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啦,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節日,是祭拜祖先,悼念己逝去親人的一種活動。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1
今天是四月五日清明節,也就是祭祖的日子,家家戶戶忙著幫祖先的家園清理一翻,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天才一破曉,爸爸就催促我們趕快起來,一聽到爸爸如獅吼般的聲音后,我趕緊起床。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廁所走去梳洗,大家梳洗完畢后,就前往墓園啰!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所以祭祖的人潮也就特別多,一輛輛車子如車水馬龍般的,感覺很擁擠。一到了那兒,大伙先去拜土地公,拜完了土地公,我們再去墓園掃墓。我想一年之久都沒有去清除雜草,雜草是否長了呢?結果一到了墓園,雜草真的長得好高,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正要拔雜草時,媽媽提醒我不要心急,她說沒有戴手套,手很容易受傷。這時爸爸從塑膠袋中拿出準備好的焟燭、打火機、紙錢和祭祀的貢品。接著,爸爸將焟燭用打火機點燃,再燃燒紙錢。而媽媽和我則一起拔雜草,在家中綽號“管家婆”的妹妹也來參一腳。而我們一直忙到傍晚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回到家中個個都躺在床上睡覺了。
清明掃墓的習俗,源自宋朝。宋朝這一天拜掃新墳,其他的墳墓在寒食節掃祭。清明掃墓到了明清以后,才漸普遍。僅管如此,有一則關于清明掃墓的傳說故事卻是漢高祖劉邦留下的:漢高祖劉邦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以后,光榮的返回故里,想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卻因為連年戰亂,使得一座座墳墓,雜草叢生,墓碑更是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劉邦找不到父母的墳墓,非常的難過,經過一番禱告祈求才發現父母的墳墓。劉邦趕緊派人重修墳墓,并且在每年的清明一定來到墳上祭拜。后來就演變為民間掃墓的習俗!這樣的故事,或許有些牽強附會,因為根據記載,清明掃墓的習俗,在宋代才開始,距離漢高祖時期,已有一千兩百多年。
說到清明節,家家戶戶都一起掃墓。但是在掃墓的過程中,是否想到了仙逝的祖先或父母。我相信,我們有像今天那么好的物質享受,是祖先先前的智慧所發展出來的。有些人父母在世時不知善待父母,等到父母死后才恍然大悟,給父母祭拜昂貴的食物,不過你想想這樣對嗎?所以孝順應當要即時,才不會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闭缣拼娙硕拍恋脑娋洌康角迕鞴?,人們那些不盡的憂愁總伴隨著饗贛暌黃鶩行。
在每個清明節,人們都要對去世的親人寄托哀思、掃墓悼念,仿佛是不變的主題。近些年,文明悼念成了一種新時尚。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在網上給去世的親人獻花祭掃后,為了讓我更了解清明節,爸爸媽媽給我報了“清明。暮春”訓練營,這讓我不光看到了清明節帶來的憂傷,還看到憂傷之外那些獨特而別致的事物與知識。
清明節這天到來了,我跟著訓練營的小伙伴在老師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了好雨農場,那里周圍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林,樹木在春天里努力地伸展著枝丫,嫩綠的樹葉仿佛在向我們招手。樹林旁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水流嘩嘩地,仿佛在唱著一首歡快的歌曲。農場里還有許多小動物,有可愛的小山羊,有毛茸茸的小白兔,還有一群活潑的小鴨子……
活動正式開始了,老師先帶領我們了解清明節的起源、發展和意義。原來清明節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是重耳用來紀念介子推的節日,清明節的習俗有掃墓、踏青、吃青團等。但清明節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在暮春時節,人們除了紀念逝去的親友,也會走進大自然,踏青訪友,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與珍貴。接著,老師就帶著我們制作清明節的特色美食—青團。老師先教我們辨認和采集清明草,它的特點是:葉子又長又扁,上面還布滿了細細的白絨毛。學會辨認后,我們馬上興奮地在草地上尋找起了清明草,我蹲下身子仔細搜尋,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簇簇生著白絨毛的小草,我開心地跑過去摘下來認真觀察,發現真的是清明草,急忙不停地摘采摘,不一會兒大家都采到了一大把清明草。接下來,我們將清明草清洗干凈,然后切碎,再倒進面糊里加入調味料攪拌均勻,最后用煎鍋把面糊煎成面餅,美味的青團就做好了!這是我第一次吃到自己親手制作的美食,別提有多香了。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又學習了攀爬,結繩等野外技能,還細致地觀察記錄了大自然里的各種小動物,這一天過得充實極了!
