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精選5篇)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下轄的一艘奧林匹克級游輪,排水量46000噸,曾是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被譽為“永不沉沒”。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泰坦尼克號的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篇1】
我很少看電影的原因是怕浪費時間,因為一部電影的時長基本在一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左右,如果不是很精彩的電影,總覺得沒有收獲,這點時間還不如做點別的。從這點上看我有點完美主義吧。但是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遂你的愿吧,既然選擇看電影,就要以放松的心態來看,娛樂為主,收獲不收獲那都是次要的。
做了這么長的鋪墊就是為了說明我最近看的這部電影有多么精彩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影片我幾乎沒有快進,除了開頭處和影片不是很有關系的情節,這部片子就是《泰坦尼克號》。
其實開頭處的那段打撈沉船的情節也是有用的,當看到銹跡斑斑的泰坦尼克號沉沒在海底,回首昔日的風光,讓人感嘆世事難料,同時也好奇這艘船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萊昂納德年輕的時候是一個英俊和充滿陽光的小伙子,他扮演的杰克是一個很有畫畫天賦的年輕人,去過很多地方,去往美國的船票是與人賭博贏來的。而肉絲的未婚夫是一個有錢的商人,雖然她并不愛他,而且她也很討厭上流階層的生活。她喜歡藝術,喜歡收藏畫家的作品。所以說這是一個青蛙王子和白雪公主的愛情故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屌絲和白富美的愛情故事,給了很多年輕人追求愛情的勇氣。
這就是兩人第一次相遇時的經典臺詞,自此開始了兩個人的愛情故事。最經典的便是肉絲站在船頭欄桿上,雙臂張開,杰克從后面摟住她的場景,非常得浪漫,畫面也很唯美,加上“我心永恒”的音樂,實在是讓人流連忘返的一個鏡頭,看多少遍都不會厭煩,也是整部電影的一個高潮吧。最激動人心的是最后肉絲去找杰克,兩個人一起逃生的那段,我的心仿佛也和她們的命運揪在了一起,多么希望她們可以一起活下去,因為她們是那樣相愛,那樣幸福。最感人的就是肉絲撒開手,杰克沉入海底的那一瞬間,我落淚了,為何要將兩個如此相愛的人分開呢。
當時間過去了80多年,肉絲站在船頭,那一場景仿佛就在眼前,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回憶啊。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篇2】
記得在1998年,“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在中國剛剛上映,掀起了一股爭先恐后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熱潮。在我的印象中,先后看了兩遍。電影中那首經典的《我心永恒》歌曲,影響著一代年輕人傳唱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電影中的凄美故事情節,大多數中國觀眾都被故事主人翁對生存的渴望和執著的愛情所感動。
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號稱“夢幻之船”最凄美的愛情。年輕的杰克和露絲在從英國到美國的泰坦尼克號豪華客輪上相識,并準備抵達美國后私奔。不幸,客輪在途中撞上冰山所發生的感人故事。
提起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感人至深的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絲的眼神。那在生死邊緣,卻毫不絕望的眼神,杰克為她找尋到起死回生的夢幻故事。
影片中,面對客輪沉沒極度的恐慌,各型各色的人們因此而產生的種種善惡的行為便全都表現得一覽無遺。為了存活不擇手段,有的人在海面將別人的頭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有的人為了登上婦女、兒童優先的救生船,用錢買通船員;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載了十幾人,他們因擔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輪上眾多患難的人。這些現象多么可惡而現實。然而,人性中的美好總是多于丑惡:大多數的乘客們們遵守著客輪的制度,將妻子、兒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號上;沉著冷靜的船員們在做好疏導乘客的同時作好殉職的準備,安排著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當船身傾斜,人們紛紛向后滑去時,有人緊抱著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別人的手;當影片的兩位主角被席卷而來的海水追逐,卻看見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時,毅然抱起那個孩子,帶他一起逃生。這些就是面對生死抉擇時,人們崇高的精神與高尚境界的表現。
