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5篇)
小歡喜》該劇改編自魯引弓的同名小說,以方圓、童文潔夫婦的視角,講述了方家、季家、喬家等幾個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這一年的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小歡喜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篇1
這部劇講述了方一凡、喬英子、季楊楊等幾個高三家庭進入高考備戰期的焦灼狀態。本來是孩子們的高考,家長們也不敢松懈一絲一毫。隨之而來的教育問題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泛濫。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每個家庭的環境背景不同,面對高考,家長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讓自己的孩子爭分奪秒學習,仿佛勝負就在那過去的每一秒決定。業余愛好該放棄的也逼著孩子放棄了;該搬的家也還是二話不說地搬了;該刷的題也總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刷著。于是,那些考生的高考生活就這樣在裝上了隔音墻的小房間里啃著書度過了,所能張望世界的途徑也就只有那一扇小小的觀察窗.....
對于那些備考學生的家長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是中國普遍存在的中國式教育理念——“以愛為名”。也許,家長認為這樣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可是孩子們卻未曾感覺到快樂,他們在家長的期待下負重前行,可能內心已經傷痕累累了。他們會認為,這樣的愛,不要也罷。
這部劇之所以會讓人感受到它的真實,就是因為它還原了我們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蛘哒f它就是我們生活的寫照。家長逼,孩子學。在我們努力的過程中,家長卻仍然無法真正看到我們努力,又換句話說,他們是視而不見?!缎g喜》這部劇中曾出現多少家長與家長之間“比孩子”的劇情,或說你家的孩子學習好,或說他家的孩子性格好。日常生活中的家長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一群家長中,他們普遍認為;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家孩子優秀呢?卻不曾看見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似乎是他們總能把缺點放大好多倍,所以屏蔽掉了他們尋找優點的能力。也許,對于他們來說這樣比一比可以激勵孩子改進,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樣對孩子來說是扼殺他們“做好自己”的天性。
我特別喜歡劇中方一凡說過的一句話:“各個家庭狀況不一樣,這根本就沒有可比性?!边@句話是真的特別耐人尋味。其實他說的一點也沒錯,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在不一樣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所養成的一些習慣、性格以及特點當然都不一樣了,自然也沒什么可比性。而家長們卻還總是愚昧地“攀比”。
我從別的地方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完美的角色,殘酷的現實需要我們用漫長的時光去接納彼此的平庸。把這句話銘記在心里,堅信“做好自己”最重要。
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篇2
最近,觀看電視劇《小歡喜》已經成為了日常,每天兩集,不多不少,其中,看到了家長們“攀比”孩子的章節,深有感觸,作為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人,有必要在這里說幾句。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帶著無限寶藏出生的。
我們的父母就是這寶藏的開發者,有的孩子閃閃發光,有的孩子被埋沒一生。
人生不止高考一條路,學習好的沖清華北大沒有錯,有自己夢想和興趣愛好的更是不該阻攔,不管是天文還是地質,學習沒那么好的,喜歡唱歌跳舞的咱就走藝考,沒有那么大追求只求一個本科的也很ok。
就像劇中黃磊說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沒覺得高考多么緊張,能出個狀元固然好,考個技校、職高家里也很高興,同樣可以為社會主義做貢獻?!?span style="display:none">lnR子文庫范文網
真的是這樣,英子的媽媽不容易,英子也不容易,兩個人在爭執的時候都曾說:“我理解你,我知道你不容易,我知道你愛我,我也很愛你?!?span style="display:none">lnR子文庫范文網
但是傷害還是造成了,本質就是英子的媽媽沒有看到每個孩子的差異,沒有認識到自己,沒有真正的尊重孩子,也沒有尊重自己。
用沒有自我的愛,去愛孩子,會讓孩子覺得是綁架,會喘不過氣來。(不只是孩子,愛人也是)
這里我又想到另外一部電視劇(看來我時間還真是多,追了這么多劇)《帶著爸爸去留學》里面的劉若瑜,為了留學的兒子,放棄自己北京阜外一把刀的工作,跟著兒子去國外做陪讀媽媽,一做就是六年!她在異國時間久了,沒有朋友,家人不在身邊,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感,沒有了自信,失去了自我,所有的愛只能都給兒子,期待自己的“犧牲”和六年能換來兒子的“回報”。
但是越這樣越適得其反,她開始酗酒,人生差一點就毀了。
好在,她及時的對孩子說:這些年,我把我全部的愛全部的希望都壓在你身上,我知道我趴在你背上給了你太大的壓力,現在我該下地自己走走了。
轉眼間,她又成了阜外雷厲風行的一把刀,劉主任。
人都說,我們最難改變的就是一個人的性格、脾氣,我們很難將自己的價值觀嫁接給其他人。
但是有一個人卻相當容易,那就是父母,父母可以輕松的將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甚至愛情觀,植入給自己的孩子,孩子想逃都逃不掉。
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是父母直接導致的。
所以,當我們已經為人父母后,我們一方面學會理解自己的父母,如果我們的父母曾經帶給我們過傷害,我們現在有能力進行自我修復,并幫助我們的父母修復他們的童年創傷;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緊鑼密鼓的學習,孩子成長的太快,我們不能落后于他們的成長。
拼父母是沒有錯的,但是雞娃不如雞自己!加油!爸爸媽媽們!
