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僅限于物質損失,而不包括精神損失。
2,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浩如煙海的訴訟法學著作中,學者們論述得最多的就是證明責任.
3,我國亦曾有過類似規定,但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僅規定檢察機關可以以抗訴的方式對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檢察監督。
4,第一訴訟法院的陪審團商議不足四小時后,以六對一裁定五十二歲的黎佩香罪名成立。
5,刑事強制處分并不單單是一個純刑事訴訟法上的訴訟行為,其本質乃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權利干預之行為。
6,訴訟費用制度是當今各國民事訴訟法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
7,在刑事訴訟法領域引入訴權的概念有利于促進刑事訴訟制度的改革,實現控辯平衡以及被害*權利的保護。
8,按照行政訴訟法級別管轄的規定,我國絕大多數的行政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9,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代表人訴訟并非是通常意義上的群體訴訟.
10,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有關被告人口供的規定過于抽象,操作性差,缺乏完備的證據規則,難以保障口供發揮應有的作用。
11,我國現行的民事執行程序包容在民事訴訟法中,采取了“審執合一”的立法模式。
12,根據該計劃,立法者將修改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和規定律師資格律師法。
13,長期主講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證據學和中國律師學。
14,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確立審前羈押的司法救濟程序,被羈押者不能援用司法救濟方式質疑審前羈押的合法性,導致司法實踐中審前羈押率居高不下和超期羈押問題較為嚴重。
15,比較美國的做法,我們應該對我國行政訴訟法“不適用調解”原則進行反思。
16,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現行犯可以適用先行拘留。
17,隨著目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發展變化,國際民事訴訟法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
18,財產保全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制度。
19,在刑事訴訟法修改和證據法立法的大背景下,研究口供問題更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0,但這些討論多是在行政訴訟法原有框架內對受案范圍的修正,都是不夠完善的。
21,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二審發回重審方面的規定過于原則概括,導致司法審判工作的許多方面出現隨意性。
22,意思自治體現在民事訴訟法領域便是程序上的處分權即訴權。
23,新刑事訴訟法的出臺也使系統的效率有所降低。
24,為了使證據立法卓有成效地進行下去,有必要研究民事證據法與民事訴訟法之間的辯證而統一的關系,有必要論證民事證據法中有許多內容,尤其是證據規則,無法為一個自身內容和諧協調的民事訴訟法所容納。
25,隨著對公民權利關注程度的日益增加,當今世界多數國家的刑事訴訟法都規定了刑事司法令狀主義以制約司法警察的超強權力。
26,無罪推定原則被稱為刑訴法的基石性原則,它是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刑法或刑事訴訟法中確立或承認的一項基本原則,堪稱一項公認的重要國際刑事司法準則。
27,作為一項重要的證據規則,證人拒證權的規定見諸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證據法或訴訟法典。
28,接收香港、澳門居民實習的內地律師事務所,應當指派擅長辦理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律師指導實習人員進行實務訓練。
29,民事訴訟當事人處分權是導源于民事實體法中的私法自治原則,而又經過訴訟法公法性改造的程序性權利。
30,我國民事訴訟中目前尚無訴訟系屬中之判決的相關規定,有關先行判決的研究,理論界也尚屬空白。有學者認為,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的先行判決為部分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