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和重陽節。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爸爸就把我從甜蜜的睡夢中喚醒:“欣昱,快起床,和爸爸一起去南山采艾葉?!蔽衣劼暺饋砣嗳嘈殊斓难劬Γ奔泵γΥ┖昧艘路?,就和爸爸一起走出了家門。我們沿著羊腸小路向南山進發。離的很遠,就望見了山腳下已經有很多人在采艾葉了。我們加快了腳步,很快就融入了采艾葉的人群之中。我一邊采艾葉一邊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采艾葉呢?”爸爸說:“端午節前后是各種疾病復發的時期,在我國古代,因為缺醫少藥,人們一旦患了病,只能在病痛中死去。后來人們發現,艾葉不僅能驅除蚊蟲,而且能治病,所以,人們就在大地返青的端午節之際上山采艾葉?!蔽医又謫枺骸安苫貋戆~怎么辦呢?”爸爸說:“回家后,把艾葉放在窗臺上,或者插在屋檐下,通過艾葉散發出來味道就可以驅除蚊蟲?!?span style="display:none">Z8a子文庫范文網
早上清新的空氣使我們精神煥發,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
打開房門,我就聞到了粽子的濃濃的香味。顧不了那么多,立刻沖進了衛生間,洗了把臉,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餐桌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這時爸爸走過來問我:“欣昱,你知道人們為什么在端午節吃粽子嗎?”我嘴里邊嚼著粽子邊喃喃地回答道:“不知道!”爸爸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無法挽救國家被敵人侵犯的命運,就在陰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憤然投入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人們非常敬重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兒吃掉,就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從此以后,人們每逢五月初五都會以包粽子、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屈原?!甭犃税职值闹v述,我更覺得香甜可口的粽子里散發出不一樣的味道。因為它使我明白了好多道理:人必須要有正義感,熱愛自己的國家。在國家遭遇困難與危險的時候,我們要勇敢面對,并且積極獻計獻策。
難忘的端午節,它不僅使我增長了醫療知識、歷史知識,而且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作為國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責任感。我一定要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現在努力學習,長大后立志報效國家!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2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
而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的傳統節日,更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端午是太陽的節日,中國還有一個是月亮的節日,就是中秋。端午節是在中午過,是驅邪的節日。太陽可以驅邪嘛。其實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這個節日,這是一種戰斗的圖騰,是向邪惡進軍的,艾草代替的是劍。
中國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這是一個很悠遠的民族的節日。屈原選擇在端午節殉國,把端午節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來這是一個伸張正義的節日,表現的是對龍的圖騰崇拜,是出于人們對自然的恐懼;而屈原,賦予了這個節日新的意義,《離騷》是千秋絕妙詞,若無澤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絕妙詞。這個古老的民族的習慣,因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義。拿今天來說,現在講究和諧社會,所以每個戰斗都是為了和諧。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希望大家牢記在心!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3
傳統的端午佳節臨近了,我家又張羅著包粽子了,雖然超市買得到各種風味的粽子,但我覺得自已親自包粽子才有過節的味兒。
周五傍晚寫完家庭會議后,我去“___廣場”買了四斤后腿肉。晚上老媽開始拌餡,將整塊肉切成小肉塊,每個肉塊要肥瘦搭配好,再拌上醬油、鹽、料酒、雞精,料酒越多肉越香,將這樣的鹵肉放入冰箱明天待用。周六爸媽都上班去了,我清晨我去菜市場買來十斤糯米和三斤新鮮粽葉,回家后就忙碌開了。先洗凈糯米,動作要快不要讓糯米浸水時間太久,將洗凈的糯米倒入籮中瀝干水分,撒進適量的`醬油、鹽,雙手攪拌均勻,直到白色糯米都變成醬色為止。將碧綠的新鮮粽葉放進水池中漂洗,用冷水浸上幾個小時,撈起來放入大鐵鍋中小火煮幾分鐘,煮過的粽葉松軟、有韌性,煮好后我將粽葉的根部兩頭尖尖的蒂頭剪去,至此嘉興肉粽的制作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就等著包粽子了。下午我請來奶奶幫著包粽子,她說我買的粽葉太窄,須三片粽葉方可包完一個粽子,她動作很是嫻熟,先把粽子一端圍成一個圓錐體呈碗狀,再盛上糯米和肉塊,再把粽葉纏繞起來決不能讓米露出去,最后用棉線裹住粽子包扎起來就成了。媽媽包粽子不是沿用嘉興人慣用的偌大一個枕頭棕,而是小巧玲瓏的三角錐狀粽子,一直到晚飯后也才包完一半,明天在家繼續包粽子。為圖省事老爸又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于是我們只好用高壓鍋煮粽子,先大火燒開再小火慢慢煲,過了約一個小時粽子就熟了。解開線繩,小心翼翼地剝去清香且油光可鑒的粽葉,醬黃色、晶瑩剔透的粽子就一骨碌滑入碗中,咬上一小口,黏黏爽滑的糯米夾雜著鹵肉的香味撲鼻而來,吃上幾口保準讓你唇齒留香.邊吃粽子邊品嘗著新茶,那絕對是一種享受。
去年端午節前夕我將這種自家的特產作為禮品饋贈給了一些親朋好友,他們反饋說味道很好,不到嘉興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嘉興肉粽。今年我打算再贈一些給親朋好友,以粽會友,不亦樂乎!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最具特色的要數端午節。濃濃的粽香,歡樂的加油聲從龍舟上飄來。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
說起端午節,最令人興奮的是包粽子。記得有一年端午節,我們全家都來包粽子,可熱鬧了!第一個出場的,便是我們家的主力骨——媽媽。只見她手拿三片粽葉,把它轉成一個圓錐形,再拿一個勺子添上生米,嘿!還別說,可真有種端午節的氣氛呢!媽媽熟練地把粽葉多余的部分折起來,再纏上粽線,瞧!一個小小的“特種兵”,多么可愛!我們也迫不及待的模仿著媽媽的樣子,包了幾個粽子。當媽媽看到我們給她包的“驚喜”時,簡直笑到直捂著肚子,可不是嘛!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個方盒子,有的像個“金字塔”,有的像小雞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個“粽子”,足足用了六片粽葉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滿了粽葉,并用線密密麻麻的纏滿了,雖然看起來不大不小,剛剛好,可里面卻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外強中干”呀!
