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二、孔子與顏回情同父子,當顏回英年早逝時,至圣先師發出的感嘆是何等的悲壯與哀戚。
三、這些年來,顏回努力用功,從來沒有懈怠之心。
四、孔子回答:有個學生名字叫顏回的最好學了.
五、顏回為孔子駕車,子貢站在右邊當侍衛,就這樣師徒三人出發去見盜跖矣!
六、就這樣日復一日,顏回每天專注在修行的功課上不曾一日懈怠.
七、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貢很佩服顏回,因為顏回好學深思,總是能從老師的教誨中領悟到更多東西。
八、他如果這樣,便跟顏回相差無幾了;顏回有的正是這種美德,孔子在眾弟子中,最佩服的也就是他。
九、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
十、他的學生顏回做到了這一點,孔子一再表揚他“賢哉回也!”。
十一、“不貳過”,是孔夫子贊美弟子顏回的美德之一。
十二、他怎肯守定顏回甘貧樂道,專一趁東風,水上漂。
十三、顏回一臉孺慕道:老師學究天人,遠超孔孟。
十四、顏回則認為,“愿無伐善,無施勞”,強調要有和平的環境,能夠快樂地勞作。
十五、這是因為顏回他能做到不貳過,就是同樣的過失他不犯第二次。
十六、現代人常說有錢不一定幸福,但沒有錢一定不幸福,顏回簞食瓢飲、安貧樂道,陳煦做不來,他也不想給母親這樣的幸福。
十七、一次,孔子及弟子們困于陳察,七天沒有飯吃,于是顏回討米燒飯。
十八、孔子明知子貢在才能與事功上遠超顏回,卻問“孰愈”,顯然別有所指。
十九、《論語》顏回、曾子給我們展示的“不貳過”、“日三省”便是最高明的養生*,乃希賢希圣的上古養生術。
二十、顏回、子路二三子從夫子游,厄陷陳蔡,絕粒七日,眾病莫興,哀哀以斃。
二十一、孔子不聽,想用仁義禮教去感化盜跖,讓顏回駕車,子貢作驂乘,前去會見盜跖。
二十二、孔門高足林立,“敏于事而慎于言”的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已經很不錯;“愿無伐善,無施勞”尤其顯現其卓爾不群的品格。
二十三、“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拿別人出氣),不貳過(不犯同樣的過錯)。
二十四、孔子評價顏回時,特別贊賞其“不遷怒,不貳過”。
二十五、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所謂“人不堪其憂而回也不改其志”,孔子說他不遷怒,不貳過。
二十六、故臣聞仲尼居處惰倦,廉隅不正,則季次、原憲侍;氣郁而疾,志意不通,則仲由、卜商侍;德不盛,行不厚,則有顏回、騫、雍侍。
二十七、孔子當年認為弟子不分貧富,而有教無類,據說他的高徒顏回家里就很窮。
二十八、“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亦不改其樂”的顏回;“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的子路。
二十九、這或許是真的,要不然,孔子的學生里就不會有那么多如顏回、子路、冉有等出身寒門、地位卑微的弟子。
三十、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這么顯赫,大家進了孔廟,頭一個拜的是至圣孔子牌位,第二個拜的就是復圣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