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10篇)
這本書敘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介紹了豐富的海洋地理知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10篇通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1)
對于《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我們應該關注的,到底是跌宕起伏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是科幻在現實中的反映?
不得不說,無論是在情節還是人物塑造上,《海底兩萬里》都極為成功的。野人圍攻、冰山封路、斗巨章魚……情節無不吸引人心。尼摩的沉著冷靜,阿龍納斯的博古通今,康塞爾的老實本分,尼德·蘭的性情火爆,人物無不恰倒好處淋漓盡致。
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凡爾納所要描述的重點。只關注于這兩點,就會被書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神秘迷惑,就會忽略掉迷離科幻后最重要的現實價值。
因為諸多政治原因,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海底兩萬里》與凡爾納的初稿相去甚遠。凡爾納的寫作的初衷,是想借尼摩船長表達對當時殘酷的殖民統治的憤恨,和對在壓迫之下的人民的同情。這顯然與當時的政治局面不相容。所以,出版商與凡爾納多次協商,凡爾納因此把原稿一改再改,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海底兩萬里》,才有了尼摩船長身世的神秘,才有了被諾第留斯號擊沉的戰艦的國籍不明。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海底兩萬里》的真正主旨。
征服與擴張,是殖民統治的目的。而尼摩船長之所以“逃”向海洋,也許就是因為他對充斥著人類貪婪的陸地的一種絕望。在海洋中,尼摩船長有取之不盡的錢財,但這對他來說毫無用處。他無法親自為反殖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就把巨額財產無償捐贈給反殖民事業。也許那艘被諾第留斯號擊沉的戰艦,曾是侵略者中的一員,尼摩船長對它才會有如此的怒火。在托雷斯海峽,當阿龍納斯習慣性的把當地土著人叫做“野蠻人”時,尼摩船長就問他這樣叫的原因。雖然知道那只是一個習慣性的稱呼,但尼摩船長的疑問無疑體現了他對人權的重視和對殖民現實深深的厭惡。
不要以為科幻小說只有幻想,透過科幻的迷霧直擊其背后的現實,才能明白凡爾納心底的沉重。這無論是對于凡爾納來說,還是對于我們今天的讀者來說,都極為重要。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2)
最近,我被一本叫《海底兩萬里》的書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是法國著名小說家、預言家——凡爾納的豪情杰作。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地底旅行》等。
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說:接二連三的海難事件震驚了全世界,阿龍納斯教授和助手康塞爾、魚叉王尼德﹒蘭決定去調查這個海面上神秘的”怪獸”,結果意外地爬到了“怪獸”的身上,發現所謂的“怪獸”其實是潛水艇。這艘潛水艇的船長就是大名鼎鼎的尼摩船長,船長為了保守秘密,就強迫教授以及他的助手留在船上,教授他們只好跟著“鸚鵡螺”號潛艇的船長尼摩一起周游各大洋,開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著人、南極冒險、血戰章魚、海底復仇……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阿龍納斯,一位熱愛海洋、知識淵博的教授,到“鸚鵡螺”號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見的動物、植物全部記錄到筆記本中,回到陸地上后公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賽爾,教授身邊忠誠的仆人,他們共同經歷了幾十萬公里的海底航行,飽覽了很多壯麗的景觀,他們共患難,同艱辛,成了真正的朋友?!棒~叉王”尼德﹒蘭是一名勇敢、優秀的叉鯨手,百發百中,在危機時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賽爾。尼摩船長是一位海洋的“隱者”,勇敢而智慧,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斗鯊魚,血戰章魚,無人能敵,但一直隱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兩萬里》不僅讓我認識了這些勇敢、執著、真誠、陰郁的人,也讓我游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等七大洋,欣賞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逗5變扇f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識,既是一本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識的百科全書,看完這本書,我也好想跟著主人公阿龍納斯教授去海底世界探險,想想那神秘的海底森林里面生物一定比陸地多,更不用說海底下的寶藏了,肯定也會讓人數不過來。