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即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簡稱,即針對0-6歲兒童,通過提供一系列的特色課程,充分利用幼兒大腦發育的最快階段,開發幼兒智力、體能、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潛力?,F在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大家對于這個行業是如何分析的吧!
2018早幼教行業分析報告
行業追溯
早教定義:針對0-6歲兒童,強調挖掘幼兒潛力
早教即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簡稱,即針對0-6歲兒童,通過提供一系列的特色課程,充分利用幼兒大腦發育的最快階段,開發幼兒智力、體能、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潛力。
2018年,對于中國早教市場而言,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二胎政策的紅利初顯、大眾對于早教的深入認可與肯定,都幫助早教行業在這一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在國內大眾的認知中,目前普遍把早、幼教按嬰幼兒的年齡來進行劃分,我們通常所說的0-6歲都歸類為學齡前教育,3-6歲屬于幼兒教育,0-3歲屬于早期教育,這是根據我們國家的教育體制而延伸出來的分類,因為政策規定,年齡滿3周歲才能達到幼兒園的入園要求。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承接下一階段初等教育,屬必需消費;早教的主要目的為開發幼兒智力、想象力、創造力,屬可選消費;相比于幼兒園教育,早教更加強調親子互動;早教采用消課制,每上一節課便從課包中銷掉一節,學生可自主選擇上課時間,幼兒園教育為全日制教學。所以在某種程度上,3周歲之前的教育行業的發展,還屬于一個市場自由發展的階段;于是人們把3周歲之前的教育統稱之為早期教育。
宏觀政策
明確支持行業發展,監管缺位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家開始著眼于教育問題,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教育行業發展的法規政策,這一行徑也對早教行業有一定的助推作用。2001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首次提出發展0-3歲早期教育。2010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一2020)》中再次提出重視0至3歲嬰幼兒教育。宏觀政策支持、市場需求旺盛、行業準入門檻低的背景下,早教機構蓬勃發展。
行業監管缺位,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暫無相關法律對早教進行監管,全國絕大部分地區早教機構只需在工商部門注冊,無需教育部門的審批,在辦學場地、師資聘用、教學內容等維度上缺乏監管,早教行業呈現魚龍混雜的局面。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更加傾向于選擇擁有良好口碑的品牌早教機構。2018年4月,上海頒布《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管理暫行辦法》,對托育機構開辦提出具體的規范,引領行業逐漸走向規范。
大數據引導科學早教市場巨大變遷
根據2012-2018年中國早教市場規模圖可以看出呈上升趨勢。2012年為820億元,到2017年已經達到了1989億元,這一數據的變化,對于國內早教市場而言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官方預計,2020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整體形勢優于預估。根據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數據顯示,目前,一線城市占全國比例達15.1%,而北上廣深人口數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左右。這意味著一線城市人均早教中心數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而二三四線城市早教中心缺量龐大,巨大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按動態5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測算,2020年0-6歲人口約為1.04億,其中0-3歲嬰幼兒超過5200萬,是早教需求的集中年齡段;而2.5-6歲幼兒按照2020年85%的毛入園率預計,屆時幼兒園在園人數超過6000萬人,將是2016年在園人數的1.16倍。
國家的二胎開放政策使得國內新增人口數增多,再加上國內早教機構沐浴著國家政策,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諸多因素的推動使得國內早教市場逐步步入黃金時代。
80、90后成長為父母,愿意為孩子的早教投入更多
從行業數據來看,中國父母對于早期教育的消費水平上,隨著孩子月齡/年齡的增長,呈現上升趨勢。
新一代家長學歷層次不斷提高。目前,新生代父母主要為80和90后,這一群體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成長的,隨著高等教育的曾及,并且具有高學歷、追求高品質等普遍特點,因此也會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教育觀念、消費意識、互聯網產品使用習慣增強,這些因素大大提升了在線早教的消費程度。
由于早教費用是由家庭承擔,受到經濟收入的限制,大多家庭在孩子早教這一塊的支出是有所顧忌的。但是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大體往上爬了一個臺階,生活不再局限于溫飽范圍,對于孩子早教支出這一部分的占比也逐漸增大,總體而言,家庭收入促進教育投入。對早教支出500-1000元/月占比最高,達41.3%;其中,25-35歲的父母,尤其是25-28歲的90后的新生代父母,更愿意在孩子早期教育上做更大的經濟投入。
為孩子選擇早期教育產品或者課程的標準是什么呢?
