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策劃書范文_創業點子
平平庸庸地活著,也是活著;頑強進取地活著,仍是活著。但平庸活著的人會死去,而頑強奮斗的人將永生。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創業策劃書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到大家。
大學生創業策劃書范文
一、前言
在這個“人才至上”的年代,為了迎接未來的挑戰,我們作為當代社會的大學生為了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有碗飯吃,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給自己充電。
當然,鍛煉自我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出去實習,也可以在上課之余做些兼職以填補自己的開銷費用,但是在這個要求嚴格的時代我們必須力主創新,獨樹一幟,不說是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要有自己的一套風格,踩出自己的一條可行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才能更好的學習貫徹黨的“__大”精神,為建設和諧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今社會,在校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成為大學生發展自我,增加經驗的一種趨勢,這種行為不但可以鍛煉自我,磨練意志,積累經驗,同時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父母減輕一些負擔。所以,我們應順著這種趨勢不斷摸索,探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以更好更多的實戰經驗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為此,我們打算建立一個“點子”便爾店(詳盡內容見正文),方便他人,也滿足自己,從更大的方面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社會的發展!
這是個人才的時代,也是個知識的時代,只要你愿意,沒有什么不可以,相信----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二、創業背景
1、時代的變遷賦予了當代大學生不一樣的涵義,也給予了當代大學生不一樣的生活和思想,追求的不同,享受生活的方式自然也不同。科技不斷的進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惰性的潛能又被激發出來,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寧愿花錢也不愿意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有些時候急于需要一個“替身”來幫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情。
2、一部分大學生為了鍛煉自己,增加實踐經驗,不惜耗掉了自己課余之外的所有時間來參見校里的活動。所以很多事情自己沒辦法也沒時間去完成,無奈之余便幻想的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分身術”。
三、創業目的
1、眾所周知,在大學校園里,能力遠比知識更重要,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來讓我們不斷學習、鍛練、展現自我、增加能力。校園里更大社團和學生會對我們這些即將面臨畢業的學生已經沒有什么進步的空間,所以我們需要自主創業來為自己鋪路。
2、勤工助學是我們很多大學生都想做的事情,一來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二來也可以向他人證明自己的自立與成長,但是據我所知,校內能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是非常有限的。這就使得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打開另外一種勤工助學的渠道,以真正做到自立自強!
四、經營項目及內容
1、經營內容:主要是幫助一些沒時間或不愿意自己出面去完成工作、任務、及人際交流的同學完成他們的所需,作為他們的一個“分身”來認真努力他們所要求完成的事情。
2、主要項目:
代辦PARTY策劃:根據所需者的個人需要(包括場地、時間、操辦等級、風格等方面),進行生日聚會,同學聚餐,男女約會等項目的策劃,并按時按需完成工作項目;
________文字方案:可以替那些有想法但無法用文字表達的需求者寫些文字方案,包括策劃書、通知、海報、申請書等一系列應用文體;
代取物品:代替一些不想把時間浪費在路上的同學取些所需物,并且代保管(保管另外收取費用)
代溝通交流:大學猶如小社會,同學、朋友間很容易鬧些別扭及不愉快,但是由于自尊心作怪,始終無法先開口解開疙瘩,這時我們就可以代替需要者,作為中介人進行幫助溝通交流,使得原本不暢的關系得以調解!
經典創業故事
孔令博是孔子的第76代傳人,也是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而且還是北大的團干部,在他大學尚未畢業的時候,竟然提出了退學去創業。經過短短的一兩年時間的努力,他竟然成功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孔令博創業的成功路徑居然是靠賣菜譜這樣一個小點子。
在大學里孔令博雖然是學計算機的,但是與同學們平常聊天時談得最多的是關于創業問題,甚至興致高時會談到通宵達旦。2006年臨近年底的一天,孔令博與3位同學湊在宿舍喝酒時,借助酒興又大談了一番關于創業的事情。最后,4個人談定了要把創業付諸實施,由每個人出資800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創業方向選定了以IT業為主,因為他們4個人都是學計算機的。當時4個人都熱情極高,沒多久,便在北大科技園注冊成立了奧琦瑋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公司雖然成立了,但是卻是一個無項目、無固定場地、無資金的空殼公司,當時注冊時需要的10萬錢還從各自的朋友處東借西湊的。公司的舞臺是搭起來,那怕是個空殼公司,但是必須要有人去做才行。當時4個合伙人都還是學生,有學業在身,抽不開身。為了實現創業的夢想,孔令博自告奮勇站出來說,讓他一人先退學,為公司作鋪路石,等公司全面發展起來后,其余3人再跟進。