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感受一下海底的驚險之旅,就趕緊去購買吧!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3)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極富盛名的“海洋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也是其中最受全世界讀者歡迎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在1886年海上航行的許多船只被一只“大獨角鯨”襲擊,隨后不久本書主人公“我”——阿羅納克斯教授帶著仆人孔塞伊一同登上捕捉這頭獨角鯨的戰艦——亞拉伯罕.林肯號,并在船上結識捕鯨高手內德.蘭德。再一次遭遇獨角鯨的戰斗中,他們紛紛落入大海,意外被獨角鯨所救,發現獨角鯨是一艘非常現代化、高科技的潛艇,并隨尼莫船長一起穿過五大洋,探尋海底秘密。歷經許多艱險磨難,最終因不堪忍受海底世界沉悶的生活,而冒險逃出潛艇,并獲救的故事。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在讀這本書時,我的思緒也隨著作者們的命運而波瀾起伏。當他們受到襲擊,落入茫茫大海,生命垂危時,然而他們意外獲救,又被囚禁起來時,我的心也隨著他們的命運一起一伏,時而焦急時而歡喜。書中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沉穩冷靜的分類高手孔塞伊,風趣幽默又透著點魯莽的捕鯨高手內德蘭德,富可敵國又充滿神秘色彩的尼莫艇長,每個人都在這個旅行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我真想與他們面對面談一談。
早前,我曾經讀過凡爾納寫的《八十天環游地球》、《地心游記》,一部充滿了無數曲曲折折的情節,一部充滿了重復的科幻想象。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他集中了前兩本書所有的特點,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撲朔迷離的海底奧秘、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詳盡豐富的科學知識、波瀾壯闊的場面描寫,奇妙有趣的科學幻想,深深地將我吸引,手不釋卷。
這本書寫于十九世紀,當時人類科技還不像今天這樣發達,但作者能想象出如此高科技的潛艇,現在人類科學已經能夠作者提出的許多問題,但仍有更多的謎題。凡爾納所給予我們的強烈的求知欲、一往無前的探險精神、大膽創新的科學推斷激發了一代一代的人,去探索、去創新。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4)
在平靜的大海上有時會波濤洶涌,給渺小的海水一陣觸動。在洶涌的大海上有時會風平浪靜,給過往的船只留下期許。
有一位教授叫阿龍納斯,他善良,有同情心,包容。也是一位有智慧的人。他的仆人,也是他的伙伴——康塞爾,兩人有救命之恩,康塞爾幼時是棄嬰,經過時光的推遲,兩人的感情固如鐵。阿龍納斯在一次出海時掉入海中,忠誠的康塞爾從船上跳下來守護著主人,經過幾次事變后,他倆和尼德.蘭被一位潛水艇長抓住,這個船長有著他的私人潛艇,他討厭陸地上的生活,他就總和他的艇在大海里遨游,餓了,就上某些小島上找食物,當時的小島還都是野蠻人、土人。經過了一陣時間船長和幾個人成了好朋友,從此很樂觀,在小島上探險,教授和康塞爾用知識找出食物和道路,而船長卻不慌,因為他的經驗多,說明了在常識的基礎上才能認真找出學出知識.在海底探險時,教授和船長獨行,二人一路琳瑯滿目,看到了珍稀珊瑚,遇到鯊魚時船長用常識和冷靜帶著教授躲開,說明冷靜是處理復雜棘手事物的發端。
在大西洋船長帶著他們看到了“亞特蘭蒂斯”。之后他們去了南極,而尼德.蘭想去捕殺長須鯨被船長制止,所有生靈都需要被保護,不能憑己來肆意屠殺。說明我們要善良、理解。返回途中冰山砸落,散發出一種刺眼的光芒,使人產生錯覺。而有經驗的尼德.蘭沒看,因為萬事萬物都有自然規律,而你看到了“上帝的隱私”(也就是不符合規律的)就要付出代價,在潛水艇溢水缺氧的情況下都希望把生存的機會給他人,說明忠難見真情,他們情誼很深。
《海底兩萬里》讓我領悟了大海的神秘,對了《海底兩萬里》是指阿龍納斯等人在海底的六個月所走的兩萬里,他們去了四大洋以及紅海、地中海等,在海底的十一萬公里。我也懂得了亞特蘭蒂斯和海底隧道的神秘,也讓我懂了人生的千滋百味酸甜苦辣都是一種美。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5)
對于《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我們應該關注的,到底是跌宕起伏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是科幻在現實中的反映?
