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以清明為話題的作文精選5篇
清明節它實際上還是“生機日”,是為了去迎接大自然的生機,并且去擴大大自然的生機。 大自然來清明節的時候生機勃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以清明為話題的作文,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這一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我和媽媽在家里做青團,給我的外婆吃。
媽媽買來了艾草。先把艾葉摘下來洗干凈,瀝干水分,再拿來榨汁機把艾草榨成汁,然后過濾掉小渣渣,最后拿出糯米粉,舀兩碗在盆里,輕輕倒進艾草汁,用手不斷攪拌,再使勁地揉搓成面團就好了。
做青團的餡料有很多,有豆沙餡的,有竹筍炒肉餡的、還有花生餡的……我媽媽做的是花生餡的,她揪出了一點面團,做成小碗的形狀,把花生搗碎,加點白糖,然后舀一勺放進綠色的面團里,放進去以后再把面團搓成圓形的,光滑的小球,一個小青團就做好了,然后一個個的包起來,直到面團沒有了為止。
要蒸青團了,媽媽用的是蒸鍋,她在每個圓鼓鼓的青團下面放一小張油紙,放了油紙的青團就不容易粘住蒸鍋,對了,要在鍋里放入水,蓋上鍋蓋,大約蒸上二十來分鐘,香噴噴的青團就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青團吃了起來,熱呼呼的青團吃起來軟綿綿的,像吃棉花糖一樣,入口即化,還有一點淡淡的艾草香,我覺得青團非常好吃,一口氣我能吃好幾個呢。那軟糯鮮香的滋味真讓人忘不掉。
我連忙拿了一個青團遞到了外婆的手里,外婆咬了一口,對我說:“嗯,真好吃!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青團了!”我望著外婆心里想:只要外婆開心我就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币荒暌欢鹊那迕鞴澋搅耍彩俏覈膫鹘y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祖節日。
這一天我們全家一大早就起來,拿好掃帚、鐵鍬等工具就向新坊山出發了。今天要去為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汽車在寬闊的公路上行駛約半小時就到了新坊山。隨著石階而上,我們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我拿了一個大剪刀把墓邊上的雜草給剪了,然后我和弟弟拿起掃帚,把枯樹葉、枯樹枝清掃干凈,再用鐵鍬撮掉。我回頭一看,看見媽媽坐在后面的亭子里折紙錢,我也跑了過去,把剪刀放在椅子上。當時我還不會折,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漸漸的會折了。我折了一捆又一捆。
紙錢折好了,我們要插香燭了,我先用打火機把它點燃,再把它給吹滅。我發現吹滅后的香燭上有一股白煙冒了出來。我們就雙手緊握香燭,然后舉過頭頂拜了三下。接著把香燭插在了太爺爺太奶奶的碑前的土里。
開始燒紙錢了,我們蹲在墓碑的正前方,點燃了一張張折好的紙錢,然后把紙錢放在上面燒!一張張紙錢代表著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的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著。
一天的掃墓結束了,我們一家人坐在車上。車上格外的安靜,誰都沒有說話,我的心里多了幾分思念與傷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認識到了生命的珍貴。
我的家鄉在雄村,每年清明節,父親都要帶我去老家掃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該要上山了”,父親叫道,我和父親、爺爺、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嶇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見山路兩過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杜鵑花。它們一朵連著一朵,競相開放著,它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幾朵,仔細一看,像一個小喇叭,在枝頭上擁抱著,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鵑花,想獻給我親愛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父親把墳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從籃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盤子里有長壽面、雞蛋、紅燒肉……,小盤子里還有糕點,還有幾只杯子裝了一些酒。我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過去,父親連忙阻攔說:“這是給太奶奶的貢品,不能吃?!蔽亿s緊把手縮了回去,心里嘀咕著:“為什么不能吃?”爺爺笑著說:“就你嘴饞,來,幫爺爺把紙錢掛上去。”我爬到墳墓的頂上,找了一根又長又粗的竹子插在墳頭的中央,把紙錢繞在竹子上。紙錢在微風中隨風飄蕩,接著我們點了香,磕了頭,燒了紙錢,最后父親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令人留意、令人悲嘆的節日。
今天是清明節,是踏青。游玩。祭祀的日子。
西苑公園里革命英雄紀念碑前不知誰擺放了一籃黃白相間的菊花,我和媽媽在碑前默默佇立了一會。
走過曲曲折折的石橋,黃色的迎春花映入了我的眼簾,其次就是那一片生機勃勃的緑了。不知道春姑娘怎么配出的這顏色,真是好看極了!來到體能樂園我被里面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了,繩網晃的更厲害了,我的腿都不聽使喚了,我這個“縮頭烏龜”開始向下退,突然身后傳來媽媽的鼓勵聲,“別怕,繼續向上,媽媽相信你!”
一句普通的話語卻激勵著我的心,我鼓起我選擇了向最高處攀爬,順著打好的繩結,我手腳并用向上爬,爬著爬著我就爬高了,向下一看本有恐高癥的我便開始害怕了,這時正好有幾個男孩子爬上來,他們一點也不害怕把整張勇氣向上爬去。當我爬到最高峰時最大的考驗到了,轉身這個在地上簡單不過的動作,此刻卻很難,我小心翼翼地轉過頭接著轉過身一步步往下退,終于我成功了。接著我來到更具挑戰性走鋼絲環節,雖然我雙手緊緊地握住了上一層的鋼絲,但走到中間時還是被搖晃的動彈不得,不過在我的努力下還是過了這一關。在最后我又玩了動蕩木條。動蕩輪胎等等。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我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我的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我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我的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我的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著我的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沒有看出我的爺爺眼中的憂傷,我的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我的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我的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