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春節見聞作文400字(7篇)2023
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它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的,春節期間有哪些難忘的事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的春節見聞作文400字,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春節就要來了,過年可是我最盼望的。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火紅的對聯,祝福來年幸福安康!我和爸爸媽媽也在自家的門口貼上了對來年的希望。一切準備就緒了,春節悄悄地來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晚會,可開心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聲吵醒了。呀,該起床了,第一個任務就是和爸爸媽媽去給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過年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爺爺奶奶高興極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同時也祝愿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然后我又給爸爸媽媽拜新年,也祝愿他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媽媽高興的緊緊抱住我說女兒長大了一定幸福,并給了我壓歲錢。吃完新年的餃子后,我和爸爸媽媽去鄰居家拜年,送去我們的新年祝福。
大年初二開始,我跟著爸爸媽媽到姥姥家拜年,大人們在一起互相問候、祝福,有說有笑、我們小孩子們在一起玩各種游戲,氣氛很融洽??吹酱蠹夷樕蠈憹M了笑容,我也很高興,要是每天都這樣的話該多好呀!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去了重慶,在那里我們看見了很多非常美麗的景象,有壯觀的二江匯合;美麗的觀音橋;雄偉的解放碑;高大的釣魚城,還有好玩又極具特色的洋人街。你們知道嗎重慶有一個很有地方特點的習俗,就是——流水席。
流水席是指從過小年開始到每一位親戚家做客,來一桌人,上一桌子菜,吃完了,聊會兒天就走了,然后再來一桌人,再上一桌菜,再來再上,就像流水一樣,所以稱之為流水席。我們也吃了流水席,菜很好吃,嘗到了當地的特色,同時也感覺到了當地人們的熱情和淳樸。在聊天中,我們更深一層的了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習俗與習慣,也為他們的智慧感到震撼。
重慶也沒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我通過詢問,得知原來是因為重慶是山城,坡都很陡,騎自行車很費勁,所以沒有人騎自行車。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我們不得不離開重慶,我十分不舍,不僅因為當地優美的風景令我眷戀,還因他們的熱情、淳樸令我留戀。
如果有可能,我還想再來一次重慶。
我們全家在大年三十一起回了母親的老家東陽。在為期四天的旅途中,我們的所見所聞皆使我為之驚訝。
我還記得小時候回老家時的情形,走在路上就能夠感受到空氣中飛揚的灰塵,嗆得人直咳嗽。而且只要一下雨,路上就會變得十分泥濘,特別容易陷進去,鞋底總會留下不少的泥巴。我回憶著老家之前的樣子,透過車窗向外看,那記憶中的小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較為平整的水泥地。我們再也不用因為無法清理干凈鞋底的泥巴而煩惱了。
一路上,姐姐跟我說了不少老家以前的事情。在我姐姐的描述中,她和父母小時候回老家都是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外公外婆的房子在翻造過的那些房子中顯得極為矮小和簡陋,是只有兩層樓的小房子。房子里的格局比較簡單:進門就可以看見一張方形的木桌,周圍擺了四張長凳,后面就是衣柜和床。角角落落堆放了不少東西。通往二路的樓梯有些陡,還沒有扶手,只要一不注意就很容易摔下去。但即便是這樣的小房子,放在外公外婆那個時代也是很不錯的了。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熱水器、電視、電冰箱之類的家具。生活質量提升了不止一點兒。
到達目的地以后,我們收拾了下行李,我就趁著準備午飯的間隙出門走走了。鄉下的空氣比城里要好上許多,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道路兩側停滿了各式的汽車。在以前的時候,出行不是靠走就是騎自信車,哪像現在人手一輛小汽車呀。
在閑逛中,時間過得飛快,午飯沒多久就做好了。我們的午飯有各種肉類,像羊肉、牛肉、雞肉什么的都有,素菜也不少,桌子正中間還擺著一大鍋湯。做得也是色香味俱全,饞得我口水都要留下來了,和家里的飯菜簡直不相上下,味道非常好。當然,那一桌子菜最后被消滅干凈了。
放眼現在,人民的生活在不斷地進行改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的生活能有這么大的改變,也都歸功于國家的進步和那些在背后辛勤付出的人。
所以,在時代的進步中,我們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國家共同進步。
春節,是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歡度春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今年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忙著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爸爸又站在椅子上掛紅燈籠,紅燈籠代表喜慶,我家的紅燈籠一掛到陽臺上,比誰家都紅艷、突出,特別引人注目。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讓在旁邊觀看的我都傻了眼。忽然,我想起了一個關于過年的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名字叫“年”的兇猛的怪物,每到臘月,便出來傷害人畜。有一次,“年”來到一個村莊,它被一家門口曬的大紅衣服嚇跑了?!澳辍钡搅肆硪惶?,又被燈光嚇跑了。人們終于發現,原來“年”是怕紅色、火光和響聲的。想到這里,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過節人們都要打掃屋內外衛生,貼春聯、窗花,掛紅燈籠等等。這種風俗體現了中國人講文明、愛清潔的美德。