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一門嚴肅的科學,目的在于通過系統的、科學的的課程規劃幫助低齡兒童學習知識、培養自信、開發智力、塑造性格。從業人員需要在教育領域具備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積累,并根據兒童的運動能力、興趣愛好、智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特點,因地適宜、因材施教地制定培訓計劃和課程內容。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機構需要通過先進的設備實現多渠道、多媒介、雙向互動的教學,并制定適應新技術的內容。因此,課程內容研發是進入早期教育行業的最大壁壘。
隨著行業的成熟度提高,缺乏成熟早教理念、教學內容簡陋、品牌影響力低、師資力量缺失的早教機構將逐漸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行業集中度將會逐漸提高。目前,市場中已經涌現出一批知名度高且被認可的品牌,但是維系品牌知名度需要長期的內容打磨、廣告營銷,期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這也促使早教品牌探索更科學的教學理念、制定更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帶給兒童和家長品質化的課程體驗,幫助行業走上健康、成熟的發展方向。
新生代的父母接觸最多的是互聯網,也非常重視早教知識的獲取,移動互聯網讓垂直化服務和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成為年輕父母的知識獲取途徑中上升最快的渠道。調查發現,新生代父母育兒知識求助對象趨向線上交流和互動,新手父母對于育兒達人的信任度達到68%,新生代父母已不滿足原有“身邊純經驗的分享”。
對于孩子們的早期教育,家長們絕不會放過每一次讓孩子接受優質早期教育的機會,孩子學好一切都值得。因此現在在大部分家庭而言,早期教育已經占據了家庭支出的一席之地,可想而知早期教育不僅對于孩子,對于家長們也同樣重要,好的早期教育能讓孩子學會知識的同時鍛煉孩子的心智以及身體,不好的早期教育不僅浪費了錢,更會耽誤孩子的各方面發展。
結論
早教行業由海外傳承、起步較晚、非剛需,但消費者教育基本完成,80、90后家長教育理念和消費習慣的變革將進一步挖掘需求。所表現出的發展潛力在未來幾年將會持續井噴,此外,互聯網在教育行業的滲透,也迫使許多線下教育機構開始轉型。有人認為在線教育會取代傳統的教育方式,并引發一場大規模的下崗風波。但是教育的本質是“教育”本身,而模式的改變只不過是改變了教育傳播的途徑,是在促進教育的發展,二者并不沖突。品牌、師資、教學質量、產品內容等依舊是決定教育機構生死存亡的關鍵。因此,加速完善機構設施,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回歸教育初心才是在市場上立足的長久之策。
早教行業分析
1.中國的人口基數已達13億,以目前1.3%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50年之內,中國早教市場規模根本不會有較大的萎縮,
甚至100年內,它也仍然是一個布滿無限誘惑力的市場。 早教在中國屬于新興行業,目前正處在一個發展期。
1998年,早教中心在中國鳳毛麟角,可是到了2002年,據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就有早教機構100多家。10年來早教行業從無到有,
經過了迅速擴張期現在正在逐步放緩新成立早教機構的步伐,更多的開始表現為提升品牌擴大規模。
2.有關機構預計未來幾年內,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經濟收入將以7%-8%的速度增長,
2010年全球嬰幼兒教育市場的營業額將達到2800億-6200億美元。 目前嬰幼兒早教機構呈現明顯的地域不平衡性,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地區集中了全部85%左右的消費量, 而發展中國家雖然人口數量眾多,接受嬰幼兒早教服務的消費不論在時間還是檔次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未來10年將是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段。
3.金寶貝于199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成功上市,是全球唯一納斯達克上市早教品牌(編碼為GYMB)。200
3、2004年,金寶貝在ENTERPRENEUR《企業家》雜志評出的全美加盟500強企業中位于早教行業第一,并于2001年至200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美成長最快的親子早教課程加盟體系。每天有30,000個家庭享受金寶貝的快樂教學。
金寶貝于2003年正式登陸中國。同年6月,金寶貝上海古北中心正式運營,宣告中國首家以英語(論壇)(Q吧)為教學語言、接收各國學生的國際早教中心的成立。2006年金寶貝古北中心在金寶貝全球加盟商大會上被美國總部授予“全球金寶貝中心學生數量第一”的殊榮。 金寶貝在進入中國三年的時間里,獲得了廣大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屢獲殊榮。目前在中國已開業的中心超過80家,遍布52個城市?,F在已經有超過40000個中國家庭開始享受金寶貝帶來的先進教學。金寶貝早教中心在場地、設備、師資各方面的投資均占中國早教行業首位。金寶貝還是中國早教品牌中唯一采用全球同步課程體系的早教機構:全球統一教案,無論您今天在紐約,還是在巴黎,都可以同步享受到金寶貝的快樂教學。
早教行業報告:朝陽行業的繁榮
一、我國早教行業概覽
1.1早教理念是由歐美傳入我國,我國的早教興起起于1998年前后,從2003年開始打入國內市場,自此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1.2興起因素一:滲透率低
我國0-6歲嬰兒基數大:雖然在2017年(全面二胎政策實施的第二個完整)出生人數就出現下滑,但從體量上看仍超過1700萬。可以估算0-6的嬰幼兒數量超過1億。
早教滲透率低:根據統計,2016年早教機構的報名人數約為1580萬人,由此我們可以估算出我國早教行業的滲透率為10%-20%。00.
