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升和毫升的數學日記該如何寫呢?同學們如果沒有頭緒的話,不妨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1
1=1000毫升,升和毫升是容量單位,通常用來計量容器里容納液體的體積,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
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食用油。我們來到超市后,我發現同一品種的油容量單位不同,桶裝的一般用升(L)計量,瓶裝的一般用毫升(mL)計量,而且價格也不相同。我疑惑的問媽媽:"我們要選擇買哪種呢?"媽媽回答說:"選性價比高的。"
我疑惑的問媽媽:"性價比高指的是什么?"媽媽告訴我:"高質量,低價格,或同等質量價格相對便宜的物品。"我靈機一動,開心地說:"媽媽,我來選。"我們準備買胡姬花牌的花生油,其中胡姬花花生油5L的價格是169.8元和900mL的價格是35.9元。我首先運用升和毫升的進率(1000)
5 L = 5000 mL
再把它們的價格分別除以它們的容量。
169.8÷5000≈0.034元/mL
35.9÷900≈0.04元/mL
這樣就分別算出了5L桶裝油和900mL瓶裝油每毫升的價格。從而選出了性價比高的5L桶裝食用油!
升與毫升的換算:把高級單位換成低級單位,用乘進率;把低級單位換成高級單位,用除進率。
我發現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數學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趣!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2
我們在學校里學習升和毫升,老師問我們:“大家猜猜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分鐘能滴多少毫升案的水?”有的說:“20毫升”有的說:“30毫升”…….老師說:“同學們回家自己去找答案吧!”。
我是個好奇心強的孩子,一回到家里,便拉起媽媽做一個試驗。開始記時1、2、…….60,時間到!我拿起量杯量起水來。10毫升的水,才10毫升的水,這么一點點呀。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對我說:“你想想我家里4個水龍頭,如果每個水龍頭都沒有關緊的話,一天能浪費多少水,一年又能浪費多少水呢?”。我認真的算了起來:10×60×4× 24=57600ml=57.6L,一天浪費的水是57.6升,一年浪費的水是:57.6×365=21024L=21.024噸。而我們每噸水按4元計算,一年需要浪費80多元。我想到:我們學校有20個水龍頭:一天浪費水:20×10×60×24=288000ML=288L,一年浪費水:288×365=105120L=105.12噸,一年浪費420.48元,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還是損失了不少。如果把浪費的這些水捐給那些缺水災區那就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這是我想到如果13億人口用完水都不關好水龍頭那能浪費多少水呢?我開始計算了:
一天浪費水:10×60×24×1300000000=18720000000000ML=18720000000L=18720000噸
18720000×4=74880000元;一年浪費水:18720000 ×365=6832800000噸; 6832800000×4=27331200000元
27331200000總數大約300多億!這么多元足以能讓我們破產。這些水足以填滿長江,黃河,這些水足以多少戶人家使用啊!
我呼吁大家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為了不讓最后一滴淡水是人們的眼淚!!!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3
在前天的數學日記當中就已經有很多同學猜想今天會學到“體積與容積”的內容,果真,今天高老師就教我們學習了“體積與容積”。
一上課,老師就給我們看了一個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烏鴉喝水,雖然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里面有我們今天要學的體積與容積 。高老師隨后又拿出幾個大小不一的容器,水,球和一個黑夾子。老師先在一個杯子里裝滿了水,然后又把黑夾子放進了這個容器里,水很快就溢出來了一些,高老師跟我們說因為黑夾子占了這個杯子的一些空間,所以水溢出來了一些。高老師又把中容器裝滿水,放進了比黑夾子還要大的球,一放進去,水一下子溢出來了好多!比前面放進黑夾子的還要多。這是因為球比黑夾子占容器的面積還要多,所以溢出來的水也就多啦!很多同學舉例生活中的物體的體積比較,比如:黑板跟國旗,語文書與數學書等等。這時,葉書朋提出來一個問題,有沒有容積大過體積的物體?高老師便解答他,因為一般的容器體積比較大,沒有容積大過體積。因為它有厚度,所以會大一些。但有時候忽略不計的話就是相等的。
通過這節課高老師的講解,我已經明白了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物體嗦占的空間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的體積叫做容積。我從預習中知道了體積的單位一般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而水杯裝水的容積一般是用升、毫升來做單位。厚度和長寬高或直徑,高就可以求出一個物體的容積。
現在我對圖形的了解更上一層了!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4
在星期五的那節數學課,我懂得了許多有關單位的知識。讓我來給大家講一下吧。
首先,讓我們先回想我們以前學到的單位到底都有哪些?我來告訴你,我們以前學了有長度單位,如:米、分米、厘米,它們的進率是10。我們也學了面積單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它們的進率為100。但是,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都有哪些呢?現在由我來給你一一講述。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都是一樣的,都稱為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但是為了方便區分單位,我們怎么辦呢?我們先做個試驗。先把一個一個可裝一升的'容器倒滿一升水,在哪一個無蓋的容積是一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拿出來。再把一升水都倒進正方體里,正方體是不是充滿水了呢?
經過試驗我們證明,一升水就等于一立方分米(指容積),一毫升就等于一平方厘米(也指容積)。
現在讓我們學一學體積和容積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它們的單位都是一樣的,不同點是體積是指一個物體所占的空間大小,容積是指一個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而且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我來講講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進率到底是多少。他們的進率是1000.到底為什么呢?因為1升=1000毫升,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是一千。
現在,你會了嗎?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5
今天,老師教給了我們什么叫體積,什么叫容積。容積就是: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體積的意思是:某個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我們還學了ml,是毫升的意思。l是升的意思.1l就是1升,1ml就是1毫升。還有,㎝3是立方厘米,dm3是立方分米,m3是立方米,它們都是體積單位。
放學后,我去買了一瓶純水,上面寫著80ml,就是80毫升?;丶液螅夷贸鲆淮?上面寫著:凈含量486ml,就是486毫升。
今天,老師教的我全用上了,真是太有趣了。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6
6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有升和毫升寫數學日記7
今天,老師說要讓我們回家做一做:1升的水有多少?1毫升的水有多少?我最喜歡做這種實驗,所以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探索一下。
我一回到家,就跑到媽媽面前,問:"媽媽,有沒有1升的瓶子?"媽媽說:"柜子里有1升的瓶子。"我找了一會兒,終于找到了那個柜子,我打開柜子,果真有個1升的瓶,我把瓶子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打開了,水灌滿后,我又把1升水放在手里掂了掂,還真是不輕,我又把水倒入我家的杯子里,正好可以裝4杯,因此可以推測出每個杯子的容量是: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