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創業面臨的政策局限還有很多。社會辦醫療機構,目前都受困于無法納入醫保的問題,這使他們難以服務那些非高收入的人群。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醫生創業政策的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六大政策文件,鼓勵醫生創業!
【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原文鏈接:火爆全體醫務人員朋友圈的文件,傳遞出十大信號
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提出了今后15年我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
……
加大對基層中醫館的建設,中醫藥將在治末病中變主力
大力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使其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發揮獨特作用。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健全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推廣適宜技術,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促進民族醫藥發展。到2030年,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對開辦診所“簡政放權”,診所數量或猛增
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破除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領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隱性壁壘。
逐步擴大外資興辦醫療機構的范圍。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支持保險業投資、設立醫療機構,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较虬l展,鼓勵發展專業性醫院管理集團。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規范發展。
【二】《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
原文鏈接:衛計委發大文件,在職醫生可開診所、辦醫院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12號)已于2017年2月3日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
《細則》中第十二條針對“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情形進行了規定,而此次修改將“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刪除。
在醫療機構建筑設計方面,《細則》強調“必須按相應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求”,經相關審批機關審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細則》中針對第二十六條和第三十八條的修改,則體現了簡政放權的原則?!夺t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其副本不再由國家衛計委統一印制,改為由國家衛計委確定圖樣設計方案和印刷技術要求,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印刷、發放。
【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規〔2017〕4號)
原文鏈接:又發文!人社部喊你來兼職,開診所啦!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
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或者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是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合理利用時間,挖掘創新潛力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專業技術人員自愿流動到兼職單位工作,或者在職創辦企業期間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業單位應當及時與其解除聘用合同并辦理相關手續。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或者在職創辦企業,應該同時保證履行本單位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經單位同意;單位應當將專業技術人員兼職和在職創辦企業情況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事業單位應當與專業技術人員約定兼職期限、保密、知識產權保護等事項。創業項目涉及事業單位知識產權、科研成果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相關企業可以訂立協議,明確權益分配等內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2017年3月10日)
【四】《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
原文鏈接:衛計委再發文——多點執業大放開,全國迎來區域注冊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13號《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已于2017年2月3日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
……
醫生區域注冊制推向全國了,《辦法》第七條:
“執業地點是指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所在地的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執業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省級行政區劃,執業助理醫師的注冊地點為縣級行政區劃,實現‘一次注冊、區域有效’?!?span style="display:none">8VK子文庫范文網
可選多個多點執業機構,《辦法》第十條明確提出:
“在同一執業地點多個機構執業的醫師,應當確定一個機構作為其主要執業機構,并向批準該機構執業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對于擬執業的其他機構,應當向批準該機構執業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分別申請備案,注明所在執業機構的名稱。醫師只有一個執業機構的,視為其主要執業機構?!?span style="display:none">8VK子文庫范文網
可去異地執業了,《辦法》第十七條明確提出:
“醫師跨執業地點增加執業機構,應當向批準該機構執業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增加注冊。執業助理醫師只能注冊一個執業地點?!?span style="display:none">8VK子文庫范文網
【五】《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意見》(國辦發〔2017〕44號)
原文鏈接:個體診所設置不受布局限制了!落實納入醫保定點……
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特別注意!本次《意見》不僅為社會辦醫預留空間,也提出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放寬市場準入來了。
《意見》指出各地要統籌考慮多層次醫療需求,制定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完善規劃調控方式,優化配置醫療資源,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凡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可合理放寬規劃預留空間。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
簡化優化審批服務:診所可跨省連鎖,只辦一張證!