這次活動不但加深了我對清明節的印象,還擴充了許多新的知識,它讓我不僅體會到這個節日哀傷的味道,還體會到了生命充滿希望的味道。
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3
一枝很瘦的往事,有幽香,來自淡淡故人,輕奏起一曲緣,一闔團聚?!}記
清明,雨有些兒大……淚水和雨水交雜著,無數人上山掃墓時的抽泣亦或是痛哭,只因回想起那時往事,卻是道如今黃土一杯的無奈與凄涼。他曾給我過,我亦曾擁有過一個久遠的地方,然而現在時光,那里確實屬于夢境了。其中雨攸的下起。篤定與明亮,當初贈與的,不再理所當然,因為失掉了,失掉了過往事件的回首。
千江有水,曉風拂揚?!耙缓蛲┦既A;二候田鼠化為鴽;三候虹始見”。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節因此得名。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生死輪回,還是終究要走一遭。
曾與他一同眼看船筏各載白雪,涪江而下,燦爛煙火蕩開天邊,兩岸高山直矗而上,似對立巨魔,在雪之中,顏色淡白,無雪處皆做一片墨綠,不可形容的瑰麗。那時年少,方不知大河的感人,江水與江風的蒼茫與有力。一紙薄影的遠山,稀釋在了落日的茫茫燦輝之中。于是在于其中搬入伴入幾縷煙霞,幾簇的紅染遍半面桃花,卻殊不知一同領略的是江南最盈盈的光影。那里顯得清新而溫暖,明艷而壯麗,是他所抓定的調和風度。
他為世界抹上清晨微云,沾上四月橘香,但卻會在他消失后,從此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讓人覺著短促了,讓人產生其不過是一時間的幻覺罷了。凡形狀,一旦消退,黯淡,便是失去了,失卻了意識的能力。往事不同,隱匿了,即使人亡物毀,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述,缺一更加脆弱而又生命力的軀體,從無以辨從的蛛絲馬跡中,堅強不屈地撐起會議的巨廈。只帶小品一口,脫穎而出。
頭全以與雨淋濕了,站在墳前回憶著,眼中些許淚旖旎,流不出,也道不盡其思其念與其愁。一唱與三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被陻啵磉€亂,念已逝故人。雨嘆息風輕嘆,人兒亦輕聲吟唱。伴著一聲輕嘆,攜起瘦瘦的往事,嗅著幽香,聞著雨中草木之氣,拭著碑上雨水。
清明一日,雨霖鈴。你我像是散了;再不見你,之間冰冷的墳,此刻團聚,你,還好嗎?
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4
夜里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呤:“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翻過幾頁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毙睦矧嚨匾惑@,春社已過,清明又到了。
在現代人眼里,“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系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于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泵糠昵迕鲿r節,總要在故去的長輩們墓前砍去雜草,排除積水,供上瓜果魚肉,掛上各種顏色的紙,點燃百十個一串的鞭炮。年長的每到一座墓前,就介紹著墓主人的輩分,功過是非,不時的“嘖嘖”有聲,并感嘆一生的不易,匆匆而又短暫,最終化為那抔黃土。末了,不忘叮囑后生們要努力、向上、珍惜。一邊上的少年,聽得心里也是沉甸甸的……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每年此時,爺爺總會帶上我和弟弟上山去祭拜。如果哪一年不下雨,心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也許,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禮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漉的回憶,暖和的微風抹不凈傷感的眼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年,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
在某個暖春四月的又一清明,立于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你在緬懷著誰?
六年級清明掃墓的主題作文5
窗外的雨滴重重地打著大地,在地面上濺起水花,水珠在空中翻滾,再落下。伴隨著雨滴聲,寒冷的空氣透過窗戶傳進了臥室。
和去年的今天,一樣。2014年3月1日,一個我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那天外公出殯,我第一次戴上了黑紗。從天上飄下了絲絲細雨,難道上天也在低聲哭泣嗎?在蘇州,人死了通常說“沒了”,到那時才真正體會到“沒了”的感受。一個有感情、有血肉、有思想的人,就這么從此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原來,我已經沒有外公了啊,再也沒有了……老師上課說到“老干部”,再次讓我回憶起外公,明明老干部局來探視還近在眼前,但是時間卻那么無情地奪走了外公。不過想到對病重的外公來說算是一種解脫,心里反而也有一絲安慰。外公的眼睛很早就不好了,在我模糊的記憶中,記得外公剛開始還能看得到影子,以前看到我的影子就說我又長高了,但是后來卻再也看不到了,外公從來不知道我和妹妹的相貌。在我近四歲多時,去公園里找外公,那是外公正和其他一些老人閑聊,聽到我喊著外公跑過去,外公很自豪地跟旁邊的爺爺們介紹我,還不斷夸獎我。那時候常聽爸媽對親戚朋友說我哪里不好,什么地方又惹麻煩了,卻很少聽到這樣直接明了的夸獎,也是外公給我增添了那一絲美好的記憶。我的記憶停留在外公一手牽著我,一手拉著妹妹一起去公園,走在南環新村里,一起說說笑笑。可是現在,南環新村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充滿回憶的`新村,外公也已經不在了。從小我跟著爸媽住,不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所以總以為自己對外公幾乎沒什么感情,但是直到外公離世我才明白,原來我和外公之間有那么多值得我去回憶的事情。
外公的一生充滿了波折,在我心中,“堅強”這個詞語在外公面前也已是黯然失色。馬上到清明節了,我一定要好好祭奠外公,把他生前我沒來得及說的都傳達給他,盡管他已經離開人世,但親情之心永遠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