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精選5篇)
通過教育講座,可以直接咨詢教育權威人士自己的問題,對癥下藥,效果更為顯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教育講座觀后感,歡迎查閱!
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篇1
周末,我在家觀看了山東農科頻道的《中小學生安全知識講座》,看完之后是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安全自救的方法。畢竟天災不由人,我們要防患于未然。
當發生地震時,如果我們正在教室上課那我們應該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的蹲到課桌下,等到地震一停,在老師的指揮下秩序的撤。
在發生火災時,我們要學會自救,而自救得方法就是在火災時要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而且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狀況的不斷提升,幾乎家家都有了私家車。而交通事故也是越來越多。在道路上行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要走人行橫道,如果沒有人行橫道,要靠路邊走。
2、做做到紅燈停,綠燈行。
3、不在汽車臨近時候車輛前后橫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逐猛跑、嬉戲、打鬧、看書。
4、夜間步行要穿戴淺顏色的衣帽何在有路燈的地方橫過馬路。
司機應該注意不要酒后駕車,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人讓車、車讓人、車讓車,這樣才會更安全。
通過看了這次安全知識講座,我們以后不管是遇到地震或火災等災害時,都不用慌慌張張的,而要沉著冷靜。有了自救逃生的犯法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了。再過馬路時只要遵守交通規則那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少。
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篇2
“受不得屈,做不成事,受得了委屈才能做成事,成熟從不抱怨開始.”聽盛老師的講座,總是讓人感觸很深.
5月11日,黨委宣傳部的盛曉明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場有關于《新聞寫作》的講座.講座中,他結合自己從事新聞寫作工作的經歷,講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他說“做好宣傳工作,責任非常重要,同學們要有敢擔當的品質和勇氣,同時更要有擔當的能力”.是啊,我們的校訓便是“志存高遠,責任為先”,一個人沒有一點責任心,能做成什么事呢?將來我們終究是要走向社會的,我們不僅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更要扛起偉大民族復興的重擔,如果大家都沒有一點責任心,那么我們民族的前途又將在何方?
盛老師其次談到了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聞寫作中,創新就是要凸顯特色,有特色的東西才有生命力.是啊,何止新聞寫作如此,我們做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要時常問一下自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以貢獻求支持,以創新謀發展,以特色爭優勢”,這不僅僅應該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更應成為指導我們每個人成長成才的信條.
當談到奉獻時,盛老師希望我們有大局意識,不要去抱怨.是啊,抱怨有什么用,我們抱怨的時候恰恰突顯了自己的無能.當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各種各樣的困難時,我們首先應當去反思自己,改進我們自身的不足,借機去提升自己.巴爾扎克說“困難對于天才是墊腳石,對于懦弱者卻是萬丈深淵”,不錯,成功者在危機中看到的是機遇,而失敗者感覺到到的則是絕望.
我們要有歸零意識,《圣經》上說“上帝要先讓誰滅亡,首先先讓誰狂妄”,這話一點不假.由歸零意識我想到了中國晚清歷史上的一位完人――曾國藩.曾國藩能夠淡看得失,懂得方圓之術,進退之道.所以才能免于“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命運,而清代的另一位重臣年羹堯則不曉得此理,為人太過狂妄,連皇上也不看在眼里,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所以我們為人一定要謙卑謹慎,不能太過張狂.無論我們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我們都要明白地球離了誰都照樣運轉,我們不要做歷史上的跳梁小丑,搞一出出滑稽的鬧劇,貽笑于后世.我們要懂得我們之所以取得了一點成績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所以我
們要懂得團結與合作,懂得去感恩,感恩那些給了我們發展平臺的老師和同學.
“有時候阻抑你前進腳步的恰恰是你已所取得的成績”,這句話真如醍醐灌頂,讓人恍然大悟.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太去凸顯自己個人的功勞和成績,要懂得合作,懂得將機會讓給更多的人,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我們各方面的工作也才能夠得以更加順利的開展.個人能力再強,如果人際關系四面楚歌,那也取得不了什么大的成績,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們需要借助于外力.而借助于外力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學會吃虧,吃虧是福,只有敢于吃虧的人才能贏得更多人的喜歡,也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這也就是傻人有傻福,大智若愚的原因吧!
講座中,盛老師還生動地為我們講了很多有關于新聞寫作的具體方法和技巧,但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他講述的那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必將成為我們這些青馬學員的一筆財富,而使我們終身受益!