不得不說,無論是在情節還是人物塑造上,《海底兩萬里》都極為成功的。野人圍攻、冰山封路、斗巨章魚……情節無不吸引人心。尼摩的沉著冷靜,阿龍納斯的博古通今,康塞爾的老實本分,尼德·蘭的性情火爆,人物無不恰倒好處淋漓盡致。
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凡爾納所要描述的重點。只關注于這兩點,就會被書中看似不可理解的神秘迷惑,就會忽略掉迷離科幻后最重要的現實價值。
因為諸多政治原因,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海底兩萬里》與凡爾納的初稿相去甚遠。凡爾納的寫作的初衷,是想借尼摩船長表達對當時殘酷的殖民統治的憤恨,和對在壓迫之下的人民的同情。這顯然與當時的政治局面不相容。所以,出版商與凡爾納多次協商,凡爾納因此把原稿一改再改,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海底兩萬里》,才有了尼摩船長身世的神秘,才有了被諾第留斯號擊沉的戰艦的國籍不明。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海底兩萬里》的真正主旨。
征服與擴張,是殖民統治的目的。而尼摩船長之所以“逃”向海洋,也許就是因為他對充斥著人類貪婪的陸地的一種絕望。在海洋中,尼摩船長有取之不盡的錢財,但這對他來說毫無用處。他無法親自為反殖民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就把巨額財產無償捐贈給反殖民事業。也許那艘被諾第留斯號擊沉的戰艦,曾是侵略者中的一員,尼摩船長對它才會有如此的怒火。在托雷斯海峽,當阿龍納斯習慣性的把當地土著人叫做“野蠻人”時,尼摩船長就問他這樣叫的原因。雖然知道那只是一個習慣性的稱呼,但尼摩船長的疑問無疑體現了他對人權的重視和對殖民現實深深的厭惡。
不要以為科幻小說只有幻想,透過科幻的迷霧直擊其背后的現實,才能明白凡爾納心底的沉重。這無論是對于凡爾納來說,還是對于我們今天的讀者來說,都極為重要。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6)
在我看來,讀書就像是一場旅行,這段歷程總是充滿了欣喜和期待,給人以無限的啟迪和反思。走進凡爾納的這部《海底兩萬里》,讓我在其中遨游了好久,雖然說它是一部科幻類的小說,卻又充滿了科學性,作者在其中出具了許多精確的數據,這也體現了作者知識的淵博和經驗的豐富。同時在書中我也領略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那些奇妙的海底生物仿佛都賦予了靈性,讓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向往。
讀完這部小說,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那一段段驚心動魄的場景,在這段神奇的海底之旅中,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優秀品格,也令人欽佩。其中的尼摩船長是一個關鍵的人物,他知識淵博,足智多謀,在一座荒島上尋找屬于自己的“自由”,他不信任人類,遠離人類,并且進行著瘋狂的報復,這一點讓人無法理解,但是他也有善良、重義氣的一面,面對朋友的離去他會難過哭泣,面對窮苦的人們他會給與幫助,總之是一個矛盾的存在。還有那位愿意為科學獻身的阿龍納斯教授,他正義感十足,心地善良又積極向上,用現代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具有“工匠精神”,這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的學習。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學生就是我們的一切,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還尚不成熟,正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候,完成學習任務是最基本的,但是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品質品格更重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我也會引用小說中故事,以此來啟迪他們,“你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有的時候困難并不可怕,打倒我們的并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