轉眼間,到了傍晚,我的家煥然一新,我高興得喊了一聲:“大公告成!”晚上,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到奶奶家吃年夜飯,二叔、三叔、二嬸、三嬸,還有姐妹倆都來了,大家歡聚一堂,舉杯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
今天,我們快快樂樂地度過了大年三十。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早晨我還沒醒,就聽到了鞭炮的聲音。平靜的社區,今日顯得熱鬧非凡。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熱鬧了。人們手提著大袋大袋的菜,身邊的孩子手上握著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著??矗∥易筮叺囊晃凰?、五歲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轉過頭對一位滿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著:“爸爸,快點!我要回去放炮玩呢!”路燈上還掛著兩個小紅燈,喜氣洋洋的。一進菜市場,那才更熱鬧呢!人流竄動,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見,全是人?!鞍?!可真夠擠的?!蔽亦止玖艘痪?。商店里的收銀臺前早已排起了長龍。
晚上,社區又熱鬧起來。孩子們全都出來放花炮了。這個放個“降落傘,”那個又放個“大地開花”……各式各樣的花炮全有。
街上,又漸漸安靜下來。店主們把店子關了。提著東西回家過年去了。
到了晚上6點左右,社區漸漸安靜,孩子們都回家吃團圓飯去了。一天的.熱鬧景象漸漸被夜幕包圍。
說起過年,我們這些小孩子可就來勁兒了!有吃、有喝、有玩,還有壓歲錢拿,誰不開心哪?除此之外,在異地打工掙錢的勞動者們也能回到家鄉,和家人們一起快快樂樂地過春節,真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現在,每當讀到《元日》這首詩,我就仿佛回到了那個記憶猶新的春節……
從大年三十那天的中午開始,大人們就開始忙了。見我們在一邊兒閑著沒事,就趕著我們去洗澡,換新衣服。而爸媽他們呢,則是負責把前幾天買來的供品整齊地放在籃子里,待全家都整理好后,再一同前去上香。上完了香,就該“燒元寶”了,這可是我們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我們各自從籃中拿了一疊,幾個幾個地往火爐里扔。六歲的小華由于個子太矮,只好來到了小哥的面前,張開雙手,擺動了一下身子。沒辦法,小哥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兒”,把她抱起來,讓小華也往里“投”幾個元寶。“投”完后,小華才衣服“心滿意足樣”地從小哥身上下來了。
從廟里回去后,大家就差不多可以開飯了。飯桌上,我們簡直可以說是“狼吞虎咽”,見到好吃的就往嘴里塞:什么魚餃,什么烤鴨,什么肉丸子……只要是好吃的,我們絕不放過。之后再灌下一大瓶雪碧,整個人就夠撐的了。反倒是白米飯,被我們“晾”在一旁,紋絲不動。
團圓飯過后,夜幕降臨了,這又到了我們放煙花的好時機。一根根焰火棒如星星一樣,閃出絢麗的火花,我們拿著它在半空中揮舞,用它來盡情地畫畫……
等玩完了,我們氣喘吁吁地回到家中,突然想起還有“紅包”沒領呢!于是,幾個人又湊到了爸媽面前,吵著要“紅包”。受不了,他們只好從衣兜里抽出三個紅包來給我們……夜晚,我躺在床上,忽然想起自己說過還要看春晚的呢!但是實在是太累了,就進入了香甜的夢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泵慨斪x到這句詩,我心中又蕩起了一陣美麗的漣漪。
吃團圓飯等等各種有趣的事情。
我們家是這樣過春節的:過年前,我們會去大商店買許許多多的年貨。除夕的早上我們會去貼春聯,爸爸來貼,我的個子很小,所以只能幫大人拿膠帶。這種分工合作的活動還真有趣,貼上新聯象征著新年我們家的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如意。晚上我們就會吃年夜飯,飯桌的菜琳瑯滿目,每個菜品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比如魚是年年有余、河粉是和和美美、年糕代表步步高升……吃完飯,我們打開電視機,一起看春晚,電視上有小品、相聲、武術、魔術、歌曲等精彩紛呈的節目。我一家子開開心心地看著好看的春晚。看到精彩的地方還會哈哈大笑,響起熱烈的掌聲。外面也有小朋友放鞭炮的響聲,嬉鬧聲,到處都洋溢著祥和、歡樂的氣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時間滴答滴答,見證四季變換。
在中國人心目中,過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大年三十那夜,暖融融的燈光照著張羅年夜飯的外婆,勾映出她忙碌的身影。外婆一手壓著鯉魚,一手拿著菜刀“唰唰唰”在魚背上刮了起來,一片片魚鱗天女散花般落了下來,除去魚鰓,剖開魚肚,挖出魚腸。
我早已等在外婆身邊,等著那魚肚里的白色“小氣球”,只要我輕輕一踩,它就會發出“啪”的響聲。
魚洗凈后,外婆如雕刻大師在魚背上劃來劃去,然后抹上細鹽,浸入料酒里,撒上蔥段,蒜瓣、姜絲腌制入味。敲開雞蛋,碗里瀝上蛋液,加入面粉、水。金黃的蛋液在筷子尖上歡快地舞動著,包裹著顆顆細小潔白的面粉。
抓一把淡黃色的面粉均勻地抹在腌制的魚肉上。霎時,魚兒變得嫩黃。油鍋里咕咚咕咚泛起珍珠般的小泡。唰”的一聲,魚兒滑入油鍋,掀起一層層油泡,像極了游泳池里戲水的頑童。“啪啪啪,啪啪啪”,放鞭炮似的,魚兒慢慢地變成金黃,魚背上的肉一圈圈反卷起來,高高的像盛開的菊花。撈出油鍋撂干,擺入魚盤里,撒上白芝麻。
外婆拿起一口小鍋,倒入少許油,一大勺番茄漿,一小勺橙汁,大火攪化開。再加入一小碗水,一些調味鹽、冰糖、白醋、小勺淀粉勾芡,勺子不停地攪拌著,漿汁在鍋里翻滾著冒起一陣陣酸甜的香味。等漿汁越來越稠,這時起鍋,把它淋在魚兒身上,魚兒又換上了橙黃的新裝。我看得直咽口水,迫不及待地夾一塊放嘴里,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外酥里嫩的肉質,香中帶著甜,甜中帶著酸,仔細品嘗,顆顆芝麻夾雜著鮮嫩的魚肉,酸甜的漿汁在舌尖上跳動。
外婆的這道“年年有魚”不但味美,而且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