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5篇范例
雖然詐騙行為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誤入歧途、落入圈套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范例精選篇1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凡事有利就會有害,有些人就為了騙取錢財來利用這些高科技。
在這個周末我看了防詐騙視頻,視頻里面的騙子極其聰明。有的會冒充老板,再利用了人們的貪婪,輕輕松松地就騙走了5萬;有的騙子則玩起了"猜猜我是誰",人們通常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記得,說出一個名字。這時騙子就會"順著桿子往上爬",謊稱自己就是那個人,然后說出:我在外地出了點急事、我現在手頭緊等借口來"借錢"。大家往往覺得朋友嘛!總會把錢還回來的,那就借他吧!可是,借出去的錢就像扔進了大海里,激起一陣浪花后便消失了。
看到視頻已經快要播放完了,我不僅陷入了沉思。這些事離我既遠又近,遠的是我接觸的人并不多,肯定不會被所謂的"老板"騙到,近的是我也接到過很多關于您中獎了、您只需付幾元就能獲得什么什么黃金一套這樣的電話。
我從沒信過這類的電話,也想告訴大家:騙子總是花樣百出,騙法翻新讓你防不勝防。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騙子的話,不回復騙子的短信、電話;不點擊騙子發來的不明網站;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要輕易暴露家人、朋友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密碼;覺得事情不對勁的可以拔打110求助,但千萬別去拔打騙子提供的號碼,那這是騙子的同伙。
最后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保持冷靜,不貪不占不會中招。
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范例精選篇2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提高。
但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害,有些人為了騙取錢財來利用這些高科技。
雖然人們都不會被一些簡單的騙術所欺騙,但是當今社會又有誰能使破他們呢
就在昨天我收到一封短信,短信上說:尊敬的手機用戶,恭喜您成為《____》的場外抽獎的幸運觀眾,你將獲得的___元和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
我當時的反應就是又是一群騙子。
回到家中我耐不住好奇心,就打開了網址,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填好之后,點擊領取,在網頁的一個角落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在領獎之前,請先支付___元保險金。
”之前我還是半信半疑,現在我終于知道這是騙人的。
但我還是有些忐忑,向爸爸說明了情況,爸爸說沒關系,不要理會他,這些都是騙小孩子的。
晚上又看了焦點訪談,這下忐忑的心中有放下了。
可是在今天的早上,我的心又懸了起來,一個陌生的男子打電話給我,說:“請問是趙小姐嗎
昨天你是否注冊了《____》的場外抽獎活動
”當時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完了,人家打電話來,我沒給人家錢,會不會投訴我呀
那位陌生的男子又說了一些我聽不懂法律上的專業術語,我聽的稀里糊涂的,最后來了一句:“這件事,你是要求私自和解還是在法庭上解決這件事。
”我理所當然的選擇私下和解,就按照他說的去做,可是我想到我身上一分錢沒有,怎莫給人家錢,只好打電話向爸爸求救。
爸爸說了我一聲蠢,叫我回家。
我很是委屈,說如果這是真的呢
爸爸氣急了,吼道:“如果是真的,還有我呢,你怕什么怕
”我在外徘徊了好久,最終還是回到家中。
爸爸的氣也消了差不多了,跟我講了許多大道理,我感觸很多,爸爸又教了我一些在危險的情況下預防措施,說了許多的例子,覺得這社會太險惡了。
經過今天的事情,我的防范意識增加了許些。
哎,這個社會什么時候才能太平一些,把這些犯罪集團全部繩之于法呢
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范例精選篇3
電信詐騙案件作案人員大多以獲取信息作為實施犯罪的第一步,沒有受害人的信息,作案人員將很難下手或者說無從下手。
公安機關應該建立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方案,從源頭著手,強化對網絡通訊方面的監管,加強對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場信息的管理,特別是要加強對公安機關內部人員的管控,堅決不能讓信息從公安內部泄露出去,給違法犯罪人員以可趁之機。
對于以金錢、物質或其它利益為交換條件出賣個人信息的人員,一經查獲,從嚴、從重處理。
2.嚴格對諸如電話卡、銀行卡等實名登記制度。
公安機關應嚴格登記制度,加強對相關信息登記部門的監督。
在未嚴格施行實名制登記的今天,作為辦案機關,裝備欠佳,所獲信息不多,有心辦案,卻因為線索斷裂而無法破案,導致人民群眾的財產蒙受損失。
當實現理想化的登記制度后,公安機關就可以簡單的通過這些信息找到源頭,揪出犯罪嫌疑人,挽回人民的經濟損失。
3.加大對網絡工具的管理力度。
電信詐騙一般涉及到通訊工具,而最普通也是作案人員應用最廣泛的是電話和計算機,由此可見對網絡工具監管的重要性。
在偵查過程中,弄清楚案情出現的各個電話號碼的關系尤其重要,分清每個號碼的作用,比如同一個案件中作案、聯系、發送信號、轉接、混用等,同時,通過對電話號碼的分析和受害人的陳述,可以基本斷定電話的角色,從而推斷出作案團伙的內部分工特征和組織特點,這樣可以使復雜的案件簡單化,使復雜的團伙結構明確化。
4.注重電信詐騙的相關宣傳防范工作,盡量減少電信詐騙發生。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特別是面對像電信詐騙這種特征性極強的犯罪,我們更應該注重宣傳防范,從源頭上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
從當前形勢來看,公安機關的宣傳力度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國家統計網得知,全國電信詐騙宣傳做得好的幾個省市發案率要比宣傳力度明顯不夠的省市低很多,這說明電信詐騙的宣傳防范工作做好還是很有成效。
關于宣傳防范,公安機關可以將此任務由上而下,細化到派出所、警務室,定期,定時,定地的向人民群眾宣講關于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各種詐騙手段、防止上當受騙的方法、發現上當受騙后的處理方法,向人們發放宣傳單,宣傳冊,在小區拉橫幅等,讓人人都知道電信詐騙,人人都懂電信詐騙,從而減少電信詐騙的發生、減少人民的財產損失。
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范例精選篇4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但這也促使了許多人利用高科技詐騙錢財,破壞人們的財產利益?,F在的騙子無處不在,甚至就在你身邊,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當今最為廣泛的詐騙方法無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發QQ信息、打電話、發短信,“我遇難了!”拜托你馬上“救急”匯款??丛谂笥训姆萆?,你匯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經逃之夭夭。最后,遇難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機關逮捕你這個所謂的“犯罪嫌疑人”,說你綁架,販毒等罪案,再通過打電話和發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誘,甚至綁票贖金,將銀行賬號的錢轉走?!肮矙C關”反成“嫌疑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無語倫次!
