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個人作文7篇
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個人作文你準備好了嗎?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個人作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羅江里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后,連忙到汩羅江中尋找他,一直都沒找到。因為江水把屈原的尸體沖走了。老百姓以為,江里的蛟龍會吃屈原的尸體,所以把粽子扔進汩羅江里,讓蛟龍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
后來吃粽子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粽子原來是三角形的,現在,有其它的形狀了。粽子是用糯米做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糯米猶如一顆顆晶瑩的寶石。粽子有兩種口味,咸的和甜的。甜的可好吃了,有棗子的,有豆沙的,讓人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還要給小孩佩戴香囊,為的是除掉蚊蟲、辟邪。我有一個藍梅香囊,漂亮得不得了,還把家里薰得香氣濃濃。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著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面團。揪出一小團的面團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后,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里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后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面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面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么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奶奶做完這個菜后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于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粽子等著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僅嘗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今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著今年要來點什么呢?這時,我腦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干就干,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著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么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什么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將棕葉包扎起來,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著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覺得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后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后地搶著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節目眾多,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給我煮起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狀來分的。按餡兒分,有肉粽,有豆粽,還有棗粽……
說起粽子,還有個動情的故事。傳說詩人屈原很熱愛楚國,當楚國被秦國滅亡后,他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百姓們知道了,就紛紛劃著小船,到江里打撈屈原的尸體,又怕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投進江里,以免魚兒傷害。
“看賽龍舟了,看賽龍舟了!”小朋友叫喊著,我歡快地擠到江河邊。龍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陽下,龍舟上片片銀鱗,閃閃發光。每只龍舟像一條條巨龍臥立江面等候命令。“砰!”一聲令下,龍舟的健兒們奮力擺動船槳,整齊一致?!熬摭垺憋w也似地沖向終點。河岸邊掌聲不斷,劃漿聲、吶喊聲、歡呼聲、號子聲、鑼鼓聲,匯成一首熱鬧歡快,激動人心的交響曲。
端午節熱鬧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歡這樣的節日。
端午節來了,粽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端午節當天,我和老爸、老媽、大姑婆、二姑婆、大姑爺一起回老家過節,過端午節要干什么呢?當然要吃大名鼎鼎的粽子。哇!這粽子一口咬下去讓我知道了什么叫“此味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品幾回呀!”但是粽子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太粘人了,一旦它掉在了你身上,那么你就會明白什么叫“小鳥依人”。粽子有一些奇怪的吃法,比如粽子加點魚香肉絲的油那就成了“米香粽絲”了。加點辣椒和幾個小豌在上面就是“端午粽糕"了。
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因為我們要紀念屈原。屈原在汨羅江自殺,當地的漁夫看到了這一幕,便劃著小船在汨羅江江面上投下米團,為的就是不讓魚來破壞屈原的尸體。而屈原為何自殺呢?因為自己想的辦法未被采納。
端午節在古代是蕩秋千,劃龍舟,吃粽子。在現代是一家人圍在桌邊一起吃飯,多幸福的一個場面呀!
這就是端午節,粽子來了,龍舟來了,快樂也來了!
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的節日同往年一樣要吃粽子。
肖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包粽子的作業。由于今年婆婆已經提前包好了粽子,所以就不麻煩她再準備材料了。媽媽打算我們自己準備粽葉和糯米。我自己出了個主意是關于粽葉的,我跟媽媽說把用過的粽葉洗洗再用,就地取材,省地去買。所干就干,我們早餐正好吃粽子,我把剝下的粽葉一張一張的放在水池里,認真的洗干凈后放在旁邊的盆里晾干。結果到下午我們打算包的時候,粽葉竟然變的干巴巴的,一碰就碎了。計劃推遲,媽媽第二天一早為我買來了粽葉。開工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取了兩片粽葉窩了個窩窩,接著把糯米裝進窩窩里,再用粽葉把窩窩蓋上,把米包的嚴嚴實實的,然后用繩子把它綁住,最后系上個結。哈哈,大功告成。
媽媽煮好了我包好的兩個粽子。我剝下粽葉,粽香撲面而來,放上了肉松和糖。我大口大口的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美味!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個個例如金字塔的粽子已經擺在我眼前,我記得媽媽以前跟我說過,端午節一般從初一開始,共五天。所謂“初一艾,初二糕,初三螺,初四粽,初五劃龍船,還要洗用艾草燒的水?!?span style="display:none">fTa子文庫范文網
奶奶回到家,把艾草和水放在一起煮,還把一些蛋也放在里面,煮熟之后,蛋變得黃色的,像涂上黃色一般。表哥拿來了一個蛋要跟我比誰的蛋硬。我挑了一個頭尖尖的蛋,向表哥的蛋砸去,“拍”地一聲,我的蛋頭碎了,只好把那個蛋吃了。后來我才發現表哥的原來是塊石頭。到了晚上,全家人用艾草燒的水洗澡,聽爸爸說,用這種水洗澡,可以提神、殺蟲和滅菌。
洗完澡,我吃了一個紅棗粽子,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