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公司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后,取消了最低注冊資本限制,放寬了注冊資本登記條件。不少初創者不了解經營風險,認為反正不用實繳,注冊資本寫得越高代表公司越有實力。但是你知道注冊資金太高會有哪些風險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巨額注冊資本承擔法律風險更大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認繳天價注冊資本的股東必須在承諾認繳注冊資本的范圍內對公司的債權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比如:公司A因經營不善需申請破產,公司清算后,還存在100萬的債務無法償還,此時公司如果注冊資金只有50萬,那么股東的償還額度只要償還50萬即可,如果公司的注冊資金是100萬,則需要償還100萬。
由此可見,隨意設定超過自己承受范圍的注冊資本,實際上是把公司對外承擔責任的范圍也增加了。
二、認繳不等于不繳
雖然企業的實繳資本驗資程序取消了,股東仍然應當按照章程的約定時間和方式繳納出資。一旦被監管部門抽查到企業“只認不繳”。
不僅會對企業進行處罰,將其拉入“經營異常名錄”向社會公示,甚至可能會被寫入全國聯網的“黑名單”,嚴重影響企業自身誠信度,還可能承擔法律風險。
三、出資期限不做限制不等于不用兌現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債務人的出資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破產清算的管理人應當要求該出資人繳納所認繳的出資,而不受出資期限的限制。
新的工商登記制度對股東的出資期限,原則上不做限制,但是不得超出公司經營期限。有人認為“法律法規上沒有規定出資上限,也沒有規定多長時間拿出錢來。
我繳不完,子孫還可以延續下去?!惫菊=洜I可能沒事,但是一旦公司破產清算資不抵債時,或者被吊銷、處罰,所有股東以出資額為上限承擔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四、那么注冊資本認繳多少才合適?
(一)對創業公司而言,做好創業期1-2年左右的資金預算是有必要的,注冊資本設定為預算資金的2-3倍比較合理,既兼顧了股東的出資負擔,又能夠滿足公司的成長性需要。
(二)量力而行,遞增為妥,注冊資金可以做增資,公司在創業初期,注冊資金設置可以適當少些,等到后期公司規模擴大,企業有能力承擔更大責任以及業務所需時再做增資處理。
(三)行業為準,同行標準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不同行業對于注冊資金的要求不同,誠優建議創業者可以在全國企業信用網上查詢同行業,參考同行業者的注冊資金。
【拓展閱讀】
注冊資本,是指合營企業在登記管理機構登記的資本總額,是合營各方已經繳納的或合營者承諾一定要繳納的出資額的總和。有些公司在經營中由于業務上的需要就會變更公司的注冊資本,那么公司增加注冊資金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增加注冊資本就是增資的意思,增加注冊資本的原因有兩種
1、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因公司注冊的時候注冊資本相對比較小,已經影響到了公司的發展而增加公司注冊資本,可以贏得更多客戶的信任,公司的整體形象也會越好。公司注冊資本也是企業規模和實力大小的最直接的表現。有很多項目招商會是需要注冊資金的,如果注冊資金過小,企業可能會失去一些有利于洽談大型項目的機會,所以對企業來說,在適當的情況下增加注冊資本是明智之舉的。
2、公司實際到位的注冊資本數,特別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之后,公司追加注冊資金,使實際到位資金達到注冊資金數額。給人的印象就是這個公司實力很強,更能夠增加別人對這個公司的信任。
二、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作用
1、增強公司的實力,提高公司信用。注冊資本越高,說明公司的資產實力和經營規模越大,能提高公司的商業信用,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2、增加公司的運營資本有利于公司開拓新的投資項目,擴大公司現有的經營規模。
3、調整股東結構和持股比例,改變公司管理機構的組成。吸收新的股東可以改變股東成分和結構。在現有股東范圍內的增資,通過認購新股的比例的安排,則可以調整現有股東相互間的持股比例,大股東可因增資而成為小股東。而在股東結構和持股比例變更之后,公司將可實現其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重新安排和調整,包括董事、經理、法定代表人的更換等。
4、增加公司注冊資本有利于企業在申報項目,招投標入圍等工作都有好處,注冊資本越多,公司承擔責任能力也自然增多,在生意中才會越讓別人放心。
最后在這里提醒大家,公司在增加注冊資本后,應當到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否則,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行為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