“你中大獎啦!”這是最為普遍的詐騙方式,騙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知名節目,傳來佳音,你中大獎,只要交一點“保險費”,“稅金”就可以領取大獎,機會不容錯過,再不來就沒有啦!你付費以后,“大獎”消失的無影無蹤??磥恚@就是貪小便宜的“大獎”吧!
令人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欠費”,電話欠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卻還是有許多詐騙發生:我是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您的電話、電視、寬帶賬戶欠費了,請繳納“滯納金”!沒想到“滯納金”最后進了騙子的腰包。
“天上掉錢啦!”你在街頭發現一大筆錢,跑去撿起。誰知,騙子在假錢上下藥,趁你昏迷之時,取走所有的貴重物品,當你起來以后,發現財物被騙子一掃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見過天上掉錢嗎?做事還是謹慎為好!
你發現了嗎?網上購物往往要比市場價低得多,許多人為貪小便宜,謀利益,在網上匯款,數月后毫無音訊,“你上當了!”看來,不要總是想著會有好事發生哦,即使市場價貴點,但質量和品質還是有所保障的,可要當心啦!
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你時刻小心著嗎?防止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喲!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鉤”了。
大學生防詐騙講座觀后感范例精選篇5
隨著電信行業的發展,利用電信工具和電信技術實施詐騙的事件越來越多,我身邊一個朋友的經歷就是典型的案例,她被詐騙的具體過程是這樣的:
一天下午,她接到一個陌生的異地電話,對方聲稱是某購物網站的客服,并告訴我朋友她在他們網站所購買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碼缺失,要進行退款。朋友當時有所顧慮,但是見對方將自己購買的網站甚至物品具體信息都講述的分毫不差,便放松了警惕,隨后添加了對方提供的一個QQ號碼,對方也將訂單的具體信息在QQ上再發了一遍,并留下了一個退款的網站。朋友照著點了進去,登錄頁面和自己當時購買的網站看不出任何分別,但是網址卻不是官方的網址,朋友向對方提出了這個疑問,電話里的人解釋說這是他們臨時做的網站。
朋友便也沒有過多懷疑。接下來朋友填寫了自己的銀行卡的信息,對方謊稱為了安全驗證,欺騙朋友把銀行卡的密碼也填了進去。隨后,驗證碼發到了朋友的手機上面,這時候,對方在電話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驗證碼,否則會超時無法退款,朋友便在洗 腦般的狀態下填寫了兩次95__3發送的付款的驗證碼。隨后朋友登錄自己的網上銀行,發現銀行卡里面近萬元的存款已被轉走,這才恍然大悟被詐騙了。
通過我朋友這次案例,我認為導致這次詐騙事件的關鍵所在,就是受害者對于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不夠。首先,對于陌生電話,網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如果確認他們提供的消息無誤,最好自己撥打購物網站的官方熱線詢問有關消息。其次,對銀行卡的了解不夠,在收款的時候,無論如何是不需要告知銀行卡密碼的,密碼泄露,騙子便可以知道你銀行賬戶的所有信息。最后,驗證碼作為銀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不能泄漏給任何人,驗證碼一旦透露給對方,錢立馬就會被轉走。
如果錢被轉走,當事人應該在第一時間馬上報警,要求警方聯系銀行,調查錢款匯入的銀行卡賬戶,及時凍結,避免更多的損失。對此,我們要對電信詐騙的種種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時做到有效防范,及時發現,盡早糾錯。
作為銀行工作人員,在為客戶開卡,辦理電子產品等業務時,必須要加強審核是否本人辦理,同時向簽約電子產品的客戶發放風險提示卡,并告知客戶不能隨意點擊不明網址,不要輕易相信和回復不明信息和電話,增強客戶安全意識,防范于未然,讓犯罪份子無機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