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辨析
一:貧、窮
這兩個字都有“景況不好”的意思。
“貧”的反義詞是“富”,指缺乏衣、食、財。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彭端淑《為學》)。
“窮”的反義詞是“通”或“達”。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窮”除了上述義外,還作“盡”講,如“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列子·湯問》)
二:饑、餓
“饑”指一般的肚子餓,與“飽”相對。如“饑渴而頓踣”(柳宗元《捕蛇者說》)。
“餓”指嚴重的饑餓,指沒有飯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脅。如“家有常業,雖饑不餓”(《韓非子·飾邪》)。
三:盜、竊
“竊”是指“盜竊”,偷東西。如“竊貨日益”(《茍子·修身》)。
“盜”相當于今天的“賊”;古書中的“盜”,多是古代統治階級對起義的奴隸或農民的稱呼。如“歲兇荒,人饑為盜,河南尤甚”(《舊唐書·黃巢傳》)。
“竊”除指“偷”以外,還表示“偷偷地,暗中”,如“竊載與之齊”(《史記·孫臏列傳》)。
四:蔭、蔽
二者都有“遮住”義,但是范圍大小差別很大。
“蔭”只能從上遮住,而且指遮住陽光。如“樹林蔭翳,鳴聲上下”(歐陽修《醉翁亭記》)。而伯亦以身翼蔽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五:購、買
“購”是指重賞征求。如“太宗嘗出御府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舊唐書·褚遂良傳》)。
“買”指拿錢換東西。古代“購”和“買”不是同義詞,“購”的東西往往不是商品,跟“買”的性質不相同。
六:門、戶
——這兩個詞都指房屋的出入口,但所指對象有異:《說文》:“門,聞也。從二戶,象形。”“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玉篇》:
“門,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戶,在區域曰門。”
“戶,所以出入也。一扉曰戶,兩扉曰門。”由上述材料可知,“門”和“戶”的.差別是:“門”是兩扇的,“在區域”,即大門;“戶”是一扇的,“在堂房”,即房門。
七:書、籍
——這兩個詞都是指“書本”。
但“書”偏重于文字內容,“籍”偏重于簿冊檔案。《說文解字·敘》:“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正字通》:“凡載籍謂之書。”
《說文》:“籍,簿書也。”《釋名》:“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戶口也。”作動詞用時,“書”強調“書寫”,“籍”強調“登記”。
八:府、庫
——這兩個詞都指收藏物品的庫房,但“府”指收藏文書財物的庫房,“庫”指收藏兵車武器的庫房?!墩f文》:“府,文書藏也。”“庫,兵車藏也。”
《尚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孔穎達疏云:“府者,藏財之處。”《禮記·曲禮下》:“在庫言庫。”鄭玄注云:“庫謂車馬兵甲之處也。”《呂氏春秋·分職》:“葉公入,乃發太府之貨(財物)與眾,出高庫之兵(武器)以賦民。”
句中“府”、“庫”的差異十分清楚。
九:哭、泣、號、啼
——這四個詞都指“哭”,但是其方式狀態不同。
“哭”指有聲的哭,《說文》:“哭,哀聲也。”《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史記·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
“泣”一般指無聲或低聲的哭,《說文》:“泣,無聲出涕曰泣。”段玉裁注:“?哭?下曰:?哀聲也。?其出涕不待言,其無聲出涕者為泣。此哭、泣之別也。”
“號”的本義是高聲呼叫,引申指帶著言詞訴說的呼號,《漢書·劉向傳》:“而號曰:?骨肉復歸于土,命也。?”顏師古注:“號,謂哭而且言也。”《顏氏家訓·風操》:“禮以哭有言者為號。”《莊子·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啼”指放聲大哭,悲痛之聲甚于“哭”,《莊子·駢拇》:“枝于手者,龁之則啼。”(“枝于手”指大拇指旁歧生一指,成六指;“龁”是“咬”、“咬掉”之義。)
十:觀、察、看、望
——這四個詞都有“看”義,但“看”的方式不同。
“觀”指有目的地細看,《說文》:“觀,諦視也。”段玉裁注:“審諦之視也。”《谷梁傳》曰:“常事曰視,非常曰觀。”《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韓愈《答劉正夫書》:“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
“察”指翻來覆去細細審看,力圖看出究竟,《說文》:“察,覆也。從宀、祭。”徐鍇《說文系傳》:“察,覆審也。從宀,祭聲。”段玉裁注:“從宀者,取覆而審之;從祭為聲,亦取祭必詳察之意。”《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看”的本義是以手加額遮目而望,《說文》:“看,睎也。從手下目。”桂馥《說文義證》:“《九經字樣》:?凡物見不審,則手遮目看之,故看從手下目。?”徐鍇《說文系傳》:“以手翳目而望也。”
“望”指向高處、遠處看,《釋名·釋姿容》:“望,茫也,遠視茫茫也。”《玉篇》:“望,遠視也。”《詩經·衛風·河廣》:“誰謂宋遠?跂予望之。”《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一:疾、病
“疾”,常指一般的生病。如“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韓非子·喻老》)。“疾”也表示快,這個意義今天仍用,如“大聲疾呼”。
“病”,生病,常指病得很重。如“(君之病)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出處同前)。
十二:誹、謗
這兩個詞與“譏”都是指責別人的過錯或短處,但是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差別。
“誹”是背地里議論、嘀咕,如“不誘于譽,不恐于誹”(《荀子·非十二子》)。
“謗”一般指公開地指責。如“厲王虐,國人謗王”(《國語·周語上》)。而“譏”則是微言諷刺。
十三:商、賈(gǔ)
——這兩個詞都指做買賣的行為和做買賣的人,但所指對象并不完全相同。
“商”指往來行商。
“賈”指設店售貨?!栋谆⑼?middot;商賈》:“行曰商,止曰賈。商之為言章也,章其遠近,度其有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周禮·地宮·司市》:“以商賈阜貨而行布。”鄭玄注:“居賣物曰賈。”《說文》:“賈,坐售賣也。”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賈”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