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發現,繼發齲和冠固位喪失是固定修復失敗的主要原因。
2.結果十四例患者在安放磁性固位體前、后的吸光度均值分別為0。59和0。82,有顯著性差異。
3.目的通過測定不同高度和內聚角度牙體模型上全冠的固位力,以探討低矮后牙全冠獲得理想固位的合適牙體高度與錐度。
4.目的:評價采用磁性固位改善覆蓋義齒固位的遠期應用效果。
5.結論:洞固位形鑄造樁核冠修復短磨牙殘根殘冠既方便,簡潔,又解決修復體固位困難問題。
6.目的:改進常規可摘局部義齒設計的不足,增進固位、穩定.
7.摩擦力是人造冠獲得固位的作用力之一。
8.目的探討標準冠內固位體在口腔修復領域中的應用。
9.義齒型囊腫塞具有美學和功能效果。結論:卡環固位的囊腫塞適用于頜骨囊腫的引流,義齒型囊腫塞還可以暫時修復失牙。
10.采用兩種不銹鋼材料對磁性固位體進行外包裹,以達到防腐蝕目的。
11.結論黏接式套筒冠可摘義齒可提高其適合性及固位能力。
12.結果:有固位形組的脫落率明顯低于無固位形組,其他牙體損害、牙髓不良反應、邊緣密合,無明顯差異。
13.方法十四例患者在初戴義齒一個月后,再安放磁性固位體并分別測得其安放磁性固位體前、后的咀嚼效能值。
14.結論光固化樹脂修復楔狀缺損時,制備固位形有助于提高療效。
15.目的觀察縱槽橫溝固位形修復楔狀缺損的效果。
16.目的:對不同數量及分布的釘帽附著體固位力進行測試,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7.共計23單位,其中橋體8單位,固位體15單位。
18.軟襯前后要求患者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對義齒的固位、穩定、咀嚼功能、舒適度、食物嵌塞情況作主觀評價,計算各項指標的滿意率。
19.目的:評價全口義齒基托材料及其表面粗糙度對義齒固位的影響。
20.目的:改善鑄造可摘局部義齒固位體的美觀性,減輕頰側固位體的異物感。
21.結論:套筒冠固位體較冠外精密附著體對基牙牙周影響較小,更有利于基牙牙周組織的健康。
22.通過有限元法積分作用于閉路磁體與銜鐵之間的麥克斯韋應力,算得磁性附著體的固位力。
23.目的比較兩種粘結劑對AP復合體直接修復前牙切角缺損時固位情況,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24.目的口腔修復臨床實踐中,全冠是最常見的牙體缺損修復方法,也常常被用作固定義齒的固位體。
25.目的:探討嵌體冠修復的適應證、牙體預備、制作方法,觀察短冠磨牙的嵌體冠修復的固位效果。
26.可摘局部義齒是牙列缺損后進行修復的一種重要手段,其固位體主要為卡環。
27.目的以鑄接式銜鐵為對照,探討焊接式銜鐵對下頜全口覆蓋義齒口內磁性固位力的影響。
28.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法生成的連接體不僅滿足臨床對連接體形態、位置的要求,并且增強了固位體的支撐作用。
29.目的利用天然牙的牙根放置自行研制的球帽型附著體,增強覆蓋義齒的固位力。
30.結論:印模膏的改良應用提高了全口義齒基托的邊緣封閉性,從而增加義齒固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