立市級創業示范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園64家,入駐企業4250家,吸納就業人數13.3萬人。同時,我們依托襄陽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正在建設襄陽市創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整合社會各類中介服務機構資源,使全市所有創業創新主體的服務需求都能夠在平臺上得到滿足,最大限度釋放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目前平臺正在裝修,今年上半年將正式投入運營。
4高度重視高教文化資源與生產力結合。
利用湖北文理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教資源優勢,就近打造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大學生創業基地7個,累計帶動上萬人創業就業。湖北文理學院依托地理和文化優勢,打造了電子商務、文化創意、高新技術三個特色園區,已注冊創業團隊80多個。
5高度重視創客空間建設。
2015年,襄陽市大學科技園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創業示范基地。我市襄職天空創業訓練營、“服飾文化創想?家”創客空間、襄陽“汽車人”空間、安式創業咖啡、孔明燈3D創客空間、湖北文理學院創業GLUB、襄陽創業邦創客空間等11家創業創新機構被省科技廳認定首批省級創新型孵化器,統一命名為“湖北省眾創空間”,除武漢市之外,認定數目居各地(市)州之首。去年我市還引進了北京優客工場入駐襄陽,同時,評選認定了建設路21號創意產業園、漢江創業創新產業園等5家市級創業基地,評選認定了襄陽科技城等10家市級創業示范基地、3個大學生創業園,推動雙創載體建設完善功能,提檔升級,向省級、國家級雙創基地邁進。
另外,咱襄陽的“鳳雛計劃”也為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讓襄陽成為廣大“創客”的“圓夢之城”提供了有利支撐?!傍P雛計劃”的五大行動即創業氛圍“春雷行動”、創業培訓“點經行動”、創業孵化“育英行動”、創業幫服“引航行動”、創業資金“騰飛行動”,使有夢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
襄陽扶持大學生創業最高可獲20萬補貼
類別一:
大學生創業
1.團市委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補貼1-10萬元。
2.團省委大學生科技創業,補貼2-20萬元。
3.大學生科技創業,補貼5萬元。
4.各城區舉辦大學生創業大賽,獎金1-8萬元。
5.大學生就業生活住房補貼,每月700元。
類別二:
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
1.隆中人才支持計劃,提供辦公場地、項目資助50-350萬元、100-500萬元擔保貸款、100-2000萬元股權投資。
2.隆中人才創新創業團隊,提供30-100萬元科研資助。
3.人才公寓住房:碩士以上學歷創新創業,提供80-180平米住房,或7.2萬元、10.8萬元住房補貼。
類別三:
支持載體平臺建設
1.入選“襄陽市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綜合平臺”,一次性獎勵50萬元。
2.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孵化器,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補助,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補助。
3.2016年以后入駐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分別給予租金第一年全免、第二年減半、第三年減20%租金補貼。
類別四:
支持企業創新成長
1.申請認定并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另獎勵10-20萬元。
2.新認定的市級、省級、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給予10萬元、30萬元、60萬元的科技項目經費支持。
3.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綠色發展。對企業投入用于轉型升級、技術改造、綠色發展的設備及技術投入,給予5%-30%的設備購置補貼(襄陽本年度已經兌現獎勵補貼10億元)。
類別五:
其他優惠政策
1.對個體創業者給予15萬元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對創辦企業的主體給予20-1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
2.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企業,提供部分抵押物,給予100-500萬元的擔保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