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漁陽城熱鬧非凡,街道上店鋪林立,其中有兩家布店,一家姓田,一家姓趙。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這話一點不假。為了拉攏顧客,兩家布店都沒少糟踐對方。田老板說趙老板如何如何少給尺寸,趙老板說田老板如何如何以次充好。但這些都是背地里說的,表面上他們還稱兄道弟,還偶爾到對方的店里喝茶聊天。
這一日,田老板的布店非常冷清,半天沒來一個顧客。田老板無聊,便讓伙計一個人照料生意,自己到街上隨便溜達溜達。路過趙老板的布店時恰巧被送客人出門的趙老板看見,便很是熱情地招呼他到里面喝茶。
泡上一壺上等的龍井,兩人邊喝邊聊,一開始聊生意,再聊家庭,聊來聊去,話題轉到雙方的孩子身上。他們相互知道,田老板有個兒子,趙老板有個女兒,但互相沒見過面。
田老板問趙老板:“趙兄,令千金年方幾何呀?”趙老板回答說:“年方十八。”田老板又問:“可曾有如意的女婿?”趙老板搖著頭說沒有,然后他問田老板:“田兄不是有個公子嗎?想必早該相中哪家小姐了吧?”田老板說小兒愚鈍,至今還光棍一個。這時一個多嘴的伙計道:“兩位老板家一個是千金,一個是公子,不正是天生的一對嗎?”田老板和趙老板一聽都哈哈大笑,笑過之后,趙老板問田老板:“田兄可有此意?”田老板忙說:“哎呀,求之不得呀。趙兄你也知道,咱得講究門當戶對不是,如果咱們有幸能結為親家,你說,在漁陽城,誰還能擠垮咱們。這樣,既然趙兄有意,明日就到我家中,我略備薄酒,也好當面看看我那兒子中意不中意。”
這倒是件好事,冤家變親家,對他們都有好處。于是趙老板也滿口答應,約好明天中午到田老板家相女婿。
第二天,田老板囑咐伙計好好招呼顧客,自己則在家里準備酒菜,歡迎趙老板上門相親。中午時分,趙老板如約而至。雙方賓主入座,田老板招呼兒子來為趙老板敬酒,順便讓趙老板看看。田老板的兒子名叫田之遠,中等個頭,濃眉大眼,白白凈凈,一看就是個闊家公子。“之遠,來給你趙伯敬酒。”田老板見兒子進來,對兒子說。田之遠走到桌前,拿起酒壺恭恭敬敬給趙老板斟滿一杯,又為趙老板深鞠一躬,很靦腆地笑一笑,退出了房間。田老板說:“讓趙兄見笑,這孩子沒見過世面,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見了生人就知道笑。”趙老板說:“田兄過謙,我看這孩子不錯,文質彬彬,知書達理。今天咱就說好了,這門親事訂下了。”田老板一聽,樂得合不攏嘴,給趙老板又倒酒又夾菜,兩個人喝得不亦樂乎。
既然親事訂了,也就不能老拖著。于是田老板接連催促趙老板,雙方選定良辰吉日,把喜事辦了。
辦喜事那天,田之遠還是給客人們倒酒,鞠躬,微笑,一直到入了洞房,還是沒說一句話。趙家小姐可有點急了,對他說:“你倒是說句話呀,別老是傻笑。”見沒有了別人,田之遠終于開口了,這一開口,讓趙家小姐大吃一驚。田之遠一張嘴,只會說“啊……啊……呀……嗚”。
“你是個啞巴!”趙家小姐如夢初醒。可是已經晚了,古人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現在她嫁了個啞巴,嗚嗚地哭了半天,最后也只能認命了。
趙老板是不知道田老板的兒子是啞巴的。但田之遠不是天生的啞巴,是在七八歲的時候突然得了場怪病,就不能說話了。雖然啞巴,但他能聽見聲音。
相親那天,田老板怕趙老板看出破綻,事先告訴兒子給趙老板倒酒、鞠躬、微笑,不許張嘴。這一招還真把趙老板給騙了。
事后,趙老板知道了實情,沒少找田老板理論,可這事也不能全怨人家田老板,是自己親自相的親啊。所以他也只能認了這個啞巴女婿。