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篇3
最近常聽人聊《小歡喜》,所以作為中考生家長的我也來追追劇,提前感受一下高考生的生活。
《小歡喜》主要講述了幾個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這一年發生的故事。這部劇演得非常真實,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自己身上的故事。
劇中的英子是個學霸型人物,只可惜父母離婚,媽媽又太過強勢。媽媽對英子的愛變成了一種控制,什么都要按她的意思來,不讓英子吃麻辣火鍋、油條、豆腐腦……就連英子在氣球上寫夢想,媽媽也要干涉,最終導致英子患上了抑郁癥。英子媽媽忽略了孩子是和家長有平等關系的一個完整的人。
環顧四周,又有多少個英子媽媽,許多時候媽媽們都是打著對孩子好的旗幟在設計孩子的人生,其實是在滿足自己,完成自己的夢想。
孩子從來都不屬于我們,不是誰誰誰的私有物品,而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我們應該慶幸有了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全程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遇事多想想這是我自己的想法還是孩子的想法?相信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就足夠了。
我很喜歡劇中的方一凡一家。方一凡,典型學渣,各種闖禍。可是方一凡性格好呀!陽光、開朗、自信、善良。方一凡的爸爸方圓可謂中國好爸爸,天天在老婆和兒子之間打圓場,總是能換個角度去看問題,總是那么理解兒子。方圓說的好,人的一生都在橫著比,自己的問題卻只有豎著比才看的清。橫著比讓我們自己少了很多的歡樂,因為橫著一比就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太多而讓自己否定掉了自己的進步,徒增許多煩惱。豎著比才能開到自己的進步,人其實只需要和自己比就好了,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所改變,今年的你比去年的你有所改變。方圓、童文潔相繼離職,爸媽又被騙,欠了那么多錢,還要養兩個孩子,這時候二胎來了,逼的賣了房子,可方圓和童文潔沒有被生活壓垮,樂觀、積極,努力的把日子過好,一家人其樂融融羨煞旁人。
季楊楊,不差錢的主兒,官二代,又有個有錢的舅舅??墒羌緱顥钜驗楦改傅氖栌谂惆?,性格內向,總是悶悶不樂,和父母的關系曾一度僵局。最終季楊楊在爸爸媽媽的努力下,打破了和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一家人又幸福的在一起了。季楊楊的媽媽可以說是所有孩子心中理想的媽媽,知性、溫文爾雅,總是不急不躁。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季媽媽內心的那種寧靜、坦然。我覺得季媽媽是所有媽媽的終極目標。
《小歡喜》最終的結局是歡喜的。英子的抑郁癥好了,英子的爸爸媽媽復婚了,一家三口又在一起了。方一凡雖然文化課成績不好,可是有藝術天賦,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季媽媽的病也好了,季媽媽、季爸爸和季楊楊的關系也改善了,一家人親密無間。真好,皆大歡喜!
真心祝福每個孩子都能順利通過中考、高考。祝福每一個家庭都幸福萬年長!希望我們也能皆大歡喜!
