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同義詞
導語:濫竽充數,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說: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以次充好。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資料,歡迎閱讀!
基本知識: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釋義]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出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傚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寓言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不到300個善于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不到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名叫南郭的處士聽說了齊宣王喜歡聽合奏,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里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擺動,我愿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后,南郭處士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里極為得意。
其實南郭處士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處士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比別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處士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豐厚的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他喜歡聽獨奏。于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輪流來吹竽給他欣賞。南郭處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處士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會因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真本領,才能抵擋住一切困難、挫折和考驗。
濫竽充數同義詞:
碌碌無為,魚目混珠
同義詞剖析:
1、碌碌無為 [lù lù wú wéi]
[解釋] 平平庸庸,無所作為。
[出自] 《史記·酷吏列傳》:“九卿碌碌奉其官,救過不瞻,何暇論繩墨之外乎?”
2、魚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解釋] 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自] 晉·盧諶《贈劉琨》:“夜光報于魚目。”
濫竽充數造句
1、南郭先生在皇宮樂隊里濫竽充數,最后落荒而逃。
2、買了兩斤橘子,回家卻發現被騙了,里面有好多壞橘子濫竽充數。
3、每當媒體夸火箭隊沒有姚命不行時,他總說自己是濫竽充數。
4、做操時,有些同學不會做就在濫竽充數。
5、老師讓我們背誦課文,總有些同學濫竽充數。
6、他上課不會背課文,便濫竽充數,只動口型。
7、他不會買水果,買回的水果好多是濫竽充數的。
8、他只會濫竽充數,平時不好好學習,老是留級。
9、我從來不濫竽充數,總是認認真真做事。
10、買珠寶的通常會把一些假貨混在真貨里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