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的漁具行業競爭越來越厲害了,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廣告。面對那些吹的天花亂墜的廣告,釣魚愛好者如何才能避免被騙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漁具行業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漁具行業發展特點與趨勢分析
1、行業發展特點漁具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多以產業集群的方式存在,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根據漁具行業協會的統計,近年來,我國漁具行業的國內市場規模和國際出口市場呈現較快程度的增長,但國際市場受國外經濟運行環境的影響較大。國內市場規模的擴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知名品牌漁具市場份額的擴大,自主品牌的競爭力較國際品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占據高端市場的品牌類型。
(1)集群化發展鑒于漁具行業產品種類較多、工藝流程繁雜及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特點,若擁有相關的政策優勢和區域地理優勢,漁具產業容易發展為產業集群,如已經形成的比較成熟的集群有浙江慈溪的魚線輪,湖北界首的魚餌,湖南臨湘的浮漂,浙江東陽的魚線等,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山東威海的魚竿及配套產品產業集群。20世紀末威海魚竿制造產業已在全球占據領先位置,威海的漁具產業加快了產業升級的步伐,在不斷研發魚竿生產先進技術的同時,拓展出漁線輪、釣魚鉤、釣魚座椅、漁具箱包、釣魚帳篷、釣魚艇等完備的配套工具和用品,形成了具備行業先進技術和規模優勢的漁具產業集群。根據威海市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威海漁具產業擁有1200多家漁具制造和配套企業,主導1000多個系列、近2萬個2規格的威海魚竿和配套用品,形成具備群體效應和資源優勢的漁具生產和研發基地,威海成為我國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漁具出口基地。
(2)生產企業數量眾多,自主品牌稀少行業內生產企業有數千家,有自主品牌并初步打開市場銷售渠道的廠家僅有十余家,外來貼牌生產占據主導地位。在國內市場,消費者對國產漁具的品牌認知度較低,根據我國漁具行業協會的統計,近年來標注我國自有品牌的漁具產品并不多見,我國自有品牌漁具僅占有10%的市場份額,即使國內市場開發最好的企業內銷比重也未超過30%3。而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銷售的漁具著名品牌,如美國的ZEBCO公司、PENN、SHAkE-SPEARE、BERKLEY、德國的D.A.M.、CORMORAN,法國的MIOCHEPP,日本的SHIMANO、SZM、RYOB等品牌商品,以及相當數量的釣竿、漁線輪和輔助漁具用品,均于我國貼牌加工生產,并占領國際和國內市場。因此,發展自主品牌是我國漁具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3)市場競爭激烈漁具制造整體技術含量水平較低,多數工序為勞動密集型生產,行業準入門檻低,企業的用工人數可基本決定企業的生產規模。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生產企業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為承接國外訂單和開拓國內中低端漁具市場,漁具制造商和經銷商多以降價促銷手段贏得市場,通過價格競爭排擠其他漁具供應商出局,爆發產品價格戰,市場競爭激烈。與此同時,價格戰的爆發也有利于漁具生產企業在國內市場營銷重新整合,品牌效應將會日益突出;國際市場在經歷一段低迷的時期后,經過行業洗牌,擁有核心技術的貼牌生產企業將獲得一定的話語權。
2、國內重點企業分析
(1)威海光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光威戶外主要包括以釣魚竿為主體的復合材料戶外休閑裝備板塊,以魚線輪為主體的精密機械板塊,以餌料、飼料為主體的綠色環保動物食品板塊等三大產業板塊。擁有光威和光星兩大自主品牌,產品包括釣魚竿、漁線輪、釣餌等釣具及相關配套產品,年產釣魚竿1000萬支,漁線輪600萬個,產品遠銷世界64個國家和地區。
(2)威海市海明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明威是處于漁具制造行業的以國內品牌運營、渠道建設及漁線輪、釣竿等漁具產品出口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的研發團隊,15 項與生產產品相關的專利技術,產品被評選為山東名牌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國外業務主要為國外大客戶,為國際漁具品牌提供代工生產;國內業務主要為銷售自主品牌的產品,公司自建“海明威釣具商城”搭建 B2B2C 釣具平臺,采用強大地推團隊、線下開發經銷商、線上交易的模式大幅度降低市場開拓成本,并通過微商城、O2O 終端機、自媒體運營、連鎖體驗店等模式為釣具零售商提供全方位服務并增加用戶平臺使用粘連度。