還有更多令人感動的細節,無不表現著對待死亡的從容與鎮靜: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尤其是是船上的演奏者們氣定神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好想在告訴人們,不要慌亂,災難終會過去;特別是年邁的船長,鎮定自若的指揮著人們有序撤離,堅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生命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客輪;女主角露絲不愿與杰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時,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窗口。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回憶起十五年前電影的經典瞬間,被它深深感動的同時,感覺到現在整個社會在災難面前需要真、善、美,需要同情和包容。這些感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從這部經典的影片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感悟。
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人類顯露的不僅僅是恐懼與悲傷,還有愛心、幫助和力量。人類雖然在災難面前,永遠是那么的渺小。但是,人人在災難面前都有一顆博大的愛心,世界又會變成多么的強大。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篇3】
泰坦尼克號,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設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客輪”或是“夢幻客輪”,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1912年4月15日,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載著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員的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在北大西洋沉沒,該海難也被認為是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之一。
根據當時21歲的英國貴族女仆羅伯塔·梅奧尼的回憶,大家重現了這艘巨船的沉沒過程,拍出了《泰坦尼克號》這部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她的壯觀和宏偉真的是令人佩服和欽佩。當“泰坦尼克號”在大海中航行時,年輕漂亮的羅伯塔和一名年輕的船員一見鐘情,兩人迅速墜入了愛河。根據這段真實的蕩氣回腸的“生死戀”,重現了羅斯與杰克之間的令人羨慕的唯美愛情。在輪船沉沒之際,他們都為了對方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他們之間的這種時時刻刻為對方著想,保護著對方,才是屬于真正的愛情。
第一次,羅斯有了逃生的可能,完全可以上船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坐救生艇離開的,可她,卻為了一見鐘情的杰克,放棄了這個逃生的機會;第二次,羅斯再次被她的未婚夫放上了救生艇,這一次船艇眼看著就要落在海面上了,可她卻再一次為了心愛的杰克,而又一次“逃離”了這個可以挽救她的生命的救生艇,一切都只因她愛上了杰克,她放不下杰克,她不能丟下杰克自己一個人存活。就在輪船快要完全沉沒之際,羅斯把自己完全交給杰克了,聽杰克的“命令”,這不僅是羅斯把自己的生命的權利都交給了杰克,更表現出她對杰克的信任。然而就在最后關頭,杰克為了保護和守護好他心愛的羅斯,竭盡全身的最后一份力把羅斯放上了一塊可以挽救她的生命的漂浮著的木板,而選擇自己在海面上守護著心愛的羅斯,最終凍死在海面上。這一幕,不禁讓人心寒和心生佩服。他們之間的為了對方而不顧一切的付出的情感很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真正的親情、友情、愛情就應該這樣,無私的付出而不求回報,這樣的感情才能夠持久和美妙。
這部片子給我的最大影響是他們之間的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的真實情感,而在現實社會中,這樣的情感卻寥寥無幾,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夠付出真心去對待別人,這真的很需要我們去深思,是社會太復雜,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邪惡”,讓如今的社會道德那么渺小,讓那么多的人不去重視她。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事從自己做起,只要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和能力去號召響應別人。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篇4】
