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大事者善謀而且果斷,善為而且總結。
(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3)以善為本,以德為準,享樂是一種空洞,快樂喜悅是一種深刻。
(4)少善學,壯善為,老多樂。晨曦時投入工作,夕陽后總結經驗。
(5)心作良田耕不盡,善為至寶用無窮。我們應有純潔的心靈,去積善為大眾。就會獲福無邊。
(6)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7)做事勤為徑,做人善為本,做官廉為先。
(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
(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10)古之善為天下者,計大而不計小。
(11)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
(12)善為師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13)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14)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積惡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15)善為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孫思邈
(16)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17)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老子
(18)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民諺
(19)明善為本,固執之乃立,擴充之則大,易視之則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20)善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盡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測之哉。
(21)做人以善為本,為官以廉為先。
(22)教育方面,宜將兒童所固有文藝家的宇宙視善為保留,一方固須使其獲得實際生活所需的知識,一方更須以藝術的陶治培養其直覺、感情和想像。
(23)主善為師德業所資,狎而敬之,畏而愛之,亦趨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無涯。
(24)古之善為天下者,計大而不計小。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25)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愛弟,見其饑瘳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賞罰如加于身,賦斂如取于己。此愛民之道也。
(26)個人的智慧總會有限,所謂真正的智者,必定善于傾聽別人的意思,擇其善為己用。因此,真正智者的智慧,永遠不會停滯。
(27)中秋到,送五仁月餅【心】意表:一仁,踏實肯干有耐心;二仁,迎難而上有信心;三仁,勇往直前有雄心;四仁,扶危救難有善心;五仁,百善為先有孝心。
(28)上善若水,大愛無聲。誠信敏行,務實求真。以仁為本,以善為根。厚德載物,樂于助人。不屈不撓,中華精神。謙虛自省,大志修身。
(29)明禮守信以誠為貴,尊崇愛老以孝為貴,知恥尚廉以榮為貴,傳承經典以德為貴,弘揚美德以善為貴,修身律己以和為貴,正風正氣以禮為貴!
(30)禮為文明之貌,孝為文明之道,德為文明之根,信為文明之本,善為文明之舉,忠為文明之義,勇為文明之氣,寬為文明之容!