當媽媽在蒸粽子時,我和弟弟等著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粽子的來歷。原來在戰國時期,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當時楚國和秦國的關系并不和諧,不久,秦國攻占了楚國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議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陰謀,告訴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了郢都。后來楚王因為不聽,卻死在了秦國。屈原知道楚國將要滅亡時,萬念俱灰,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知道后,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紛紛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還有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體免遭動物的傷害。從此,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便稱之為“端午節”。其實,端午節就是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我們剛聽完這個故事,忽聽外面不停的“加油”聲,原來是龍門村,魏高村在舉行端午節劃龍舟比賽。只見龍舟上坐滿了人,大家頭戴官帽,身穿運動裝,手持木漿,興奮無比。只聽一陣鼓鳴,幾條龍舟齊頭并進,加油聲此起彼伏,個個眼睛瞪得溜圓,鼓起腮幫,使勁地劃。村民端著早已準備好的粽子,迎接勝利的一方。其實,賽龍舟也是一種紀念屈原的方式。
家鄉的端午節多么有趣啊!歡迎你們來我的家鄉——武穴嘗嘗這美味的粽子,觀賞賽龍舟吧!
我們最喜歡的端午節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紀念在端午節死去的屈原。
有一天,我起了個大早,看見媽媽在廚房包粽子??粗鴭故斓氖址?,聞著粽子葉子的香味,想象著粽子里糯米的柔軟順滑,不禁躍躍欲試。我媽看到我盯著她看,笑著給了我一塊粽子葉,說,你也嘗嘗。激動之下,我趕緊像媽媽一樣把葉子一步一步包起來。這時我有了一個疑問:古人是怎么想到用竹葉包裹大米做成這么好吃的粽子的?我媽回答:粽子最開始不是為了吃而發明的,而是扔到河里吸引魚蝦吃,讓魚蝦不吃屈原,屈原被扔到河里為國捐軀,表達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崇敬和熱愛。后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粽子作為一種食物,讓他們的后代記住屈原的愛國精神。
談話過程中,粽子都烤好了。又熱又好吃的粽子讓我胃口大開,食指大動。抓起一個就吞了。這時爸爸也洗完了,在我身邊坐下。他看到我吃東西,笑著說:慢慢吃,吃完帶你去看龍舟賽。我一聽,也沒顧及嘴里還在吃東西,大聲叫好??瓤?,我寫完作文的時候,不小心嗆到了,劇烈的咳嗽聲此起彼伏。爸爸拍拍我的背,憐愛而無奈的笑了笑,說,我叫你慢慢吃
早飯后,爸爸開車送我去看龍舟比賽,把車停好,然后我們走進比賽區。有無數的人來觀看比賽。我和父親奮力擠到前面。這時只聽到一聲槍響,所有的龍舟都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坐在領頭鼓旁的鼓手喊著口令,一!一!一二一!鼓勵劃手更加努力。有那么一瞬間,紅隊追上了藍隊,而藍隊在擊鼓、吶喊、劃船等方面落后于綠隊。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我不禁被隊員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深深打動。那么,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古人把船做成成龍的樣子,還用它在水里比賽?這次爸爸回答我:在古代,龍是一種神圣的象征。古人在曲源河后,在水中劃龍舟驅趕魚蝦,魚蝦被嚇走了。后來,劃龍舟逐漸演變成端午節的習俗。
毛!鑼響了,比賽結束了。
吃了粽子,看了賽龍舟,對端午節的習俗和意義印象深刻。同時,一個人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他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