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作文7篇
描寫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作文大家寫好了嗎?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描寫我的端午節話題學生作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我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端午節。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劃龍舟,而且這天也要紀念屈原。
聽媽媽說,屈原是楚國的臣子,但是他的報復得不到君王的認可。只能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粽子投到江里,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因此端午節就這樣來的。所以這天要包粽子,劃龍舟。
今天媽媽說要教我包粽子,只見媽媽把棕葉包成漏斗形,然后把米到一半進去,把蜜棗或醬肉放進去,再把米倒滿,接著把粽葉蓋上,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過了一會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
我國還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還是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后來楚國詩人屈原于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與春節、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里,投到江里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今年的6月8日是傳統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在端午節放假。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是在汨羅江投河的。在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的民俗。大家為了保護屈原,不讓河里的魚類去他,就把粽子扔到河里給魚兒吃。在這一天,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呢!
我在端午節的早晨去打了羽毛球,然后和我的好朋友們一起去濱江大道野餐,做游戲,比賽騎自行車,還跳了橡皮筋呢!玩的高興極了!
媽媽還帶我去坐了擺渡船,擺渡船可大了,很多自行車、摩托車都通過擺渡船過黃浦江。我看了船長伯伯的駕駛室,里面有很多按鈕,看的我眼花繚亂;還看到開船前和靠岸前,有一個伯伯用很粗的繩子綁在碼頭的樁子上,幫助輪船??吭诎哆?。這次坐擺渡船,我興奮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開心啊!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到了,我最喜歡在端午節的時候吃食餅筒了。今天,媽媽答應我和我一起包食餅筒,我和媽媽先到菜市場買我最喜歡吃的土豆、雞蛋、還有蝦仁,再去買面和蔬菜。我們回到了家以后,我看見了姑姑、叔叔和表姐他們都來我家了,我媽媽把菜都炒好了。我先拿一張皮來包,再夾一些炒面、土豆、雞蛋放在皮的上面,媽媽又買了洋蔥和胡蘿卜。
等了好久好久媽媽才把那兩樣菜燒好,然后把它們加進去,最后卷成筒狀,兩手一上一下握緊就可以吃了。我伸手拿了一個, 咬上一口,食餅筒里的卷心菜、又香又甜、又嫩有脆,特別是放到油鍋里炸一炸,就更好吃了,甚至會吃三四個。食餅筒不僅豐富、吃起來也很方便,它長長的外形代表著一家人和 睦相處 、團團圓圓 ??墒?,里面的油都會流出來的,媽媽把食餅筒的皮上弄得都是油膩膩的茄子湯,太惡心了,弄得我都不想吃了。我的叔叔包得食物餅筒非常地大,差不多比我們的食餅筒都大呢。
傳統端午節全家人圍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食餅筒,欣賞著各自包的形狀,其樂融融!真幸福啊!
端午節是我國的民間節日,它可以算得上是比較隆重的節日了,國務院都把它定為法定的節假日了,這樣我們就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這有趣的節日啦!
記得去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一起包香噴噴的粽子呢。說起粽子可算是端午節的一重要特色,它不僅好吃,最主要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高壓鍋里煮上半個鐘頭,就可以聞到香噴噴的味道了。
媽媽還為我在小販那里買了五彩的絲線,幫我纏在手腕和腳踝上,據說這樣可以去病除邪。其實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今年我還要和媽媽一起過端午節,因為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和幸福。
昨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下午去外公住的小區里蕩秋千。我先玩了秋千,然后去玩攀爬架。我會順著上倒著下,還會順著下倒著上。
傍晚妹妹睡醒后來找我,遠遠看到我她就哭了,聽外婆說妹妹睡覺時也哭著要找我,我想是因為她太久沒見到我所以想念我。
我推著妹妹蕩了秋千,還帶著她爬連桿,雖然妹妹沒有爬到頂部,但爬到了一半,我覺得她很勇敢,一般像她這么小的小孩是不會爬連桿的,因為她們會害怕。
這個端午節我本來要在深圳過的,可是媽媽帶我們回老家看望老奶奶了,我覺得這個假期一點也不好玩。
昨天我們做了湯圓,今天一早我和外婆、外公又開始包粽子,這些都是為過節做準備的。
我一直在外婆旁邊觀察怎么包粽子,我看到外婆先把粽葉洗干凈,然后把肉醬好,豆沙餡準備好。外婆先把粽葉對折,把糯米放在粽葉里,再放上肉或豆沙餡,然后再用糯米將肉或豆沙餡埋起來,用另外一片粽葉把糯米蓋好、包好后,用手用力拍幾下,再用粽繩扎緊,于是一只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怎么做湯圓、包粽子,過節還真的蠻有意思的,讓我學到了、看到了怎么做湯圓、包粽子,粽子煮好后聞起來可真香?。?span style="display:none">pCe子文庫范文網
在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它充滿了濃濃的愛國之情。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等,是名稱最多的節日。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兩千多年來,每到這一天,大家都要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蒲、飲雄黃、佩香囊……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如今,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現在的端午節,人們丟棄了許多迷信風俗,但是弘揚愛祖國的熱情依舊不減。它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
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今年的端午節還沒到,街邊的攤位幾乎都被賣粽子的占據了。粽子散發出陣陣的清香,沁入了人們的心脾,讓大家也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被大家所感染,我們家也為迎接節日的到來做起了準備。
媽媽起了個大早,我也早早被喧嘩聲吵醒,爺爺去市場買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臘肉等。爺爺一回來,大家便開始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卷成筒,用各種材料填充,用多余的粽葉封口,用紅線纏上,放入鍋中煮,不到三個小時,我們便吃上粽子了。
大家開心地吃著粽子,在這樣歡樂的氣氛下,見多識廣的爺爺給我們講起了吃粽子的由來: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對,楚王就把他貶到現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滅掉了楚國。聽到這個消息,屈原萬分悲憤,誓與祖國共存亡,他抱著大石頭,投身汨羅江自盡了。當地老百姓十分感動,紛紛劃著龍舟去救他,還向河中投食物,不讓魚蝦吃他。可幾天后,有人夢見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漁民說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魚蝦所食。大家便用粽葉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讓魚蝦以為是龍角而不敢食。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吃粽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里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爺爺的講述,我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一個小粽子,竟讓我品味到了一個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的開心,因為端午節,我家有一件端午節的趣事。
那是在端午節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著粽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為什么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后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俊?span style="display:none">pCe子文庫范文網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于《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婦后,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的風俗?!蔽易院赖恼f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么要紀念曹娥?”看著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么?”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么,只是要你的令牌?。 蔽倚ξ恼f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粽子剝了啊!”
“為什么?”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么!”
“呵呵~沒說什么!”
就這樣,我們家的端午節就在這么有趣的節目中度過了,怎么樣,我家的端午節趣事是不是非常的好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