內心的恐懼,走出來了,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不管是作為老師的我,還是我的學生們,將來要面對無限的挑戰,只有善良、勇敢、堅持,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探索屬于自己的“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7)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名著《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現了一個龐然大物。美國人把它認為是“獨角鯨”,但也有人不信。所以法國生物學家可龍納斯,被派去追捕這個怪物。但在追捕過程中,他和幾個同伴不幸落水,掉到了“怪物”的身上,才知道潛水艇——“鸚鵡螺號”,就是那個“怪物”。船長尼摩便邀請他們一起做一次海底旅行。之后便發生了許多驚險的事。
我最喜歡里面的兩個地方。第一個部分是那船長的個人收藏室和他房中的儀表。在船長的個人收藏室里不僅有藝術作品,而且還有自然界罕見的產品。有植物.貝殼和海中的其他產品。貝殼種類有許多,如:印度洋里美麗的王槌貝;海菊王蛤;新荷蘭島海種的普通貝槌;塞內加爾的富有異國情調的`唇貝;瓜哇的噴水壺形貝;馬蹄螺;新西蘭的馬刺形螺;硫黃質版形貝;西德列和維納斯貝;特格蘭巴爾海濱的格子花盤貝;中國海的鸚鵡綠貝。
任何一位冷靜的貝殼類專家,如果看到這些貝殼定會昏厥過去。他房中的儀表,大多都是我不知道的,有溫度表.風雨表.濕度表.暴風鏡.羅盤.經緯儀,還有日間用的望遠鏡和夜間用的望遠鏡。更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第二部分是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章魚怪”。這個故事主要是說幾十只章魚來侵犯我們的船,用它們的八只腕足來與我們抗戰,許多船上的人都被章魚卷入了八只腕足之間,船長應該是屬于最勇敢的一個人了。他拿了幾把斧子“刷”的幾下就把章魚的兩只腕足的給砍了下來。由于大家齊心協力,船長把這只最大的章魚的八只腕足都給砍了下來。看到這里我不由的驚嘆一聲:船長,你真勇敢!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雖說是幻想的,但卻真實得寫出了一段海底旅行。這本書讓我知道只要團結一心,是沒有什么困難闖不過去的。希望大家也來看看這本書!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8)
海底,一個充滿恐怖但又充滿好奇的地方,一個充滿幻想和美麗的地方。有多少人夢見這個地方,有多少人為了揭開她的神秘面紗而獻出了生命。現在,讓我們跟隨鸚鵡螺號去探索海底世界,發現她隱藏在深海中的美麗。
朱爾斯在海底兩萬英里處。鸚鵡螺號是儒勒·凡爾納發明的潛艇。然而,文章中的動植物卻能給人如此真實的感受。鸚鵡螺號帶我們游覽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北冰洋。我們遇到了許多稀有的海底動植物,以及海底洞穴、隧道和廢墟。有一些激動人心的場景,比如探索海底森林和珊瑚王國,去南極,殺死章魚群和獨角鯨...從文章中的文字,我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他可以在潛艇被發明之前想象它的結構,在光出現之前預測未來的生活,并把科學和故事完全結合起來創造一個充滿神秘的深海世界。
海底有無盡的神秘和多彩的植物和動物。凡爾納想象的夢幻世界與當前的海底情況完全不同。凡爾納在文章中寫道,人們讀了他的文章后可以想象出美麗的意境,從而喚醒了人們的海洋保護意識。他甚至譴責那些隨意污染海洋和殺害動物的人。它們使海洋不再多彩和美麗。它們使海洋不再被美麗的面紗所覆蓋,而是整天被當前的社會和化學物質所污染。從描述海洋之美,作者呼吁人們保護海洋,稀有的海洋,不要讓海洋成為幻想。從故事中的人物來看,他們目光堅定,從不食言。大海是他們的家和夢想。他們一直拒絕放棄。他們一直在探索海底的奧秘。即使他們失敗了,即使他們會放棄他們的生命,他們終究還是逃不掉,并且會堅持到底。
然而,這本書《海上兩萬英里》的最終目的是警告人們,沒有夢想和理想,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夢想并不意味著空思想,這需要實際行動來實現。不是不可能,只是出乎意料,不怕失敗,是經不起失敗的。只有夢想和行動才能取得進步和成功。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9)