取消無法定依據的前置條件或證明材料,嚴禁違反法定程序增減審批條件,相關規劃和政策要向社會及時公開。落實連鎖經營的服務企業可由企業總部統一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的政策,鼓勵健康服務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加快規范統一營利性醫療機構名稱。
連鎖經營只需總部辦理一證,這也必將會加快連鎖診所的發展。
……
醫師可以按規定申請設置醫療機構,鼓勵醫師到基層開辦診所。鼓勵醫師利用業余時間、退休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或開設工作室。在社會辦醫療機構穩定執業的兼職醫務人員,合同(協議)期內可代表該機構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本人可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各地要制定具體辦法,切實落實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科研、技術職稱考評、人才培養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相關政策。(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5月16日)
【六】衛生部關于印發《診所基本標準》的通知 醫政發〔2010〕75號
原文鏈接:診所基本標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1994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配套文件公布以來,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嚴格執行診所的基本標準,切實加強診所的準入管理,對提高醫療質量和保證醫療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診所的基本標準已不能滿足準入管理的需要。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鼓勵有資質的人員開辦診所,并保障診所的醫療安全,我部組織對診所的基本標準進行了修訂,形成了《診所基本標準》?,F印發給你們,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診所基本標準》是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診所執業登記和校驗的重要依據。對于申請執業登記和校驗的診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診所基本標準》進行現場檢查。對于達不到《診所基本標準》要求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得予以登記和校驗。因經濟狀況等原因,部分地區確需對《診所基本標準》中的相關指標進行調整的,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并報我部備案。
二、《診所基本標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已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不符合《診所基本標準》要求的診所,應當于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符合《診所基本標準》的,由登記機關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三、1994年我部頒布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衛醫發(1994)第30號)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口腔診所、美容整形外科診所、精神衛生診所的基本標準同時廢止。(二○一○年八月二日)
國家發文,醫生創業大放開!
人社部發文:鼓勵醫生創業
日前,人社部印發了《關于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表示,“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兼職創新或者在職創辦企業”,以及更徹底的“離崗創新創業”。
這無疑為目前各地正在進行的醫生多點執業進一步落地,和提高診療費用、尊重醫生工作價值等新政提供了又一政策支持。
根據《指導意見》,“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與本單位業務領域相近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或者利用與本人從事專業相關的創業項目在職創辦企業,是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合理利用時間,挖掘創新潛力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span style="display:none">8VK子文庫范文網
同時強調,“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可以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span style="display:none">8VK子文庫范文網
據悉,離崗創業人員的待遇主要包括:
一是離崗創業期間,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
二是離崗創業期間繼續執行原單位職稱評審、培訓、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
三是離崗創業期間的工資、醫療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門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結合實際確定。
四是事業單位應當與離崗創業人員訂立離崗協議。
五是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人員離崗創業期間,本人提出與原單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單位應當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單位。離崗創業人員返回的,如無相應崗位空缺,可暫時突破崗位總量聘用,并逐步消化。
事實上,從體制內壁壘森嚴到呼喚多年的醫生自由執業終于放開,國家近年來對于醫院核心資源的醫生群體的管理思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近日,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修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正式刪除“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內容,正式放開了醫生創業的閘門。
而在此之前,這一禁令已經持續了整整24年。
醫生創業:從醫院品牌到個人品牌
一些醫生已經最先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據中國青年報此前報道,從協和醫院辭職后,于鶯去臺灣等地考察了全科醫療模式,之后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到提供全科門診服務的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并擔任CEO;謝汝石與同事林峰等人創辦了“只做診斷和咨詢,不做治療”的私人醫生工作室,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國內首個醫生集團醫療公司,謝汝石選擇停薪留職出任CEO;孫宏濤則選擇繼續保留體制內的職務,創辦了國內首家體制內的醫生集團。
謝汝石、孫宏濤等人所創建的醫生集團在國內尚屬新事物,但在國外則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這是由多個醫生團隊組成的聯盟,加入其中的醫生形成同進共退的執業團隊,共享收入,共擔損失,共用設備。
孫宏濤、謝汝石等人的創業經歷,正是在新一輪的醫療體制改革中誕生的,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醫生集團也被認為是此次醫改的新興力量。謝汝石表示,此次醫改顯然更加關注醫生群體,多點執業等醫改政策的全面放開和推行也讓醫生群體希望流動的欲望被激發和滿足。
但并不是所有的醫生都能適應這樣的角色變化,目前嘗試加入醫生集團進行多點執業,甚至干脆離職創業的醫生仍屬少數。孫宏濤表示,這是因為大多數中國醫生都沒有品牌效應和品牌意識,被大醫院的光環所籠罩。
謝汝石認為,雖然針對醫生的政策已經松綁,但要讓醫生真正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首先需要做的是塑造醫生的個人品牌。
“你一走出(體制),沒人認識你不行?!敝x汝石認為,醫生個人品牌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用廣告支撐出來,必須以規范的行為和細心的服務贏得患者的信任,從而形成和積累口碑。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長期研究醫療體制改革,在他看來,醫生從象牙塔走出去所感受到的“夾縫感”,一方面是因為長期處于公立醫院的醫生沒有受到充分的市場環境熏陶,其執業方式、服務意識、品牌塑造等都存在短板;另一方面,原來的醫療體制對醫生個人并不親和,醫生要想開個人診所、申請執照會面臨重重困難。
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巡視員廖新波認為,醫生創業所面臨的種.種壁壘和困難實際上反映了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的短板:雖然政策上早已鼓勵醫生多點執業,但醫生要想走出醫院多點執業仍舊面臨重重阻礙,醫生很難逃出“單位人”的角色。
在他看來,隨著醫改的深入,新的醫療創業形式將會越來越多,雖然目前還難以判斷大多數醫生創業項目的成敗,但這些行動都是在嘗試讓醫生通過自己的醫術獲得體面的生活,從“單位人”成為“社會人”。
朱恒鵬表示,醫生走出體制自己創業,去做互聯網醫療、醫生集團,建私人醫生工作室、個人診所,都是醫改的大勢所趨。盡管會遭遇一些困難,但這些嘗試也促使國家完善醫療服務市場的各項制度法規。他認為,醫生創業對醫改進程而言是相互促進、相互完善的過程。
政策丨醫生創業迎重大利好~
醫生創業迎重大利好!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醫保局聯合制定了《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意見中明確, 2019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并在全國推廣。