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篇3
通過今天的學習,總結了好的家庭教育包括兩方面,首先是作為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愛自己的孩子。其次,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老師,做好家庭教育讓孩子全方面健康發展。
在說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之前,先說說培養孩子的目標是什么。我覺得孩子就像一棵樹,身體發育是樹干,果實是他的學習成績和才藝,樹根代表自尊、自信、責任、學習能力、生活習慣和自我價值。如果我們把果實比作才能,那么樹根就是德行,只有根系發達了,才能滋養樹干和樹冠更好地生長。德才兼備才是我們真正培養的目標。 有了目標,我們再說說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不與其他孩子做比較。自尊心就是大樹的樹根,是絕不能受到傷害的,需要我們保護。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那么小有什么自尊心,這樣想就錯了。我們常常說誰誰家的孩子學習好,誰誰家的孩子聽話懂事等等,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這樣不但沒能讓孩子有很好的提高,反倒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失去自信,導致孩子越來越糟。長期孩子情緒壓抑會在青春期爆發,后果不堪設想。從現在起,我們不能再拿別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較了,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要好好地愛他,尊重他,保護他, 只管為他加油鼓勁,這就足夠了。
2、父母才是最應該學習的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占90%,學校教育占8%,社會教育只占2%??梢娂彝ソ逃闹匾?。如今家庭教育中媽媽是主導地位,媽媽的思想高度決定了一個家庭的高度。所以,媽媽們學習家庭教育勢在必行。沒有哪個父母天生就會教育子女,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摸索中進行的。我們不能再用我們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來對待我們的孩子了,我們應該有一顆謙卑的心,用心學習現代的教育理念,全方面的對自己有一個提升,與時俱進,用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3、多給孩子一點掌聲。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節目,當時對我的觸動很深。把幾個媽媽和孩子分別呆在兩個房間,讓家長和孩子給彼此打分,如果滿分是一百的話,彼此能給對方多少分。大部分的家長第一反應都是想到孩子的某些缺點,因此沒有給孩子滿分。然而呆在另一個房間的孩子們不假思索地通通給媽媽滿分。當媽媽們看到分數的那一瞬間,都落淚了。此刻她們才明白孩子給她們的愛才是最無私的,沒有條件的。所以,媽媽們,不要整天盯著自己孩子的缺點,要多給孩子一點掌聲,多發現并欣賞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和贊美孩子,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能量小宇宙,讓他們更熱愛生活,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樂觀的人。
4、有話好好說,好聽的話多說,不好聽的話少說。李霞老師今天還特意教我們一句話,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媽媽吧,多想孩子的優點,給孩子多點成長的空間,遇到事心平氣和地說,多說孩子愛聽的話,少說打擊和傷害自尊的話。作為媽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努力提升自己,格局變大了,胸懷也就寬廣了,一個家就幸福了!
最后說說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家庭教育。雖然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可是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1、尊敬老師。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和孩子沒有血緣關系,卻希望你的孩子有個好的未來的人。老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教孩子如何做人。如果父母是給孩子生命的人,那么老師是孩子的再造父母。家長和孩子必須尊敬老師,永遠記得老師的這份恩情。
2、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十九大剛剛結束,我國即將迎來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了。俗話說的好,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留下書山。只有書才是我們回饋孩子最好的禮物,讓他通過書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通過書發現一個更好的自己。爸爸媽媽作為家庭的重要成員,自然也要起帶頭作用,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
今天李霞老師的講座真的太棒了,內容精彩,方法簡單易行。從此刻起,我要努力成為一名積極的學習型媽媽,我要用正確的方式來愛我的孩子和我的家人。我還愿意做一名家庭教育的志愿者和傳播者,我要把我學到的好的方法和心得傳播給我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人和家庭受益。最后,真心感謝府學街的領導和老師們為我們這些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特此感謝!
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篇4
10月14日放學回家,媽媽告訴我一個喜訊:我將在15日上午去參加高新區組織的一個體驗活動。這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活動呢?我懷著激動而向往的心情期待著。
15日我早早地起了床,收拾好背包8點鐘準時和爸爸媽媽出了門。今天的天氣特別好,紅彤彤的太陽掛在天邊,朵朵白云在空中飛舞,我的心情就像這明朗的天氣一樣,輕快而舒展。我們用了六分鐘,就來到了高新區管委會的辦公大樓前,在那里見到來自玉林小學,芳草小學,天府四中等12名各中小學代表,和帶領我們的老師、教練一起組成了一個團隊,我們的團名叫:綜合隊。
教練將我們分組,統一穿上了紅色的隊服。帶著一種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跟著汽車一起踏上了旅程。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美麗的成都石室天府校區,校園內環境優美,建筑氣派,操場寬闊。
到達這里,我才知道今天一共有七個分隊。我們在這里舉行了開幕式,授旗儀式,并進行了有趣、好玩、鍛煉我們團隊協作精神的小游戲,而我們的隊伍經過共同的努力,榮幸地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離開了成都石室天府學校后,我們一行人又游覽體驗了集現代化、數字化于一體的規劃展覽館——天府高新視窗以及坐落于成都市天府軟件園的成都當代美術館、啤酒博物館等高新區青少年活動基地,再融合素質拓展訓練,讓我們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與高科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一行人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成都現代美術館,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賽門鐵克環保大樓,聽到“環?!倍?,我心中不由的產生了一個疑惑,為什么叫做環保大樓呢,有哪些的環保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到了這里。剛來到環保大樓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個淺淺的水槽,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這里的草地不是用自來水澆灌長大的,而是用雨水澆灌長大的。這也正是它的環保之處,下雨時,這水槽便將雨水收集起來,讓它們順著管道流入地下的蓄水槽中,晴天時,再用來灌溉花草樹木。
最后我們來到紫荊電影城,觀看了《亞瑟3》,并舉行了閉幕式,我們一天的活動也就結束了。通過此次活動加深了我們對高新區的認識、了解高新區的發展,激發我作為高新人的自豪感,使我更加熱愛高新區。我覺得參加活動既開心又有意義,體驗到了課堂上所不能體驗到的東西,希望以后還能參加此類活動,也期待高新區的明天會更美好。
中小學教育講座觀后感篇5