昨天晚上8點多,我和老婆一起去時代影院看3D版《泰坦尼克號》。
1997年放《泰坦尼克號》時我剛巧在人民醫院實習,感覺看電影票還是比較貴,所以錯過了,沒去看。想想真快,一晃已經15年了,卡梅隆團隊太有商業頭腦了,居然在《泰坦尼克號》沉沒100年之際推出3D版,劇情其實應該都一樣,只不過是增加了些3D元素,也不知道成本高不高,只是覺得應該會再次成功,開播前的各種媒體宣傳也做的比較到位,連我們平時不去影院的人也去體驗了回。
《泰坦尼克號》是100年前世界上最大最豪華最堅固的游輪,這點勿用質疑,但就是這艘最大最豪華最堅固的游輪在她的處女航中就撞到冰山沉沒,這其中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也有其必然的原因。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使得當時的人們過以自大。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與自然的力量相比。
不知道怎么地就想到了自然與環境的問題,現代人類要悉心呵護大自然,地球已經不堪重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一些無形的后移癥其實已經在默默發威,嚴重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很大一部分人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犧牲品,但是為了發展經濟,我們卻不斷地在挑戰大自然的底線,也許有有一天它會來個大爆發,到時人類也許會自吞惡果!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船上總共有2208名乘客和船員,當時只有705人生還,在婦女和兒童優先的情況下有651人搭載上了救生艇,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跳海,這些人有的凍死,有的摔死,當然也有些爬上了那些還可以載人的救生艇,在船體完全沉沒后有6人獲救,在那樣的場面下,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里被揭露無遺。
最后來說一下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那應該是虛構的吧,就算有那么個影子,我想夸張的東西應該占的比較多,影片里的那種愛情模式我覺得不可取,女主角快要結婚了,只在船上和男主角認識不到1天就纏在一起了,靠譜嗎?認識才1-2天,互相都不怎么了解就私定終身了,你信嗎?不想做上流社會的富太太,喜歡嫁布衣族的能有幾個?只希望我們的少年男女不要去效仿,因為現實中那種愛情模式太不靠譜了,危害大,不可取!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800字大學【篇5】
1998年進軍中國憑什么一炮打響?《泰坦尼克號》,看過思緒萬千,無從表達……
真實情況
1912年4月15日,在大西洋中,泰坦尼克號沉沒了,永遠的沉沒了……
留給我的不僅是惋惜,還有思考,思考著如果那樣,又會怎樣?
一、假如瞭望員沒有疏忽忘記帶望遠鏡的話,那么就可以及早地發現冰山,以至于有充足的時間轉向,災難就也許可以避免了吧……
二、如果泰坦尼克號在關鍵時刻船長沒有下令左轉彎,而是直接由堅硬的船頭去撞擊冰山,想必就不會沉沒了……
三、泰坦尼克號有“永不沉沒”之稱。當四個艙完全進水時,亦不會沉沒的!然而當時時速快到23海里每小時,結果撞擊導致五個船艙進水,最后,可悲啊。
四、救生艇最多只夠1700人用的,更可惜的是當時船員認為載客多的話,會翻覆。結果僅有不到800人上了救生艇。最后有705人生還。
當然,事實面前是不容許如果的。無可奈何船沉去,只留下哀情意……
電影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票房18.5億。在中國票房3.6億,直到《阿凡達》的出現,這個記錄才被打破。在當時,出現了文盲去看,還有一個人看14遍!
所吸引我的是影片中的經典愛情故事,在那個工業文明即將到達頂峰之時,女主人公卻不為利動,毅然選擇能給自己快樂的杰克。
愛情的偉大就是拋開一切,真心去愛!
當然,無獨有偶,影片中也還有許多振奮人心的情節,船長的與船同終,設計師的對船負責,音樂師的最后矜持,以及救援時指揮官的大公無私、鎮定不慌直至最后持槍自刎……
一個個鏡頭打動人心,表現了那種為了崗位,以身殉職的精神。
當然,影片中的確也出現了一些勢力之人,栽贓嫁禍之卑鄙行徑。也許,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當船快沉沒時的一些丑陋行徑,的確他們的嘴臉被描寫的酣暢淋漓。但仔細品味下,這還不是人本身的一種求生欲嗎?我們能說這種求生欲有錯嗎?如果有錯的話,那么為什么長江大學學生救人犧牲時,國民感覺不值呢?
泰坦尼克千千結
夢幻之旅如夢載,泰坦尼克工業拽;
富窮老幼初露水,便壓自然摘云星。
情緣易結金難佐,初次相見回相知;
人靠衣扮量需飾,窮人換裝為紳士。
吸儲經驗記不住,終至災難不亂步;
怎奈意外時刻盯,人間無仙若何知?
衛崗衛業衛大眾,不慌不亂不念命;
為夫為子為自己,惜金惜銀惜性命。
原本身為鴛鴦對,奈何抉擇為你贅;
可憐紅線一撮系,為墜自沉西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