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日記范例7篇
數學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探索精神,因此,我們應該在生活中也去探尋數學,總會挖掘到不一樣的東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的數學日記范例,希望你喜歡。
周末,我與媽媽一起買了我最愛的速溶奶茶?;氐郊液?,我便迫不及待地想DIY一番,做個小小奶茶師。媽媽很鼓勵我自己動手,她笑著問我:“寶寶,每包奶茶都是同樣的分量,但每個人泡出來的味道卻是不一樣的。有的香甜,有的清淡,我很期待你調制出一杯香濃可口的熱奶茶?!蔽胰粲兴嫉攸c了點頭,拍拍小胸脯讓媽媽放心地等待奇跡出現吧!
說干就干,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選取了比較法,有比較才有更好么!我拿了兩個水杯,一個是我的,150ML的,還有一個是媽媽的,250ML的。而后,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兩包同樣的奶茶分別倒入了兩個不同的水杯,并加入了滾滾的熱水,用筷子攪拌。雖然才等待了兩分鐘,但我卻再也按捺不住了,也管不了水還是有點燙燙的,就用小嘴開始品嘗了。小杯的顯然有點點過甜了,而大杯的卻剛剛好,非常香滑。我請媽媽來“鑒定”一下我的勞動果實,媽媽和我的意見是一樣的,雖然小杯有點點甜過頭,但她還是非??隙宋也捎玫谋容^這個方法。通過實踐與比較,最終可以選取出最合適的。媽媽笑著問我:“為什么同樣的奶茶沖泡后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呢?”有了實踐,我自信滿滿的說:“是因為它們各自的水是不一樣多的!”媽媽很認可我的答案,補充說:“其實這個是一個濃度的問題,濃度取決于兩樣東西,一個是溶質,一個是溶劑,其中任何一個變化了就會引起濃度的變化?!?span style="display:none">2nG子文庫范文網
哦,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在??!只要注意觀察,就可以發現數學一點都不枯燥,它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開動腦筋去征服它!
晚飯后,我和媽媽去小石湖散步。
我們沿著石湖邊走邊看,湖邊景色美麗極了,五顏六色的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周圍還有很多的果樹,有石榴樹、橘子樹、桃樹。我們邊走邊聊,媽媽忽然說:順順,媽媽要考考你數學學得好不好,你同意嗎?好。我一口答應。
我和順順沿著湖邊散步,每隔50米種一棵桃樹,湖邊一共有多少棵桃樹?
媽媽,這個題目不能解答,因為你沒有告訴我湖邊的路一共有多少米?
我的兒子真是太棒了,如果湖邊有5000米呢?
太簡單了,500050=100,100棵。我不假思索地說。
媽媽笑著摸了摸我的頭:好孩子,再仔細想想。
我一邊走一邊仔細思考,我的問題出在哪兒呢?想了好久,還是沒有想出來,只能硬著頭皮請教媽媽。
好孩子,你想,如果這段路只有50米,種幾棵?
當然是2棵啦,頭一棵,尾一棵。
那按照你的算法不是應該5050=1棵嗎?說完媽媽笑了。
這時,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把末尾的一棵漏算了,應該是101棵。
嗯,真棒!孩子,數字從生活中來,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要仔細思考哦。如果這5000米正好是一個圓圈呢?
