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每年的端午節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1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吧,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賽龍舟,目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泊羅江,百姓們很傷心,為了寄托對他的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再后來就有了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至今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因而屈原而被后代的世人所銘記,但是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一些傳統的東西正逐漸消失:包粽子變成了買粽子,而劃龍舟比賽也逐漸變少,端午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那么熱烈,傳統的端午習俗也逐漸被人們淡忘,人們也許只能從一些書籍或報紙上回憶端午節的氣氛。
大家可能有關注之前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受到廣泛關注。我們期盼中國申遺成功,因為端午節本來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如今韓國獲勝,我們多少會有一種失望和不解。從端午節起源來看,我國的端午節最應該被批準,因為端午節起源于中國,但是為什么韓國獲勝了呢?因為端午節逐漸在我們的生活消逝。
現在許多古老傳統文化都在消逝,以前的寒食節、現在的重陽節……也許現在端午節可能還有很多人在吃粽子,但是知道端午節真正意義的人多嗎?也許有些人就只知道吃粽子,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對傳統節日的熱情都沒了,連傳統節日的意義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怎么能夠繼承傳統節日呢?我還從網上了解到端午節還要采艾草,但是知道為什么要采艾草的人微乎其微……
傳統文化雖然在消失,但是許多人卻置之不理,還一昧地過什么圣誕節、萬圣節,我覺得這才是傳統文化消逝的主要原因。
傳統節日要流傳,民族文化要發揚,不是靠白發老人的回憶能實現的。尤其是我們青年學生應當學習了解這些節日內涵、文化底蘊,而不是一味地過洋節??v觀西方各種節日,比如什么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愚人節等,都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并不符合我們國家的文化內涵,趕形式過這樣的節日也缺乏應有的意義。而我們應當去思考和身體力行的,該是怎樣讓我們的傳統節日和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時至今日,我們這個年齡還能過這些傳統節日,但是在我們后面的孩子還能不能過到端午節,實在不好說,或許他們過不到端午節,甚至可能連傳統節日是什么都不知道,這將是一個悲劇……
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2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倍宋绻澆痪镁偷搅耍氡卮蠹覍θツ赀^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
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
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3
哈哈,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家家做起了香甜可口粽子,空氣里彌漫著粽子那獨特的清香。一大早上,我就聞到了艾葉的香味,刷完牙,和著粽子、艾葉、菖蒲幾種香氣,我吃下了一個花生綠豆餡兒的小粽子和一個紅雞蛋,然后……你猜我要干什么?呵呵!那就是去龍虎山參加“繽紛童年·端午節”活動。
帶著一路的渴望,我來到了龍虎山,那眼熟的綠草地上掛著許多惹眼的七彩氣球,四處還有井然有序地插著許多牌子,上面寫有:滾鐵圈、拔河比賽、立雞蛋、包粽子……我對哪一門都不精通,不好意思玩,只得眼睜睜地看著別的小朋友快樂活潑的笑臉與手中嫻熟的技術。還是媽媽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拿起地上一個大鐵環和一根怪模怪樣的鐵棍子,鼓勵我說:“婧婧,別看他們玩了,媽媽陪你也去玩吧。”說完,把我帶到一片開闊的草地上,我不明白媽媽葫蘆里賣得什么藥,這怪怪的鐵環與棍子是干嘛用的',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么?怎么玩啊。”媽媽這會像是找到了寶貝,兩眼發光,興奮地說:“這個呀,是鐵圈,你爸媽小時候常玩的,你看我給示范?!闭f完,她把鐵棍子勾住鐵圈后面,在她的推動下,鐵環神奇地滾動起來,她隨著鐵環滾動,快速地跑著,越來越快,流暢地走了一段路之后,她停下來,把鐵環與鐵棍都遞給我,說:“你來試一試吧!”我心想,看媽媽還有那個輕松勁,滾這個破鐵圈應該不難吧,于是斷然說:“這個應該很簡單,我會!”于是,我快速拿來鐵圈,一本正經地滾起來,可沒想到,鐵圈在我手中一點也不聽話,首先根本立不起來,一圈也沒轉就倒掉了。試了好幾次,結果都是失敗。我那股好強的勁上來了,我生氣地又滾了幾次,可那鐵圈怎么也不肯向我屈服。媽媽在旁邊開導說:“別急,慢慢來。你先觀察一下別人是怎么玩的?!蔽野蚕滦膩?,仔細地看別人是怎么玩的,再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此三番之后,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問題。原來是方法不對啊。我又試了試,耶,成功了。這次鐵環似乎聽話了點,鐵環雖然只滾了幾步,但我初嘗到成功的喜悅。正當我一次一次滾動時,忘乎所以的時候,一不留神,摔了個“狗啃泥”,惹得旁人哈哈大笑,不少大人還直夸我有毅力、有恒心,滾的好。
玩了半個下午,我的滾鐵環技術終于有很大長進,可以繞著草地轉好些圈,那些圍觀的人看到我的鐵環滾動而來,總是紛紛躲避,跳著歡笑著,可開心了。一些小朋友看我玩得開心,總會來向我借鐵環玩,我給他們玩吧,他們還總是不放手,惹得我很不開心。還有些大人們,也似乎想過癮,說是教我給我示范,可拿去后,玩個不停,在草地上追逐著,樂不行。
