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識界對憲政的渴求和官方實施憲政的真實意圖之間的深刻矛盾,決定了由政府主導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制憲舉措不可能產生振奮人心的效應。
2、近百年,憲政與行政法治,一直是國人孜孜以求的目標。
3、經過撥亂反正之后,憲政體制終於走上了正軌。
3、造 句 網是一部在線造句詞典,其宗旨是讓大家更快地造出更優質的句子.
4、立憲法易,行憲政難,憲政建設,茲事體大,思想啟蒙,刻不容緩。
5、經過撥亂反正之后,憲政體制終于走上了正軌。
6、二是對憲政時期所要實行的議會制、內閣制和省自治制的制度設計。
7、這是行政立法兩權分立相互制衡的憲政架構。
8、若憲政改革成功不僅能保障經濟改革的成果,也能為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9、第三部分,主要對殖民地印度的憲政改革進行綜合評析。
10、清末立完由于采取預備立憲的方式來推行憲政建設,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學界積極的認識。
11、國際法在國內法中的地位問題對致力于憲政改革的非洲國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12、民主政體的憲政運作里,并沒有強求總統一定要超越黨派,才能成為國家利益的守護人。
13、由傳統集權政體向現代立憲政體的轉換,是梁啟超的憲政理想。
14、伴隨著“五五憲草”的修訂,他們對法治這個民主憲政賴以實現的必要基礎與重要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意見。
15、本文還比較了弗萊堡學派和憲政經濟學,指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6、答: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的劃分,原是孫中山先生說的。
17、所以今年我一定要通過憲政改革重振大家對于作風的信心。
18、留學英國時,他向國人介紹西方憲政學說,提倡政黨政治。
19、彈劾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與憲政的主要推動力量,彈劾權是議會牽制監督政府和司法機構的一種權力。
20、二十世紀初,戴季陶對民主憲政理論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宣傳。
21、這段話我一直很喜歡。我們中的很多人,也許此生既看不到自由、憲政、民主、法治的制度之美,也不會慘到去坐牢,只是跟著這大環境不上不下,不死不活,可人生的許多美好感受卻基本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應由于激憤或者絕望而錯過。
22、很顯然,"阿拉伯之春"已使沙特王國的統治者們忐忑不安,對他們來說,關于憲政的記憶可以追溯很久。
23、這些都從根本上阻礙了近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發展,導致近代中國憲政運動一波三折。
24、江蘇諮議局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具有一定立法權和監督權的地方憲政機構之一,是近代立憲運動不斷發展的產物。
25、預算法之“老”,并不在于它的條款多么陳舊過時,而是民主法治的精神、約束政府的憲政理念未能浸潤于其中。
26、立憲民主是憲法性規則約束下的一種有限民主,立憲規則理論是布坎南憲政民主理論的核心內容。
27、遵照無產階級*政治的理論,社會主義憲法無意成為國家權力的真實或常態的信條和規則。相反,它是新憲政從立憲的那里領受的成文法上的認可和祝賀。另有一套位于憲法信條上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規則、慣例。這就是由黨內長期民主集中制培育而成的政治倫理和組織紀律。馮象
28、盡管周期性的政治和經濟波動依然發生,但他表示:“在整個拉美史上……這是憲政持續最長的階段。
29、“統一俄羅斯”黨由“政權黨”上升為執政黨,必然步及憲政制度的變更,但歸根結底取決于俄羅斯的政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