(3)山東環球漁具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冊資本4400萬元,公司專業生產釣竿,主要產品為碳纖維、玻璃纖維釣魚竿,主要出口對象為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其漁竿的年生產能力1200萬支,年出口額約1億美元。
(4)寧波瑞寶漁具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漁線輪研究、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外向型企業。公司現有46個系列、180余個品種的漁線輪產品。擁有全自動流水生產線10條,年產漁線輪數百萬只。產品主要銷售區域是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
(5)寧波市北侖海伯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開發、研制和規模生產與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多條漁線輪生產線,年銷售額1.5億左右,是國際著名漁具品牌Quantum、PENN、Fin-nor、Zebco、Rhino、Abu Garica、Balzer、Shakespeare、Pinnacle和Revox等制造中高端漁具產品的長期OEM合作伙伴,公司生產的中高檔漁線輪主要出口美國、歐洲、加拿大、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3、行業發展趨勢
(1)小企業專注精細化、專業化生產漁具行業多集中于某一地域形成產業集群,集群內企業數量眾多,但規模性企業很少,絕大多數為小企業,為避免產品同質化生產,越來越多的小企業從事專業精細化生產,承接釣竿制造的卷竿、纏繞、固化、打磨、涂復、裝配、檢驗、包裝等部分工藝流程,由此多家小企業整合成一個強大的釣竿制造聯合體,由于專業性強,每道工序的工藝將會達到高質量水平,保證和提高了產品的整體質量,由此帶動了集群內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升了漁具產業集群的凝聚力和發展活力。
(2)研發個性化高端漁具產品目前我國漁具企業的制造產品雖然規格和型號眾多,適用領域廣,但擁有良好市場前景的高附加值的個性化高端產品仍然發展不足,而其抗風險能力顯著強于大眾化產品。因此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研發能力較強的漁具企業開始研發科技型高端產品,如玻璃纖維釣竿、碳纖維釣竿,高端復合材料制成的魚線輪主殼等,憑借高端產品可有效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和品牌效應,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3)品牌化發展戰略我國的數千家漁具制造企業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數量稀少,絕大部分為貼牌生產,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為此,以威海光威漁具等部分擁有核心技術的貼牌企業開始建設連鎖渠道,通過實體店、經銷商、代理商、網上商城等方式向市場推廣自主品牌,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國內漁具行業競爭激烈,如何尋找新出路?
最近幾年來,中國漁具行業迅猛發展,根據CAA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相關資料來源數據分析得知,目前中國漁具產品生產份額已占據世界漁具行業總產值的80%。然而,作為世界加工廠的漁具生產大國,人口紅利所營造的短期浮華背后隱藏著產銷鏈接脫節、自主研發欠缺、無市場主導權等諸多后續發展的隱患,這使得我們國家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漁具制造大國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距離。深層短板所帶來整體發展失調在當下國內漁具市場初見端倪。
諸多漁具企業面對低技術門檻的行業水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消費需求紛紛望利而來,快速激增的同類品牌迅速填滿市場;加之2008年席卷美國和歐洲的次貸危機,使大量出口漁具企業轉向內銷,趨于飽和的國內市場進入競爭白熱化階段。無差別的產品競爭就剩下價格競爭,相對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的行業問題,致使急功近利的低門檻、價格戰、惡性競爭現象輪番上演。
漁具企業怎樣擺脫同類相殘的價格戰深淵?漁具行業如何走出惡性競爭的同質化怪圈?歸根究底,這一切有賴于漁具行業的產業優化升級,這也是中國漁具企業走向自主品牌經營的必由之路。因此,在這里總結五點,當代漁具企業可以從中進行嘗試:
一、構建技術壁壘,發展異質化路徑
很明顯,國內漁具行業價格戰乃是同質化、地技術門檻產品泛濫所致。對比中日魚鉤差異可知,日本魚鉤無論在外觀工藝還是實用效能上,是大多數國產品牌無法比擬的,盡管小件漁具的生產不及大型機械產片復雜,成功的品牌還是包含著智慧與核心科技。日本魚鉤除了采用一般的物理打磨技術,還加入了特殊化學制劑處理過程,因此在微觀檢測之下鋒利無比。這樣的核心技術需要反復的實驗過程和科研投入。