據了解,衛健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登記在冊并實際運行的診所近22萬家,平均每省擁有診所超過7000個。診所平均執業人數為2.6人,其中,醫師平均為1.4人,護士平均為1.2人。內科、口腔科、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骨科、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業務占診所業務的比例超過90%,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同時,診所發展面臨著人力資源緊張、醫療服務能力不高、行業監管存在困難等主要問題。進一步明確診所的角色和承擔的功能定位,發揮診所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診所健康發展。?
關于印發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意見的通知
北京市、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湖北省、廣東省、四川省、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務)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醫療保障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醫保局制定了《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F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醫保局
2019年4月28日
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意見
促進診所健康發展,是深化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對于吸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需求具有重要意義?,F就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改革完善診所政策,提升診所醫療服務質量,形成多元辦醫格局,推動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工作目標。診所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在為基層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形成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所,成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
(三)試點安排。2019—2020年,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并在全國推廣。
二、優化診所執業許可政策
(四)簡化準入程序。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診所不作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即可開展執業活動??缧姓^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
(五)調整診所基本標準。診所是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診所基本標準》,對申請備案的診所進行審核,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要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印發《診所基本標準》。
(六)鼓勵醫師舉辦診所。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圃\所。鼓勵符合條件的全科醫師,或加注全科醫師執業范圍的??漆t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全科診所。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要按照多點執業有關要求,與主要執業醫療機構通過簽訂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其在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時間、任務量、服務質量和薪酬績效分配等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兼職開辦診所的醫師能夠完成主要執業醫療機構的工作。
三、提高診所醫療服務質量
(七)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各試點地方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過程中,可以根據診所意愿,將其納入醫聯體建設,在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各試點地方在建立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時,將診所納入成員單位范圍,幫助其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鼓勵醫聯體內二級以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與診所建立協作關系,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八)支持診所規模化集團化發展。鼓勵不同??漆t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舉辦??漆t師聯合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
(九)鼓勵診所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范圍,通過提供個性化簽約服務,進一步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加強對診所提供簽約服務質量的評估,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滿意度等納入評估,確保簽約服務質量。
(十)鼓勵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對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可以給予適當支持。
(十一)促進診所全職醫師職業發展。全職在診所執業的醫師申報高級職稱時,按照改革完善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可以實行單獨分組,定向評審,外語成績不作為申報條件,對論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規定,側重評價臨床工作能力和服務質量。定向評審取得的職稱,原則上應當限定在診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當取得全省(區、市)統一的衛生高級職稱。
(十二)完善有利于診所發展的相關政策。診所提供醫療服務的價格實行自主定價。對主動執行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并符合條件的診所,支持按照規定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費用可按規定支付。簡化診所的環評、消防等審批手續。
四、加強行業監管
(十三)創新行業監管手段。診所要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并按照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規定及標準要求,將診療信息上傳至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將診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托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要定期組織對診所進行培訓,提高診所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意識,形成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常態運行機制;要加強對診所的監督管理,發現問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落實的,注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納入醫保定點診所的監督管理,對虛構醫療服務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應當終止醫保協議。鼓勵試點城市創新思路,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探索有效監管的具體辦法。
(十四)保障醫療質量安金。診所要嚴格依法執業,醫務人員要具備相應的資質和任職資格,嚴格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等規章制度,加強醫療技術和醫院感染管理,嚴格落實診療與護理規范和指南,合理使用藥物,保證醫療質量安全。要加強醫患溝通,尊重患者知情權,保護患者隱私。要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規范醫療文書書寫和管理,做好就診患者登記,落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及時準確完整上傳診療信息。鼓勵診所或醫務人員購買醫療責任保險。
五、保障組織實施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各試點地方要充分認識推進診所發展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醫改和發展社會辦醫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改革完善診所管理有關政策措施,制定政府購買服務的具體細則,加強對診所的監管。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部門要按照規定落實相關支持政策,鼓勵診所可持續發展。2019年6月底前,各試點城市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醫保部門,根據本地工作實際出臺具體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要同步出臺相應配套政策。2019年9月底前,各試點城市要啟動試點工作。鼓勵非試點省份和非試點城市開展診所改革與發展試點工作。
(十六)做好評估總結。各試點城市要對試點情況及時評估,每年形成年度評估報告。對于試點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試點經驗要及時總結上報。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培訓,按照任務分工,強化工作指導和檢查評估,適時推廣試點地區先進經驗,總結出臺促進全國診所發展的政策舉措。
《關于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
一、制定文件的背景是什么?
