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李大釗
2.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學醫業者,心要明天地陰陽五行之理,始曉天時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
4.天地之理,至則反,盈則敗,陰陽是也。
5.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6.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莊子
7.徇己之心切,則至公之理;貪仕之性彰,則連接之風德。
8.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蔡元培
9.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環之理,如晝如夜??鬃釉凭右滓砸印=允嵵蟮?,何足懼乎?朕之生也,并無靈異;幾其長也,亦無非常。
10.達于情性之理,通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覩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矣。
11.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時間就是生命,浪費了時間就是犧牲了生命。
12.圣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
13.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14.天星地形,上下相因,陰陽之理,存乎其間。陰陽交而天地泰,山水會而氣脈和。
15.順天之理,因地之利,即不勞而功成。
16.天地隨氣而變化,充盈之氣有損益之變通,此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為行事之理。以禮教化而因事制宜,此為合義之理。知人之情而知關鍵與機變,此為合情之理。
17.讀書全要精勤,懶惰游戲作輟,必無有成之理。
18.訓曰:圣賢之書所載,皆天地、古今、萬事、萬物之理,能因書以知理,則理有實用。
19.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
20.一句話說,故意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陰,一切跟隨你的良知,一切遵從大方之理,做你該做的事,可能一些美妙的不留意間便瓜熟蒂落了,況且這么取得的美妙反而無旦安定.
2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22.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呂坤
23.則不免陷于溝壑,撞于巖墻,甚或以是而喪其生焉。情欲亦然。茍不以明清之理性,與堅定之意志節制之,其害有不可勝言者。
24.若**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25.世之讀書者,生乎百世之后,而欲知百世之前;處于一室之間,而欲悉天下之理,非書曷以致之?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笔且跃訛閲?,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27.人格需“貴我”:自立以樹人之尊嚴,自信以揚人之精神,自學以長人之才華,自愛以見人之崇高,自勵以磨人之意志,自警以示人之理智,自強以顯人之個性,自謀以圖人只發展,自奮以成*之大業。
28.心中堅定的信念,腳下沉穩的步伐,你用行動告訴我們一個不變之理,沒有走不完的路,沒有過不了的山,成功正在終點沖著你高高的招手,用你那頑強的意志去努力,去迎接終點的鮮花與掌聲,相信成功一定是屬于你。
29.若信愿堅固,臨終一念十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之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30.王守仁和小錢倆人對著竹子,神色凝重地坐了下來,從早到晚,四目圓睜,望穿秋水,盡心竭力地去格其中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