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精選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篇1】
在暑假里,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這是一本“回憶式”長篇小說。作者蕭紅用她那獨特的文采描繪了呼蘭河那個她小時候曾生活過的一個平凡、灰暗的小鎮。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薄骷颐┒茉@樣評價《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一共有七章和一個尾聲,第一章主要講東北小城呼蘭河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一節引出呼蘭河以后,主要寫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節主要寫賣豆芽的女瘋子;第三節寫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節第五節主要寫扎彩鋪;第六節主要寫小胡同賣麻花的;第七節主要寫賣賣豆腐的;第八節介紹火燒云;第九節總寫呼蘭河的一年四季。第二章寫了關于呼蘭河人們的精神上的活動,有什么“跳大神”,鬼節放河燈,臺子戲,廟會,跳秧歌等。第三章寫了祖父與祖母。第四章主要描述了我家的荒涼。第五章寫了小團圓媳婦之死,第六章寫了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寫磨房里“馮歪嘴子”一家的故事。尾聲講述了故事的結局。
通過蕭紅細膩而詳細地描述,我看到了一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年代的人們的生活狀況。第一章中關于泥坑的描寫用了大量的篇幅,看到了人們的自私與麻木,而所有的死豬肉都要說是泥坑里淹死的,又反映了當時們的自欺欺人的心理,而之所以那樣又是因為當時經濟落后的無奈之舉。而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小團圓媳婦之死,來的時候活蹦亂跳,沒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就走上了黃泉路了,她才十四歲,卻早已成為人家的妻子,可她原本應該是個天真活潑孩子呀!而造成這一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她那個惡婆婆。幸好我們生活在新中國。那時的整個社會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多少小女孩失去了親人的愛,本該像我們現在的上學年齡的卻不能上學,在家里做這做那,還要飽受摧殘。想想那時的小女孩真是太可憐了。而我們現在吃的好,穿的好,父母都把我們當寶貝,享受著科學文化的教育。
總的來說,呼蘭河當時的人們的經濟是很落后的,精神是愚昧的,人心是迷茫的,尤其是迷信害了很多人。而我認為呼蘭河也許就是當時整個中國農村的縮影。這本書讓我了解了落后時期的種種生活,也慶幸自己生活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
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篇2】
童年是快樂難忘的歲月,是稚嫩、陽光的時光。童年永遠無憂無慮,永遠天真快樂。即使偶遇挫折和傷感,童年也永遠洋溢著無暇的笑臉。每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童年是人生中最爛漫、最難忘的一頁。我們一起來讀讀《呼蘭河傳》,感受作者蕭紅的童年吧。
《呼蘭河傳》記述了作者兒時在故鄉黑龍江呼蘭縣的親身經歷,作者蕭紅通過仔細的回憶,用抒情法和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寫作方法,創作了這部“回憶式”的巔峰之作。蕭紅在1940年寫這部作品,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激烈、最艱苦的時期,出于擔心家鄉、懷念家鄉,她寫下這部小說,這部小說不但是巔峰之作,而且寫作形式也別出心裁:書中寫了許多人物,但沒有主角,書里寫了許多故事,但沒有主軸,全書七章可以獨立成多個故事,卻又儼然一體。這種獨特的寫法蕭紅運用得十分巧妙。
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親切,讓人感覺身臨其境。主要介紹了呼蘭縣她家左鄰右舍之間的趣事和鄉里鄉親之間的種種樂事。主要記述了自己小時候與鄰居、祖父在家中、鄉村間、菜園里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書中多有語言、情景和動作描寫,十分口語化,讓讀者感受親切、親近。這本書看似普普通通,但又好像有種魔力,這是因為蕭紅“回憶式”的奇妙寫作方法和嫻熟輕巧的文筆,這本書才會被世人傳閱。
讀完這本書令我回味無窮,蕭紅用神奇的寫作方法把她小時候的天真爛漫、悲歡離合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有種近距離的親切感。從這本書中我讀到的不僅僅是蕭紅兒時與親人、朋友在一起的種種趣事以及她的純真快樂,更讀到了她稚氣可愛的內心世界,也了解了許多她兒時那個時代我國的風土人情。讀起來又好玩又順口,這也是她成功的所在。我們都應該去品讀大作家、成功人士的童年,去細想他們是怎樣成功的,把他們小時候的種種經歷寫在我們成長的足跡上,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別樣的童年!
