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500字例文大全6篇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日記500字例文大全,希望你喜歡。
隨著新系統vista的發布,我那臺老的像蝸牛的機子,是該徹底換換了。
在著寬屏橫行的時代,你要不是19或22寬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
看著電腦書,上面介紹著多大多便宜,我也心動了,可是22寸到底多呢?
那就先看看老機子的crt到底有多大吧。?經過查詢,終于找到了關于英寸的最新資料(熱淚盈眶)。1英寸等于2.54厘米。這個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由來了__改怎么量?是四個邊一起量?還是——帶著這個問題,我咨詢了我家的數學"教授"——爸爸。他對我說:"現在量屏幕用對角線量,寬屏只是調個角度罷了。"我沒顧的上向我爸道謝就急匆匆地來到電腦前,拿起尺從左上角量到右下角,共是43厘米,我算了一下:43÷2.54=17(英寸)這么說,老機子crt顯示器是17寸的了。
量完老機子,現在開始動手算一下22寸有多大了。1寸是2.54厘米,22寸就是22×2.54=56(厘米)好大呀。我試著畫了一下(條件是普屏的話)就像兩個大毛巾橫著并排在一起,長38厘米,寬42厘米,面積約有38×42=1600(平方厘米)。都可以當電視用了,玩游戲就是一個"爽"字。
掌握了方法以后,買顯示器就不會買錯了。生活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數學,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學好數學。
一天,東東、青青和麗麗在家玩。突然,外面傳來一陣陣叫賣聲:“賣西瓜了,賣西瓜了,又大又甜的西瓜便宜賣了,5元一斤……”
這時,東東不懷好意地說:“青青,敢不敢回答我的問題呢?”青青非常自信地說:“好啊?!睎|東開始出題了,他說:“如果我有30元,我可以買一個幾千克的西瓜呢?”青青緊皺眉頭,不一會兒就想出來了,青青說:“30÷5=6(斤),6斤=3千克,所以是3千克?!?span style="display:none">dy5子文庫范文網
東東說:“麗麗,要來試試嗎?”麗麗說:“你要考就考吧!”東東說:“麗麗,你把青青剛才說的話解釋一下吧!”麗麗說:“求這道題的答案,就是求30里面有幾個5,先把30中有幾個5求出,在一轉換就行了?!睎|東又說:“麗麗,我再考考你。”麗麗說:“可以呀!”東東說:“我從甲點走到已點用了每小時9千米的速度走了36千米,從乙點走回甲點比從甲點走回乙點多用了1小時,我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幾千米每小時呀?”
麗麗快速地算了算說:“36÷9=4(時),4+1=5(時),36×2=72(千米),72÷(4+5)=8(千米/時)?!?span style="display:none">dy5子文庫范文網
東東吃驚地說:“原來你們都會這些題呀,聰明機智,足以吃到又甜又大的西瓜?!薄肮?。三個好朋友開心地笑了。
今天,媽媽帶著我和姐姐去書店里買書。書店里有優惠:滿100減10,滿200減20,滿300減50,滿400減80。
我看到了我最喜歡的《海底兩萬里》,要40塊錢。姐姐拿了一系列《哈利·波特》,要300塊錢,媽媽給我挑選了一本《鋼琴小精靈》,要35塊錢。我們到了收銀臺前,媽媽問我:“希希,我來考考你,我們怎樣買這些書最優惠呢?”
我的大腦飛快的轉動起來,我想:原價總共:40+300+35=375(元),如果就買這么多,則我們應該付325元。我胸有成竹地對媽媽說:“要花325元!”媽媽說:“不對哦!你再想想怎樣會更便宜?”“嗯……讓我再想想?!蔽一卮鸬?。
我想:如果這樣不是最劃算的話,那么最劃算的一定是滿400減80。現在我已經有了375元,那么我再去買本書,是不是可以更加劃算?。∥议_始在書店里面繼續尋找。啊!我找到了兩本我喜歡的書!只不過一本要25元,而另一本則要45元。
那……應該選哪一本呢?我算了算,如果選25元的,加上之前375元正好400元就可以減80元了,要付320元;如果選45元的,加上之前375元要420元,減80元,要付340元。既然要選最劃算的,那么就應該選擇再買一本25元的書,還比之前原來的三本便宜5元呢!
我驕傲地告訴了媽媽我的推算,媽媽夸獎了我,我真開心!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細心,就能發現它。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如:推理問題、周期問題、植樹問題等等。數學王國真是奇妙無窮,但又往往讓你捉摸不透,甚至還會產生錯覺呢!