1.2興起因素二:中產家庭的崛起
根據我們的測算,以太原為例,早教課程年均支出2萬元左右: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達到3.64萬元左右,按家庭計算足以支撐早教的消費支出。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等收入人群體的分布與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戰略選擇》報告中提到,中國大約有6億人口屬于中等收入以上收入家庭,消費升級將進一步帶來早教參與和支付意愿。 1.3興起因素三:重視程度加深
內部因素:對于早教作用的認同80、90后進入育齡階段,這類家長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傾向于認同0-3歲早期教育對于兒童智力、性格、潛能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外部因素:競爭壓力自上而下傳導以及同輩壓力。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從高考層面來講,985高校錄取僅僅2%左右,為了應對將來的競爭壓力,家長就會從上而下的從孩子高中、初中、小學甚至學前做好準備。同事,周圍家長都將孩子送到早教機構帶來的同輩壓力,也會令家長產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想法。
1.4興起因素四:進入門檻低
我國早教行業處于無序成長的階段。早教是學前教育的一部分,但我國目前的相關法規主要是對學前教育中的幼兒園進行闡述。
早教沒有被納入幼兒園的管理體系,也沒有被教育部門納入監管范圍之內,尚未定制早期教育培訓行業的行業標準,因此目前早教機構不需要辦理相關資格和資質。
二、我國早教行業現狀分析
1.1早教行業初具雛形的發展業態在經歷了新一輪洗牌后,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大企業全方位發展,小微企業逐步被淘汰。
1.2 2017年我國幼兒早教消費市場達到1900億元,2018年有望突破3000億
根據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數據顯示,目前,一線城市占全國比例達15.1%,而北上廣深人口數僅占全國總人口數的5%左右。這意味著一線城市人均早教中心數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而二三四線城市早教中心缺量龐大。
早在2017年中國科學早教大會上,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侃表示,未來中國早教市場將持續高漲的發展態勢,成為現代家庭教育的剛需。張侃表示,隨著國民收入不斷提升,新一代家長消費觀念升級,國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幼教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驅動幼教市場規模持續擴容,為早幼教市場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受紅黃藍虐童事件的影響,早教行業有所波及,但對整體市場影響不大。從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發布的中國十大早教排行榜來看,目前,排名依次是金寶貝、積木寶貝、美吉姆、東方愛嬰、悅寶園、紅黃藍、紐約國際、新愛嬰、愛樂、親親袋鼠,除紅黃藍排名下降外,積木寶貝的通過迅速拓展全國市場,奠定了中國早教行業黑馬的基礎。
三、早教連鎖品牌,品牌加盟成長空間廣闊
從市場狀況來看,目前,早教市場壟斷格局并未形成,大型品牌機構快速增長,小微個體機構生存空間受到排擠。通過快速發展加盟及外延并購動作確立行業領先地位,構筑龍頭壁壘,是品牌規模幼教機構贏取下半場勝利的籌碼。因此,未來中國早教行業可能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勢。
此外,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還表明,2018年我國早教市場將持續走高。在政策力、資本力、市場力的共育之下,人們紛紛涌入早教行業,但品牌空白區域的緊缺,將成為早教發展的最大瓶頸。
幼教行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