話雖如此,可趙老板和趙小姐的心里都結了個大疙瘩。本想冤家變親家,現在倒是成了親家了,可彼此間的怨恨反而更大了。趙家小姐長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嫁了個啞巴。她表面上不說什么,可心里堵得慌,時間一長就病了,而且病情越來越重。女兒一病,趙老板更不依不饒了,隔三差五來找田老板理論,說什么他女兒要有個三長兩短,絕饒不了他。田老板本來心中也有愧,原打算是讓趙老板吃個啞巴虧,沒想到害得他女兒這樣?,F在,只能是廣招名醫,為趙家小姐治病了。
漁陽城里有名的大夫不少,可是走了一個來一個,為趙小姐開的方子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滋補品,人參、鹿茸、燕窩、靈芝、雪蓮都用上了,趙小姐的病卻不見絲毫好轉,反而一日重于一日。一個月后,趙小姐面容憔悴,神情恍惚,眼看就要不行了。
這可怎么辦呢?到這個地步,趙老板也沒心情和田老板吵鬧了,兩個人合起來想辦法。就在他們無計可施的時候,門口來了個化緣的和尚,田老板給了和尚些銀子,想打發他快走。可和尚站著沒動,說:“施主面色難看,心事重重,想必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吧,可否說來聽聽?”田老板嘆了口氣說:“既然師父問,我就說說。”他把家里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和尚。
和尚聽后,提出要見一見趙小姐和田公子,并且說:“我在寺里,自幼和師父學習醫術,希望能幫助施主。”田老板當然求之不得,忙把和尚領到兒子房間。和尚先為趙小姐把脈,又為田公子把脈。然后道:“趙小姐的病難治啊,不過我倒有一偏方,可以一試。”
田老板喜出望外:“那就請師父開藥方吧。”和尚提起筆開了服藥方。田老板趕忙吩咐家人去藥房抓藥。不一會兒藥抓來了,田老板一看,這服藥果然與眾不同,什么靈芝、人參、鹿茸之類一概沒有。和尚親自動手把藥煎好,然后招呼田公子:“來,趕快把藥喝了。”
田老板一看,氣得差點兒要死,他指著和尚道:“和尚,我以為你真的懂些醫道,誰知你在這兒蒙事,連誰有病你都沒分清啊,得病的是我兒媳婦,不是我兒子!趕緊走人。”
和尚給田老板來了個阿彌陀佛,轉身對田之遠說:“田公子,這劑藥要不吃,趙小姐吃什么藥都無濟于事。”聽和尚這么說,田之遠二話沒說,抓過藥碗,把藥一飲而盡。田老板氣得跺了跺腳,嘆著氣回自己的房間了。
一盞茶的工夫過后,田老板正在氣頭上,有個家人匆匆跑來,對他說:“老爺老爺,公子能開口說話了。”田老板一聽,噌一下從太師椅上跳起來,生怕耳朵聽錯了,又讓家人重復一遍,確認沒錯,三步并作兩步跑去兒子的房間。一進門,兒子就喊了聲爹,田老板驚喜地看著兒子:“兒子,再說一句。”田之遠又說:“爹,我喝了和尚師父的藥,真的能說話了。”
田老板撲通一聲給和尚跪下:“師父,剛才多有冒犯,還請您見諒。您是神醫呀,小兒的病找了無數大夫診治都沒見效,您這一劑藥下去,他就能說話了,神醫呀,還望您再為我兒媳婦開個藥方吧!”
和尚扶起田老板,說:“趙小姐的藥方已經開好了。”他指著桌子上的一張紙。田老板趕忙吩咐家人去抓藥,可他一看藥方,又糊涂了,藥方上一味藥也沒有,只有四個字:啞巴說話。“師父,您這是……”田老板不解地看著和尚。
和尚讓他站在一邊,叫過田之遠,說:“這是治療趙小姐病的最好偏方。趙小姐得的是心病,病因就是田公子是個啞巴?,F在,田公子不再是啞巴了,能說話了,只要她能聽見,她的病不用吃藥,自然就會好起來。田公子,叫趙小姐幾聲吧。”
田之遠趕忙伏到趙小姐身邊,連續喊了幾聲娘子。果不其然,聽見田公子的喊聲,趙小姐就睜開了眼,望著丈夫一動一動的嘴唇,低聲問道:“是你在說話嗎?”田之遠欣喜地說:“是,我不是啞巴了,我能說話了,你聽見了嗎?”趙小姐這回聽清楚了,臉上露出了笑容。沒過幾天,她的病就痊愈了。
這下,冤家真的成了好親家,田老板和趙老板的布店生意都紅火起來。為了答謝和尚,田老板和趙老板準備了很多東西,親自送到寺院。從此,漁陽城的百姓們都知道了“啞巴說話”這個連環治病的獨特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