記得在我讀幼兒園時,我很喜歡邊爬樓梯邊數臺階數,我家當時住在六樓,每個樓層之間有18個臺階,每次離家和回家我都要牽著媽媽的手數臺階數,每次數的結果都是90級,媽媽還老夸我聰明呢。
到讀小學時,我學了簡單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認為我每次回家上六樓應該爬108級臺階才對呀,因為住在六樓,每層有18級臺階數,根據乘法原理,6×18=108(級)。可我實際上每次只需爬90級臺階就到家了,當時我心里打了個大大的“?”號,不知何因。于是我帶著滿臉的疑惑問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聽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沒解釋,他牽著我的手來到了一樓,笑著說:“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們家住在一樓,需不需要爬18級臺階呢?如果住二樓、三樓我們需要爬多少級呢?你再爬爬,體會體會。”聽了爸爸的話,我帶著“?”又體驗了一番。結果是一樓不用爬,二樓需爬18級,而三樓只需爬36級,我又如此這般爬到了七樓,爬了108級。通過這些體驗,我恍然大悟,尋到了其中的規律:
樓層要爬的臺階數
1(1—1)×18
2(2—1)×18
3(3—1)×18
……
N(N—1)×18
于是我得出了一個關系式:(層數—1)×每層臺階數=需爬的臺階數。我把這個關系式告訴爸爸,爸爸看后會心地笑了。其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非常多,也非常有趣且具有現實意義,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總結。
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思維的課程,邏輯性很強,經常會讓人產生錯覺。所以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開拓自己的思維,做個勇于攀登數學高峰的人。還等什么,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王國中的奧秘吧!
數學,在生活中時常能顯現它的影子,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不但要用到數學,而且也能學到數學知識。
今天,爸爸媽媽去公園散步健身去了,讓我在家好好看書、寫作業。等作業寫完時,他們還沒回家。閑得無聊時,我就想上網玩一會兒。于是,急忙奔向書房,打開電腦正準備上網時,我愣了,原來爸媽早料到我這招,竟然在電腦上設置了開機密碼。這可把我急得團團轉,可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這樣一個大好機會。正當我在發愁的時候,我在屏幕下方發現了一個密碼提示,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勺屑氁豢矗肿屛曳噶穗y。原來,這個提示是一道數學題!題目是這樣的:1+2+3+4+5…….+99+100=?這道題的答案就是開機密碼。我一看題目,頭都大了,更別說算了,從來沒做過這么復雜的題目。可算不出來,就不能上網。為了能上網,我只得拿出紙張,認真的演算起來。在經過幾次演算后,看著長長的算式,我是真的犯了難。就仔細琢磨,有沒有什么規律和簡便的方法可用。經過嘗試之后,我終于找到了計算的方法,用最大數相加最小數,以此類推,1+100=101、2+99=101……50+51=101,正好是50個101,最后我終于算出了答案是5050!當我把答案輸入密碼時,一下就開機了,讓我興奮地跳了起來。
當爸爸媽媽回到家時,我還在網上正開心的玩著呢,他們見我在上網,非常驚訝,便問我是如何上網的,我便把剛才的計算方法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哈哈大笑,說下次要用難點的題目設密碼了。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知識,只要肯動腦筋,就一定會學到知識,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睌祵W,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計校園電費……等等數不勝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里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為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期望買什么糖呢?”我望著玲瑯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就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就是買散稱的呢,還就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著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但就是,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并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1千克=2斤58.9÷2=29.45(元)。29.45元大于21.9元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劃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夸我愛動腦筋,因此我也就成為了媽媽的"小會計"。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生動搞笑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現了一道趣題:
大河上有一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通過需要五分鐘。橋中間有一個亭子。亭子里有一個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鐘出來一次。看到有人過,就叫他回去,不準通過。有一個從東向西過橋的聰明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最后通過了大橋。
我初看這道題,一點頭緒也沒有,難不成坐船過去?這就是不可能的。難道走了一會往回走?唉,這好像行得通……
我經過反復的計算,先想到了走到2分59秒的時候把頭轉回去,看守的人就會讓我往回走,這樣不就過去了嗎?之后又想了一會,得出只要在走了2分30秒至2分59秒的時候往回走(最好不要到2分59秒的時候走,因為可能你還沒轉過頭來,看守的人就發現了),就能夠成功過橋。
大家肯定都會說這么容易的題誰都會做,我拿出來吹噓什么?不,這樣貌你就錯了,我并沒有在炫耀自己,我就是在告訴大家數學在于聯系生活思考,在于全心全意去領悟,而不就是拿著別人的成果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