第一次捧起《海底兩萬里》時,以為是本極枯燥的書,不曾想卻被深深吸引。凡爾納先生筆下所繪的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無奇不有,栩栩如生。難以想象他是否親身經歷了這些?再讀時,“穿越海底森林”“追捕海牛”“遭遇冰山封路”……仍是覺得驚心動魄。
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同伴因追捕海怪落入了“鸚鵡螺”號,隨尼摩艇長進行了海底十個月的旅程。我也同他們一起,周游四大洋,紅海,地中海,欣賞價值千萬的大珍珠,看抹香鯨和長須鯨……真是受益匪淺。
在“鸚鵡螺”號觸礁擱淺時,人人都束手無策,而尼摩艇長,沉著冷靜且自信的判定,月圓漲潮之時就會擺脫困境;之后在得知島上的土著居民前來攻擊,甚至將潛水艇整個圍住時依舊鎮定自若,對潛艇的安全胸有成竹。從他身上,我讀到了臨危不亂的鎮靜,讀懂了樂觀自信的心態。在采珠人生命受到威脅時,尼摩艇長挺身而出,與黑鯊殊死搏斗。當他命懸一刻時,本對他頗有不滿的尼德·蘭毫不猶豫出手相救,將黑鯊置于死地。從他身上,我讀到了舍己為公的崇高,讀懂了奮不顧身的英勇。在駛進紅海,通過阿拉伯海底通道直達地中海的一路上,亭亭玉立的海水仙,青色的海苑葵,華美的蝶魚……對于這些,阿龍納斯都十分投入地觀察,分析,思考。從他身上我讀到了樂觀向上的好學,讀懂了嚴謹敬業的執著。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我更收獲了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和采集,潛水艇的構造……不得不感嘆作者的想象力,在電燈還未發明的時代就預料到未來世界,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同時我有了更深的思考,凡爾納先生更想告訴我們,愛護海洋生物,譴責濫捕濫殺!不僅僅只是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旅程呀。我更明白了,科幻不可空想,但也不能連想象也沒有,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讓我們一起,帶著奇思妙想,通過《海底兩萬里》,暢游在這科學與幻想的世界中去吧!定能收獲許多。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700字(精選篇10)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在科學上建立的奇幻小說,整編小說中,尼摩艇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超人般的智慧,制造出了超級潛艇——鸚鵡螺號。
鸚鵡螺號可以說是至人類有史以來最好的潛水艇,他緊靠電就能維持整個潛艇動力,而且,他還具有超強防御力和攻擊力,能在導彈的攻擊之下安然無恙,能將一群抹香鯨在半小時內屠殺完畢,而且,我更佩服尼摩船長和他的船員的勇敢,敢深海和數頭大章魚進搏斗,也佩服他的正直,觀念,面對敵人,他毫不畏懼,勇敢率領部下,不對英國殖民地統治進行起義運動,雖然起義失敗了,但他并沒有死,而是創造了一艘神奇戰艇--鸚鵡螺號。
尼摩艇長雖然起義失敗了,但他的精神,那種不屈的精神,一直在鼓舞著我們,讓我們歷經一次次的失敗,卻不放棄,在面對困難毫不放棄,即使遇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也要試一下,試都沒有試過,怎么知道,會不會成功呢?紙老虎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試都沒試過,怎么知道他是紙老虎呢?
老鷹之所以能飛翔在天空上,是因為它敢于從懸崖跳下來,并努力煽動自己的翅膀,才得以飛翔,為什么,老虎,狼那么勇猛,是因為他們敢于拼搏,一往無前,無論面對什么都不害怕,勇敢的與獵物進行一次次血的搏殺,才成立森林中的強者,食物金字塔的上層。
但這種勇,不是莽夫之勇,而是面對敵人,毫不畏懼,努力用各種方式來攻擊敵人,知道最后干掉敵人,卻不付出太大代價,殺掉一千,自損八百,我想這是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沙畫,老虎不會為了吃一頓飯而去招惹一群狼,因為那只會給自己徒增麻煩,而得不到任何好處。
正如尼摩長的行為一樣,他并沒有對英國再一次進行起義,而是制造了一艘艦艇,用艦艇來對英國進行各報復行,以報復當年英國對他所做的一切,他說過,總有一天,他要英國對他所做過的一切報復回來。
我們應該學習尼摩船長的精神,而不是他那種復仇的執念,愿有一天,仇恨能在他那顆復仇的心中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