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篇4
暑期即將結束了,最后一部現代都市家庭劇也是非常的火熱,那就是《小歡喜》,自從開播后,無論是號召力收視率還是口碑都是非常不錯的,深受觀眾喜愛,獲得了一致好評,作為暑期檔的壓軸之作,單日收視率破億,登上影視收視率第一的寶座,細節上的精心打磨和嫉妒貼近生活的劇作設計,非常吸引觀眾。
在最近,劇情高潮片段期間,我們幾乎天天都能在熱搜上看到劇中人物,比如方一凡、英子、宋倩等主人的名字頻繁出現,在這部劇中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他們演技都是非常棒的,堪稱暑期檔的良心大劇。
這部劇于7月30日上映,8月27日圓滿收官,累計播放量已超過25.1億,雙雙豐收,剛上線一周就超越了《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部暑期檔的熱播劇,而上線兩周后,超過了暑期檔霸主《陳情令》,并守擂至今,非常值得贊賞的一部家庭劇。
剛上映開播后就得到了豆瓣8.2的高分,在如今大結局不料還漲了一分,達到了8.3分,是一部國劇精品,相信許多觀眾看了之后對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會有所感想,有所改變,畢竟這樣我們也會像劇中一樣,整個家庭溫馨和諧,孩子們順利的考上理想大學。
和這部劇劇名差不多也是家庭劇的一部劇叫做《小別離》估計也有許多都看過,這是一部關于家庭父母婚姻狀況生活方式的劇,兩部電視劇的發行公司有所重合,導演是同一個人,在演員的選擇上,兩部劇也有一些共同之處,觀看后的觀眾們也都會發現,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是演出的劇情卻完全不一樣。
間隔三年后,再次還能夠帶著成功經驗有備而來,認真創作《小歡喜》,繼續又收割了一批新觀眾,而陶虹的嫁入,更為劇本增添了不少的色彩,時隔多年后再次創作的首部作品,演技依舊是得到大眾的認可,彈幕中就有許多觀眾表示對陶虹實力女演員十分喜愛。
在劇情中,三組家庭的沖突,即便沒有概括所有中國家庭在教育方面上的矛盾,至少也概括出了大多數城市家庭切身體會或目睹的情況,因此無論是“童文潔罵方一凡的方式”還是“宋倩2式的包圍式母愛”都能被普通觀眾有興致的討論。
總之,《小別離》的成功離不開它對中國“留學家庭”這個群體極有深度的刻畫,《小歡喜》則繼承了這種“寫進觀眾心坎里”的能力,把“高考家庭”的模樣描摹了出來,如此才能夠觸發觀眾的心聲,引發眾多觀眾的喜愛。
正如《小歡喜》這部劇,最后的大結局將看似淺層次的“高考問題”,通過主角的遭遇和取舍,提高了“生命”和“親情”等層面,觀眾在與劇中人物劇情產生的感情過程中,也獲得了對自己人生的思悟體驗,這部劇真的是令觀眾大贊一致好評的。
小歡喜觀后感800字精選篇5
身為老師,宋倩應該是最懂教育的人,為何她的教育方式卻是如此的極端呢?我覺得這與宋倩的'性格經歷不無關系。宋倩曾經是春風中學的老師,在經歷了婚姻破裂后,她為了更好地給女兒英子陪讀,毅然辭去了工作,成為了時間上更為自由的金牌補習老師。從宋倩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她實際上是一個很要強的人。
因為婚姻破裂,所以宋倩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女兒身上,同時也將所有的期望都托付在了女兒身上。她希望女兒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因為她潛意識里認為,如果英子能考上最好的大學,那她這些年的辛苦就沒有白費,她所作的一切選擇也沒有錯。也就可以證明自己在這個破碎的家庭中是勝于丈夫的那一個。
正是因為她這樣要強的性格,所以才導致對英子的學習、生活都管得很嚴,因為她只許英子成功,不許失敗。身為一個母親,她肯定也會有“望女成鳳”的想法,沒有哪一個父母會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出人頭地。宋倩當然也是這樣的,她希望英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她認為英子成功的象征就是:考上清華北大。
從宋倩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母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自然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味的“打壓式教育”真的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味的“打壓式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身心傷害,降低孩子的自尊,削弱孩子的主見和自信,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撒謊和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