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濟南府的秦瓊因公事到潞州辦差耽誤了幾天,身邊的銀子全部花盡,又不幸染病于店中,無奈之下,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驃馬到西門外的二賢莊去賣。
秦叔寶將黃驃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
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于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
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
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托交叔寶,并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他叫王伯當。
王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后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莊精心養病八個月。
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并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隨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
唐朝興起后,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后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
《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后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祠堂”,以報潞州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