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是一種想直接證悟的宗教,妄圖攀援絕壁的人必將煩惱重重,自食其果。
(2)我們在這里聽聞這些教法,是否真的是為了證悟?
(3)如果我們都瞭解如此實修,我們都將很快達到證悟。
(4)祈禱獲得正確的機緣,使你遇到能夠引導你至證悟的人。
(5)甚至于你是不是真的想要證悟,那都是你應當仔細思維的。
(6)如果您想幫助雙親解脫輪迴,那您必需先達到證悟!
(7)你真正要親悟入,叫證悟。
(8)所以,即使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發愿證悟聽上去很抽象,而且有點詩意,它是一個你不應該拋棄的愿望。
(9)從歷史上來看,悉達多太子來到人間,示現證悟而成佛。
(10)可是,如果我們真的想證悟,我們尋找的將是靈性上的朋友或上師。
(11)從情緒化的觀點來看,證悟理應具備的所有的這些不可思議的功德,比如全知。
(12)積極思想和日常冥想是證悟的兩個基本技巧。
(13)即使到現在,對我來說,為了一切有情眾生而發愿證悟的這個概念或心態。
(14)證悟和快樂或不快樂都沒有關系。
(15)如果您不能達到證悟,那麼您無法幫助在輪迴中的眾生從輪迴解脫出來。
(16)我們為什么需要證悟?
(17)其文學造詣精湛脫俗,他的詩詞文章中,將修證悟入的禪理以澄清的筆致吟詠,余味無窮【造句網/1209150.html】。
(18)這是觀身禪的修學次第,下手簡易,逐漸深入,證悟實相,體達佛陀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諸法實相,最終圓證菩提。
(19)但是當我一落地,被親朋好友、關注、利得所包圍,我就不會去想證悟。
(20)我們向我們的皈依處尋求依怙,這樣他們就會給予我們保護,從今直至證悟。
(21)佛經中提到,對于造成如此喪失機會的事情,若有人即便是片刻的隨喜,也會有數百輩子不得值遇證悟道。
(22)中國文化固有的哲理既向深邃的佛法靠攏,佛法向上一路的深妙智慧以及真實的證悟體驗,終而形成華夏文化令外國難以項背的高峯。
(23)延參法師佛學造詣深厚,文學造詣精湛脫俗,他常在詩詞文章中,將修證悟入的禪理以澄清的筆致吟詠,余味無窮。
(24)相信因果才會懺悔罪障,懺悔罪障必然斷惡行善,所以現在一些人不信因果,不斷惡行善,只一味高談甚深見解,這離證悟還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