事實上很多國際品牌漁具在中國加工完成,國內的實業技術水平不容小覷,首先要調動國內漁具企業的自主研發意識,加強科研創新注資,以理性長遠的策略導航企業發展,一定可以生產出代表國際水準的優質漁具。具有科技含量的個性產品才能有效規避低門檻競爭,擺脫價格戰。
二、規范漁具產業鏈,明確利益與職能分配
目前中國漁具行業同類化品牌泛濫、產品質量魚目混雜的現象背后,是整體產業鏈職能分配失調所致。明明是上游生產導向型企業卻越俎代庖聯系客戶直銷,打消了品牌經銷商后續推廣的積極性;反過來,品牌導向型企業做大以后便考慮吃掉供應商的利益,自己投資生產。
非理性的利益導向,使大量漁具企業貪婪盲目地覬覦眼前利益,缺乏專業投入的誠心和長遠發展意識。因此,必須優化產業鏈條的職能分配,各司其職,各謀其利,才能避免資源浪費和盲目競爭。
三、深化客戶體驗調研,提升細節品質與售后服務質量
消費者導向是未來漁具市場的趨勢,客戶體驗決定產品的市場價值。未來 漁具生產開發要從人性化、細節入手。這里舉個例子加以說明,2005年伽瑪卡茲新品“飛鳥”獨到之處在于細節,鉤柄正面開V溝,固線少摩擦;鉤柄背面開螺紋槽,提高綁結強度,防脫鉤。這樣的設計使其品牌與眾不同、一鳴驚人。細節不光是品質更是品味。品牌的質感和印象決定了消費者對其市場定位。比起國外品牌,國內漁具企業更便于開展客戶體驗指導和系列售后服務,人性化的溝通和熏習更有利于培養品牌興趣,提升企業信譽??傊?,客戶主導人性化經營才是提高競爭質量的王道。
四、改革組織經營模式,疏通供銷渠道
漁具產業優化升級離不開軟件更新,現代專業化的組織經營模式比傳統混雜式經銷方式更能凸顯企業品牌差異,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的有序有效競爭,刺激整體產業標準化規范和水平提升?,F代連鎖經營日漸成熟,可利用整體統一的資源人力定制科學發展策略推廣搞到各個分店,實現規?;б?,進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持續統一的品牌形象,建立穩定銷售網點。
此外,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例如碳布原料供應來自德國和日本,2006的碳布危機使魚竿產業陷入發展瓶頸。應當合理展開原料后產線的開發,支持漁具原料供應產業發展,簽訂原料供應的長期合作伙伴。建立自主穩定的供應和銷售渠道,才能使漁具企業具有長遠規劃的視野和氣魄,自覺規避短視內耗的競爭。
五、定位品牌形象,培養消費群體
自主品牌經營之路是漁具企業發展的康莊大道,現代化的消費視角瞄準了商品身上的品牌附加值。醒目的品牌背景,可以使漁具產品直接擺脫使用價值的同類比較,直接作為文化標簽實現市場價值。因此,漁具企業需要策略性地進行品牌定位,通過硬廣、軟文以多媒體形式推廣,使品牌造型滲透到目標群體的日常生活領域,以各種公眾活動刺激消費體驗,建立品牌認同、培養忠實客戶。經典漁具品牌的建立是整個漁具進入革命性良性競爭體系的起點。
在市場摩擦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弊病,對于漁具企業謀求未來的發展出路意義非凡。國內漁具行業低門檻惡性競爭的局面作為市場經濟調試過程中的陣痛,終將成為歷史。未來中國漁具企業將要面臨來自國際品牌市場的競爭,將要面對世界釣魚人的夢想與需求,挑戰與機遇并重,責任與希望同行,唯有堅守職業操守力求長遠發展,走在自己的路上,才能共同見證漁具行業最好的大時代。
釣具行業市場持續低迷,市場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一,市場為啥持續低迷
釣具行業的發展才是最初級的模式,還屬于朝陽產業。這幾年由于市場大環境導致釣具行業也受到嚴重影響,
跟幾年前那些紅火的生意比較就區別就很大。把行業內的從業者潑了個透心涼。你是為什么導致有這么嚴重的后果
發生呢,小編站在其他成熟行業的角度回過頭來看釣具產業當下的情況。
二,原因綜合分析
①,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之前的釣具行業的巨大紅利面前,很多人都投入到釣具的生產銷售環節來。一時間展開會的一位難求,定個
展位還要托關系,最后展會商不得不增加攤位,可想而知行業是多么的繁榮。加入到釣具行業來到人有幾種,生產
商,品牌運營商,電商,漁具經銷商等。
從生產商的角度來說如何制造產品來銷售給品牌運營商,電商,漁具經銷商。他們在沒有技術,經驗等情況下
開始肯定是需要復制現有銷售的很好的商品。模具一模一樣這樣就會獲得市場和客戶的青睞,制造出來后就會給
到下面的品牌運營商,電商,漁具經銷商。這樣就造就了大量同質化產品。
②,行業沒有專業執行標準
釣具產品對于我們國家和社會來說只是一個很小的產業,沒有行業標準。所以就沒有規范,那些產品材質,技
術參數隨便怎么吹都可以不犯法,因為國家對釣具產品沒有質量執行的檢驗標準。在面對來自同行的競爭,不是在
想產品如何的改進。而是在產品的廣告上去做文章(大部分是虛假廣告),特別是誤導釣魚人的行為。在這一塊兒
是非黑白沒有人說得清楚,因為沒有標準。隨你怎么吹但是產品還是那些產品,質量和設計沒有提升。消費者逐步
對一些低品質的產品失去信心。
③,產品質量是市場的信心
現在市場有點疲軟,生產商倉庫有大量庫存。企業要活著就必須盈利,盈利就需要動銷產品。在動銷過程中就有很
虛假參數標注,材質以次充好等一系列的坑害消費者的行為。市場呈現惡性競,價格戰殺得你死我活。消費者現在
都知道國產漁具的產品是暴利。試問怎么再形成良好產品形象和行業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