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比較法上,錯誤出生能否構成侵權責任,是一個迄無定論的問題。
2.余以須候竹筼來電,刻難與俄參贊晤商,且樞中迄無辦法,從何說起?合肥出示說帖,謂曾示常熟不肯擔當,須明早至大公所晤恭邸。
3.廷爭面折迄無成,既闔三門見水清。
4.我國古代海鹽生產技術主要有兩種:明代之前的淋煎法和元代開始興起的灘曬法,目前學界對淋煎法的起源問題迄無定論。
5.敵除在此青年中擇其衣履不周者約數百人以機槍慘殺于附近池塘外,其余悉為擄帶而去,至此迄無音訊。
6.彼道旁之閑花野草,曾何足以動其心而移其情哉!齋推扉而入,闃其無人,連呼館僮,迄無應者。
7.備移坐密告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已久,備不度德量力,欲為天下聲明大義;只恨智淺術短,迄無所成。
8.釁端既開,倉皇無措,遷延日久,群議蜂起,有的專矜意氣,有的專便私圖,既少切中竅要之論,也無公忠體國之心,忽剿忽撫,迄無定見,以致釀成目下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