目前,全國共有登記在冊并實際運行的診所近22萬家,平均每省擁有診所超過7000個。診所平均執業人數為2.6人,其中,醫師平均為1.4人,護士平均為1.2人。內科、口腔科、中醫內科、中醫外科、骨科、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業務占診所業務的比例超過90%,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診所發展面臨著人力資源緊張、醫療服務能力不高、行業監管存在困難等主要問題。進一步明確診所的角色和承擔的功能定位,發揮診所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動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診所健康發展。?
二、文件有哪些主要內容?
《意見》共分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促進診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計劃利用2年時間,在北京、沈陽、上海、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診所建設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
第二部分:優化診所執業許可政策。簡化診所準入程序,取消規劃對設置診所的限制,將診所由執業許可改為備案制管理。修訂診所基本標準,從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同時,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圃\所。
第三部分:提高診所醫療服務質量。鼓勵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支持診所規?;?、集團化發展,形成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模式。鼓勵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診所納入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醫療機構范圍。鼓勵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診所,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同等補助政策,對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等發展建設支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給予適當支持。為診所全職工作的醫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完善有利于診所發展的價格、醫保等相關政策。
第四部分:加強行業監管。創新監管手段,尤其對診所開展信息化監管提出明確要求。同時,要求診所建立電子病歷系統,規范醫療文書書寫和管理,保障診所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強調加強診所醫師執業管理。
第五部分:保障組織實施。明確部門分工,從加強組織領導、做好評估總結兩個方面提出要求,為扎實推進試點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三、文件有哪些創新性的改革舉措?
一是簡化準入程序。取消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診所的限制,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制管理,舉辦診所的,報所在地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備案,發放《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即可開展執業活動??缧姓^域經營的連鎖化、集團化診所由上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備案,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的由所在省份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分別備案。
二是調整設置標準。強調診所的功能定位是為居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確保診所服務能力和質量安全是診所設置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將對診所設置的審核,從以往重點審核設備設施等硬件調整為注重對醫師資質和能力的審核,要求在診所(不含中醫診所)執業的醫師必須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
三是激發存量活力。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苹蛉圃\所。鼓勵不同專科醫師成立適宜規模的合伙制醫生集團,舉辦??漆t師聯合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連鎖化、集團化診所。鼓勵診所納入醫聯體,與醫聯體內成員單位、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中心、醫學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病理中心等機構建立協作關系,實現醫療資源共享。
四是創新監管手段。明確要求診所建立信息系統記錄診療信息,并將診療信息上傳至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將診所納入當地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依托信息監管平臺,加強對診所運營和醫療服務監管,實現實時監管,確保醫療質量安全。鼓勵試點城市將診所開辦狀況作為診所主要負責人個人誠信記錄納入個人誠信體系,建立聯合懲戒長效機制。
四、下一步推動落實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一是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將推進診所改革發展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醫改和發展社會辦醫的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加強部門間溝通協作,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兑庖姟芬?019年6月底前,各試點城市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醫保部門。出臺具體實施方案,2019年9月底前,各試點城市啟動試點工作。二是做好評估總結推廣。及時評估試點情況,強化工作指導和督查評估,適時推廣試點地區先進經驗,總結出臺促進全國診所發展的政策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