生活教育的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在實施陶行知思想的時候,重要的是與當前教育改革結合起來,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規律,以更好地為教育發展服務。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我從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三個方面來認識生活教育理論在教育改革中的現實意義。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目的
毛澤東同志稱陶行知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著為大眾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他的生活教育是大眾教育。他說:“少爺小姐有的是錢,大可以為讀書而讀書,這叫做小眾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眾教育”,為生活的教育。陸一定曾將陶行知為人民解放、為民族解放、為生活解放的生活教育思想稱為是“為人民服務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論十分明確,他的小先生制,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觀正是其教育目的論的明證。也同時是川大附小的“平民教育”的理論基礎。
教育為人民、為民族,這其實也不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石?!吨泄仓醒腙P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義務教育法》、《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等文件中提出,基礎教育的任務是“提高民族的素質”,“提高國民素質”?;谶@樣的認識,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生、每個教育對象都無一例外地要受到良好的教育,亦即柳斌副主任所說的:“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素質教育的要義第一是面向全體”,“搞素質教育首先要有一個普及教育”,“要淡化選拔意識”,“要做一個園丁,培育好每一朵花。”那種只把眼睛盯在尖子生、錄取率、得獎數......的做法和思想,既與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大相徑庭,也與陶行知教育思想風馬牛不相及。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內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終身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教育中教育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切合學生思想認識、不能很好地為學生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象是很有啟發的。
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教育內容必須盡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鮮血液、新鮮內涵。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狀、了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F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實施素質教育,小而言之,為學生的終身受益負責,為學生的將來負責;大而言之,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負責、為中華為騰飛打下堅實基礎。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作為一名大教育家,他的教學方法論十分明白。首先,教育教學方法是靈活的,根據“教學做合一”的思想,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做”的內容特點及教的規律、學的規律來決定。
陶行知極其重視實踐,他由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號而改“知行”之名為“行知”。在教育方法論上,他特別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解決了長期糾纏于中國教育史的“勞心”和“勞力”的問題。他說:“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勞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辈⒂纱说贸鰧W習方法的論斷:運用知識,“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這件事做好,如何運用書本,如何運用別人的經驗,如何改造用得著的一切工具,使這件事和別事相互影響?!绷笸菊f:“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會有多樣性,如果都是機械被動地發展,那將來都是一個模子?!碧岢氖莻€性。陶行知把腐朽思想稱為“裹頭巾”,提出“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繼續創造?!碧栒偃藗儭疤幪幨莿撛熘?,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痹诰唧w教學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素質教育講的也是個性、創造,一切陳腐的、機械的、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動是錯誤的、有害的,必須堅決抵制。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從社會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國的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論的內涵是豐富而博大的,因此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理論探索,要緊依生活的母親,進行生活的教育。
師德教育讀后感:
我含著淚水又一次看完《因持守而美麗一記全身救人的“英雄教師”殷雪梅》這個案例。她的事跡感動著我,不僅是因為她舍身救人,更重要的是因為她的一生代表著我們千千萬萬的普普通通的在崗教師。
在05年3月31日壯烈的舉動之前,殷雪梅就是我們千萬小學教師中平凡的一員,是一位執教29年的平凡、樸實、善良的普通教師。29年來,都沒有什么特別光輝的大事,更沒有英雄式的豪言壯語。她知道,人民群眾把子女送到學校,就是把美好的希望寄托給了學校,寄托給了教師?!敖處煹呢熑尉褪前褜W生教育好、保護好、培養好”。她對待學生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她尊重、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她勇于創新,不斷進取,把交給她的任何班級帶好;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主席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29年的教育生涯,腳踏實地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正是我們教師的職業本質特點嗎!也是我們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基本要求。我們在崗一天,就該綁緊這弦。教師,有多多少少這樣的教師在這教育土地上默默地耕耘著,奉獻著自己的一生。
車禍是偶然的,教師的愛和責任是真切的,在危急關頭,教師的舍己救人是必然的。在危險來臨的時候,殷雪梅做到了,重慶市開縣教師群體做到了,還有更多的教師也做到了。“一切為了學生,把愛獻給學生”,“學生的生命高于一切”,“老師在,學生在”,“在危險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因為我們是人民教師,我們有愛,我們有責任。
殷雪梅用她的壯舉寫完了她一個人民教師的愛與責任。今天我們追隨她的魂。因為她的偉大是寓于平凡之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難怪周濟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要把愛與責任的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弊屛覀內w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譜寫好合唱好每一曲教育曲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