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精選5篇)
仔細品味一件作品之后,你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分享。為什么不把初中生的印象寫下來呢?也許你現在不知道如何寫,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篇1)
在這個暑假里,我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當幸福來敲門》。起初認為這部電影跟其他勵志電影沒什么區別,無非就是講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難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可是,當我看完以后,發現遠遠不是這些。
其實主人公由最初的為生活而奔波到最后得到工作,這并不是偶然的。仔細觀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難發現無論在何種境況下,他都沒有被生活的磨難擊垮,他都始終保持著他獨特的笑容。在父子倆淪落到必須在地鐵站過夜的地步時,這個硬漢在聽到門外強硬的敲門聲時,將兒子抱緊,再抱緊,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淚水。但在這個時候,他依然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等到兩人住到救濟站時,他還不忘給兒子講笑話、哄他、安慰他。兒子克里斯托弗給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從最初看到爸爸媽媽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媽媽離開以后的逐漸成長,再到跟到爸爸后面像爸爸一樣拼命跑,到最后的兩人手牽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這一切的一切都那樣真實,讓人不由得不被他們之間的那種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還有一個鏡頭:當爸爸拽著克里斯托
弗拼命奔向公共汽車時,他不小心將小機器人——他的玩伴丟在了馬路上,爸爸后來上了車才發現,但已是時間不等人。小克里斯托弗那流淚的臉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在這部影片中,出現最多鏡頭的是奔跑。在那樣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每個人都是那樣神色匆忙??死锼挂彩菑念^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時間賽跑。哪怕就這樣,最初的幾次,他也沒有能夠追上時間的腳步。他感到疲憊,一種浸透了全身的疲憊。如果僅靠奔跑,看來是不能解決多少問題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每個人的時間感覺似乎都不夠用,這個時候就要講求方法和效率了。其實他的成功,奔跑還不是起最關鍵的作用。關鍵是他對人對事的態度曾接觸過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每一個細節他都認真去做好,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至最后達到自己的標準。當兒子在救濟站睡下后,他還接著走廊的燈光埋頭苦讀營銷的書籍。到最后考試時他第一個交了試卷,心中也是自信的。
這部影片給予我很大的感觸,我被主人公對生活的那份態度,那份淡定、從容、執著所深深震撼。
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篇2)
以前的我對《英雄兒女》這部老電影并不熟悉,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了解了它。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王成、王芳兄妹倆參加志愿軍,來到了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朝鮮戰場,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一同打擊美國侵略軍。哥哥王成在前線與敵人直接戰斗,妹妹王芳作為文工團員用歌聲和舞蹈鼓舞中朝人民的斗志。
一次,王成參加了保衛陣地的戰斗。戰斗非常慘烈,戰友們先后都英勇犧牲了,整個陣地上只剩下王成一人孤軍奮戰,但因為敵眾我寡,無法擊退蜂擁而至的敵人,此時,王成作出了一個我意想不到的決定:王成拉燃了最后一支爆破筒,毅然撲進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
王芳得知哥哥犧牲的噩耗后非常悲傷,但沒有只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用自己的歌聲和舞蹈來鼓舞戰友們更加狠狠地打擊敵人。
王成寧為玉碎也不為瓦全,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與敵人同歸于盡,也要守住陣地,決不投降。那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無比珍貴,深深地震撼了我。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笔前?千千萬萬個王成把他們的鮮血灑在了異國土地上,用他們那年輕的生命守住了陣地,保衛了祖國,這種舍生忘死保家衛國的英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
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篇3)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一個小女孩坐在大槐樹下,托著下巴望著月亮,遐想著美麗的飛天夢。
讓我緊張萬分的墊高椅、美輪美奐的綢舞、剛勁有力的爬桿、技藝高超的單手頂、輕盈的臺圈、養眼的綢吊……
在眾多精彩絕倫的表演中,最讓我驚艷的還是“頭頂圈”。
女演員站在一只鐵圈里,著一襲橙紅色的紗裙,金燦燦的腰封,頭頂上一束火紅的狼毛頭飾一向延伸到她高高的半扎馬尾辮上。她好似一只活力萬丈的火烈鳥,飄逸的裙擺,便是美麗的翅膀。男演員穿著藍色的朝鮮族風情服裝,頭部頂著那個鐵圈。
女演員在圈里做著各種各樣的高難度動作,她雙手抓住鐵環,兩腿筆直,呈180,頭向后仰,腰部出現了優美的曲線,像一只高貴的天鵝,在空中舞蹈。忽地,她又單屈膝蓋,單手握圈,另一只手抓住左腳。圈下的男演員,此時已經雙手松開,單靠頭頂著鐵圈。天啊,這么危險!在這美艷的藝術舞蹈背后,必須有無數的辛酸、無數的淚。突然,女演員旋轉到了鐵圈的頂部,她的后背扣住鐵環,雙手松開,這時鐵環也開始轉動,越轉越快。她不怕掉下來嗎?被轉了那么多圈,她不暈嗎?臺下的掌聲熱烈,一陣蓋過一陣,此起彼伏,沒有間斷?!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可在我看來,這樣的動作,如果沒有驚人的決心和毅力,要想練成,何止十年?我看到了觀眾們捂著臉,張大了嘴,驚訝的神情;我聽到了對兩位演員的技藝,以及聯想到的他們平時的刻苦不絕于耳的贊揚。
我為他們不畏困難的精神所感動。想到自我,一星期三小時的練功,就叫苦連天,在地上練橫叉都覺得很痛,而她們卻能在空中沉著坦然地舞動著,體態輕盈如鳥雀。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苦練多年才有今日的輝煌,我們是不是也該加倍努力了?