這回我認著的思考著,100棵。因為頭和尾疊在一起。末尾的那棵就不算了。
我的兒子真是太棒了。
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次,一位同學過生日,我想把給她的禮物裝在禮品盒里,便想自己做一個禮品盒,卻不知道需要用多大的紙。這時數學知識就派上用場了,我把需要的禮品盒的(長×寬+長×高+高×寬)×2后,就得知了需要用多大的紙。
用絲帶做蝴蝶結的時候,要想知道可以做多少個蝴蝶結,只需要把絲帶的總長度÷做一個蝴蝶結需要用的絲帶的長度,便能算出可以做多少個蝴蝶結了。
想算冰箱所占空間的大小時,我們就用到了計算體積的概念。只需要將這個冰箱的長、寬、高相乘就好了。
當掌握了數學知識,就連算出一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也很簡單。首先,要把這個不規則物體放進一個裝水的容器里,算出水和物體的總體積,再把物體拿出來,算算水的體積。最后用總體積-水的體積,就能算出物體的體積了。
數學知識真是奇妙,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在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大到公司經營交易巨款,小到家庭支出每一筆費用。在我身邊常常也會發生許多關于數學的問題。
有一次,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去給弟弟買禮物,可是,有兩家玩具店,于是,我把兩家店看了一遍,后來發現在兩家店里我想送給弟弟的玩具都是100元,我又看了看店門口,原來有優惠?。∫患业晔菨M100元減20元,另一家店是打7折,我便在大腦里算了算。因為100×0.7=70(元),100-20=80(元),70元<80元,所以我選擇了在打7折的那店里買送給弟弟的玩具。我又算了算,100-70=30(元),于是我又買了一根冰棍,開心地笑了,我用了同樣的價錢卻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發現,仔細觀察就一定會發現數學的魅力。
暑假我在家里做三年級上冊的數學口算題卡1—30頁,剛開始的時候有很多道題我不會做,可是最后,我通通都做齊了,想知道為什么嗎?那我就告訴你們吧!
在我做第二頁的時候,就有很多道題不會做,這時候媽媽教我: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這樣子記憶就方便多了。接著在28頁,有一道有余數的除法我不會:65÷3。媽媽教了我豎式的計算方法,讓我開始慢慢學會怎么計算,所以我現在知道65÷3=21…2了。
其實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只要虛心問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就會慢慢地教你。學會了做起來就很容易了。
“嗯,好!馬上就把購置稅交來!”又是我媽在打電話。我媽媽是一名會計,自從學了百分數后,原先根本不在意,現在我耳朵里時常聽到她在電話里說“增值稅”、“關稅”什么的啦!
我問媽媽你說的稅是不是我們學過的百分數?媽媽說:是呀!這就是生活中的百分數,也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我說知道知道,老師說過交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公民交的稅可以用來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保衛國家安全。媽媽說我來跟你說說汽車的稅吧,為了防止重復征稅,汽車消費稅是由生產商繳納,汽車的賣價含消費稅。像奔馳如果是進口的話其中的價款還含有25%的關稅。在我國,車輛購置稅實行統一的比例稅率,稅率為10%。應納額=計稅價格乘10%。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積稅款)。如果發票價格是價稅合并收取的,在確定車輛購置稅的計稅價格時,應換算成不含稅的,其公式為:
計稅價格=含增值稅的銷售價格/(1+17%)
現在車輛購置稅大多由當地的車管所負責代征。225.8萬元的車,車輛購置稅=2258000÷1.17×10%=218632
另外還要納上牌費和車船稅,這個稅價格每個地區不一樣,經濟發達地區稅率高,汽車價格高的要納的稅也高,這也是保護低收入入群。
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多賺點錢,多交點稅支持國家建設。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很多椅子的腿設計成三角形結構就是運用了數學中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點原理,還有自行車停放支架也是這個原理。
記得在上興趣班的時候,我就運用了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做了一次很成功的實踐。那次,老師布置了一個讓我們手工制作小玩具的任務,我苦惱的是動手能力不強,但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做一個我并不太了解但覺得非常有趣的紙皮小貨車玩具。
我找來一大一小兩個小紙箱做成車頭和車身,但因為紙箱的顏色雜亂無章,不符合我的玩具設計,所以決定用心愛的彩紙給我的玩具小貨車貼上一層漂亮的“外套”裝飾。這時就需要計算玩具小貨車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要怎么算呢?首先把正方體車頭部分的棱長量出來,用尺子測量后棱長為8厘米,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棱長×棱長×6,所以它的表面積是:8×8×5,為什么是乘以5呢?因為車頭部分有一個面是粘在車身上的,并不用計算在內,你想到這點了嗎?
接下來算車身的表面積了,車身的長、寬、高分別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長×寬+長×高+寬×高)×2,所以車身的表面積就是:(15×10+15×6+10×6)×2,這樣算出來的表面積再減去一面車頭的面積就是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了。
現在需要貼紙部分的表面積有了,接下來就按需把彩紙剪下貼上去就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彩紙一面一面地貼上去。貼好之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滿意,原來我的手工制作能力也不算太差嘛!第二天課堂上當把我的“作品”展示的時候,老師還給我投來了贊許的目光呢,我心里樂開花了。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太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