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所謂“市民意識”,特指在古代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視商貿活動的新階層之新意識。
2)市民意識是個人要求對國家行為予以限制的自覺意識,是隨市民社會的建立而逐步生成的。
3)莫斯科市民意識到,他們實際上應該要投資公共場所,而不僅僅是他們私人所有的。
4)這與全真教的廣泛宣傳、大力鼓吹有必然的聯系,也是市民意識日益發展的結果。
5)對市民意識予以批判的思想內容貫穿于中國新文學的全過程。
6)可以說,儒家思想與市民意識的激烈沖突陪伴其一生,其命運也被涂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劇性色彩。
7)他補充說道德和市民意識的更新需要現在就有這樣的討論,但他同時警告這樣的爭論不可能輕易在短時間達成一致。
8)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市民意識又具有特殊性。
9)現當代對休閑文學審美主義和意識形態的批評,實際上是高等文化人對市民意識、市民情趣的文化歧視。
10)另外,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寶安人民已經大大地強化了市民意識,并且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