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篇4)
經老師推薦,我觀看了電影《彈鋼琴的盲童》,看后非常感動,在這兒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有一個不幸的小男孩,他叫劉浩,因為出生時身體不好在溫室里輸氧過多而失明。但他又是幸運的,老天爺關閉了他眼睛的同時卻給了他超強的音樂細胞。
這個雙目失明的孩子,非常堅強,非常努力,非常懂得堅持。有一次,他的手因為幫媽媽做飯而受傷,卻恰好趕上電子琴比賽,老師和父母都認為他的狀況不合適比賽,而他卻堅持要去。彈琴的時候,受傷的手指撕心裂肺的痛,鮮血從琴上一滴一滴的流下來,他卻硬是咬著牙認認真真地彈完曲子,而且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劉浩想外出到北京學鋼琴,可生活在貧苦山村的他家離北京太遠了,去北京變得很困難。但是劉浩的媽媽相信他一定能行,想辦法堅持要把他帶到北京。在北京學習期間,為了節約錢,晚上,他們就睡在公園。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為供他學琴,劉浩的爸爸把老家的房子賣了。
后來,劉浩終于成名了,還跟鋼琴王子郎朗一起合彈了曲子。 看完電影后,我有三點感想,第一、命運是公平的,上帝不會偏向哪個人;第二、堅持就是勝利;第三、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個支持他的人。
我覺得我非常幸福,因為我的生活環境非常好,但我沒有向劉浩一樣去珍惜,我以后一定要學習劉浩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認真把落下的鋼琴抓起來。
中學生收看勵志電影觀后感(篇5)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奇幻森林》。它改編自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小說《叢林之書》。早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有不少人對它贊不絕口。可是,“百聞不如一見”,看了之后,我才明白了它令人嘆服的原因。
首先,是電影訴說了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扣人心弦。
電影的主角毛克利是一個由狼群養大的人類男孩,他一向以森林為家。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發現這個家不再安全了:受過人類傷害的老虎謝利汗,發誓要將毛克利鏟除。毛克利為了逃脫老虎的追捕,跟隨嚴厲的導師黑豹巴吉拉和自由自在的好友棕熊巴魯,踏上了如履薄冰、步步驚心的旅程。
其次,是電影展現了奇幻森林的恢宏場景。
在驚險難忘的旅程中,毛克利遇到了一些對他居心叵測的叢林生物,包括巨蟒卡,她用迷人的聲音和眼神迷惑毛克利;還遇上了花言巧語的猩猩路易王,他試圖經過威逼利誘讓毛克利交出迷幻而致命的“紅花”——火焰的秘密……此外,還有種種驚險夢幻的森林奇景,讓人嘆為觀止。
第三,是電影成功地將真人與3D技術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給觀眾無限的震撼與驚喜。
《奇幻森林》運用最先進的技術,近乎完美地將真人表演與照片般真實的CGI動物、森林環境融合在一齊,并經過精妙的敘事方法,帶觀眾步入令人屏息、眼花繚亂的奇幻森林世界??戳穗娪埃疑钌畹爻两谶@高科技與真人結合的全新世界里。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沒有像毛克利這么驚心動魄的經歷,可是,誰不會遭遇人生的各種挑戰和考驗呢?而毛克利的不畏艱險、勇敢拼搏、團結互助的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勇敢樂觀、攜手合作、同舟共濟,能夠使我們傲視人生中的種種挑戰與考驗,好想再次體驗這非凡的《奇幻森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