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篇3】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云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里的村民,活著的目的僅僅因為活著,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么。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邊。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里面人物的悲劇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在人們眼里,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讓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錢,使了那么大的勁,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說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說她的死是被封建社會害的。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里,在這座城市里,在舊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人,一個團圓媳婦死去了,還有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的女人在受著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在那個年代里,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我們的新社會,人們在知識中變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沒有男女的不平等。
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篇4】
童年,在我們的眼中,是天真、快樂、幸福、自由的代名詞。大人們回顧童年時,總是會發出無限的感慨:“童年的時光真令人難忘啊!”我想,作者蕭紅也是怎么想的吧!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的童年十分有趣。有一次,她把玫瑰花插在了祖父的草帽上,祖父卻以為玫瑰花香太濃了,把全家人都逗笑了。這樣有趣的故事不止這些,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一次—— 趕廟會。每當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總會回想起我逛商場時的一段小插曲。
那是我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去逛一家大型超市。媽媽叮囑我要一直牽著她的手,不能松開,要不就見不到她了。我一開始很聽話,媽媽也緊緊拉住我的手??墒菋寢屢灰姷搅似烈路?,就松開了我的手。我也忘記了媽媽的話,東跑跑西逛逛的,像個掙開了鐵鏈的小瘋狗。等我玩夠了,玩累了,我才發覺事情不對勁。媽媽呢?對呀,媽媽呢?我只覺得心里一陣恐慌,想按原路返回去找媽媽。由于剛才玩得高興,哪還記得路啊!于是我在路上見誰都叫媽媽,確認不是后我又馬上跑開。最后沒辦法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起來。
突然,一個極似媽媽的身影走過,我沒多想,一下子沖了上去,抱住了她,嘴里大喊:“媽媽!媽媽!”那個被我誤認為“媽媽”的人急忙掙脫開,我這才看清楚那不是我媽媽。就在這時,媽媽卻從商場另一頭跑過來,一把抱住我,對我嘮嘮叨叨:“傻孩子,沒事往哪鉆!”還對那個人不住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孩子認錯人啦?!眿寢寧е蚁裉与x災區一樣跑出了商場?;丶液?,媽媽把我訓了一頓,并讓我牢記了一句話:“逛商場時絕不松開媽媽的手?!?span style="display:none">wwq子文庫范文網
當時走丟的時候真是“心驚膽戰”,但現在想起來又覺得童年的天真是那樣的有趣。就像蕭紅寫《呼蘭河傳》的心情一樣吧!短暫又美好的時光總會悄悄地溜走,所以就讓我們用一顆善良、熱情的心來好好珍惜這短暫的
蕭紅《呼河蘭傳》讀后感700字【篇5】
呼蘭河,一片長殤之地,一場漠然故夢,舊憶如窗,推開便難使人合上。更何況蕭紅,但她以女子的細膩加上才女的靈氣,便糅合做了這一回思鄉,但又沾染了些許諷筆。無可奈何,她并不是那些愚鈍的鄉民,她是具有覺醒意識的。
冰封之所,雪花紛飛,她最先帶給人的是活潑的生氣與爽朗的人民。我寫文章喜歡運用細致烘托溫情,要不就使嚴寒緊逼大軍。可蕭紅沒有,她筆下的冬就是豪放,豪放一如這里的居住者們。
開始是較歡快的語調,但很快反諷出來了。可能會讓走馬觀花的讀者笑笑就過了,卻會使細心之人重視起,并迅速掀起了蓋在沉重面孔上的小丑面具。
語調讓人讀者很順溜,可是在這文字下的是一個又一個悲劇呢!
比如跳大神。
神附在大神身上,大神就會站起亂跳,二神交給她圓鼓,便一唱一和起雙簧來。有時大神還可以拿雞,得布,估計那時大神可幸福呢,頂多算半個戲子,演一回,唱一回,跳一回,就有錢啦。心情不好多鬧一回,還得雞呀,有布呀。說不定那時有大神日日吃著雞肉,喝著雞湯,啃著雞骨。衣也不愁呀,紅布染完了,做衣裳穿便好了呀。天天有人圍觀我演戲喲,爽呀,估摸著我成了戲臺子上名角那樣人物啊!
可笑可悲的幸福日子,哈哈……
這種愚昧多得是,如天上明閃閃繁星,數不盡數不清喲!
但蕭紅憶起的,還有美好。念詩,燒鴨子、儲藏室,都是美妙的。但美妙是在當時喲,長大了之后回憶起來,她也變得悲切切了。
可是書中,還不是哀傷到了極點,也有鮮明,也有快樂。
苦中樂,樂中苦。
這究竟是苦是樂啊?誰都不清,恐蕭紅更不清了。
又是多少載,晚風漸涼,楓葉紅了滿面的秋霜。呼蘭河這一場盡殤的故夢里,多少人生如戲場?
但也只有蕭紅,帶著殤去了他鄉,遺忘。
童年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