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莊子這樣的聰明人,能想像到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感到個人在大動蕩中的無奈,所以采取不合作的態度,退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去,有飯吃就得。
宇宙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禪覺“空空一點,是為佛祖”。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既有本體論的思考,也有認識論的探討,更有方法論的總結,至大無外的哲學,一言以蔽之,正是認識與改造世界的思維武器。
因此,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正是基于這一徹底的泛性主義宗旨,男女之性既“至大無外”地被推廣到整個宇宙,又“至小無內”地被還原到每一個個人。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樣一個“至大無外”的民族大義,就是可以超越左右之爭的明智之選,也是現實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