孔令博退學時,受到親朋好友以及學校老師和同窗的好心勸阻,但是,已經一心要創業的他橫下了一條心。事后,孔令博自己也承認,自己當時確實是有些盲目的,因為創業的路子全都是一片空白,甚至連思路都沒有想好。但是,如果沒有當時的盲目就不會有后來的成功。
公司成立后,就要找業務來做,不然這個業就創不起來??琢畈┰诳嗫鄬ふ覙I務時發現,大學老師們授課時已開始使用投影儀放PPT講義,這就需要具有鼠標功能的演示筆。趕緊搞一批演示筆過來,到大學老師中去推銷,這肯定能夠賺錢。于是孔令博跑到深圳訂購了一批演示筆。這種產品頗受老師們歡迎,銷路很不錯。當產品賣出去后,孔令博想如果是自己研發生產的話,利潤肯定要高得多。在演示筆銷售處于高峰的時候,孔令博自己開始了研發生產。然而,好景不長,當別的廠家都知道了演示筆好銷后,都紛紛開始生產這種產品。孔令博缺乏足夠的技術力量,自然斗不過人家專業廠家。沒多久,孔令博便在競爭中被人家淘汰了。此后,孔令博又搞了數碼相框、智能鬧鐘等等小產品。然而,都是開始火了一下,沒多久便熄火了。
經過一年來的折騰,公司虧倒是沒有虧,還略有點贏利,但是非常小。如何找準一個長期的產品,作為公司的一個發展方向,成為了四個合伙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當公司生意清淡的時候,4個合作伙伴們便會坐在一起小酌一番。一天,當他們在一起吃飯點菜時,孔令博忽然想到了一個點子,他覺得,把點菜機和紙質菜單結合起來,變成一種多媒體的點菜終端,就能讓顧客看到餐廳內所有的菜品并直接點餐,還可以顯示出菜品的價格。這應該是個好點子,當孔令博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后,幾個合作伙伴都高興地認為,這是個好點子可以讓傳統的手工點菜環節全部信息化。
勵志創業故事
目前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有4人:高燃、李想、戴志康、茅侃侃!Mysee直播網總裁高燃跟泡泡網首席執行官李想、北京康盛創想(北京)公司CEO戴志康、北京愛航工業公司首席架構師茅侃侃。高燃、李想和戴志康生于1981年,茅侃侃生于1983年。
李想的泡泡網2005年底營收達2000萬,利潤50%%,按通行的市場收購標準,即以20倍的市盈率來計算,占公司絕對股份的他,身家已過億。
去年7月,戴志康已經收到風投給的幾百萬美金,身家也過了億。高和茅正處于剛創業階段。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四位80后富豪的創業故事:
80后創業故事之一、高中生李想放棄高考 創億元身家
5月21日,中關村鼎好電腦城。李想公司內間隔開的每組辦公桌之間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坐著的人都在忙碌。
泡泡網今年規模幾經擴展,人數從不到50人到80人,又到100人,目前超過了110人,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80人。700平方米的空間已經無法容納,公司的發展也到了需要注意商務形象的階段。
李想的泡泡網是一家從事電腦硬件、個人和辦公數碼產品的信息服務的網站。六年前,在石家莊某中學讀高三的李想沒有對未來做過多謀劃,只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不參加高考。
李想第一次接觸電腦在初一,立即著了迷。到了高一,李想終于擁有了自己的電腦,花了8000多塊,并且是按自己要求的配置攢的一臺機。當時只能撥號上網,李想的月均上網費用為七八百塊,花的都是自己的錢。這個錢是他給計算機專業報刊寫稿得的稿費。
高三,李想搞了“顯卡之家”的網站,每天花費7-8小時,更顧不上課程學習。不讀書后的第一個月,一個廣東老板說要給李想寄推廣費,他沒當真,結果對方真寄來了6000多塊錢。
當時他還沒構思好如何進行網站的商業化運作。到年底,他賺到10萬塊。
2000年春節前,李想說服大學畢業后到深圳打工三個月的 樊錚回到石家莊,把兩個人的網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網。2003年底,泡泡網的業務翻了3倍。
80后創業故事之二、大學生戴志康 發明軟件掘起第一桶金
同樣生于電腦時代的戴志康比李想早兩年接觸電腦,小學五年級。戴父是大慶石油學院的博導。在父親的指引下,他迷上了電腦編程。戴讀初二時,市場上有了瑞星防毒軟件。經過琢磨,戴發現了其中的技術瑕疵。
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后,戴志康想找點事做,為將來事業發展打基礎。一天,很偶然地,戴去到一個電影論壇,發現那里竟然有10萬注冊用戶。他想: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在一個社區論壇的服務器上裝一個,光一個用戶就帶來10萬人,100個是1000萬,1000個就是1億,這樣完全是幾何級的發展模式。
戴決定搞這樣的軟件,將它命名為Discuz。一年多后,這個軟件因為支持用戶習慣,迅速為網上用戶所接受。
做了兩年后,他意外地收到香港一家公司的報酬,這才發現自己的勞動完全可以轉化為實際價值。他準備將產品商業化。
2004年初,戴懷揣掙到的第一桶金,從哈爾濱跑到北京。他先花七八十萬買了間公寓做辦公室,便開始注冊自己的康盛公司,這時,他還是在校大學生。截至2005年,公司銷售月均增長50%
80后創業故事之三、“小崽兒”茅侃侃 一條短信萌發金點子
2005年以前,四個人中年紀最小的茅侃侃也沒有閑過,從最初的紅旗中文2000公司,到后來的“起勁地折騰”。一系列的跳槽是茅刻意而為,他曾干過技術、銷售、管理、包裝和推廣等工作。由于手快,他負責的工作通常會比別人早完成。
Majoy的創業點子來源于茅一次出差收到的短信:四川移動通信歡迎您!這條很多人都會收到的短信,使他突然聯想起如果將傳統的電腦網絡游戲或者單機游戲方式挪到現實中,把手機或者PDA之類的移動終端和各種通訊方式的后臺技術整合起來,不是能制造另一種更數字化的真人實 景游戲方式么?
返回北京后,茅挨個咨詢所認識的人,調研后,他認為將網游搬到現實場地中,由真人扮演角色,通過大量移動終端(PDA和手機)和電子化道具,來掌控游戲是一個既基于傳統娛樂形式又突破傳統娛樂形式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