今天,繽紛童年活動讓我重溫了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游戲,原來他們的童年生活也那么有趣啊,并且悟出了一個道理:“看花容易養難”。
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4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相傳是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一個節日。在端午節的眾多風俗中,我最喜歡的習俗是包粽子。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的場景。
那是去年的端午節,大清早爸爸媽媽就忙碌開了。爸爸拿起紅絲線綁住了艾草和大蒜頭掛在了家里的大門上,寓意著驅邪迎福;媽媽又變戲法似的從衣兜里拿出了三個香囊,有小魚的、有福袋的、還有元寶狀的。我挑了一個可愛的小魚香囊掛在了胸前。媽媽告訴我香囊可以驅蟲辟邪。
掛完香囊之后接下來就要包粽子了。媽媽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糯米、五花肉、蛋黃和粽葉。只見媽媽拿起兩片粽葉重疊在一起,靈巧地一卷,一個“漏斗”的形狀便展現在我的眼前。她舀了一小勺米放進“漏斗”里,接著放了一大塊肉和一個蛋黃。當“漏斗”填滿時,她迅速地拿起一片粽葉蓋上,翻轉著把粽子裹緊,最后,她用彩色的繩子把粽子給綁緊,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就這樣誕生了。
我一看這么簡單,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張粽葉卷成“漏斗”,舀了一小勺米放進去。正當我把一大塊肉放進去的時候,突然發現“漏斗”里的米像沙漏一樣在快速地往下漏,我一下傻眼了。正當我手足無措的時候,媽媽眼疾手快趕緊拿盆接住了漏下的米,我的臉“唰”地一下漲得通紅。媽媽看著我的窘樣,笑盈盈地說“沒事!慢慢來!多做幾遍就好了。注意‘漏斗’要卷緊,不要讓它有縫隙。”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拿了兩片粽葉小心翼翼地卷了一個小“漏斗”。這次,我學聰明了,拿起“漏斗”對著光線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光線透進來我才放心往里頭下米。我一手舀著米粒,一手緊緊地抓著小“漏斗”絲毫不敢松懈,直到蛋黃、大肉和米粒全部灌滿,上面的粽葉蓋上才松了一口氣。媽媽幫我在粽子上系了五彩線,一個小巧可愛的粽子便包好了。
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了兩個小時,粽子熟了。煮好的粽子發出陣陣香氣,讓我垂涎欲滴!我趕緊撈起粽子,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吃著我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滿滿的幸福。
這真是一個充實而又令人難忘的端午節啊!
愉快的端午作文700字大全5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以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這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人們都會把艾草插在門窗上,艾草具有象征意義,它預示著家人一年中身體健康,好運隨身。而且艾草的葉子能散發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有效地驅趕蚊子,使蚊子、蒼蠅等毒蟲不敢靠近。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賽龍舟是為了撈救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里,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便不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
每到端午節這天,奶奶都會給我們包種類很多的粽子,有素的,也有肉的。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為了學包粽子,我和爸爸媽媽特地早早的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知道我要學包粽子可開心了,兩眼都瞇成了一條縫。奶奶從廚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葉,還有蜜棗、花生、蛋黃、臘肉和板栗等等。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再加入一半糯米,然后放上一顆栗仁和臘肉,稍微的用力把它們壓緊實,最后把剩余的空間用糯米塞得滿滿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包粽子這么簡單根本難不住我。可當我捆線的時候,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窩上的螞蟻團團轉。奶奶看到我焦急的樣子連忙上前幫我把一些糯米弄出了一點。“包粽子不能裝太滿了,但要包嚴實才好吃?!蹦棠踢呎f邊把線遞給了我。我接過奶奶手中的線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氣包了好幾個,而且一個比一個好,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奶奶看著我包的粽子,也直夸我心靈手巧。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一出鍋,一股粽香味就撲鼻而來,解開粽葉,那晶瑩剔透的小東西就讓人饞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到了晩上,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香噴噴的粽子,欣賞著電視里的精彩龍舟比賽,那滋味在我看來比得上山珍海味,用人間美味來形容也不足為過,因為它飽含了家人之間的親情。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僅吃上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學會了包粽子,也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